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0944U - 一种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0944U
CN207790944U CN201820010979.4U CN201820010979U CN207790944U CN 207790944 U CN207790944 U CN 207790944U CN 201820010979 U CN201820010979 U CN 201820010979U CN 207790944 U CN207790944 U CN 207790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post
middle pipe
driving device
vehicl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09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o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ob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o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09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0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0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0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上具有中管,所述中管中可移动的插入有坐杆,所述坐杆的上端从所述中管上伸出,所述坐杆上被配置为用于设置车座;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管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坐杆形成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驱动所述坐杆相对于中管轴向移动。实用新型的一个用途是实现了车辆车座的自动升降。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我国是自行车、电动助力车等骑乘类代步车辆的生产和使用的大国。自行车等车辆一直都作为人们在同城内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由于代步车辆的廉价、轻便、节能、环保等优点,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大规模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然而,不同用户在使用车辆时,需要调节车座的高度,以提高用户骑行时的舒适度。
目前,市场上的车辆车座的高度基本上都是人工手动调节,给用户骑行时带来不便且费时。另一方面,由于座管、坐杆的装配存在精度较低的情况,造成坐杆与座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车座高度难以调节。另外,需要人工手动调节的车座升降机构在将坐杆与座管卡紧时,所需的卡紧作用力较大,部分用户很难将坐杆卡紧,造成骑行时坐杆下滑,给用户骑行带来不便。
综上所述,现有的手动调节机构使用不便,有必要对调节机构进行改进,进而提高调节车座高度的便捷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自动升降车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上具有中管,所述中管中可移动的插入有坐杆,所述坐杆的上端从所述中管上伸出,所述坐杆上被配置为用于设置车座;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管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坐杆形成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驱动所述坐杆相对于中管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中管的顶端设置有夹环,所述夹环环绕所述坐杆,所述夹环被配置为能抱紧所述坐杆。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和传动部,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管上,所述驱动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驱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坐杆上形成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部与所述传动结构啮合。
可选地,所述传动部为涡轮,所述传动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坐杆上的蜗杆螺纹。
可选地,所述传动部为齿轮,所述传动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坐杆上的齿条纹。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为步进电机。
可选地,所述中管上形成有开槽,所述开槽被配置为用于暴露所述坐杆上的传动结构,所述驱动装置环抱设置在所述中管上,所述传动部通过所述开槽与所述传动结构啮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中设置有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能根据调节信号,控制调节所述坐杆与中管的轴向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车辆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天线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或用户终端的调节信号。
可选地,所述驱动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能记录坐杆与中管的相对位置信息,以供发送。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为自身供电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车辆的车座能够自动升降。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驱动装置与中管和坐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驱动装置与中管和坐杆的部分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驱动装置与中管和坐杆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驱动装置与中管和坐杆的零件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管;10、车身主体;11、开槽;2、驱动装置;21、壳体;22、驱动机;23、传动部;24、处理电路;25、电池;3、坐杆;31、传动结构;4、夹环;5、车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1-5所述,包括车身主体10和驱动装置2。