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7538U -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7538U
CN207787538U CN201820008535.7U CN201820008535U CN207787538U CN 207787538 U CN207787538 U CN 207787538U CN 201820008535 U CN201820008535 U CN 201820008535U CN 207787538 U CN207787538 U CN 207787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head
pedestal
limiting device
automatic rule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85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高瞻
钟海凤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 H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n H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n H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n Ha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85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7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7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7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适用于自动弯刀机用卷装刀带的放置,包括安装架、第一限位装置和刀盘,其中,安装架包括板状的底座;第一限位装置有若干个,并环状分布设置在底座上,每一第一限位装置分别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圆形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中心轴与底座平行;刀盘放置在安装架中,刀盘与底座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第一限位装置的支撑件分别环形分布设置在刀盘的下表面,并与刀盘相接触,进而刀盘可以通过底部的支撑件的支撑作用形成均匀的多点支撑,当放置在刀盘上的卷装刀带转动时,刀盘在若干个支撑件上转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底盘中心转轴,在保证刀盘旋转的同时,使得受力更加均匀,即达到了结构简单,运转平稳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带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背景技术
刀带是加工刀片的原材料,常见的刀带是将长条形的金属材料卷圆以形成圆形的卷装刀带,在其加工制程中,通过将卷装刀带放置在自动弯刀机用刀盘中,通过拉伸的方式传送给刀带加工装置以完成后续加工工作。
目前,常用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包括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底座以及活动放置在安装架中与底座间隔放置的圆形的刀盘,其中,底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转轴,刀盘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以使刀盘能够相对转轴转动;同时,安装架上还安装有限制卷装刀带沿径向向外扩张的限位装置,进而当刀架安装到刀盘中后,卷装刀带由于自身的弹力作用向外扩张直至与限位装置接触,然后通过拉伸卷装刀带自由端,以使卷装刀带转动,同时带动放置卷装刀带的刀盘相对底座转动,进而实现了卷装刀带的进给。
上述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刀盘通过轴承与转轴活动连接,进而在转动的过程中,只有中部设有支撑点来能够提供支撑力,而且常用刀盘为薄钣金件,从而导致转动的过程稳定性差;同时,为了设置该转轴,刀盘与安装架之间需要通过设定底座以固定转轴,也导致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偏高,进而如何提高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的稳定性并简化结构成为了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刀盘通过中部的转轴设置在自动弯刀机用刀盘中,所导致的稳定性差、结构复杂的技术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适用于使用卷装刀带的自动弯刀机,包括:
安装架,包括板状底座;
第一限位装置,有若干个,并环状分布设置在底座上,每一第一限位装置分别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圆形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中心轴与底座平行;
刀盘,放置在安装架中,刀盘与底座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第一限位装置的支撑件分别环形分布设置在刀盘的下表面,并与刀盘相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限位轴承,第一限位轴承设置在支撑件的上方,若干个第一限位装置的第一限位轴承分别环形分布在刀盘的外围,并且第一限位轴承的中心轴与底座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安装部,支撑件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第一限位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部的外表面,第一限位轴承与第一安装部之间活动连接,并且第一限位轴承设置在支撑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包括一本体,本体的上方设置凸伸有安装柱;第一限位轴承安装在安装柱的外表面;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穿孔或螺纹孔;支撑件为一滚动轴承,滚动轴承通过螺栓插设在穿孔中,并且伸出穿孔的自由端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或者滚动轴承直接固定于本体的螺纹孔中。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一圆柱,安装柱固定插设在圆柱的下端面,第一限位轴承与圆柱之间设置有垫片;圆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轴承,第二限位轴承的外径大于第一限位轴承的外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至少有两个,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其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高于刀盘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连接有旋转部,旋转部可以相对固定部旋转,并且旋转部的末端固定设置有一与刀盘相互平行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旋转部与固定部铰链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部为活动设置在旋转部上的转轴。
