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5100U -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5100U
CN207755100U CN201720620116.4U CN201720620116U CN207755100U CN 207755100 U CN207755100 U CN 207755100U CN 201720620116 U CN201720620116 U CN 201720620116U CN 207755100 U CN207755100 U CN 20775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lease
rod
pot
air admission
relief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01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斌
王少华
朱传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lip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201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5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5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包括主锅体,主锅体包括锅底座和锅盖,锅底座和锅盖之间形成锅内腔;在主锅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锅内腔的真空泵,在真空泵与锅内腔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包括有泄压控制杆和具有进气孔、出气孔的阀腔,出气孔连通真空泵,在阀腔内设置有能够控制进气孔开、闭的活动阀芯,进气孔能够连通阀腔与锅内腔;在阀腔上还设置有能够连通外部空间的泄压孔;单向阀还包括有能够控制泄压孔是否连通外部空间的泄压孔密封件,泄压孔密封件设置在泄压控制杆上,泄压控制杆的首端设置在阀腔外,而尾端与活动阀芯传动连接一起,泄压控制杆的尾端或活动阀芯穿套在泄压孔内;这样通过一个单向阀完成抽真空和泄压操作,简化锅具结构。

Description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食物进行烹饪处理的厨房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电饭煲,一般是在没有锅内压力的工况下工作,在其锅盖上设置有常开的排气孔,为此任何时候其内锅内的压力都与外部基本一致。当锅具处于未烹饪状态(例如待机状态或保温工作状态)时,属于敞开式的结构,其内锅内的烹饪容腔与外部是相通的。这样当锅具处于保温工作状态或没有工作时,我们发现锅内的大量水分依然会挥发扩散到空气中去,外部的空气也可以自由进入内锅内,从而在经历一定的时间后,造成米饭干硬甚至被氧化发黄或变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披露多种在电饭煲中增设真空泵和常闭单向阀对锅内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的技术方案。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20069325.1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保鲜电饭煲,包括有上盖、煲体设置在所述煲体上的内胆,在所述上盖上安装有泄压阀、真空抽气单向阀门和真空抽气泵,所述真空抽气单向阀门和所述抽真空抽气泵连通。其中,所述真空抽气单向阀门的结构是:在上盖的下层板上设置有开孔21,所述开孔21中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密封圈20,所述密封圈20的大端喇叭开口朝向电饭煲的外部空间。所述泄压阀的结构是:在上盖的下层板上设置有带有通孔的导筒26,所述导筒26的上段为等直径的筒形结构,导筒26下段呈喇叭开口状。在所述导筒26内设置有滑杆30。在所述滑杆30的下端套有O型密封圈28。当所述真空抽气泵工作时,在负压的作用下,所述密封圈20向其中间收缩而打开所述开孔21,所述内胆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开孔21进入到所述真空抽气泵内进而排放到外部空间中。这样,使所述内胆形成真空状态。需要泄压时,按下所述滑杆30,所述O型密封圈28下滑到所述导筒26的喇叭型开口处,所述O型密封圈28和所述导筒26内部不再密封接触。外部空气从所述导筒26与所述滑杆30之间的空隙进入所述内胆中,达到所述电饭煲内外气压平衡,解除真空状态。
发明内容
专利200520069325.1中的锅具通过所述真空抽气单向阀门和所述真空抽气泵的结合完成对所述内胆的抽真空处理,而通过另一个阀门即所述泄压阀进行泄压处理。设置两个独立的阀门不仅会占有锅具的空间,还会导致所述锅具的结构复杂化。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锅具,所述锅具中的单向阀不仅能够协助所述真空泵完成抽真空处理,还能够完成泄压处理。