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5986U -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35986U
CN207735986U CN201721278556.2U CN201721278556U CN207735986U CN 207735986 U CN207735986 U CN 207735986U CN 201721278556 U CN201721278556 U CN 201721278556U CN 207735986 U CN207735986 U CN 207735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lathe
automatic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85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ior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IA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IA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IA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85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35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35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35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联线装置,尤其是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包括轴承提升装置、自动送料装置、中间提升换向装置;轴承提升装置安装在机床A的一侧,中间提升换向装置安装在机床A和机床B之间,自动送料装置分别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与机床A之间和中间提升换向装置与机床B之间;安装在机床A上的自动送料装置的进料端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A的自动上料装置上;安装在机床B上的自动送料装置的进料端安装在中间提升换向装置的出料口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B的自动上料装置上;中间提升换向装置的进料端安装在机床A的出料口处。该装置结构紧凑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操作人员少、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联线装置,尤其是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由于产量巨大,需要生产效率高,但是目前的传统的加工方法工艺步骤多,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高。例如加工轴承圈的两个端面,传统的方法操作人员先加工一个端面,加工好后,将轴承圈从机床上取下,换到另一面,固定在卡盘上,进行加工,上下料时间较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即使采用数控设备实现自动上下料,但是也只能实现自动加工一个端面,另一个端面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装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包括轴承提升装置、自动送料装置、中间提升换向装置;所述轴承提升装置安装在机床A的一侧,中间提升换向装置安装在机床A和机床B之间,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分别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与机床A之间和中间提升换向装置与机床B之间;安装在机床A上的自动送料装置的进料端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A的自动上料装置上;安装在机床B上的自动送料装置的进料端安装在中间提升换向装置的出料口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B 的自动上料装置上;所述中间提升换向装置的进料端安装在机床A的出料口处。
优选的,所述轴承提升装置包括底架、提升架、提升板和提升挡块;所述底架上装有料斗,料斗上设有送料槽,底架内部装有主动轴,主动轴与电机连接,主动轴上装有主动链轮;所述提升架固定在底架上,提升架的一侧装有出料管和挡料板,出料管位于提升架的顶部,所述挡料板的一端位于出料管的下方,另一端位于料斗的上方,提升架的顶部装有从动轴,从动轴上装有从动链轮;所述链条安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链条上装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装有提升板,提升板上装有提升挡块,提升挡块倾斜安装,即提升挡块位于出料管一侧的端部低于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上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涡轮减速机连接,涡轮减速机与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管倾斜安装,出料管的进料口位于提升架上,出料管的出料口低于进料口,出料口与自动送料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固定侧挡板、送料底板、活动侧挡板和分料装置;所述送料底板的两侧分别装有固定侧挡板和活动侧挡板,送料底板倾斜安装,送料底板的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分料装置安装在固定侧挡板上,且位于出料端。