进一步地,底座为中空的矩形,底座至少一相对的两侧端连接有侧板,侧板的相对于底座的侧端连接有与底座相互平行的安装板,安装板下方的第一限位装置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一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连接有侧板,底座另一相对的两侧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每一连接板分别设置两个侧板的两端,并与侧板相连,连接板下方的第一限位装置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若干个第一限位装置环状分布设置在底座上,每一第一限位装置分别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上支撑件,支撑件的中心轴与底座平行;同时,刀盘与底座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第一限位装置的支撑件分别环形分布设置在刀盘的下表面,并与刀盘相接触,进而刀盘可以通过底部的支撑件的支撑作用形成均匀的多点支撑,当放置在刀盘上的卷装刀带转动时,刀盘在若干个支撑件上转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底盘,在保证刀盘旋转的同时,使得受力更加均匀,即达到了结构简单,转动平衡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限位轴承,第一限位轴承设置在支撑件的上方,若干个第一限位装置的第一限位轴承分别环形分布在刀盘的外围,并且第一限位轴承的中心轴与底座相互垂直,进而使得第一限位轴承对刀盘的外周表面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通过合理的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使得刀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定合理的偏移量中旋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第一限位装置还包括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安装部,支撑件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第一限位轴承安装在第一安装部的外表面,第一限位轴承与第一安装部之间活动连接,并且第一限位轴承设置在支撑件的上方,进而实现了支撑件和第一限位轴承在底座上相对位置的安装。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第一安装部包括一本体,本体的上方设置凸伸有安装柱,第一限位轴承安装在安装柱的外表面,进而实现了第一限位轴承的安装;同时由于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穿孔或螺纹孔,支撑件为一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可以通过螺栓插设在穿孔中用螺母固定在本体上,或者也可以直接通过螺纹孔固定在本体上,进而使得滚动轴承对刀盘底面形成支撑。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第一安装部还包括一圆柱,安装柱固定插设在圆柱的下端面,第一限位轴承与圆柱之间设置有垫片,进而避免了第一限位轴承与圆柱下端面之间可能的摩擦;同时,又由于圆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轴承,第二限位轴承的外径大于第一限位轴承的外径,进而当卷装刀带放置在刀盘上时,第二限位轴承对卷装刀带的外周表面形成了限位作用,使得卷装刀带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至少有两个,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其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高于刀盘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连接有旋转部,旋转部可以相对固定部旋转,并且旋转部的末端固定设置有一与刀盘相互平行的限位部,进而当卷装刀带放置在刀盘上时,为了防止卷装刀带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跳动,可以将旋转部旋转至工作状态,此时限位部对卷装刀带的上端面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卷装刀带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限位部为活动设置在旋转部上的转轴,进而减小了卷装刀带锋口在转动过程中与限位部之间的摩擦,有效的避免了卷装刀带的损坏。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刀盘是从底座中心切割下来的圆形盘,进而有效的节省了材料,同时,由于底座至少一相对的两侧端连接有侧板,侧板的相对于底座的侧端连接有与底座相互平行的安装板,安装板下方的第一限位装置与安装板固定连接,进而使得第一限位装置实现了头部和底部的固定,从而使得第一限位装置的安装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的第一限位装置的立体放大图;
图3为图2所示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的第一限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的第二限位装置的立体放大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安装架;11-底座;12-侧板;13-安装板;14-连接板;
2-第一限位装置;21-支撑件;211-螺柱;212-外螺纹;
213-螺母;22-第一限位轴承;23-第一安装部;231-本体;
232-安装柱;233-圆柱;234-垫片;235-第二限位轴承;
3-刀盘;4-第二限位装置;41-第二安装部;42-固定部;
43-旋转部;44-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自动弯刀机用刀盘适用于使用卷装刀带的自动弯刀机,包括:
安装架1,安装架1包括板状的底座11;
第一限位装置2,有若干个,并环状分布设置在底座11上,每一第一限位装置2分别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11上圆形的支撑件21,支撑件21的中心轴与底座11平行;
刀盘3,放置在安装架1中,刀盘3与底座11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第一限位装置2的支撑件21分别环形分布设置在刀盘3的下表面,并与刀盘3相接触。
上述自动弯刀机用刀盘,由于若干个第一限位装置2环状分布设置在底座11上,每一第一限位装置2分别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11上的支撑件21,支撑件21的中心轴与底座11平行;同时,刀盘3与底座11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第一限位装置2的支撑件21分别环形分布设置在刀盘3的下表面,并与刀盘3相接触,进而刀盘3可以通过底部的支撑件21的支撑作用形成均匀的多点支撑,当放置在刀盘3上的卷装刀带转动时,刀盘3 在若干个支撑件21上转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底盘,在保证刀盘3旋转的同时,使得受力更加均匀,即达到了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的目的;同时由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转轴,还使得该自动弯刀机用刀盘适合组成多层刀盘架升降机构。
