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7825U -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7825U
CN207777825U CN201721867393.1U CN201721867393U CN207777825U CN 207777825 U CN207777825 U CN 207777825U CN 201721867393 U CN201721867393 U CN 201721867393U CN 207777825 U CN207777825 U CN 207777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ing pipe
sealing
flue
clamping device
capsu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73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小春
江国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Yuedian Tai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Guangdong Guohua Yuedian Tai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Guangdong Guohua Yuedian Tai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73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7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7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7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领域,公开了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该密封机构包括烟道(1)、墙封壳体(2)、吹灰管(3)、密封环(4)和夹紧装置(5),墙封壳体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侧壁上且开口朝向烟道,吹灰管贯穿墙封壳体伸入所述烟道中,密封环围绕吹灰管设置在墙封壳体上,且密封环的内环面呈锯齿状以与吹灰管之间形成迷宫密封,夹紧装置安装于墙封壳体,夹紧装置能够在夹紧吹灰管的第一状态和与吹灰管分离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第一状态,夹紧装置形成夹紧吹灰管的环形以密封吹灰管。本申请提供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有效提高了对烟道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吹灰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的电站锅炉系统中,吹灰器的吹灰管运行时需要伸入到锅炉烟气系统的烟道中,而烟道中的烟气经过增压风机作用后,烟气为正压。为了防止烟气流出从而对吹灰器造成损坏,现有的吹灰器一般在吹灰管与烟道交界处设置墙封壳体,并利用外置的风机向墙封壳体中通入密封风(一般为压缩空气或者脱硫后的烟气)来防止烟道中的烟气泄露,这种密封效果不太理想,仍有烟气从墙封壳体和吹灰管之间的缝隙泄露,且烟道内的烟气通常含有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尤其是当吹灰器吹出高压水时,还可能有水跟随烟气喷出,使得吹灰器被腐蚀。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密封结构,提供一种能够密封效果好的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吹灰管的密封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烟道、墙封壳体、吹灰管、密封环和夹紧装置,所述墙封壳体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侧壁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烟道,所述吹灰管贯穿所述墙封壳体伸入所述烟道中,所述密封环围绕所述吹灰管设置在所述墙封壳体上,且所述密封环的内环面呈锯齿状以与所述吹灰管之间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夹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墙封壳体,所述夹紧装置能够在夹紧所述吹灰管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吹灰管分离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夹紧装置形成夹紧所述吹灰管的环形以密封所述吹灰管。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半环形的密封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密封件压紧所述吹灰管且两个所述密封件形成封闭的环形;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吹灰管分离。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密封环的环状的框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密封件,所述驱动单元通过驱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密封件移动。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半环形的固定环和安装于所述固定环的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半环形的半框体,两个所述半框体通过紧固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的外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墙封壳体。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的内环面上填充有密封填料。
优选地,所述墙封壳体和所述密封环之间以及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夹紧装置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包括集气箱、回风管道、回风风机和如上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所述集气箱为环绕所述吹灰管的环形壳体且所述集气箱的内环面敞开,所述集气箱设置在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夹紧装置之间,所述回风管道连通所述集气箱和所述烟道,所述回风风机设置在所述回风管道上以将所述集气箱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烟道中。
优选地,所述回风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烟道和所述回风风机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由于在墙封壳体的外侧设置了密封环,提高了墙封壳体的密封性,减少了烟道从墙封壳体泄露出的烟气,在吹灰管停机时,夹紧装置在第一状态从而夹紧吹灰管,由于夹紧装置形成了封闭的环形,从而有效减少了在吹灰管停机时烟道中烟气的泄露;而在吹灰管运动时,夹紧装置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与吹灰管分离,不影响吹灰管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的密封环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的夹紧装置的沿吹灰管的轴向剖切的局部截面图;