优选的,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板、旋转板、分料杆和导向柱;所述分料板固定在固定侧挡板的外侧;所述导向柱安装在分料板上,且位于分料板的两侧,导向柱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分料杆活动插在导向孔中,分料杆的一端位于送料底板的上方,且在固定侧挡板和活动侧挡板之间,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旋转板的端部;所述旋转板与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气缸和转动连接板,所述转动连接板的一端与旋转轴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气缸的鱼眼接头活动连接,转动气缸通过活动座固定在分料板上,旋转轴活动安装在分料板上,旋转轴与旋转板连接,且固定在旋转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分料杆远离旋转板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插入斜面,插入斜面使分料杆的端部为扁头;所述分料杆的另一端装有转动环,转动环套在固定螺栓上,固定螺栓固定在旋转板上;所述分料板和旋转板上均设有对称的腰形孔,分料板的腰形孔用于安装导向柱,旋转板上的腰形孔用于安装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固定侧挡板上装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板、减速座、减速固定板和减速轴;所述减速板固定在减速座的一端,减速座活动安装在减速轴上,减速轴固定在减速固定板上,减速固定板安装在固定侧挡板上;所述减速板为V形的长板条;所述减速座的另一端装有限位板,所述减速固定板上设有弧形的腰形孔,弧形的腰形孔上装有限位柱,限位柱位于限位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中间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支架、保护挡板、提升皮带、提升块和换向装置;所述提升支架的顶部装有主动提升辊,底部装有从动提升辊,所述主动提升辊与减速电机连接,主动提升辊和从动提升辊上装有提升皮带,提升皮带上装有提升块,提升块等间距安装,所述提升块上设有导料斜面;所述保护挡板为U形,包括保护底板和保护侧板,所述保护底板固定在提升支架的一侧,提升皮带位于两个保护侧板之间,所述保护底板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位于提升皮带上升的一侧;所述换向装置固定在提升支架的另一侧,换向装置倾斜安装且对着提升皮带上升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换向固定板、旋转气缸、换向座、送料侧挡板;所述换向固定板倾斜安装在提升支架上,换向固定板装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旋转台上装有换向座,换向座上设有换向槽;所述送料侧挡板对称安装在换向固定板上,且位于换向座的两侧,两个送料侧挡板的一端形成进料槽,另一端形成出料槽,出料槽位于提升皮带的另一侧,进料槽位于机床的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换向座包括换向板和换向侧挡板;所述换向板为圆形板,所述换向侧挡板对称安装在换向板上,换向板的边缘设有一个换向挡板,换向挡板位于换向侧挡板之间,且在换向板的中心线上;换向挡板和换向侧挡板形成换向槽;所述侧挡板包括进料板、出料板和半圆板,所述进料板和出料板分别位于半圆板的两侧,半圆板安装在换向板的两侧,两个进料板形成进料槽,两个出料板形成出料槽。
优选的,还包括成品收集装置,所述成品收集装置包括均安装在底支架顶部的收集架、进料导轨和排列气缸;所述收集架为V形架;所述进料导轨与机床的出料口连接,进料导轨倾斜安装,进料导轨固定在收集架的端部的一侧;所述排列气缸固定在收集架的一端,且与进料导轨位于收集架的同一端,排列气缸的活塞杆上装有推料盘,推料盘位于收集架上方;所述收集架上装有收集挡料板,所述收集挡料板位于进料导轨的相对一侧;所述收集架与底支架之间装有接料盘,收集架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接料盘上,接料盘固定在底支架的顶部;所述进料导轨包括固定进料板和活动挡板,所述固定进料板和活动挡板均为L形,固定进料板固定在底支架的顶部,活动挡板安装在固定进料板上,活动挡板与固定进料板形成进料导轨,所述活动挡板与固定进料板连接的一侧设有腰形孔。
提升架上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装有保护网。保护网可以防止轴承圈掉落,同时能观察提升架的运行情况。
挡料板防止轴承圈掉落到料斗里。
采用涡轮减速机可以节约安装空间,电机可以沿着底架的长度方向安装,减少底架的宽度。
将轴承圈毛坯件放置到料斗内,提升板在链条的带动下从送料槽向提升架移动,轴承圈毛坯在提升挡块的作用下跟随提升板移动,当提升板从料斗中由水平状态进入提升架变成接近垂直状态时,将姿态不正确的轴承圈筛选掉,即未能进入提升挡块的轴承圈毛坯仍留在料斗内,在挡料板的作用下轴承圈毛坯跟随提升挡块进入提升架,当提升挡块移动到出料管的进料口时,轴承圈毛坯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到出料管中,然后从出料管进入自动送料装置。