具体如下,一种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包括主锅体,所述主锅体包括锅底座以及盖设在所述锅底座上的锅盖,所述锅底座和所述锅盖之间形成锅内腔,在所述锅内腔内设置有内锅;在所述主锅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锅内腔的真空泵,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锅内腔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所述单向阀包括有泄压控制杆和具有进气孔、出气孔的阀腔,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真空泵,在所述阀腔内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进气孔开、闭的活动阀芯,当所述进气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锅内腔;在所述阀腔上还设置有泄压孔,当所述泄压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泄压孔连通所述阀腔与外部空间;所述单向阀还包括有能够控制所述泄压孔是否连通外部空间的泄压孔密封件,所述泄压孔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所述泄压控制杆的首端设置在所述阀腔外,而尾端与所述活动阀芯传动连接一起,所述泄压控制杆的尾端或所述活动阀芯穿套在所述泄压孔内;对所述锅内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真空泵能够吸起所述活动阀芯而开启所述进气孔,从而使所述锅内腔与所述真空泵连通,当所述真空泵停止工作后,所述活动阀芯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对所述锅内腔进行泄压处理的过程中,承受外载荷的所述泄压控制杆能够驱使所述活动阀芯开启所述进气孔,并同时带动所述泄压孔密封件开启所述泄压孔,从而使所述锅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当消除施加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的外载荷后,所述活动阀芯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所述泄压孔密封件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泄压孔。
其中,所述主锅体是所述锅具的外壳总成,包括锅底座以及盖设在所述锅底座上的锅盖。
其中,所述内锅是用于盛装待烹饪食物的一种盛物容器。
其中,所述进气孔是设置在所述阀腔与所述锅内腔之间,并能够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锅内腔的气流通道。当所述进气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锅内腔。这样,在抽真空状态下,所述锅内腔能够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到所述阀腔,进而抽吸到外界空间。在泄压状态下,进入到所述阀腔内的外部空气能够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到所述锅内腔内,从而解决真空状态。所述进气孔的关、闭决定所述阀腔与所述锅内腔是否连通。
其中,所述泄压孔是设置在所述阀腔与外部空间之间,并能够连通所述阀腔与外部空间的气流通道。这样,在泄压状态下,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泄压孔进入到所述阀腔内,继而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到所述锅内腔内,从而解决真空状态。
其中,所述活动阀芯是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孔开、闭的活动件。所述活动阀芯的动作分别受到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泄压控制杆的控制。对所述锅内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真空泵能够吸起所述活动阀芯,解除所述活动阀芯对所述进气孔的密封作用,从而开启所述进气孔,进而最终使所述锅内腔与真空泵连通。另外,对所述锅内腔进行泄压处理的过程中,承受外载荷的所述泄压控制杆也能够驱使所述活动阀芯开启所述进气孔,并同时带动所述泄压孔密封件开启所述泄压孔,从而使所述锅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而在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泄压控制杆都不对所述活动阀芯施加控制力的情况下,所述活动阀芯是保持关闭所述进气孔的,而所述泄压孔密封件保持关闭所述泄压孔。
其中,所述泄压控制杆的首端设置在所述阀腔外,而尾端与所述活动阀芯传动连接一起,所述泄压控制杆的尾端或所述活动阀芯穿套在所述泄压孔内。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泄压控制杆和所述活动阀芯之间存在动力传递关系,施加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的动力能够传递到所述活动阀芯上驱使所述活动阀芯发生位移。所述泄压孔为所述泄压控制杆和所述活动阀芯实现传动连接提供避让空间。所述泄压孔与所述泄压控制杆和所述活动阀芯的位置关系可以是,所述泄压控制杆的尾端穿过所述泄压孔伸入到所述阀腔内与所述活动阀芯传动连接,又或者,所述活动阀芯穿过所述泄压孔伸出到所述阀腔外与所述泄压控制杆的尾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泄压孔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这样,所述泄压孔密封件的动作受所述泄压控制杆的控制。这样,所述泄压控制杆通过所述泄压孔密封件控制所述泄压孔是否与外部空间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泄压控制杆能够分别控制所述活动阀芯的动作,也就是说在所述锅具上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所述单向阀完成对所述锅内腔进行抽真空和泄压操作,可以简化所述锅具的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的首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尾端开口朝向所述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密封圈穿套在所述导气通道的尾端;所述泄压孔成为所述出气孔;所述活动阀芯的首端穿过所述泄压孔、泄压孔密封件伸入到所述导气通道内并与所述泄压控制杆传动连接,所述导气通道内设置有避让所述活动阀芯向远离所述进气孔的方向移动的避让空间。