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3260U -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3260U
CN207773260U CN201820065718.2U CN201820065718U CN207773260U CN 207773260 U CN207773260 U CN 207773260U CN 201820065718 U CN201820065718 U CN 201820065718U CN 207773260 U CN207773260 U CN 207773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all
reinforcing plate
cabin
gutter channel
engine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657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军
李云端
段兴中
杨子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657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3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3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3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前机舱组件包括:前围流水槽;机舱边梁,所述机舱边梁与所述前围流水槽间隔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围流水槽与所述机舱边梁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机舱组件,通过在前围流水槽与机舱边梁之间增加加强板,可以提高前围流水槽与机舱边梁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并且加强板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车辆上,前围流水槽与机舱边梁间隔开,因此减震塔处的刚度较弱,当车辆受到碰撞时,减震塔处容易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机舱组件,其前围流水槽与机舱边梁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前机舱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组件包括:前围流水槽;机舱边梁,所述机舱边梁与所述前围流水槽间隔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围流水槽与所述机舱边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组件,通过在在前围流水槽与机舱边梁之间增加加强板,可以提高前围流水槽与机舱边梁的连接刚度。
具体地,所述机舱边梁包括:机舱左边梁和机舱右边梁,所述机舱左边梁设置在所述前围流水槽的左侧,所述机舱右边梁设置在所述前围流水槽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包括: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所述左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围流水槽与所述机舱左边梁之间,所述右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围流水槽与所述机舱右边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前围流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点位,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机舱边梁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点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点位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固定点位的数量为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点位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位均设置在所述加强板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舱边梁与所述前围流水槽之间设置有减震塔,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减震塔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分属于两个平面,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点位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的靠近所述前围流水槽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点位和剩余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点位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部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第一固定点位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前机舱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前围流水槽、机舱边梁与加强板的示意图;
图2是前围流水槽、机舱左边梁、机舱右边梁、左加强板、右加强板的示意图;
图3是加强板的示意图;
图4是前围流水槽、机舱边梁与减震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围流水槽1、机舱边梁2、机舱左边梁21、机舱右边梁22、加强板3、左加强板31、右加强板32、第一板部33、第二板部34、减震塔4、第一固定点位5、第二固定点位6、凸台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组件。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组件可以包括前围流水槽1、机舱边梁2以及加强板3,机舱边梁2与前围流水槽1间隔开,加强板3连接在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边梁2之间,由此可以实现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边梁2的间接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加强板3,可以增加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边梁2的连接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组件,通过在在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边梁2之间增加加强板3,可以提高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边梁2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前机舱组件的整体刚度,进而提升车辆的碰撞性能,同时,加强板3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机舱边梁2可以包括机舱左边梁21和机舱右边梁22,机舱左边梁21设置在前围流水槽1的左侧,机舱右边梁22设置在前围流水槽1的右侧。
进一步地,加强板3可以包括左加强板31和右加强板32,左加强板31连接在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左边梁21之间,以增加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左边梁21的连接刚度,右加强板32连接在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右边梁22之间,以增加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右边梁22的连接刚度。
加强板3与前围流水槽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点位5,加强板3与机舱边梁2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点位6。在前机舱组件的装配过程中,利用螺栓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点位5,可以实现加强板3与前围流水槽1的固定,利用螺栓紧固件穿过第二固定点位6,可以实现加强板3与机舱边梁2的固定,由此实现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边梁2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第一固定点位5和第二固定点位6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点位5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固定点位6的数量为一个。
可选地,第一固定点位5和第二固定点位6均设置在加强板3的边缘。
结合图1、图4所示,机舱边梁2与前围流水槽1之间设置有减震塔4,加强板3设置在减震塔4的上方,通过设置加强板3,可以使前围流水槽1与机舱边梁2连接,从而起到增加减震塔4处刚度的作用,特别是增加了减震塔4处的扭转刚度,减震塔4处不易变形,有利于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
具体地,如图3所示,加强板3包括:第一板部33和第二板部34,其中两个第一固定点位5(即图3中的第一固定点位5a、第一固定点位5b)间隔设置在第一板部33的靠近前围流水槽1的两端,结合图3来讲,第一固定点位5a和第一固定点位5b间隔设置在第一板部33的上侧两端,第二固定点位6和剩余一个第一固定点位5c间隔设置在第二板部34的两端。
可选地,加强板3上设置有多个凸台7,第一固定点位5设置在凸台7上,凸台7可以增加第一固定点位5处的强度,从而使得加强板3与前围流水槽1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如图3所示,第一板部33上设置有两个凸台7,第二板部34的左端设置有一个凸台7,第一固定点位5a、第一固定点位5b和第一固定点位5c分别设置在三个对应的凸台7上。
可选地,第一板部33与第二板部34分属于两个平面,换言之,第一板部33与第二板部34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第二固定点位6与第一固定点位5a、第一固定点位5b不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二固定点位6与第一固定点位5c具有高度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前机舱组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围流水槽;
机舱边梁,所述机舱边梁与所述前围流水槽间隔开;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围流水槽与所述机舱边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边梁包括:机舱左边梁和机舱右边梁,所述机舱左边梁设置在所述前围流水槽的左侧,所述机舱右边梁设置在所述前围流水槽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所述左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围流水槽与所述机舱左边梁之间,所述右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围流水槽与所述机舱右边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前围流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点位,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机舱边梁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点位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固定点位的数量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点位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位均设置在所述加强板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边梁与所述前围流水槽之间设置有减震塔,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减震塔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分属于两个平面,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固定点位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的靠近所述前围流水槽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点位和剩余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点位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部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机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第一固定点位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组件。
CN201820065718.2U 2018-01-15 2018-01-15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7773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5718.2U CN207773260U (zh) 2018-01-15 2018-01-15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5718.2U CN207773260U (zh) 2018-01-15 2018-01-15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3260U true CN207773260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65718.2U Active CN207773260U (zh) 2018-01-15 2018-01-15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32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455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前舱结构
CN113547995A (zh) * 2021-07-14 2021-10-26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导水结构、汽车前舱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455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江苏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前舱结构
CN113547995A (zh) * 2021-07-14 2021-10-26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导水结构、汽车前舱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3260U (zh) 前机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5971234B2 (ja) 樹脂パネル構造
KR101846859B1 (ko) 차체 보강 유닛
US10082170B2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fastening a structural part consisting of a carbon-fiber-reinforced plastic to a component, in particular a chassis component of a vehicle
CN107107848B (zh) 用于车辆的缓冲器系统
US8453946B2 (en) Front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KR100906895B1 (ko) 프론트엔드모듈캐리어의 라디에이터 어퍼마운팅부 구조
CN109955904A (zh) 车身的底板构造
CN205298171U (zh) 板件连接装置
JP2009262615A (ja) 車体下部構造
US10399608B2 (en) Integral component of a motor vehicle frame
CN206042575U (zh) 一种柜体内角固定件
CN209296324U (zh) 一种用于异响测试的工装夹具
CN207374524U (zh) 固定装置及连接组件
JP2014162297A (ja) ルーフフロントインナパネルの構造
CN209064263U (zh) 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05706909U (zh) 车辆的前地板与前横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07241404U (zh) 纯电动汽车及其电池下护板总成
CN206555246U (zh) 一种固定卡扣结构
CN209469196U (zh) 车门铰链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6945732A (zh) 车辆前端结构和车辆
CN207884219U (zh) 线束固定卡扣
CN207535993U (zh) 一种新型前轮罩连接结构
CN208484609U (zh) 一种汽车室内灯安装结构
CN203111313U (zh) 乘用车前横梁与前托架梁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