活动侧挡板为L形,活动侧挡板与底板连接的面上设有腰形孔,活动侧单板的位置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轴承圈。
活动侧挡板、固定侧挡板和底部形成送料轨道。
分料杆用于将轴承圈按次序送到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上,即一个一个的将轴承圈送到自动上料装置上。
分料杆用于隔断轴承圈。分料杆的插入斜面和扁头方便分料杆挤到相邻的轴承圈之间将轴承圈分离。
导向柱对分料杆进行导向,限制分料杆的移动位置。
气缸带动旋转板转动从而带动分料杆上下移动。
远离出料端的分料杆为进料分料杆,靠近出料端的分料杆为出料分料杆,当进料分料杆升起时,出料分料杆下降,轴承圈向出料端滚动,出料分料杆挡住轴承圈,进料分料杆下降,进料分料杆将其它轴承圈挡住,此时出料分料杆升起,轴承圈进入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出料分料杆和进料分料杆依次升降,实现轴承圈的依次进入自动上料装置。
减速板为V形,可以减小减速板的转动范围,节省安装空间。减速板降低轴承圈滚动的速度,从而减小轴承圈之间的碰撞,减少振动。
限位柱限制减速板的转动角度,防止减速板发生翻转影响送料,同时也能筛选轴承圈,防止大规格的轴承圈进入机床损坏机床。
换向装置倾斜安装,使轴承圈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滚动,省掉轴承圈输送装置。
固定半圆板与活动半圆板防止换向座转动时将轴承圈甩出,同时保护换向座,防止异物进入影响生产。半圆板还实现了进料板与出料板之间的距离调整,使进料槽和出料槽的宽度与轴承圈的宽度相适应。
活动半圆板与活动进料板可以沿转轴转动,方便维护和安装换向座。
换向座采用钣金件加工,加工方便,换向侧挡板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适应不同的轴承圈。
保护挡板与提升皮带防止轴承圈掉落。
轴承圈进入换向座的换向槽,换向座转动180度,将轴承圈未加工的端面转动到前面,加工好的端面转动到后面,转动后的轴承圈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提升皮带的提升块上,然后旋转气缸复位,继续导入轴承圈。
提升块的导料斜面方便轴承圈在重力作用下滚动。
固定连接座用于将提升支架与机床连接,提高稳定性。
轴承圈的一个端面加工好后从机床的出料口出来,轴承圈进入进料槽,从进料槽进入换向槽,换向挡板将轴承圈挡住,旋转气缸转动180度,将轴承圈没有加工的端面转动到前面,加工好的端面转动后面,轴承圈进入出料槽,从出料槽进入提升块,轴承圈在提升块的作用下向上升,由于提升块上设有导料斜面,轴承圈在导料斜面的作用下滚到保护挡板的底板上,当轴承圈上升到出料孔时从出来孔出来进入另一台机床,另一台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固定到卡盘上,机床自动对轴承圈没加工的端面进行加工。
进料导轨倾斜安装使轴承圈自动滚到收集架内。活动挡板的腰形孔用于调整活动挡板与进料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轴承圈。
收集架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方便将轴承圈整体搬运到其它场所。
接料盘防止轴承圈从收集架上掉落而滚落到其它地方,接料盘用于收集散落的轴承圈。
收集挡料板防止轴承圈从进料导轨进入收集架时由于惯性跑出收集架。
轴承圈由轴承提升装置送入到机床A中的自动送料装置,自动送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A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A的卡盘上,机床A对轴承圈的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轴承圈由机床A的自动下料装置送到机床的出料口,轴承圈进入中间提升换向装置,中间提升换向装置将轴承圈提升并换向,使轴承圈另一个未加工的面朝前,从中间提升换向装置进入机床B的自动送料装置,自动送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B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B的卡盘上,机床B对轴承圈的另一个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轴承圈由机床B的自动下料装置送到机床的出料口,轴承圈进入成品收集装置。
排列气缸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用于调整排列气缸的位置,使推拉盘处于合适的位置。
轴承圈从机床的出料口进入进料导轨,轴承圈通过进料导轨进入收集架,在收集挡料板的作用下,轴承圈停留在收集架内,由于收集架是V形的,轴承圈能够稳定的放置在收集架内,当轴承圈进入收集架后排列气缸启动,排列气缸通过推料盘将轴承圈向收集架的另一端推,使轴承圈离开进料导轨的位置,方便下一个轴承圈进入;轴承圈可以整齐的排列在收集架上,方便搬运或打包。
