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6340U - 一种卡丁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丁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26340U CN207826340U CN201721263147.5U CN201721263147U CN207826340U CN 207826340 U CN207826340 U CN 207826340U CN 201721263147 U CN201721263147 U CN 201721263147U CN 207826340 U CN207826340 U CN 2078263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nd
- support bar
- fixedly connected
- wheel brake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5121 Sorbus torminal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52100 Sorbus tormina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丁车,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车架;车架包括左侧龙门架、右侧龙门架和横梁;左侧龙门架设置有左侧第一支撑杆、左侧第二支撑杆、左侧护杆、左侧第一斜撑杆、左侧第二斜撑杆、左侧第三斜撑杆、左侧第四斜撑杆和左侧第五斜撑杆;右侧龙门架设置有右侧第一支撑杆、右侧第二支撑杆、右侧护杆、右侧第一斜撑杆、右侧第二斜撑杆、右侧第三斜撑杆、右侧第四斜撑杆和右侧第五斜撑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丁车,通过车架可以形成将驾驶员完全包裹的防滚架,并能够很好地起到分散冲击力的作用;同时,使车架具有高强度、低振动的特性,可以对车架内的驾驶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丁车。
背景技术
卡丁车运动于1940年在东欧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才在欧美普及并迅速发展起来。它的结构极其简单,主要有车架、发动机和四个独立车轮构成。因其具有易于驾驶,安全而又刺激的特点,所以迅速风靡世界.
卡丁车的稳定性及防冲撞性能是由车架决定的,但是,现有的卡丁车结构简单,其车架设计不能很好地分散冲击力的作用,不能对驾驶员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丁车,以使卡丁车的车架可以形成将驾驶员完全包裹的防滚架,并能够很好地起到分散冲击力的作用;同时,使车架具有高强度、低振动的特性,可以对车架内的驾驶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卡丁车,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车架;所述车架内设置有座椅,且所述座椅通过调节滑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前轮,所述底板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后轮;
所述车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左侧和右侧的左侧龙门架和右侧龙门架,且所述左侧龙门架和所述右侧龙门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框架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龙门架和所述右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多根横梁,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和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
所述左侧龙门架设置有左侧第一支撑杆和左侧第二支撑杆,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龙门架设置有右侧第一支撑杆和右侧第二支撑杆,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杆均位于与所述座椅的前端对应的位置,并与对应的前轮临近;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均位于与所述座椅的后端对应的位置;
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间设置有左侧护杆,所述左侧护杆为前低后高的斜向设置,所述左侧护杆的后端与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护杆的前段向上弯曲并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护杆与所述底板的框架间设置有左侧第一斜撑杆和左侧第二斜撑杆;所述左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左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护杆与所述左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左侧第三斜撑杆和左侧第四斜撑杆;所述左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四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四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左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左侧龙门架的后端间设置有左侧第五斜撑杆,所述左侧第五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五斜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间设置有右侧护杆,所述右侧护杆为前低后高的斜向设置,所述右侧护杆的后端与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护杆的前段向上弯曲并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护杆与所述底板的框架间设置有右侧第一斜撑杆和右侧第二斜撑杆;所述右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右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护杆与所述右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右侧第三斜撑杆和右侧第四斜撑杆;所述右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四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四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右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右侧龙门架的后端间设置有右侧第五斜撑杆,所述右侧第五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五斜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前端两侧的前轮分别通过前轮摆臂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底板的后端两侧的后轮分别通过后轮摆臂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前轮摆臂和所述后轮摆臂均设置有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减震器,且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前轮摆臂或所述后轮摆臂铰接。
