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7436U -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7436U
CN207767436U CN201720572984.XU CN201720572984U CN207767436U CN 207767436 U CN207767436 U CN 207767436U CN 201720572984 U CN201720572984 U CN 201720572984U CN 207767436 U CN207767436 U CN 207767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tealeaves
tea
dryer
cooling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29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登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ENGY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NGY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NGY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NGYAO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29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7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7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7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实用公开了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通过连续式滚筒杀青机对茶叶鲜叶进行杀青,再通过揉捻机组进行第一次揉捻,之后进入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初烘和收缩叶表水分、紧条,出料后提升入动态烘干机进行第一次做型,通过冷却提升机进入车色机进行回潮和盘条。之后对回潮后的茶叶进行复揉,出揉捻机组后进入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复烘和脱水,出料后提升入动态烘干机进行第二次做型,之后通过炒干机将茶叶做型,出料后入抖筛机进行筛选;筛选后的茶叶通过风选机再次进行筛选和降温,最终冷却后即为成品茶叶。本新型实用设计合理,实现了茶叶的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稳定、设备利用率高,有效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背景技术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目前,对于茶叶的生产制备来讲,出现了一些列关于不同茶叶的生产线。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210467457.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香茶全自动生产线及用该生产线制香茶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杀青机、第一摊凉机、回潮机、揉捻机组、解块机、第一循环滚炒系统、第二摊凉机、第二循环滚炒系统、第三摊凉机和装袋打包机,上述各设备通过设置的输送衔接设备连接,上述各设备均连接控制柜,控制柜之间通过以太网互联并由一台上位机控制。
专利号CN201410402052.1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红绿茶共用茶叶生产线,它包括通过输送机构依次连接的晒青机构、萎凋机构、杀青机构、渥堆机构、揉捻机构、发酵机构、烘干机构以及控制装置;输送机构用于输送茶青;该萎凋机构的出茶端通过输送机构分别连接杀青机构和渥堆机构的进茶端,杀青机构和渥堆机构的输出的茶青分别通过输送机构输送至该揉捻机构;揉捻机构的出茶端还通过输送机构连接发酵机构,发酵机构的出茶端通过输送机构与烘干机构连接。
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茶叶生产线由于设计不合理,因而操作时综合性能低,很难实现茶叶的连续化生产;并且其生产效率较低,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不稳定,会导致茶叶生产成本增高,故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本发明所述的炒青绿茶生产线,设计合理,实现了茶叶的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稳定、设备利用率高,有效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提升机通过提升机输送带与连续式滚筒杀青机连接,连续式滚筒杀青机的输出端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A与揉捻机组A连接,揉捻机组A通过茶叶提升机A与烘干机连接,烘干机的输出与振动冷却输送机B连接,振动冷却输送机B通过异形提升机A与动态烘干机A连接;
动态烘干机A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C和异形提升机B连接茶叶车色机,茶叶车色机的输出与揉捻机组B连接,揉捻机组B的输出端通过茶叶提升机B连接烘干机B,烘干机B的输出与振动冷却输送机D连接,振动冷却输送机D通过异形提升机C与动态烘干机B连接;