轴承圈由轴承提升装置送入到机床A中的自动送料装置,自动送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A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A的卡盘上,机床A对轴承圈的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轴承圈由机床A的自动下料装置送到机床的出料口,轴承圈进入中间提升换向装置,中间提升换向装置将轴承圈提升并换向,使轴承圈另一个未加工的面朝前,从中间提升换向装置进入机床B的自动送料装置,自动送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B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送到机床B的卡盘上,机床B对轴承圈的另一个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轴承圈由机床B的自动下料装置送到机床的出料口,轴承圈进入成品收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结构紧凑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将轴承圈毛坯放入轴承提升装置即可,从成品收集装置取出加工好的轴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减少了操作人员、并且劳动强度低、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轴承提升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自动送料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分料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中间提升换向装置的主视轴测图;
图7是中间提升换向装置的后视轴测图;
图8是成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提升装置2、自动送料装置3、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所述轴承提升装置2安装在机床A11的一侧,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安装在机床A11和机床B12之间,所述自动送料装置3分别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2与机床A11之间和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与机床 B12之间;安装在机床A11上的自动送料装置3的进料端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2 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A11的自动上料装置上;安装在机床B12上的自动送料装置3的进料端安装在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的出料口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B12 的自动上料装置上;所述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的进料端安装在机床A11的出料口处。
如图3所示,轴承提升装置2包括底架21、提升架22、提升板24和提升挡块25;所述底架21上装有料斗211,料斗211上设有送料槽,底架21内部装有主动轴212,主动轴212与电机连接,主动轴212上装有主动链轮213;所述提升架22固定在底架21上,提升架22的一侧装有出料管26和挡料板221,出料管26位于提升架22的顶部,所述挡料板221的一端位于出料管26的下方,另一端位于料斗211的上方,提升架22的顶部装有从动轴214,从动轴214上装有从动链轮;所述链条215安装在主动链轮213和从动链轮上,链条215上装有连接支架217,连接支架217上装有提升板24,提升板24上装有提升挡块25,提升挡块25倾斜安装,即提升挡块25位于出料管26一侧的端部低于另一端。
主动轴212上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涡轮减速机连接,涡轮减速机与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管26倾斜安装,出料管26的进料口位于提升架22上,出料管26的出料口低于进料口,出料口与自动送料装置3连接。
提升架22上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上装有保护网。保护网可以防止轴承圈6掉落,同时能观察提升架22的运行情况。
挡料板221防止轴承圈6掉落到料斗211里。
采用涡轮减速机可以节约安装空间,电机可以沿着底架21的长度方向安装,减少底架21的宽度。
将轴承圈6毛坯件放置到料斗211内,提升板24在链条215的带动下从送料槽向提升架22移动,轴承圈6毛坯在提升挡块25的作用下跟随提升板24移动,当提升板24从料斗211中由水平状态进入提升架22变成接近垂直状态时,将姿态不正确的轴承圈6筛选掉,即未能进入提升挡块25的轴承圈6毛坯仍留在料斗211内,在挡料板221的作用下轴承圈6毛坯跟随提升挡块25进入提升架22,当提升挡块25移动到出料管26的进料口时,轴承圈6毛坯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到出料管26中,然后从出料管26进入自动送料装置。
如图4和图5所示,自动送料装置3包括固定侧挡板31、送料底板32、活动侧挡板33和分料装置;所述送料底板32的两侧分别装有固定侧挡板31和活动侧挡板33,送料底板32倾斜安装,送料底板32的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分料装置安装在固定侧挡板31上,且位于出料端。