这样,当所述导气通道的尾端与所述泄压孔接通后,所述导气通道成为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真空泵的中间过渡连接管道。此时,所述泄压孔密封件能够密封所述泄压孔的孔周壁与所述泄压控制杆之间的间隙,阻止外部空气进入到所述导气通道内而影响抽空效果。另外,所述泄压孔成为所述出气孔能够进一步简化所述单向阀的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活动阀芯上设置有径向凸台,所述径向凸台设置在所述活动阀芯的首端和尾端之间,在所述径向凸台上设置有能够密封所述进气孔的进气孔密封件,所述活动阀芯的尾端伸入到所述进气孔内。这样,当所述进气孔密封件贴合到所述进气孔的孔周壁上时,能够以罩盖的方式密封所述进气孔。另外,借助所述进气孔还能够对所述活动阀芯的尾端进行径向定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阀座和盖设在所述阀座上的阀盖,在所述阀座和所述阀盖之间形成有所述阀腔和收容腔,所述泄压控制杆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其首端穿过所述阀盖连通所述真空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阀盖与所述泄压控制杆之间设置有控制杆复位弹簧。这样,消除施加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的外载荷后,所述控制杆复位弹簧能够驱使所述泄压控制杆自动复位,同时,所述泄压控制杆也带动所述泄压孔密封圈自动复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锅盖上,所述进气孔设在所述锅盖对应所述单向阀的盖壁体上;所述内锅和所述锅盖之间还设置有锅体密封装置,所述锅体密封装置使所述内锅和所述锅盖之间的空间形成烹饪密封空间,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烹饪密封空间。这样,所述真空泵能够对所述烹饪密封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减少所述烹饪密封空间的氧气和细菌的含量,从而减少所述内锅内的食物的变质。另外还有利于对所述内锅内的食物进行保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安装座、控制杠杆和泄压制钮,所述控制杠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控制杠杆的一端与所述泄压控制杆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泄压制钮传动连接。这样,向所述泄压制钮施加外力时,所述泄压制钮驱使所述控制杠杆翘动而带动所述泄压控制杆移动。所述泄压制钮、控制杠杆和所述泄压控制杆形成动力传递了链,使用者通过所述泄压制钮即能够便捷地控制所述泄压控制杆移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活动阀芯以及所述泄压孔密封件的移动。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 至图5 是所述单向阀2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100,包括主锅体,所述主锅体包括锅底座12以及盖设在所述锅底座12上的锅盖1,所述锅底座12和所述锅盖1之间形成锅内腔13,在所述锅内腔13内设置有内锅14;在所述主锅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锅内腔13的真空泵9,在所述真空泵9与所述锅内腔13之间设置有单向阀2。所述单向阀2包括有泄压控制杆5和具有进气孔10、出气孔302的阀腔30,所述出气孔302连通所述真空泵9,在所述阀腔30内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进气孔10开、闭的活动阀芯4,当所述进气孔10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进气孔10连通所述阀腔30与所述锅内腔13;在所述阀腔30上还设置有泄压孔,当所述泄压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泄压孔连通所述阀腔30与外部空间;所述单向阀2还包括有能够控制所述泄压孔是否连通外部空间的泄压孔密封件8,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设置在所述泄压控制杆5上,所述泄压控制杆5的首端53设置在所述阀腔30外,而尾端54与所述活动阀芯4传动连接一起,所述泄压控制杆5的尾端54或所述活动阀芯4穿套在所述泄压孔内;对所述锅内腔13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真空泵9能够吸起所述活动阀芯4而开启所述进气孔10,从而使所述锅内腔13与所述真空泵9连通,当所述真空泵9停止工作后,所述活动阀芯4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10;对所述锅内腔13进行泄压处理的过程中,承受外载荷的所述泄压控制杆5能够驱使所述活动阀芯4开启所述进气孔10,并同时带动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开启所述泄压孔,从而使所述锅内腔13与外部空间连通,当消除施加在所述泄压控制杆5上的外载荷后,所述活动阀芯4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10,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泄压孔。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所述单向阀2的结构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单向阀2设置在所述锅盖1上。所述单向阀2包括有阀座3和盖设在所述阀座3上的阀盖6。在所述阀座3和所述阀盖6之间形成有阀腔30和收容腔31,所述阀腔30和收容腔31之间设置腔壁301。所述阀腔30具有进气孔10和出气孔302。所述进气孔10设在所述锅盖1对应所述单向阀2的盖壁体上。