图4是图1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的夹紧装置的沿吹灰管的径向剖切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吹灰管的密封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烟道 2-墙封壳体 3-吹灰管 4-密封环 5-夹紧装置 6-密封件 7-框架 8-驱动单元 9-连杆 10-固定环 11-密封垫 12-半框体 13-连接板 15-集气箱 16-回风管道 17-回风风机 18-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申请提供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烟道1、墙封壳体2、吹灰管3、密封环4和夹紧装置5,所述墙封壳体2设置在所述烟道1的侧壁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烟道1,所述吹灰管3贯穿所述墙封壳体2伸入所述烟道1中,所述密封环4围绕所述吹灰管3设置在所述墙封壳体2上,且所述密封环4的内环面呈锯齿状以与所述吹灰管3之间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夹紧装置5安装于所述墙封壳体2,所述夹紧装置5能够在夹紧所述吹灰管3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吹灰管3分离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夹紧装置5形成夹紧所述吹灰管3的环形以密封所述吹灰管3。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墙封壳体2的外侧设置了密封环,密封环4的内环面和吹灰管3之间的间隙很小但是又不接触吹灰管3,且密封环4的内环面呈锯齿状从而与吹灰管3之间形成迷宫密封。由于形成有该迷宫密封,从墙封壳体2和吹灰管3之间的间隙中泄露的气体进入到密封环4和吹灰管3之间后很难再经由密封环4泄露到外界,因此能够有效减少烟道1从墙封壳体泄露出的烟气。
在吹灰管停机时,即吹灰管3不沿吹灰管3的轴向方向进行运动时,夹紧装置5在第一状态夹紧吹灰管3,由于夹紧装置5形成了封闭的环形,从而封闭了迷宫密封结构与外界的连接,有效减少了在吹灰管3停机时烟道1中烟气的泄露,在吹灰管3停机时,基本能够保证烟道1内的烟气不发生泄露;而在吹灰管3运动时,夹紧装置5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与吹灰管3分离,不影响吹灰管3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第二状态夹紧装置5和吹灰管3分离,但仅仅是为了防止夹紧装置5影响吹灰管3的运动,夹紧装置5此时和吹灰管3之间保持不接触的前提下间隙尽可能地小。
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半环形的密封件6,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密封件6压紧所述吹灰管3且两个所述密封件6形成封闭的环形;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密封件6与所述吹灰管3分离。两个半环形的密封件6形成的环形应当与吹灰管3的外径相匹配,在第一状态密封件6的内表面压紧吹灰管3且密封件6的侧面与密封环4紧密接触,使得密封件6有效地封堵密封环4和吹灰管3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夹紧装置5也可以选用多于2个的密封件6,只要这些密封件在第一状态能够拼接成封闭的环形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选用2个半环形的密封件6是出于节约成本简化结构的考虑。
对于密封环4形成的迷宫密封结构,为了进一步加强迷宫密封的密封性,可以在密封环4的内环面上填充有密封填料,比如将填料塞在密封环4的内环面的凹陷处,也可以在密封环4的内环面的锯齿齿槽之间设置密封绳,从而形成盘根密封。
夹紧装置5的驱动机构可以选用适当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安装于所述密封环4的环状的框架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8和连接所述驱动单元8的连杆9,所述连杆9贯穿所述框架7连接所述密封件6,所述驱动单元8通过驱动所述连杆9带动所述密封件6移动。
驱动单元8可以选用直动式电磁阀,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通过连杆9将密封件6从吹灰管3上抬起;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密封件6被重新压回吹灰管3上。当然,驱动单元也可以选择其他结构,比如液压缸、气缸等。
其中,所述密封件6包括半环形的固定环10和安装于所述固定环10的密封垫11。固定环10选用坚硬的材质比如铝合金,从而形成便于安装密封垫11的支撑架,密封垫11可以选择硅胶或者橡胶,密封垫11的形状同样为半环形以附着在固定环10的内环面,在第一状态时,密封垫11被压紧在吹灰管3上且密封垫11自身发生形变,此时密封垫11能够有效地封堵密封环4和吹灰管3之间的间隙。
参考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框架7上方凸出有安装板,可以利用紧固件比如螺栓贯穿该安装板设置在墙封壳体2上。同样地,参考图2所示的结构,所述密封环4的外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通过紧固件(比如螺栓或者销钉等)连接所述墙封壳体2。
另外,参考图4所示的结构,框架7包括两个半环形的半框体12,两个所述半框体12通过紧固件(比如螺栓或者销钉等)连接,从而便于将框架7拆卸后进行检修等工作。
在本申请中,还可以所述墙封壳体2和所述密封环4之间以及所述密封环4和所述夹紧装置5之间均设置密封圈以进一步防止烟气的泄露。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包括集气箱15、回风管道16、回风风机17和如上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所述集气箱15为环绕所述吹灰管3的环形壳体且所述集气箱15的内环面敞开,所述集气箱15设置在所述密封环4和所述夹紧装置5之间,所述回风管道16连通所述集气箱15和所述烟道1,所述回风风机17设置在所述回风管道16上以将所述集气箱15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烟道1中。
如图5所示,在密封环4和夹紧装置5之间设置有集气箱15,集气箱15能够将密封环4中泄露出来的烟气重新送回烟道1中,则密封环4中泄露出的一部分烟气又被重新送回烟道1中,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系统的密封效果。而为了不影响吹灰管3的运动,吹灰管3和集气箱15之间也具有适当的间隙。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墙封壳体2都会连通有风源,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该风源向墙封壳体2通入密封风,从而使得烟道1中的烟气很难向墙封壳体2的一侧流动。本系统的集气箱15也可以与该风源连接,从而在集气箱15中形成负压,此时不需要设置回风风机17就能够使得集气箱15中的气体回到烟道1中。
