CN207826431U - 新型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新型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6431U
CN207826431U CN201820104430.1U CN201820104430U CN207826431U CN 207826431 U CN207826431 U CN 207826431U CN 201820104430 U CN201820104430 U CN 201820104430U CN 207826431 U CN207826431 U CN 207826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girder
camber beam
steering column
tail b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044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家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044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6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6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64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车,包括车架总成、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和安装于车架上的动力系统,所述车架总成包括方向柱、立管、弯梁车身、前悬挂、后悬挂和座垫架,所述弯梁车身是一根拱形的弯管,弯梁车身的前端固定连接立管,方向柱活动套接在立管内,方向柱上设有轴承与立管进行旋转套接,方向柱通过摇臂铰接着前悬挂,所述前悬挂的底部铰接着前轮组件,所述弯梁车身的尾端铰接着后悬挂,所述后悬挂的底部铰接着后轮组件,所述动力系统活动连接在弯梁车身的向上拱形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结构紧凑美观,装配简单,设计新颖的新型电动车。

Description

新型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过来自电池的电力驱动电动马达而产生行驶动力的新型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 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子;电动车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各国生产厂商和用户对电动车越来越重视,电动车已被作为绿色朝阳产业而大力发展。
由于目前的电动车多数是以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为基础,将摩托车的相关动力改用电机驱动,所以无论是车身设计还是储物空间等基本上还是采用原来摩托车的结构,针对电动车而言,设计不合理,结构复杂,浪费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新型电动车,包括车架总成、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和安装于车架上的动力系统,所述车架总成包括方向柱、立管、弯梁车身、前悬挂、后悬挂和座垫架,方向柱活动套接在立管内,方向柱上设有轴承与立管进行旋转套接,在方向柱的上部连接有方向把座,在方向把座的上部安装有在左右具备手柄部的方向把手,所述弯梁车身是一根拱形的弯管,弯梁车身的前端固定连接立管;所述方向柱通过摇臂铰接着前悬挂,所述前悬挂的底部铰接着前轮组件,所述弯梁车身的尾端铰接着后悬挂,所述后悬挂的底部铰接着后轮组件;所述动力系统活动连接在弯梁车身的向上拱形部的下方。
采用此设计的新型电动车是针对现有的摩托车的车架进行全新设计改进,使整车布局更紧凑,车身更美观,装配更简单,在轮胎的设计上将轮胎加宽,向上拱形的弯梁车身构成骑行式新型电动车,动力系统统一缩减到箱体内固定在弯梁车身上,设计新颖,精简结构,降低成本,弯梁车身的两端直接连接前悬挂和后悬挂,充分利用空间,动力系统置于两者中间,时摩托车车头和车尾重量相对平均,使整车更稳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前悬挂包括前减震、左主梁、右主梁、横向铰接在左主梁和右主梁之间的前横杆,前横杆上套有前减震套,前减震的下端铰接在前减震套上且置于左主梁和右主梁的中间位置,前减震的上端铰接在方向把座上,所述方向柱的上端通过左右两个上摇臂分别与左主梁、右主梁的上端铰接,方向柱的下端通过左右两个下摇臂分别与前横杆铰接,且左右两个下摇臂置于前减震套的两侧,所述左主梁和右主梁的下端连接在前轮组件的轮轴上。与前悬挂连接的方向柱和方向把手、方向把座都在前减震的带动下缓冲运动,为驾驶者带来更舒适的驾车感觉。
进一步限定,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源、控制电路、驱动电机和变速器,动力系统设置在箱体内,在弯梁车身的下方固定有固定块,带动力系统的箱体活动连接在固定块上,在弯梁车身上设有充电口,充电口直接穿过弯梁车身与动力系统电连。
进一步限定,所述弯梁车身为两头开口的空心管,控制电路布置在弯梁车身的内部,将整车的电线全部收藏在空心管内,避免外迁线路的杂乱无章,使整车外观更美观,还避免线路外接造成的损坏。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主梁的内侧设有远光灯,右主梁的内侧设有近光灯,近光灯置于远光灯的上方,所述近光灯、远光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箱体分为箱本体和左侧盖、右侧盖,在左侧盖和右侧盖的外侧均设有可调节远近距离的脚蹬,所述箱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撑摩托车的旋转支撑杆;两边侧盖打开可以更直观的检查动力系统,方便更换电器元件和维修。
进一步限定,所述后悬挂包括后减震、左尾梁和右尾梁,左尾梁和右尾梁的上端通过转轴旋转铰接在弯梁车身的尾端两侧,左尾梁和右尾梁的下端连接在后轮组件的轮轴上,后减震置于弯梁车身的左侧,一端与固定在弯梁车身上的支撑轴铰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左尾梁上的支撑块铰接。