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板341、旋转板342、分料杆35和导向柱343;所述分料板341固定在固定侧挡板31的外侧;所述导向柱343安装在分料板341上,且位于分料板341的两侧,导向柱343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分料杆35活动插在导向孔中,分料杆35的一端位于送料底板32的上方,且在固定侧挡板31和活动侧挡板33之间,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旋转板342的端部;所述旋转板342与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气缸346和转动连接板348,所述转动连接板 348的一端与旋转轴347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气缸346的鱼眼接头活动连接,转动气缸346通过活动座固定在分料板341上,旋转轴347活动安装在分料板341 上,旋转轴347与旋转板342连接,且固定在旋转板342的中心位置;所述分料杆35远离旋转板342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插入斜面351,插入斜面351使分料杆35的端部为扁头;所述分料杆35的另一端装有转动环352,转动环352套在固定螺栓上,固定螺栓固定在旋转板342上;所述分料板341和旋转板342 上均设有对称的腰形孔,分料板341的腰形孔用于安装导向柱343,旋转板342上的腰形孔用于安装固定螺栓。
固定侧挡板31上装有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减速板363、减速座362、减速固定板361和减速轴367;所述减速板363固定在减速座362的一端,减速座362活动安装在减速轴367上,减速轴367固定在减速固定板361上,减速固定板361安装在固定侧挡板31上;所述减速板363为V形的长板条;所述减速座362的另一端装有限位板364,所述减速固定板361上设有弧形的腰形孔,弧形的腰形孔上装有限位柱365,限位柱365位于限位板364的下方。
活动侧挡板33为L形,活动侧挡板33与底板32连接的面上设有腰形孔,活动侧单板的位置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轴承圈6。
活动侧挡板33、固定侧挡板31和底部形成送料轨道。
分料杆35用于将轴承圈6按次序送到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上,即一个一个的将轴承圈6送到自动上料装置上。
分料杆35用于隔断轴承圈6。分料杆35的插入斜面351和扁头方便分料杆 35挤到相邻的轴承圈6之间将轴承圈6分离。
导向柱343对分料杆35进行导向,限制分料杆35的移动位置。
气缸带动旋转板342转动从而带动分料杆35上下移动。
远离出料端的分料杆35为进料分料杆35,靠近出料端的分料杆35为出料分料杆35,当进料分料杆35升起时,出料分料杆35下降,轴承圈6向出料端滚动,出料分料杆35挡住轴承圈6,进料分料杆35下降,进料分料杆35将其它轴承圈6挡住,此时出料分料杆35升起,轴承圈6进入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出料分料杆35和进料分料杆35依次升降,实现轴承圈6的依次进入自动上料装置。
减速板363为V形,可以减小减速板363的转动范围,节省安装空间。减速板363降低轴承圈6滚动的速度,从而减小轴承圈6之间的碰撞,减少振动。
限位柱365限制减速板363的转动角度,防止减速板363发生翻转影响送料,同时也能筛选轴承圈6,防止大规格的轴承圈6进入机床损坏机床。
如图6和图7所示,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包括提升支架411、保护挡板42、提升皮带43、提升块441和换向装置;所述提升支架411的顶部装有主动提升辊412,底部装有从动提升辊414,所述主动提升辊412与减速电机413连接,主动提升辊412和从动提升辊414上装有提升皮带43,提升皮带43上装有提升块441,提升块441等间距安装,所述提升块441上设有导料斜面442;所述保护挡板42为U形,包括保护底板和保护侧板,所述保护底板固定在提升支架411 的一侧,提升皮带43位于两个保护侧板之间,所述保护底板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位于提升皮带43上升的一侧;所述换向装置固定在提升支架411的另一侧,换向装置倾斜安装且对着提升皮带43上升的另一侧。
换向装置包括换向固定板461、旋转气缸462、换向座、送料侧挡板;所述换向固定板461倾斜安装在提升支架411上,换向固定板461装有旋转气缸462,旋转气缸462的旋转台上装有换向座,换向座上设有换向槽;所述送料侧挡板对称安装在换向固定板461上,且位于换向座的两侧,两个送料侧挡板的一端形成进料槽,另一端形成出料槽,出料槽位于提升皮带43的另一侧,进料槽位于机床的出料口。
换向座包括换向板和换向侧挡板463;所述换向板为圆形板,所述换向侧挡板463对称安装在换向板上,换向板的边缘设有一个换向挡板464,换向挡板464 位于换向侧挡板463之间,且在换向板的中心线上;换向挡板464和换向侧挡板 463形成换向槽;所述侧挡板包括进料板466、出料板467和半圆板465,所述进料板466和出料板467分别位于半圆板465的两侧,半圆板465安装在换向板的两侧,两个进料板466形成进料槽,两个出料板467形成出料槽。
换向装置倾斜安装,使轴承圈6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滚动,省掉轴承圈6输送装置。
固定半圆板465与活动半圆板465防止换向座转动时将轴承圈6甩出,同时保护换向座,防止异物进入影响生产。半圆板465还实现了进料板与出料板467 之间的距离调整,使进料槽和出料槽的宽度与轴承圈6的宽度相适应。
活动半圆板465与活动进料板可以沿转轴转动,方便维护和安装换向座。
换向座采用钣金件加工,加工方便,换向侧挡板463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适应不同的轴承圈6。
保护挡板42与提升皮带43防止轴承圈6掉落。
轴承圈6进入换向座的换向槽,换向座转动180度,将轴承圈6未加工的端面转动到前面,加工好的端面转动到后面,转动后的轴承圈6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提升皮带43的提升块441上,然后旋转气缸462复位,继续导入轴承圈6。