还可优选地,所述回风管道16上设置有止回阀18,所述止回阀18设置在所述烟道1和所述回风风机17之间,从而防止烟道1中的烟气从回风管道16倒流。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结构包括烟道(1)、墙封壳体(2)、吹灰管(3)、密封环(4)和夹紧装置(5),所述墙封壳体(2)设置在所述烟道(1)的侧壁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烟道(1),所述吹灰管(3)贯穿所述墙封壳体(2)伸入所述烟道(1)中,所述密封环(4)围绕所述吹灰管(3)设置在所述墙封壳体(2)上,且所述密封环(4)的内环面呈锯齿状以与所述吹灰管(3)之间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夹紧装置(5)安装于所述墙封壳体(2),所述夹紧装置(5)能够在夹紧所述吹灰管(3)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吹灰管(3)分离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夹紧装置(5)形成夹紧所述吹灰管(3)的环形以密封所述吹灰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半环形的密封件(6),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密封件(6)压紧所述吹灰管(3)且两个所述密封件(6)形成封闭的环形;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密封件(6)与所述吹灰管(3)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5)包括安装于所述密封环(4)的环状的框架(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8)和连接所述驱动单元(8)的连杆(9),所述连杆(9)贯穿所述框架(7)连接所述密封件(6),所述驱动单元(8)通过驱动所述连杆(9)带动所述密封件(6)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6)包括半环形的固定环(10)和安装于所述固定环(10)的密封垫(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包括两个半环形的半框体(12),两个所述半框体(12)通过紧固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4)的外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墙封壳体(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4)的内环面上填充有密封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封壳体(2)和所述密封环(4)之间以及所述密封环(4)和所述夹紧装置(5)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9.吹灰管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系统包括集气箱(15)、回风管道(16)、回风风机(17)和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结构,所述集气箱(15)为环绕所述吹灰管(3)的环形壳体且所述集气箱(15)的内环面敞开,所述集气箱(15)设置在所述密封环(4)和所述夹紧装置(5)之间,所述回风管道(16)连通所述集气箱(15)和所述烟道(1),所述回风风机(17)设置在所述回风管道(16)上以将所述集气箱(15)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烟道(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灰管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道(16)上设置有止回阀(18),所述止回阀(18)设置在所述烟道(1)和所述回风风机(17)之间。
CN201721867393.1U 2017-12-27 2017-12-27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Active CN207777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7393.1U CN207777825U (zh) 2017-12-27 2017-12-27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7393.1U CN207777825U (zh) 2017-12-27 2017-12-27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7825U true CN207777825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4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7393.1U Active CN207777825U (zh) 2017-12-27 2017-12-27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78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5177A (zh) * 2021-05-28 2021-09-10 国能神皖池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锅炉及密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5177A (zh) * 2021-05-28 2021-09-10 国能神皖池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锅炉及密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1156U (zh) 一种气压式快速开关阀
CN204421590U (zh) 一种回转窑用新型窑头迷宫密封装置
CN207777825U (zh)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CN206682338U (zh) 一种斜背式式陶瓷双闸板阀
CN211449789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低压缸大气安全阀防内爆的密封装置
CN205876786U (zh) 一种用于加压风机的充气密封
CN202001647U (zh) 一种新型的真空连续炉插板阀
CN210397734U (zh) 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反吹气膜密封原理的提升阀装置
CN201443488U (zh) 一种活塞式压缩机的填料结构
CN201568568U (zh) 涡轮增压器压端密封结构
CN204729135U (zh) 一种汽轮机的喷嘴室装置和汽轮机
CN203962456U (zh) 出口设有密封件的风机
CN208723714U (zh) 一种风电发电机空水冷却器
CN208474750U (zh) 一种用于高温蒸汽的旋转接头
CN204827916U (zh) 水冷螺杆真空泵
CN209959930U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真空破坏器
CN207363844U (zh) 一种压缩机填料函试漏装置
CN206092319U (zh) 一种全密封式高效微型压缩机
CN204493241U (zh) 新型电动高压气泵
CN205978452U (zh) 一种混料机的主轴密封装置
CN207065599U (zh) 一种注汽锅炉专用的环保吹灰装置
CN106089633A (zh) 一种全密封式高效微型压缩机
CN202252519U (zh) 一种蒸发器充气保压装置
CN204175435U (zh) 一种管路与法兰间的活套式密封结构
CN202182186U (zh) 一种热风调节门门轴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11 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West Binhe Road, No. 22

Patentee after: China Shenhua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rp.,Ltd.

Patentee after: Guoneng Yuedian Taishan Power Gen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1 Shenhua building, 22 West Binhe Road,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rp.,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UOHUA YUEDIAN TAISHAN POWER GENER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