进一步,所述前轮摆臂包括上摆臂和下摆臂,且所述上摆臂和所述下摆臂的形状均为V字形,且所述上摆臂和所述下摆臂的开口内设置有横向的加强杆。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框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护杠和右侧护杠,且所述左侧护杠和所述右侧护杠位于与所述座椅对应的位置;所述底板的前端为向上弯曲的弯曲部。
进一步,所述减震器为可调阻尼减震器。
进一步,所述座椅为桶式座椅,且所述桶式座椅设置有五点式安全带。
进一步,所述卡丁车还包括刹车系统,且所述刹车系统为四轮碟刹;所述刹车系统包括前轮刹车总泵、后轮刹车总泵、刹车踏板以及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所述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包括向心关节轴承、螺杆、前轮刹车调节块、后轮刹车调节块、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以及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
所述向心关节轴承套设于所述螺杆上,并位于所述刹车踏板的向心关节轴承安装孔内与所述刹车踏板转动配合,且所述向心关节轴承的两端设置有卡簧;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和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通过螺纹孔与所述螺杆配合形成丝杠结构,且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和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分别位于刹车踏板的两侧;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通过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所述前轮刹车总泵控制两个前轮的刹车卡钳;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通过所述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所述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所述后轮刹车总泵控制两个后轮的刹车卡钳;所述螺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踏板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与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结构相同;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包括倒U形的调节块本体和转轴;所述调节块本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螺杆的轴线垂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通孔转动配合;所述转轴沿径向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
进一步,所述调节块本体与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的一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块本体设置有与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相匹配的盲孔,且所述盲孔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所述座椅前方设置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丁车,通过车架可以形成将驾驶员完全包裹的防滚架,并能够很好地起到分散冲击力的作用;同时,使车架具有高强度、低振动的特性,可以对车架内的驾驶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卡丁车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卡丁车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卡丁侧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刹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可调阻尼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所述的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刹车踏板101,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102,螺杆103,前轮刹车调节块104,向心关节轴承105,后轮刹车调节块106,卡簧107,调节块本体108,通孔109,转轴110,螺纹孔111,盲孔112,底板113,右侧龙门架114,左侧龙门架115,尾翼116,减震器117,上摆臂118,下摆臂119,挡泥板支架120,挡泥板121,横梁122,座椅123,护杠124,护杠固定杆125,右侧第一支撑杆126,右侧第二支撑杆127,右侧护杆128,右侧第二斜撑杆129,右侧第一斜撑杆130,右侧第四斜撑杆131,右侧第三斜撑杆132,右侧第五斜撑杆133,调节螺杆134,限位挡板135,调节螺帽136,前轮轮毂安装件137,后轮轮毂安装件138,后轮摆臂13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丁车,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车架;车架内设置有座椅,且座椅通过调节滑轨设置于底板上,从而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身高进行前/后位置调节,使驾驶员保持舒适的驾驶姿势;底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前轮,底板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后轮。
其中,车架包括设置于底板左侧和右侧的左侧龙门架和右侧龙门架,且左侧龙门架和右侧龙门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底板的框架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左侧龙门架和右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多根横梁,且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龙门架和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
左侧龙门架设置有左侧第一支撑杆和左侧第二支撑杆,左侧第一支撑杆和左侧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顶端与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右侧龙门架设置有右侧第一支撑杆和右侧第二支撑杆,右侧第一支撑杆和右侧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顶端与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左侧第一支撑杆和右侧第一支撑杆均位于与座椅的前端对应的位置,并与对应的前轮临近;左侧第二支撑杆和右侧第二支撑杆均位于与座椅的后端对应的位置。