所述车身主体10上包括有中管1,在所述中管1中插入有坐杆3,所述坐杆3相对于所述中管1能够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坐杆3的上端从所述中管1上伸出,在伸出的所述坐杆3的上端安装有车座5。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在所述中管1上,且与所述坐杆3形成传动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2能够使所述坐杆3相对于所述中管1进行轴向移动,实现对所述车座5的高度调节。所述车座5的高度调节完成后,所述驱动装置2与所述坐杆3的传动连接部位形成抵接,保证了所述车座5在完成高度调节后,所述坐杆3相对于所述中管1位置固定,不会产生所述坐杆3在所述中管1中下滑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利用驱动装置2实现了车座5高度的自动化调节,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调节,满足了不同用户对车辆高度的要求,使用户骑行时更加便捷和省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2所示,所述中管1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夹环4,所述夹环4环绕所述中管1。当用户坐在所述车座5上时,所述坐杆3会受到车座5传来的压力,由于所述中管1与地面一般都具于一定的倾角,所述中管1的顶端会受到所述坐杆3产生的径向挤压力,当此径向挤压力过大时,会造成所述中管1顶端的开口变形甚至破裂,更严重时会使所述车身主体10报废而不能使用。所述夹环4的设置,能够将所述中管1的顶端抱紧,避免了所述中管1的顶端受到过大的径向挤压力时变形的问题,保证了车辆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可以将所述夹环4抱紧所述中管1的抱紧力设置的更大一些。由于所述坐杆3位于所述中管1内,所述夹环4同时也环绕在所述坐杆3的外围,当抱紧力较大时,能够将所述坐杆3、中管1和夹环4紧固在一起,使所述中管1与坐杆3之间不能相对移动,保证了所述驱动装置2发生故障时所述坐杆3也能稳固在所述中管1中,使车辆能够正常使用。优选地,所述夹环4为快拆式夹环。
具体的,如图2-4所示,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有壳体21、驱动机22和传动部23。所述壳体21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管1上,所述驱动机22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所述驱动机22上包括有输出轴,所述传动部23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传动部23转动。所述坐杆3上形成有传动结构31,所述传动结构31与所述传动部23啮合,通过所述传动部23转动,能够使所述坐杆3在所述中管1中上下移动,实现所述车座5高度的调节。
其中可选地,所述传动部23为涡轮,所述传动结构31为形成在所述坐杆3上的蜗杆螺纹。通过所述涡轮与蜗杆螺纹的配合,在实现了所述坐杆3在所述中管1中能够上下移动的同时,因为所述涡轮与所述输出轴为同轴旋转,所以所述传动部23能够设计的足够小,节省了所述壳体21的空间。同时,通过在所述坐杆3上设置长度较长的蜗杆螺纹,能够实现所述坐杆3相对于所述中管1进行较宽范围的移动,满足了不同用户对所述车座5高度的需求。可选地,所述传动部23为齿轮,所述传动结构31为形成在所述坐杆3上的齿条纹,通过所述齿轮与齿条纹的配合,能够实现了所述坐杆3在所述中管1中上下移动。本申请对传动部23与坐杆3之间配合的结构不做限制,凡是能达到同样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22可以为步进电机。采用步进电机,用户在进行车座5的高度调节时,每次调节动作都会使车座5上升或下降预设的距离,使用户可以快速的将车座5调节到合适的位置,节省了调节所需的时间。同时步进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特点,应用到车辆上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22为伺服电机。这些驱动电机类型的变换,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所述中管1上形成有开槽11,所述开槽11用于暴露所述坐杆3上的传动结构31。所述驱动装置2环抱设置在所述中管1上,所述传动部23通过所述开槽11与所述传动结构31啮合。
其中,所述中管1与所述驱动装置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条状凹槽,所述驱动装置2的壳体21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条状凹槽对应的凸楞。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配合环抱设置在所述中管1上,采用螺栓将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安装完成后,所述凸楞插入在所述条状凹槽内,形成对所述驱动装置2在所述中管1上的限位,避免了所述驱动装置2与所述中管1之间的抱紧力不足时造成两者相对移动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驱动装置2在中管1上的稳固性。优选地,所述中管1上设置有八个条状凹槽,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中管1的两侧。
本申请对所述驱动装置2与所述中管1的卡接结构和其具体数量不做限制,例如,所述条状凹槽可以替换为圆形通孔,所述凸楞替换为与圆形通孔对应的突柱,所述突柱插入所述圆形通孔中,使所述驱动装置2与所述中管1形成卡接。凡是能达到同样技术效果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2中设置有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根据调节信号,控制调节所述坐杆3与所述中管1的轴向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上还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处理电路形成电连接。所述天线用于接收所述调节信号,并将所述调节信号导入所述处理电路,供处理电路进行相应的调节相应。用户可以通过电子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向车辆发送调节信号;也可以通过将调节信号、参数发送到服务器,之后由服务器将调节信号发送到车辆。车辆上的天线能够从不同的设备接收调节信号。通过用户发送的调节参数,车辆可以自动调节坐杆相对于中管的高度。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电路控制调节完成所述坐杆3与所述中管1的轴向相对位置后,能够记录调节的坐杆3与中管1的相对位置信息,以供发送到数据端、服务器。采取同一用户的车座5的调节高度数据后,数据端进行统计,根据该用户的车座5的调节高度数据,在该用户下一次使用车辆时,处理电路能够将自行将车座5自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用户自行调节车座5的高度时,通常所述驱动装置2需要多次进行运转才可将车座5调节到合适的高度,而处理电路控制调节可一次将车座5调节到适合该用户的高度,避免了驱动装置2的多次工作,延长了驱动装置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2中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驱动装置2自身提供电源。