提升块441的导料斜面442方便轴承圈6在重力作用下滚动。
固定连接座用于将提升支架411与机床连接,提高稳定性。
轴承圈6的一个端面加工好后从机床的出料口出来,轴承圈6进入进料槽,从进料槽进入换向槽,换向挡板464将轴承圈6挡住,旋转气缸462转动180 度,将轴承圈6没有加工的端面转动到前面,加工好的端面转动后面,轴承圈6 进入出料槽,从出料槽进入提升块441,轴承圈6在提升块441的作用下向上升,由于提升块441上设有导料斜面442,轴承圈6在导料斜面442的作用下滚到保护挡板42的底板上,当轴承圈6上升到出料孔时从出来孔出来进入另一台机床,另一台机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6固定到卡盘上,机床自动对轴承圈6没加工的端面进行加工。
如图8所示,成品收集装置5包括均安装在底支架51顶部的收集架52、进料导轨和排列气缸53;所述收集架52为V形架;所述进料导轨与机床的出料口连接,进料导轨倾斜安装,进料导轨固定在收集架52的端部的一侧;所述排列气缸53固定在收集架52的一端,且与进料导轨位于收集架52的同一端,排列气缸53的活塞杆上装有推料盘54,推料盘54位于收集架52上方;所述收集架 52上装有收集挡料板521,所述收集挡料板521位于进料导轨的相对一侧;所述收集架52与底支架51之间装有接料盘55,收集架52通过固定架56安装在接料盘55上,接料盘55固定在底支架51的顶部;所述进料导轨包括固定进料板 511和活动挡板512,所述固定进料板511和活动挡板512均为L形,固定进料板511固定在底支架51的顶部,活动挡板512安装在固定进料板511上,活动挡板512与固定进料板511形成进料导轨,所述活动挡板512与固定进料板511 连接的一侧设有腰形孔。
进料导轨倾斜安装使轴承圈6自动滚到收集架52内。活动挡板512的腰形孔用于调整活动挡板512与进料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轴承圈6。
收集架52活动安装在固定架56上方便将轴承圈6整体搬运到其它场所。
接料盘55防止轴承圈6从收集架52上掉落而滚落到其它地方,接料盘55 用于收集散落的轴承圈6。
收集挡料板521防止轴承圈6从进料导轨进入收集架52时由于惯性跑出收集架52。
排列气缸53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用于调整排列气缸53的位置,使推拉盘54处于合适的位置。
轴承圈6从机床的出料口进入进料导轨,轴承圈6通过进料导轨进入收集架 52,在收集挡料板521的作用下,轴承圈6停留在收集架52内,由于收集架52 是V形的,轴承圈6能够稳定的放置在收集架52内,当轴承圈6进入收集架52 后排列气缸53启动,排列气缸53通过推料盘54将轴承圈6向收集架52的另一端推,使轴承圈6离开进料导轨的位置,方便下一个轴承圈6进入;轴承圈6 可以整齐的排列在收集架52上,方便搬运或打包。
如图1和图2所示,轴承圈6由轴承提升装置2送入到机床A中的自动送料装置3,自动送料装置3将轴承圈6送到机床A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6送到机床A的卡盘上,机床A对轴承圈6的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轴承圈6由机床A的自动下料装置送到机床的出料口,轴承圈6进入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将轴承圈6提升并换向,使轴承圈6 另一个未加工的面朝前,从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进入机床B的自动送料装置3,自动送料装置3将轴承圈6送到机床B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将轴承圈6送到机床B的卡盘上,机床B对轴承圈6的另一个端面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轴承圈6由机床B的自动下料装置送到机床的出料口,轴承圈6进入成品收集装置5。

Claims (10)

1.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提升装置(2)、自动送料装置(3)、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所述轴承提升装置(2)安装在机床A(11)的一侧,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安装在机床A(11)和机床B(12)之间,所述自动送料装置(3)分别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2)与机床A(11)之间和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与机床B(12)之间;安装在机床A(11)上的自动送料装置(3)的进料端安装在轴承提升装置(2)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A(11)的自动上料装置上;安装在机床B(12)上的自动送料装置(3)的进料端安装在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的出料口上,出料端安装在机床B(12)的自动上料装置上;所述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的进料端安装在机床A(11)的出料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提升装置(2)包括底架(21)、提升架(22)、提升板(24)和提升挡块(25);所述底架(21)上装有料斗(211),料斗(211)上设有送料槽,底架(21)内部装有主动轴(212),主动轴(212)与电机连接,主动轴(212)上装有主动链轮(213);所述提升架(22)固