在所述阀腔30内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进气孔10开、闭的活动阀芯4。所述活动阀芯4设置有径向凸台43,所述径向凸台43设置在所述活动阀芯4的首端41和尾端42之间,在所述径向凸台43上设置有能够密封所述进气孔10的进气孔密封件45,所述活动阀芯4的尾端42伸入到所述进气孔10内。这样,当所述进气孔密封件45贴合到所述进气孔10的孔周壁上时,能够以罩盖的方式密封所述进气孔10。另外,借助所述进气孔10还能够对所述活动阀芯4的尾端42进行径向定位。在所述径向凸台43与所述腔壁301之间设置有阀芯复位弹簧44。
在所述收容腔31内设置有泄压控制杆5,在所述泄压控制杆5上设置有导气通道50。所述泄压控制杆5的首端53穿过所述阀盖6伸出到所述收容腔31外。所述泄压控制杆5的首端53通过连通管90与真空泵9连接,从而使所述导气通道50的首端与所述真空泵9连通,所述导气通道50的尾端开口朝向所述出气孔302。在所述导气通道50的尾端穿套设置有泄压孔密封圈8。所述活动阀芯4的首端41穿过所述出气孔302、泄压孔密封件8伸入到所述导气通道50内并与所述泄压控制杆5传动连接,所述导气通道50内设置有避让所述活动阀芯4向远离所述进气孔10的方向移动的避让空间500。在所述阀盖6与所述泄压控制杆5之间设置有控制杆复位弹簧52。在所述锅盖1上还设置有安装座19、控制杠杆18和泄压制钮17,所述控制杠杆18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9上。所述控制杠杆18的一端与所述泄压控制杆5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泄压制钮17传动连接。这样,向所述泄压制钮17施加外力时,所述泄压制钮17驱使所述控制杠杆18翘动而带动所述泄压控制杆5移动。所述泄压制钮17、控制杠杆18和所述泄压控制杆5形成动力传递了链,使用者通过所述泄压制钮17即能够便捷地控制所述泄压控制杆5移动,从而能够控制所述活动阀芯4以及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的移动。
如图3所示,在常态下,所述单向阀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阀芯复位弹簧44顶压所述活动阀芯4使其上的进气孔密封件45以罩盖的方式密封所述进气孔10。此时,所述锅内腔13内气体不能通过所述进气孔10向外溢。这样所述锅内腔13成为相对密封的空间,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压力来对所述内锅14内的食物进行加压烹饪。另外,所述泄压控制杆5在控制杆复位弹簧52的顶压下贴合在所述腔壁301上,从而使所述导气通道50与所述出气孔302对接。与此同时,所述泄压控制杆5上的泄压孔密封件8也贴合在所述腔壁301上密封所述泄压控制杆5与所述腔壁301之间的间隙。所述导气通道50成为连通所述阀腔30和所述真空泵9的中间过渡连接管道。
下面先介绍对所述锅内腔13进行抽空处理的过程。如图4所示,启动所述真空泵9,所述真空泵9通过所述导气通道50抽吸所述阀腔30内的空气。同时,所述真空泵9克服所述阀芯复位弹簧44施加于所述活动阀芯4的作用力吸起所述活动阀芯4,使所述活动阀芯4上的进气孔密封件45离开所述进气孔10而解除对所述进气孔10的密封,从而使所述锅内腔13与所述真空泵9连通。所述真空泵9对所述锅内腔13进行抽真空处理。在此过程中,所述泄压控制杆5保持原来位置,使所述泄压孔密封圈8仍然密封所述腔壁301与所述泄压控制杆5之间的间隙,阻止外部空气通过间隙进入到所述导气通道50内而影响抽空效果。当所述锅内腔13内的真空度满足要求后,所述真空泵9停止工作,所述活动阀芯4在所述阀芯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10。使所述锅内腔13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保存成适当的真空状态。
下面再介绍对所述锅内腔13进行泄压处理的过程。如图5所示,对所述泄压制钮17施加外力时,所述泄压制钮17驱使所述控制杠杆18翘动而带动所述泄压控制杆5移动。所述泄压控制杆5驱使所述活动阀芯4向上移动而开启所述进气孔10,并同时带动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向上移动离开所述腔壁301而开启所述出气孔302,从而使所述锅内腔13与外部空间连通。外部气体依次通过所述出气孔302、进气孔10进入到所述锅内腔13内,当所述锅内腔13内、外气压达到平衡时,解除真空状态。当消除施加在所述泄压制钮17上的外载荷后,所述活动阀芯4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10,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复位重新关闭所述泄压孔。
为了缩小抽真空的空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锅14和所述锅盖1之间还设置有锅体密封装置15,所述锅体密封装置15使所述内锅14和所述锅盖1之间的空间形成烹饪密封空间16,所述进气孔10连通所述烹饪密封空间16。这样,所述真空泵9能够对所述烹饪密封空间16进行抽真空处理,减少所述烹饪密封空间16的氧气和细菌的含量,从而减少所述内锅14内的食物的变质。另外还有利于对所述内锅14内的食物进行保温处理。
所述单向阀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单向阀2a包括阀腔3a,所述阀腔30a具有进气孔10a、出气孔302a。在所述阀腔30a的右侧壁上还设置有泄压孔32a。