左侧第一支撑杆和左侧第二支撑杆间设置有左侧护杆,左侧护杆为前低后高的斜向设置,左侧护杆的后端与左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左侧护杆的前段向上弯曲并与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左侧护杆与底板的框架间设置有左侧第一斜撑杆和左侧第二斜撑杆;左侧第一斜撑杆和左侧第二斜撑杆的顶端均与左侧护杆固定连接,左侧第一斜撑杆和左侧第二斜撑杆的底端均与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左侧护杆与左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左侧第三斜撑杆和左侧第四斜撑杆;左侧第三斜撑杆和左侧第四斜撑杆的顶端均与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左侧第三斜撑杆和左侧第四斜撑杆的底端均与左侧护杆固定连接;左侧第二支撑杆与左侧龙门架的后端间设置有左侧第五斜撑杆,左侧第五斜撑杆的一端与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左侧第五斜撑杆的另一端与左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右侧第一支撑杆和右侧第二支撑杆间设置有右侧护杆,右侧护杆为前低后高的斜向设置,右侧护杆的后端与右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右侧护杆的前段向上弯曲并与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右侧护杆与底板的框架间设置有右侧第一斜撑杆和右侧第二斜撑杆;右侧第一斜撑杆和右侧第二斜撑杆的顶端均与右侧护杆固定连接,右侧第一斜撑杆和右侧第二斜撑杆的底端均与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右侧护杆与右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右侧第三斜撑杆和右侧第四斜撑杆;右侧第三斜撑杆和右侧第四斜撑杆的顶端均与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右侧第三斜撑杆和右侧第四斜撑杆的底端均与右侧护杆固定连接;右侧第二支撑杆与右侧龙门架的后端间设置有右侧第五斜撑杆,右侧第五斜撑杆的一端与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右侧第五斜撑杆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底板的前端两侧的前轮分别通过前轮摆臂与车架连接,底板的后端两侧的后轮分别通过后轮摆臂与车架连接;前轮摆臂和后轮摆臂均设置有与车架连接的减震器,且减震器的一端与车架铰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前轮摆臂或后轮摆臂铰接。
基于上述结构的卡丁车,通过车架可以形成将驾驶员完全包裹的防滚架,并能够很好地起到分散冲击力的作用;同时,使车架具有高强度、底振动的特性,可以对车架内的驾驶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具体地,前轮摆臂包括上摆臂和下摆臂,且上摆臂和下摆臂的形状均为V 字形,且上摆臂和下摆臂的开口内设置有横向的加强杆,从而提高了上摆臂和下摆臂的结构强度。
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尾翼,且尾翼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左侧龙门架和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优选地,连接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还设置有呈“X”形设置的加强杆,提高其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减震器优选为如图7所示的可调阻尼减震器,其对现有的减震器进行了改进,其包括减震器本体、调节螺杆以及减震弹簧;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减震器本体伸缩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帽,且调节螺杆上临近调节螺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挡板;减震弹簧套设于减震器本体与调节螺杆外侧,且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减震器本体和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背离减震弹簧的一面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设置有与调节螺帽及调节螺杆相匹配的T形孔,调节螺帽位于T形孔的“一”部;调节螺帽的外周侧设置有防滑纹,且调节螺帽的相对两侧位于T形孔的“一”部的两端端口外,从而便于转动调节螺帽控制调节螺杆的伸缩,进而实现减震弹簧的阻尼减震力的调节,使其更好地满足驾驶员的驾驶需求。
本实施例中,底板的框架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左侧护杠和右侧护杠,且左侧护杠和右侧护杠位于与座椅对应的位置;底板的前端为向上弯曲的弯曲部,从而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地,左侧护杠的两端与底板的左侧框架铰接,左侧护杠设置有护杠固定杆,护杆固定杆的一端与左侧护杠固定连接,护杆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左侧第二支撑杆铰接;右侧护杠的两端与底板的右侧框架铰接,右侧护杠设置有护杠固定杆,护杆固定杆的一端与右侧护杠固定连接,护杆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右侧第二支撑杆铰接。
本实施例中,座椅优选为桶式座椅,且桶式座椅设置有五点式安全带,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座椅前方设置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现有机构,不做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中,车架及底板的框架均采用管材焊接而成。
实施例2
如图4-图6所示,实施例1中所述提供的卡丁车还包括刹车系统;刹车系统为四轮碟刹,包括:前轮刹车总泵、后轮刹车总泵、刹车踏板以及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包括向心关节轴承、螺杆、前轮刹车调节块、后轮刹车调节块、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以及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
向心关节轴承套设于螺杆上,并位于刹车踏板的向心关节轴承安装孔内与刹车踏板转动配合,且向心关节轴承的两端设置有卡簧;前轮刹车调节块和后轮刹车调节块通过螺纹孔与螺杆配合形成丝杠结构,且前轮刹车调节块和后轮刹车调节块分别位于刹车踏板的两侧;前轮刹车调节块通过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前轮刹车总泵连接,前轮刹车总泵控制两个前轮的刹车卡钳;后轮刹车调节块通过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后轮刹车总泵连接,后轮刹车总泵控制两个后轮的刹车卡钳;螺杆的设置方向与踏板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
基于上述结构的卡丁车,通过采用四轮碟刹的刹车系统提供了刹车系统的刹车性能;同时,刹车系统还增设了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通过转动螺杆调整前轮刹车调节块和后轮刹车调节块到向心关节轴承的距离比例,并形成杠杆机构;当后轮刹车调节块到向心关节轴承的距离大于前轮刹车调节块到向心关节轴承的距离时,前轮的刹车力量大于后轮的刹车力量;当后轮刹车调节块到向心关节轴承的距离小于前轮刹车调节块到向心关节轴承的距离时,前轮的刹车力量小于后轮的刹车力量。
因此,基于上述结构的刹车系统,不仅提高了刹车系统的刹车性能,而且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对刹车踏板作用于前轮刹车总泵和后轮刹车总泵的力量进行分配调节,控制前轮和后轮的刹车力量大小,使其可以更好地满足驾驶员的驾驶需求。
具体地,前轮刹车调节块与后轮刹车调节块结构相同;前轮刹车调节块包括倒U形的调节块本体和转轴;调节块本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螺杆的轴线垂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通孔转动配合;转轴沿径向方向设置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从而通过设置的转轴可以根据调节块本体的移动进行相应的转动,避免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或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对相应的调节块本体的刚性作用,从而在螺杆转动调节过程中使调节块本体沿螺杆顺利地移动。