进一步限定,为进一步稳固左尾梁和右尾梁,使得在两者的横向距离之间产生相对稳定的拉力,所述左尾梁和右尾梁前侧的横向之间设有加强块,在左尾梁和右尾梁后侧的横向之间设有加强筋。
更进一步限定,为便于骑行和符合设计力学,优选的,所述弯梁车身的折弯夹角为110°。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电动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电动车的左前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电动车的右后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新型电动车的右前方车架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新型电动车的左后方车架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所说的左右方向为驾驶员驾驶时的左右方位。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新型电动车,包括车架总成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和安装于车架上的动力系统4,动力系统4包括电源、控制电路和驱动电机,动力系统4设置在箱体41内,箱体41悬挂于车架总成1上,所述车架总成1包括方向柱10、立管15、弯梁车身11、前悬挂12、后悬挂13以及座垫架14,所述方向柱10通过立管15与弯梁车身11的前端连接,在立管15内设有两个轴承使其方向柱10可以旋转,方向柱10稍向前下方倾斜,立管15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弯梁车身11连接,在方向柱10的上部套接有方向把座16,在方向把座16的上部安装有在左右具备手柄部的方向把手17,方向把手17的手柄部中驾驶员通过右手把持的部分为加速器手柄,方向柱10转动自如的插通于立管15中,通过驾驶员转动方向把手17而使前轮组件2转向;前悬挂12与前轮组件2连接、后悬挂13与后轮组件3连接,共同与车架总成1组成摩托车整体结构。
前悬挂12包括前减震120、左主梁121、右主梁122、横向铰接在左主梁121和右主梁122之间的前横杆123,前横杆123上套有前减震套124,前减震120的下端铰接在前减震套124上且置于左主梁121和右主梁122的中间位置,前减震120的上端铰接在方向把座16上,铰接的方式是方向把座16的前端设有一体成型的U型块,U型块内穿过一个销轴,前减震120的上端套在销轴上,使得前减震120与弯梁车身11保持一定的倾斜角;方向柱10的上端通过左右两个上摇臂125分别与左主梁121、右主梁122的上端铰接,方向柱10的下端通过左右两个下摇臂126分别与前横杆123铰接,左右两个下摇臂126铰接在前横杆123上且置于前减震套124的两侧,保持方向柱10和前减震120处于方向把手17的中间,与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和弯梁车身11的中心保持在中间的同轴线上;左主梁121的内侧(朝向前减震的一侧)设有远光灯42,右主梁122的内侧(朝向前减震的一侧)设有近光灯43,近光灯43置于远光灯42的上方;左主梁121和右主梁122的下端连接在前轮组件2的轮轴上,所述左主梁121和右主梁122的上半段均向内侧折弯,两者形成对称件,上摇臂125具体的说铰接在左主梁121和右主梁122上半段的上端、下摇臂126铰接在左主梁121和右主梁122上半段的下端,左主梁121和右主梁122下半段置于前轮组件2的两侧且下半段的底部与前轮组件2的轮轴连接。
方向柱10和前悬挂12通过驾驶员转动方向把手17而使前轮组件转向,前减震120使得前轮组件2在行驶中能够产生上下回位的弹动力,使得铰接的上摇臂125和下摇臂126同样在前减震120的作用下能上下弹动回位,让驾驶员在更舒适的情况下掌握方向把手17。
弯梁车身11呈拱形,折弯夹角为110°,弯梁车身11为两头开口的空心管,在弯梁车身11的下方焊接有固定块110,带动力系统4的箱体41活动连接在固定块110上,箱体41分为箱本体410和左侧盖411、右侧盖412,在左侧盖411和右侧盖412的外侧均设有脚蹬413,脚蹬413可以旋转调节驾驶员脚踩的远近距离,一般采用螺钉限定位置,手动调节远近距离,左右两边的脚蹬413单独调节,在箱本体410的下方设有支撑摩托车的支撑杆414;在弯梁车身11的前半段上方设有充电口111,控制电路从弯梁车身11的前端延伸到后端,充电口111直接穿过弯梁车身11与下方的动力系统4电连;在弯梁车身11的后半段铰接着座垫架14,座垫架14上设有座垫和尾灯,座垫架14可以上下旋转调节高度。
后悬挂13包括后减震131、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的上端铰接在弯梁车身11的尾端两侧,通过转轴134旋转连接,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的下端连接在后轮组件3的轮轴上,后减震131置于弯梁车身11的左侧,一端与焊接在弯梁车身11上的支撑轴135铰接,另一端与焊接在左尾梁上的支撑块136铰接;同理,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的上半段均向内侧折弯,两者形成对称件,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的上半段安装转轴与弯梁车身11的尾端两侧旋转铰接,下半段置于后轮组件3的两侧且底部与后轮组件3的轮轴连接。
为更进一步的使其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固定牢固,在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前侧的横向之间设有加强块137,在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后侧的横向之间设有加强筋138,一般加强块137和加强筋138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使左尾梁132和右尾梁133之间形成向中间的拉力,保持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弯梁车身11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电动车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比如脚蹬可以用电机控制自动同时调节,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新型电动车,包