具体的,如图1所示,刀盘3是从底座11中心切割下来的圆形盘,进而有效的节省了材料,底座11一相对的两侧端连接有侧板12,侧板12的相对于底座11的侧端连接有与底座11相互平行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下方的第一限位装置2与安装板13固定连接,进而使得第一限位装置2实现了头部和底部的固定,从而使得第一限位装置2的安装更加稳固;底座11另一相对的两侧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板14,每一连接板14分别设置两个侧板12的两端,并与侧板12相连,连接板14下方的第一限位装置2与连接板14固定连接,同样卷装刀带稳固安装第一限位装置2的同时,使得使用者可以对刀盘3上的卷装刀带的自由端可以从连接板14与底座11之间空隙伸出,以与后续动力拉伸装置连接,实现卷装刀带的转动;同时还可以形成可视化观察,以掌握卷装刀带的加工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底座 11、侧板12、安装板13通过钣金折弯成型。
同时,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限位装置2还包括活动安装在底座11 上的第一限位轴承22和垂直设置在底座11上的第一安装部23,支撑件21 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中心轴与底座11平行并指向刀盘3的中心,第一限位轴承22设置在滚动轴承的上方,若干个第一限位装置2的第一限位轴承22分别环形分布在刀盘3的外围,并且第一限位轴承22的中心轴与底座11相互垂直,进而使得第一限位轴承22对刀盘3的外周表面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通过合理的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使得刀盘3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一定合理的偏移量中旋转;同时,滚动轴承活动安装在第一安装部23上,第一限位轴承22安装在第一安装部23的外表面,第一限位轴承22与第一安装部23之间活动连接,并且第一限位轴承22设置在滚动轴承的上方,进而实现了滚动轴承和第一限位轴承22在底座11上相对位置的安装。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安装部23包括一本体231,本体231的上方设置凸伸有安装柱232;第一限位轴承22安装在安装柱232的外表面;本体231的中部开设有穿孔;滚动轴承通过螺栓插设在穿孔中,并且伸出穿孔的自由端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213,进而使得滚动轴承可灵活的转动,对刀盘3的外边缘形成平稳支撑;滚动轴承还可以直接固定于本体231的螺纹孔中,同样达到安装滚动轴承以对刀盘底面形成滚动支撑的目的。
同时,第一安装部23还包括一圆柱233,安装柱232固定插设在圆柱 233的下端面,第一限位轴承22与圆柱233之间设置有垫片234,进而避免了第一限位轴承22与圆柱233下端面之间可能的摩擦;圆柱23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轴承235,第二限位轴承235的外径大于第一限位轴承 22的外径,进而当卷装刀带放置在刀盘3上时,第二限位轴承235对卷装刀带的外周表面形成了限位作用,使得卷装刀带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在卷装刀带加工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卷装刀带在端面上的稳定性外,还需要保证倒在在轴向上的稳定性,对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4,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限位装置4至少有两个,第二限位装置4设置在底座11上,其包括第二安装部41,第二安装部4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高于刀盘3的固定部42,固定部42上连接有旋转部43,旋转部43与固定部42铰链连接,使得旋转部43可以相对固定部42旋转;同时,旋转部43的末端固定设置有一与刀盘3相互平行的限位部44,进而当卷装刀带放置在刀盘3上时,为了防止卷装刀带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跳动,可以将旋转部43旋转至工作状态,此时限位部44对卷装刀带的上端面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卷装刀带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当旋转部43不工作时,将其旋转至非工作位置,以方便下次工作时卷装刀带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4为活动设置在旋转部43上的转轴,且外层设置有软质胶件包裹,进而减小了卷装刀带在转动过程中与限位部44之间的摩擦,有效的避免了卷装刀带的损坏。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部42上沿平行于所述刀盘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开设有一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旋转部43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部42和所述旋转部43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连接件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使用时,将卷装刀带放置到刀盘3上,同时,旋转第二限位装置4的旋转部43,使得包裹有软质胶件的转轴位于卷装刀带的上端面;同时卷装刀带的外侧边与第一限位装置2的第二限位轴承235滑动接触;不论是顺时针方向卷盘的卷装刀带,还是逆时针方向卷盘的卷装刀带都,其的自由端都可以从连接板14与底座11之间空隙伸出,以与后续动力拉伸装置连接来实现卷装刀带的转动。在卷装刀带转动的过程中,卷装刀带带动刀盘3转动,卷装刀带由于自身的向外弹性扩张趋势,其外侧边与第二限位轴承235保持滑动接触限位,使得卷装刀带在刀盘3平面上稳定转动;同时,配合转轴的限位作用,以防止卷装刀带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跳动,综合保证了卷装刀带加工的稳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适用于使用卷装刀带的自动弯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1),包括板状的底座(11);
第一限位装置(2),有若干个,并环状分布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每一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分别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圆形的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的中心轴与所述底座(11)平行;
刀盘(3),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中,所述刀盘(3)与所述底座(11)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的所述支撑件(21)分别环形分布设置在所述刀盘(3)的下表面,并与所述刀盘(3)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还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的第一限位轴承(22),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1)的上方,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的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分别环形分布在所述刀盘(3)的外围,并且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的中心轴与所述底座(11)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还