为了便于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和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相应的调节块本体进行安装/拆卸,优选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和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相应的调节块本体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其中,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的一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调节块本体设置有与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相匹配的盲孔,且盲孔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从而通过将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调节块本体的盲孔旋转拧紧或松开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其安装/拆卸。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前轮轮毂安装于所述前轮轮毂安装件上,且所述前轮轮毂安装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与上摆臂和下摆臂铰接的球头;后轮轮毂安装于所述后轮轮毂安装件上,且所述后轮轮毂安装件通过紧固螺栓与后轮摆臂固定连接;其中,前轮轮毂安装件和后轮轮毂安装件为现有结构件,不做详细介绍。
同时,前轮和后轮均设置有挡泥板;优选地,前轮的挡泥板通过挡泥板支架与前轮轮毂安装件固定连接,后轮的挡泥板通过挡泥板支架与后轮轮毂安装件固定连接,这样,在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过程中挡泥板可以随前轮和后轮进行相应的偏转,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砂石飞溅,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得卡丁车可以更加适应与砂石场地的驾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卡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车架;所述车架内设置有座椅,且所述座椅通过调节滑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前轮,所述底板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后轮;
所述车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左侧和右侧的左侧龙门架和右侧龙门架,且所述左侧龙门架和所述右侧龙门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底板的框架的前端和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侧龙门架和所述右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多根横梁,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和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
所述左侧龙门架设置有左侧第一支撑杆和左侧第二支撑杆,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龙门架设置有右侧第一支撑杆和右侧第二支撑杆,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杆均位于与所述座椅的前端对应的位置,并与对应的前轮临近;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均位于与所述座椅的后端对应的位置;
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间设置有左侧护杆,所述左侧护杆为前底后高的斜向设置,所述左侧护杆的后端与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护杆的前段向上弯曲并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护杆与所述底板的框架间设置有左侧第一斜撑杆和左侧第二斜撑杆;所述左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左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二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护杆与所述左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左侧第三斜撑杆和左侧第四斜撑杆;所述左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四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左侧第四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左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左侧龙门架的后端间设置有左侧第五斜撑杆,所述左侧第五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左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第五斜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间设置有右侧护杆,所述右侧护杆为前底后高的斜向设置,所述右侧护杆的后端与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护杆的前段向上弯曲并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护杆与所述底板的框架间设置有右侧第一斜撑杆和右侧第二斜撑杆;所述右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右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一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二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板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护杆与所述右侧龙门架间设置有右侧第三斜撑杆和右侧第四斜撑杆;所述右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四斜撑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三斜撑杆和所述右侧第四斜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右侧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右侧龙门架的后端间设置有右侧第五斜撑杆,所述右侧第五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右侧龙门架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第五斜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前端两侧的前轮分别通过前轮摆臂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底板的后端两侧的后轮分别通过后轮摆臂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前轮摆臂和所述后轮摆臂均设置有与所述车架连接的减震器,且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前轮摆臂或所述后轮摆臂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摆臂包括上摆臂和下摆臂,且所述上摆臂和所述下摆臂的形状均为V字形,且所述上摆臂和所述下摆臂的开口内设置有横向的加强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框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护杠和右侧护杠,且所述左侧护杠和所述右侧护杠位于与所述座椅对应的位置;所述底板的前端为向上弯曲的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可调阻尼减震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桶式座椅,且所述桶式座椅设置有五点式安全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系统,且所述刹车系统为四轮碟刹;所述刹车系统包括前轮刹车总泵、后轮刹车总泵、刹车踏板以及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所述刹车力量分配调节机构包括向心关节轴承、螺杆、前轮刹车调节块、后轮刹车调节块、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以及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