所述电池可以设置为充电电池,且配置有充电装置,当用户骑行车辆时,可以利用车轮的转动为电池进行充电,保证电池电量持续符合要求,提高了所述驱动装置2的稳定性。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上具有中管,所述中管中可移动的插入有坐杆,所述坐杆的上端从所述中管上伸出,所述坐杆上被配置为用于设置车座;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管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坐杆形成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驱动所述坐杆相对于中管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的顶端设置有夹环,所述夹环环绕所述坐杆,所述夹环被配置为能抱紧所述坐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和传动部,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管上,所述驱动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驱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坐杆上形成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部与所述传动结构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涡轮,所述传动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坐杆上的蜗杆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齿轮,所述传动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坐杆上的齿条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上形成有开槽,所述开槽被配置为用于暴露所述坐杆上的传动结构,所述驱动装置环抱设置在所述中管上,所述传动部通过所述开槽与所述传动结构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中设置有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能根据调节信号,控制调节所述坐杆与中管的轴向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天线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或用户终端的调节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能记录坐杆与中管的相对位置信息,以供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为自身供电的电池。
CN201820010979.4U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车辆 Active CN207790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0979.4U CN207790944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0979.4U CN207790944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0944U true CN207790944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7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0979.4U Active CN207790944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09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77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77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9921B (zh) 无人搬运车的定向和万向轮互变装置
CN207790944U (zh) 一种车辆
CN205220977U (zh) 电动自行车轮毂
CN206483864U (zh) 一种五金件简易冲床
CN105059463A (zh) 一种一体化轮及采用所述一体化轮的电动车
CN204937397U (zh) 一种一体化轮及采用所述一体化轮的电动车
CN205325700U (zh) 一种用于通用机器人的智能关节驱动装置
CN205350128U (zh) 一种电动车离合
CN205835184U (zh) 一种消除离合器压盘反作用力的安装工装
CN201148185Y (zh) 一种后视镜
CN203372348U (zh) 电动自行车用中轴式力矩传感装置
CN103532290A (zh) 一种自动调心的滚珠轴承电机
CN207328722U (zh) 一种智能电动三轮车的转向机构
CN209083982U (zh) 升降复位式旋钮换挡器
CN206258125U (zh) 一种直接连接轴结构传感器
CN21857748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动力装置
CN106081089A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的轴距调整结构和控制方法
CN202393884U (zh) 小窜动量单轴承主发电机试验装置
CN202663170U (zh)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
CN201818355U (zh) 汽车冷却风扇电机传动结构
CN106585848B (zh) 自行车发电装置及其发电自行车
CN117254486B (zh) 一种新能源光伏电站用快速频率响应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210363298U (zh) 一种步进电机出风口执行器集成控制系统
CN109630438A (zh) 一种多功能轴流风机及其工作原理
CN216762055U (zh)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折叠车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7

Address after: Room 168, building 6, 741 Hangzhou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Patentee after: HA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nan 1231, 2 bungalows, No. 5 Road, Colle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OBIK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