动态烘干机B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E连接茶叶炒干机,茶叶炒干机连接茶叶抖筛机,茶叶抖筛机通过异形提升机D与风选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炒青绿茶生产线,设计合理,实现了茶叶的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稳定、设备利用率高,有效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通过提升机输送带将茶叶入连续式滚筒杀青机,通过热传导以及热对流、热辐射等传热形式将热量传给叶子,迅速对茶叶鲜叶进行杀青,同时随着滚筒的转动,把杀青后的茶叶输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A,通过输送机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组A,通过揉盘对茶叶进行加压并圆周搓揉,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初揉,使之初卷曲成型;
其二:揉捻成型后的茶叶入茶叶提升机进入烘干机A,通过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初烘和收缩叶表水分、紧条,把初烘后的茶叶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B,通过异形提升机B8送入动态烘干机A,对茶叶进行第一次做型;
其三:第一次做型后的茶叶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C和异形提升机B送入茶叶车色机,在车色机内进行回潮和盘条,之后将茶叶送入揉捻机组B对茶叶复揉,使之精卷曲成型。揉捻成型后的茶叶入茶叶提升机进入烘干机B,通过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复烘和脱水,把复烘后的茶叶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D,通过异形提升机C送入动态烘干机B,对茶叶进行第二次做型;
其四:第二次做型后的茶叶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E送入茶叶炒干机,对茶叶进行炒干做型,同时在炒干机的运动下,将炒干做型后茶叶送入茶叶抖筛机对茶叶分级筛选,并通过异形提升机D将茶叶送入风选机对茶叶分级筛选和降温,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最终冷却后即为成品茶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炒青绿茶生产线的前段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炒青绿茶生产线的中段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炒青绿茶生产线的后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如图1-图3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提升机1通过提升机输送带与连续式滚筒杀青机2连接,连续式滚筒杀青机2的输出端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A3与揉捻机组A4连接,揉捻机组A4通过茶叶提升机A5与烘干机6连接,烘干机6的输出与振动冷却输送机B7连接,振动冷却输送机B7通过异形提升机A8与动态烘干机A9连接;
动态烘干机A9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C10和异形提升机B11连接茶叶车色机12,茶叶车色机12的输出与揉捻机组B13连接,揉捻机组B13的输出端通过茶叶提升机B14连接烘干机B15,烘干机B15的输出与振动冷却输送机D16连接,振动冷却输送机D16通过异形提升机C17与动态烘干机B18连接;
动态烘干机B18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E19连接茶叶炒干机20,茶叶炒干机20连接茶叶抖筛机21,茶叶抖筛机21通过异形提升机D22与风选机23连接。
本专利其运行工艺如下:茶叶鲜叶萎凋后进入提升机1,通过提升机输送带将茶叶入连续式滚筒杀青机2,通过热传导以及热对流、热辐射等传热形式将热量传给叶子,迅速对茶叶鲜叶进行杀青,同时随着滚筒的转动,把杀青后的茶叶输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A3,通过输送机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组A4,通过揉盘对茶叶进行加压并圆周搓揉,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初揉,使之初卷曲成型;揉捻成型后的茶叶入茶叶提升机A5进入烘干机A6,通过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初烘和收缩叶表水分、紧条,把初烘后的茶叶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B7,通过异形提升机A8送入动态烘干机A9,对茶叶进行第一次做型;
第一次做型后的茶叶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C10和异形提升机B11送入茶叶车色机12,在车色机内进行回潮和盘条,之后将茶叶送入揉捻机组B13对茶叶复揉,使之精卷曲成型。揉捻成型后的茶叶入茶叶提升机B14进入烘干机B15,通过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复烘和脱水,把复烘后的茶叶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D16,通过异形提升机C17送入动态烘干机B18,对茶叶进行第二次做型;
第二次做型后的茶叶通过振动冷却输送E机19送入茶叶炒干机20,对茶叶进行炒干做型,同时在炒干机的运动下,将炒干做型后茶叶送入茶叶抖筛机21对茶叶分级筛选,并通过异形提升机D22将茶叶送入风选机23对茶叶分级筛选和降温,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最终冷却后即为成品茶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炒青绿茶生产线,设计合理,实现了茶叶的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质量稳定、设备利用率高,有效降低了茶叶生产成本。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通过提升机输送带将茶叶入连续式滚筒杀青机2,通过热传导以及热对流、热辐射等传热形式将热量传给叶子,迅速对茶叶鲜叶进行杀青,同时随着滚筒的转动,把杀青后的茶叶输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A3,通过输送机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揉捻机组A4,通过揉盘对茶叶进行加压并圆周搓揉,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初揉,使之初卷曲成型;