所述向心关节轴承套设于所述螺杆上,并位于所述刹车踏板的向心关节轴承安装孔内与所述刹车踏板转动配合,且所述向心关节轴承的两端设置有卡簧;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和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通过螺纹孔与所述螺杆配合形成丝杠结构,且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和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分别位于刹车踏板的两侧;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通过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所述前轮刹车总泵控制两个前轮的刹车卡钳;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通过所述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杆与所述后轮刹车总泵连接,所述后轮刹车总泵控制两个后轮的刹车卡钳;所述螺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踏板的转动轴线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与所述后轮刹车调节块结构相同;所述前轮刹车调节块包括倒U形的调节块本体和转轴;所述调节块本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螺杆的轴线垂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通孔转动配合;所述转轴沿径向方向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本体与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的一端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块本体设置有与所述前轮刹车总泵连接杆相匹配的盲孔,且所述盲孔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前方设置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63147.5U CN207826340U (zh) | 2017-09-27 | 2017-09-27 | 一种卡丁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63147.5U CN207826340U (zh) | 2017-09-27 | 2017-09-27 | 一种卡丁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26340U true CN207826340U (zh) | 2018-09-07 |
Family
ID=6338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63147.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826340U (zh) | 2017-09-27 | 2017-09-27 | 一种卡丁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2634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00189A (zh) * | 2017-09-27 | 2018-01-19 | 钟其积 | 一种卡丁车 |
CN111890861A (zh) * | 2020-09-03 | 2020-11-06 | 蔚蓝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卡丁车的悬架系统 |
-
2017
- 2017-09-27 CN CN201721263147.5U patent/CN20782634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00189A (zh) * | 2017-09-27 | 2018-01-19 | 钟其积 | 一种卡丁车 |
CN107600189B (zh) * | 2017-09-27 | 2024-07-16 | 钟其积 | 一种卡丁车 |
CN111890861A (zh) * | 2020-09-03 | 2020-11-06 | 蔚蓝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卡丁车的悬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75861B (zh) | 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电动叉车底盘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 |
DE102016119830B4 (de) | Antriebssteuer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ein Fahrzeug mit Front- und Heckantrieb | |
CN206678715U (zh) | 一种用于乘用车后驱动轮的独立悬架系统 | |
CN201346970Y (zh) | 轻中型客车前独立悬架系统 | |
CN105459747B (zh) | 一种fsc赛车杠杆推臂式双横臂独立悬架 | |
CN107244206B (zh) |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 |
CN207826340U (zh) | 一种卡丁车 | |
CN107600189A (zh) | 一种卡丁车 | |
CN202727902U (zh) | 电动汽车使用的前后四轮独立悬架装置 | |
CN206924425U (zh) | 四轮独立驱动车 | |
CN206781512U (zh) | 电动客车车桥 | |
CN204196641U (zh) | 集成式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前轴总成 | |
CN107899252A (zh) | 四轮独立驱动车 | |
CN210734409U (zh) | 双轴线转向组件及三轮摩托车 | |
CN112061284A (zh) | 一种摇摆三轮车 | |
CN204586409U (zh) | 一种汽车双横臂扭杆空气弹簧复合式的独立前悬架 | |
CN104309431B (zh) | T型倒三角随动性电动三轮车 | |
CN206634128U (zh) | 前轮的摇臂结构及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 |
CN206012808U (zh) | 可倾斜摇摆的三轮车 | |
CN205292169U (zh) | 一种电动车前悬挂系统 | |
CN101138999A (zh) | 越野沙滩车车架 | |
CN203486057U (zh) | 一种把式电动四轮车 | |
CN214565960U (zh) | 电动三轮车上的后轮总成 | |
CN203020443U (zh) | 电动搬运车连杆辅助轮装置 | |
CN206327147U (zh) | 一种转向轮双摆臂电机动力悬挂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