括车架总成、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和安装于车架上的动力系统,所述车架总成包括方向柱、立管、弯梁车身、前悬挂、后悬挂和座垫架,方向柱活动套接在立管内,方向柱上设有轴承与立管进行旋转套接,在方向柱的上部连接有方向把座,在方向把座的上部安装有在左右具备手柄部的方向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梁车身是一根拱形的弯管,弯梁车身的前端固定连接立管;所述方向柱通过摇臂铰接着前悬挂,所述前悬挂的底部铰接着前轮组件,所述弯梁车身的尾端铰接着后悬挂,所述后悬挂的底部铰接着后轮组件;所述动力系统活动连接在弯梁车身的向上拱形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挂包括前减震、左主梁、右主梁、横向铰接在左主梁和右主梁之间的前横杆,前横杆上套有前减震套,前减震的下端铰接在前减震套上且置于左主梁和右主梁的中间位置,前减震的上端铰接在方向把座上,所述方向柱的上端通过左右两个上摇臂分别与左主梁、右主梁的上端铰接,方向柱的下端通过左右两个下摇臂分别与前横杆铰接,且左右两个下摇臂置于前减震套的两侧,所述左主梁和右主梁的下端连接在前轮组件的轮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源、控制电路、驱动电机和变速器,动力系统设置在箱体内,在弯梁车身的下方固定有固定块,带动力系统的箱体活动连接在固定块上,在弯梁车身上设有充电口,充电口直接穿过弯梁车身与动力系统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梁车身为两头开口的空心管,控制电路布置在弯梁车身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梁的内侧设有远光灯,右主梁的内侧设有近光灯,近光灯置于远光灯的上方,所述近光灯、远光灯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分为箱本体和左侧盖、右侧盖,在左侧盖和右侧盖的外侧均设有可调节远近距离的脚蹬,所述箱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撑摩托车的旋转支撑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挂包括后减震、左尾梁和右尾梁,左尾梁和右尾梁的上端通过转轴旋转铰接在弯梁车身的尾端两侧,左尾梁和右尾梁的下端连接在后轮组件的轮轴上,后减震置于弯梁车身的左侧,一端与固定在弯梁车身上的支撑轴铰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左尾梁上的支撑块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梁和右尾梁前侧的横向之间设有加强块,在左尾梁和右尾梁后侧的横向之间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梁车身的折弯夹角为110°。
CN201820104430.1U 2018-01-22 2018-01-22 新型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6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4430.1U CN207826431U (zh) 2018-01-22 2018-01-22 新型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4430.1U CN207826431U (zh) 2018-01-22 2018-01-22 新型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6431U true CN207826431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4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0443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6431U (zh) 2018-01-22 2018-01-22 新型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6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4344B (zh) 骑乘型车辆
CN106573517B (zh) 机动车
WO2013051493A1 (ja) 後二輪型電動車両
EP2703270B1 (en) Vehicle
CN200939221Y (zh) 电动轮椅车
CN206678711U (zh) 一种可实现转向驱动功能的独立悬架装置
CN104890788A (zh) 座椅可折叠的折叠电动三轮车
JP2013233895A (ja) 車両
CN107031769A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臂结构及前轮摇摆倾斜结构
CN109878616A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CN203818974U (zh) 新型车辆悬架机构及其车辆
CN207826431U (zh) 新型电动车
CN103253332A (zh) 座驾式电动摩托车
CN207141268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臂结构及前轮摇摆倾斜结构
CN102975808B (zh) 前双轮车用前悬挂倾斜机构
CN205675158U (zh) 一种设有可整体倾斜行驶的倒三轮前转向机构
CN111703529A (zh) 方向盘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
CN210971387U (zh) 电动车
CN101513911A (zh) 独轮运输装置
CN103847882A (zh) 电动车
CN208470038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7685821A (zh) 多功能电动履带车
CN206634127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NL1035799C2 (en) Tiltable tricycle.
CN111452898A (zh) 操纵杆控制后轮转向并同步控制车身侧倾的正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