其二:揉捻成型后的茶叶入茶叶提升机A5进入烘干机A6,通过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初烘和收缩叶表水分、紧条,把初烘后的茶叶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B7,通过异形提升机B8送入动态烘干机A9,对茶叶进行第一次做型;
其三:第一次做型后的茶叶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C10和异形提升机B11送入茶叶车色机12,在车色机内进行回潮和盘条,之后将茶叶送入揉捻机组B13对茶叶复揉,使之精卷曲成型。揉捻成型后的茶叶入茶叶提升机B14进入烘干机B15,通过烘干机,对茶叶进行复烘和脱水,把复烘后的茶叶送入振动冷却输送机D16,通过异形提升机C17送入动态烘干机B18,对茶叶进行第二次做型;
其四:第二次做型后的茶叶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E19送入茶叶炒干机20,对茶叶进行炒干做型,同时在炒干机的运动下,将炒干做型后茶叶送入茶叶抖筛机21对茶叶分级筛选,并通过异形提升机D22将茶叶送入风选机23对茶叶分级筛选和降温,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最终冷却后即为成品茶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提升机(1)通过提升机输送带与连续式滚筒杀青机(2)连接,连续式滚筒杀青机(2)的输出端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A(3)与揉捻机组A(4)连接,揉捻机组A(4)通过茶叶提升机A(5)与烘干机(6)连接,烘干机(6)的输出与振动冷却输送机B(7)连接,振动冷却输送机B(7)通过异形提升机A(8)与动态烘干机A(9)连接;
动态烘干机A(9)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C(10)和异形提升机B(11)连接茶叶车色机(12),茶叶车色机(12)的输出与揉捻机组B(13)连接,揉捻机组B(13)的输出端通过茶叶提升机B(14)连接烘干机B(15),烘干机B(15)的输出与振动冷却输送机D(16)连接,振动冷却输送机D(16)通过异形提升机C(17)与动态烘干机B(18)连接;
动态烘干机B(18)通过振动冷却输送机E(19)连接茶叶炒干机(20),茶叶炒干机(20)连接茶叶抖筛机(21),茶叶抖筛机(21)通过异形提升机D(22)与风选机(23)连接。
CN201720572984.XU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Active CN207767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2984.XU CN207767436U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2984.XU CN207767436U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7436U true CN207767436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8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2984.XU Active CN207767436U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7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498B (zh) 羽毛加工提绒及水洗羽绒的方法
CN202800040U (zh) 一种绿茶自动生产线
CN102715293A (zh) 一种条形老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208821620U (zh) 一种九华曲毫茶连续化生产线
CN203040585U (zh) 茶叶自动生产系统
CN105211349B (zh) 一种多功能生产线制作多种红茶的方法
CN107125345A (zh) 一种石斛红茶加工系统
CN107156335A (zh) 一种烘青绿茶生产线
CN107410546A (zh) 一种祁红米砖制作生产线
CN207767436U (zh)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线
CN105211350B (zh) 一种同时生产多种茶形的连续化红茶生产线
CN107525376A (zh) 一种大豆加工设备
CN207927697U (zh) 一种祁红米砖制作生产线
CN205093504U (zh) 一种同时生产多种茶形的连续化红茶生产线
CN208002025U (zh) 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杀青装置
CN208130873U (zh) 一种板栗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06551016A (zh)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10200157A (zh) 一种米粉粉头仿爆米棒的应用
CN208211372U (zh) 一种香茶生产线
CN109699984A (zh) 一种规模化奶油味开口带壳澳洲坚果的高效加工工艺
CN216415881U (zh) 红茶加工设备
CN109170771A (zh) 一种花生加工工艺
CN107996746A (zh) 一种白玉螺茶加工方法
CN215346806U (zh) 一种具有均匀干燥功能的绿茶加工设备
CN214178824U (zh) 一种腐竹油炸自动化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