所述出气孔302a连通所述真空泵,在所述阀腔30a内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进气孔10开、闭的活动阀芯4a。在所述阀腔30a右
所述活动阀芯4a为重力球,依靠自重堵塞所述进气孔10a。所述单向阀2a还包括有泄压控制杆5a,以及能够控制所述泄压孔32a是否连通外部空间的泄压孔密封件8a,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a设置在所述泄压控制杆5a上。所述泄压控制杆5a设置在所述阀腔30外,所述泄压控制杆5a的尾端穿套过所述泄压孔32a伸入到所述阀腔30a内,在所述泄压控制杆5a尾端和所述活动阀芯4a通过柔性链条55a传动连接一起。在所述阀腔3a的右侧壁上还设置固定设置有定位盖57a,所述泄压控制杆5a罩盖在所述定位盖57a内,所述泄压控制杆5a的首端穿过所述定位盖57a伸出到所述定位盖57a外。在所述定位盖57a和所述泄压控制杆5a之间还设置有控制杆复位弹簧52a。所述真空泵工作时,所述真空泵能够吸起所述活动阀芯4a而开启所述进气孔10a,从而使所述锅内腔与所述真空泵连通,当所述真空泵停止工作后,所述活动阀芯能够依靠自重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10a。对所述锅内腔13进行泄压处理的过程中,承受外载荷的所述泄压控制杆5a能够驱使所述活动阀芯4a开启所述进气孔10a,并同时带动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a开启所述泄压孔32a,从而使所述锅内腔13与外部空间连通,当消除施加在所述泄压控制杆5a上的外载荷后,所述活动阀芯4在倾斜面33a的引导下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10a。于此同时,所述控制杆复位弹簧52a驱使所述泄压控制杆5a复位的同时也使所述泄压孔密封件8a复位重新关闭所述泄压孔32a。

Claims (7)

1.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包括主锅体,所述主锅体包括锅底座以及盖设在所述锅底座上的锅盖,所述锅底座和所述锅盖之间形成锅内腔,在所述锅内腔内设置有内锅;在所述主锅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所述锅内腔的真空泵,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锅内腔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有泄压控制杆和具有进气孔、出气孔的阀腔,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真空泵,在所述阀腔内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进气孔开、闭的活动阀芯,当所述进气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阀腔与所述锅内腔;在所述阀腔上还设置有泄压孔,当所述泄压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泄压孔连通所述阀腔与外部空间;所述单向阀还包括有能够控制所述泄压孔是否连通外部空间的泄压孔密封件,所述泄压孔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所述泄压控制杆的首端设置在所述阀腔外,而尾端与所述活动阀芯传动连接一起,所述泄压控制杆的尾端或所述活动阀芯穿套在所述泄压孔内;对所述锅内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真空泵能够吸起所述活动阀芯而开启所述进气孔,从而使所述锅内腔与所述真空泵连通,当所述真空泵停止工作后,所述活动阀芯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对所述锅内腔进行泄压处理的过程中,承受外载荷的所述泄压控制杆能够驱使所述活动阀芯开启所述进气孔,并同时带动所述泄压孔密封件开启所述泄压孔,从而使所述锅内腔与外部空间连通,当消除施加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的外载荷后,所述活动阀芯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进气孔,所述泄压孔密封件能够复位重新关闭所述泄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泄压控制杆上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的首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尾端开口朝向所述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密封圈穿套在所述导气通道的尾端;所述泄压孔成为所述出气孔;所述活动阀芯的首端穿过所述泄压孔、泄压孔密封件伸入到所述导气通道内并与所述泄压控制杆传动连接,所述导气通道内设置有避让所述活动阀芯向远离所述进气孔的方向移动的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芯上设置有径向凸台,所述径向凸台设置在所述活动阀芯的首端和尾端之间,在所述径向凸台上设置有能够密封所述进气孔的进气孔密封件,所述活动阀芯的尾端伸入到所述进气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阀座和盖设在所述阀座上的阀盖,在所述阀座和所述阀盖之间形成有所述阀腔和收容腔,所述泄压控制杆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其首端穿过所述阀盖连通所述真空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盖与所述泄压控制杆之间设置有控制杆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锅盖上,所述进气孔设在所述锅盖对应所述单向阀的盖壁体上;所述内锅和所述锅盖之间还设置有锅体密封装置,所述锅体密封装置使所述内锅和所述锅盖之间的空间形成烹饪密封空间,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烹饪密封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安装座、控制杠杆和泄压制钮,所述控制杠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控制杠杆的一端与所述泄压控制杆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泄压制钮传动连接。