定在底架(21)上,提升架(22)的一侧装有出料管(26)和挡料板(221),出料管(26)位于提升架(22)的顶部,所述挡料板(221)的一端位于出料管(26)的下方,另一端位于料斗(211)的上方,提升架(22)的顶部装有从动轴(214),从动轴(214)上装有从动链轮;链条(215)安装在主动链轮(213)和从动链轮上,链条(215)上装有连接支架(217),连接支架(217)上装有提升板(24),提升板(24)上装有提升挡块(25),提升挡块(25)倾斜安装,即提升挡块(25)位于出料管(26)一侧的端部低于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12)上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涡轮减速机连接,涡轮减速机与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管(26)倾斜安装,出料管(26)的进料口位于提升架(22)上,出料管(26)的出料口低于进料口,出料口与自动送料装置(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料装置(3)包括固定侧挡板(31)、送料底板(32)、活动侧挡板(33)和分料装置;所述送料底板(32)的两侧分别装有固定侧挡板(31)和活动侧挡板(33),送料底板(32)倾斜安装,送料底板(32)的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分料装置安装在固定侧挡板(31)上,且位于出料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分料板(341)、旋转板(342)、分料杆(35)和导向柱(343);所述分料板(341)固定在固定侧挡板(31)的外侧;所述导向柱(343)安装在分料板(341)上,且位于分料板(341)的两侧,导向柱(343)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分料杆(35)活动插在导向孔中,分料杆(35)的一端位于送料底板(32)的上方,且在固定侧挡板(31)和活动侧挡板(33)之间,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旋转板(342)的端部;所述旋转板(342)与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气缸(346)和转动连接板(348),所述转动连接板(348)的一端与旋转轴(347)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气缸(346)的鱼眼接头活动连接,转动气缸(346)通过活动座固定在分料板(341)上,旋转轴(347)活动安装在分料板(341)上,旋转轴(347)与旋转板(342)连接,且固定在旋转板(342)的中心位置;所述分料杆(35)远离旋转板(342)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插入斜面(351),插入斜面(351)使分料杆(35)的端部为扁头;所述分料杆(35)的另一端装有转动环(352),转动环(352)套在固定螺栓上,固定螺栓固定在旋转板(342)上;所述分料板(341)和旋转板(342)上均设有对称的腰形孔,分料板(341)的腰形孔用于安装导向柱(343),旋转板(342)上的腰形孔用于安装固定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挡板(31)上装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包括减速板(363)、减速座(362)、减速固定板(361)和减速轴(367);所述减速板(363)固定在减速座(362)的一端,减速座(362)活动安装在减速轴(367)上,减速轴(367)固定在减速固定板(361)上,减速固定板(361)安装在固定侧挡板(31)上;所述减速板(363)为V形的长板条;所述减速座(362)的另一端装有限位板(364),所述减速固定板(361)上设有弧形的腰形孔,弧形的腰形孔上装有限位柱(365),限位柱(365)位于限位板(364)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提升换向装置(4)包括提升支架(411)、保护挡板(42)、提升皮带(43)、提升块(441)和换向装置;所述提升支架(411)的顶部装有主动提升辊(412),底部装有从动提升辊(414),所述主动提升辊(412)与减速电机(413)连接,主动提升辊(412)和从动提升辊(414)上装有提升皮带(43),提升皮带(43)上装有提升块(441),提升块(441)等间距安装,所述提升块(441)上设有导料斜面(442);所述保护挡板(42)为U形,包括保护底板和保护侧板,所述保护底板固定在提升支架(411)的一侧,提升皮带(43)位于两个保护侧板之间,所述保护底板上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位于提升皮带(43)上升的一侧;所述换向装置固定在提升支架(411)的另一侧,换向装置倾斜安装且对着提升皮带(43)上升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换向固定板(461)、旋转气缸(462)、换向座、送料侧挡板;所述换向固定板(461)倾斜安装在提升支架(411)上,换向固定板(461)装有旋转气缸(462),旋转气缸(462)的旋转台上装有换向座,换向座上设有换向槽;所述送料侧挡板对称安装在换向固定板(461)上,且位于换向座的两侧,两个送料侧挡板的一端形成进料槽,另一端形成出料槽,出料槽位于提升皮带(43)的另一侧,进料槽位于机床的出料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座包括换向板和换向侧挡板(463);所述换向板为圆形板,所述换向侧挡板(463)对称安装在换向板上,换向板的边缘设有一个换向挡板(464),换向挡板(464)