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的第一安装部(23),所述支撑件(21)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3)上;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3)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与所述第一安装部(23)之间活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3)包括一本体(231),所述本体(231)的上方设置凸伸有安装柱(232);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安装在所述安装柱(232)的外表面;所述本体(231)的中部开设有穿孔或螺纹孔;所述支撑件(21)为一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通过螺柱(211)插设在所述穿孔中,并且伸出所述穿孔的自由端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213);或者所述滚动轴承直接固定于所述本体(231)的所述螺纹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部(23)还包括一圆柱(233),所述安装柱(232)固定插设在所述圆柱(233)的下端面,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与所述圆柱(233)之间设置有垫片(234);所述圆柱(23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轴承(235),所述第二限位轴承(235)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轴承(22)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4),所述第二限位装置(4)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装置(4)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其包括第二安装部(41),所述第二安装部(4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高于所述刀盘(3)的固定部(42),所述固定部(42)上连接有旋转部(43),所述旋转部(43)可以相对所述固定部(42)旋转,并且所述旋转部(43)的末端固定设置有一与所述刀盘(3)相互平行的限位部(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43)与所述固定部(42)铰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4)为活动设置在所述旋转部(43)上的转轴。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为中空的矩形,所述底座(11)至少一相对的两侧端连接有侧板(12),所述侧板(12)的相对于底座(11)的侧端连接有与所述底座(11)相互平行的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下方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与所述安装板(1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弯刀机用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一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侧板(12),所述底座(11)另一相对的两侧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板(14),每一所述连接板(14)分别设置两个所述侧板(12)的两端,并与所述侧板(12)相连,所述连接板(14)下方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与所述连接板(14)固定连接。
CN201820008535.7U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Active CN207787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8535.7U CN207787538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8535.7U CN207787538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7538U true CN207787538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6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8535.7U Active CN207787538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75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278A (zh) * 2019-07-05 2019-11-05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圆柱电池电动切割机
CN114931120A (zh) * 2022-07-04 2022-08-2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一种柔性连接的投饵分配器及养殖投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278A (zh) * 2019-07-05 2019-11-05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圆柱电池电动切割机
CN114931120A (zh) * 2022-07-04 2022-08-2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一种柔性连接的投饵分配器及养殖投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7538U (zh) 一种自动弯刀机用刀盘
CN205818060U (zh) 一种板材切割机
CN207874166U (zh) 一种旋转十字工作台
CN212859168U (zh) 安全阀加工用固定底座
CN217570556U (zh) 一种用于圆盘双面加工固定装置
CN109586531B (zh) 一种无线头夹持机构
CN207793529U (zh) 一种纺织机支架
CN209026463U (zh) 一种影视摄影机专用多功能支撑台
CN206779715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定位工装
CN209934939U (zh) 一种粉碎机支架
CN208853617U (zh) 一种线束截断装置
CN208142955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电机支架
WO2018196872A1 (zh) 滚丝机轴螺纹加工限位装置
CN207649916U (zh) 一种摇摆式多机位手机检测用辅助安置装置
CN207373777U (zh) 一种便于调整夹紧角度的模具夹紧装置
CN207223095U (zh) 一种可调节金属带角度的金属带锯床
CN201326881Y (zh) 一种监视器的双向旋转支架结构
CN209255547U (zh) 一种电视机铝合金边框折弯装置
CN217251788U (zh) 一种加强板表面加工装置
CN207629336U (zh) 一种涂覆装置及丝线导轮支架
CN213499011U (zh) 弹簧生产用支撑架
CN211679332U (zh) 一种拉丝机用可调式分线机构
CN208979604U (zh) 一种不锈钢板上料架
CN109719768A (zh) 一种切片装置
CN208826079U (zh) 压缩机打孔台钻夹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