CN201720620116.4U 2017-05-31 2017-05-31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Active CN207755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0116.4U CN207755100U (zh) 2017-05-31 2017-05-31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0116.4U CN207755100U (zh) 2017-05-31 2017-05-31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5100U true CN207755100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78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0116.4U Active CN207755100U (zh) 2017-05-31 2017-05-31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51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3155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568729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390864B2 (ja) 2019-11-11 2023-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3155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568729A (zh) * 2019-09-30 2021-03-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390864B2 (ja) 2019-11-11 2023-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55100U (zh)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CN106580132B (zh) 真空电动烹调器
CN201200295Y (zh) 一种真空低压电饭煲
CN107713697A (zh) 带泄气功能的抽真空开盖装置及破壁料理机
CN105686701A (zh) 应用于负压食物料理机上的压力控制阀
JP6571226B2 (ja) 調理器具及びその調理制御方法
CN102349787A (zh) 在电饭煲中对食物予以保湿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阀门
CN108926242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99060B (zh) 烹饪器具
CN206423997U (zh) 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搅拌杯及食物料理机
CN206687594U (zh) 可抽真空的电热壶
CN106691152A (zh) 一种减低淀粉含量的蒸煮锅
CN110432763A (zh) 用于高原地区的中压锅
CN211632932U (zh) 一种料理机的抽真空机构
CN209883811U (zh) 一种压力煲手动放气机构
CN103860004B (zh) 电压力锅延时封闭安全阀
CN208973469U (zh) 一种抽真空烹饪器具
CN217610517U (zh) 一种压力电炒锅防烫泄压结构
CN211432334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5383165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
CN209031898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309977U (zh) 一种料理机自动投料机构及其破壁机
CN117297346A (zh) 真空密封盖的控制方法
WO2019104451A1 (zh) 真空食物处理器
CN209404542U (zh) 一种真空静音破壁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34 Industrial Avenue, Songgang Pine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after: Yilip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34 Industrial Avenue, Songgang Pine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before: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