位于换向侧挡板(463)之间,且在换向板的中心线上;换向挡板(464)和换向侧挡板(463)形成换向槽;所述侧挡板包括进料板(466)、出料板(467)和半圆板(465),所述进料板(466)和出料板(467)分别位于半圆板(465)的两侧,半圆板(465)安装在换向板的两侧,两个进料板(466)形成进料槽,两个出料板(467)形成出料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自动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品收集装置(5),所述成品收集装置(5)包括均安装在底支架(51)顶部的收集架(52)、进料导轨和排列气缸(53);所述收集架(52)为V形架;所述进料导轨与机床的出料口连接,进料导轨倾斜安装,进料导轨固定在收集架(52)的端部的一侧;所述排列气缸(53)固定在收集架(52)的一端,且与进料导轨位于收集架(52)的同一端,排列气缸(53)的活塞杆上装有推料盘(54),推料盘(54)位于收集架(52)上方;所述收集架(52)上装有收集挡料板(521),所述收集挡料板(521)位于进料导轨的相对一侧;所述收集架(52)与底支架(51)之间装有接料盘(55),收集架(52)通过固定架(56)安装在接料盘(55)上,接料盘(55)固定在底支架(51)的顶部;所述进料导轨包括固定进料板(511)和活动挡板(512),所述固定进料板(511)和活动挡板(512)均为L形,固定进料板(511)固定在底支架(51)的顶部,活动挡板(512)安装在固定进料板(511)上,活动挡板(512)与固定进料板(511)形成进料导轨,所述活动挡板(512)与固定进料板(511)连接的一侧设有腰形孔。
CN201721278556.2U 2017-09-30 2017-09-30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Active CN207735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8556.2U CN207735986U (zh) 2017-09-30 2017-09-30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8556.2U CN207735986U (zh) 2017-09-30 2017-09-30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35986U true CN207735986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15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8556.2U Active CN207735986U (zh) 2017-09-30 2017-09-30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35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8130A (zh)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CN205602604U (zh) 无心磨床棒料输送机
CN207810621U (zh) 一种工件自动翻转装置
CN109027018B (zh) 一种轴承的自动组装装置
CN214421531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皮带机
CN112658777A (zh) 一种射孔枪管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05816614U (zh) 轮辋滚型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4960963B (zh) 一种用于冲压板料的堆垛装置
CN207735986U (zh) 机床自动联线装置
CN206502288U (zh) 一种新型输送带式自动上料结构
CN211590550U (zh) 一种新型木材找圆机
CN205834935U (zh) 圆锥轴承内圈定向输送机
CN205616175U (zh) 外圈定向输送机
CN109589613B (zh) 一种用于电子玩具加工的配件组接配装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5849023B (zh) 一种钢网自动码垛装置
CN116873600A (zh) 定量给料且自动装车的输送机
CN207522171U (zh) 机床中间连线提升换向装置
CN217866685U (zh) 一种型钢翻转装置
CN211225321U (zh) 瓷砖的自动翻转输送机构
CN109435001A (zh) 一种节省人力的门套封边生产线
CN214132855U (zh) 一种金属检测机构
CN211219128U (zh) 一种压焊机的进料装置
CN211444019U (zh) 地板用分板翻板上料机
CN208731990U (zh) 一种螺栓自动排序分料机构
CN208880474U (zh) 一种不锈钢镜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000 Shangqin Lane 7, Qianqiao Xinan Industrial Park,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Dior CN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151 Shangqin Lane 7, Xinan Industrial Park, Qianqiao Town,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Diao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