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1712U - 电饼铛 - Google Patents

电饼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1712U
CN207721712U CN201720690394.7U CN201720690394U CN207721712U CN 207721712 U CN207721712 U CN 207721712U CN 201720690394 U CN201720690394 U CN 201720690394U CN 207721712 U CN207721712 U CN 207721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aking pan
baking
binding face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03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老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03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1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1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1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当所述上烤盘组件与下烤盘组件盖合时,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下本体烤面之间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烤盘和下烤盘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和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之间接触,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接触上烤盘和下烤盘,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并同时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Description

电饼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电饼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饼铛由于设计上的缺陷,现有上下烤盘之间本身具有较大的空间,超出大部分食材的厚度。在做食材时,下烤盘直接接触食材,上烤盘往往接触不到食材,虽然食材在制备过程中,当食材达到一定的厚度才可以接触到上烤盘,但是在食材接触上烤盘之前,上烤盘只起到了烘烤的作用,热损耗比较大,同时加大了烹饪的时间,使得食材口感不佳。
而且,由于上下烤盘之间的空间量比较大,下烤盘直接接触食材,加热速度快,上烤盘只起到烘烤的作用,加热速度慢,食材的两面加热速度不均匀,需要翻转食材,使食材上面与下烤盘再次接触,才能完成食材的烹饪,会影响食材的口感和加热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一种电饼铛,其上烤盘和下烤盘之间的距离缩小,烹饪时食材可以被上烤盘和下烤盘同时接触烹饪,不仅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固定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上烤盘包括第一上贴合面、第二上贴合面和上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上贴合面的外圈固定于所述上壳,第一上贴合面和第二上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上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互相平行;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固定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下烤盘包括第一下贴合面、第二下贴合面和下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下贴合面和第二下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互相平行;
所述第一上贴合面可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贴合的同时第二上贴合面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贴合,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下本体烤面相对应;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与下烤盘组件盖合时,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下本体烤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下烤盘形成向下凹陷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深度为13mm;同时,所述上烤盘形成向下的凸起,从第一上贴合面计算,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3mm。
可选的,所述上烤盘形成向上凹陷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深度为13mm;所述下烤盘形成向上的凸起,从第一下贴合面计算,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3mm。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与第二上贴合面形成的第一夹角在90°-120°之间;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与第二下贴合面形成的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上烤盘与上壳之间设置有上支撑架,所述下烤盘与下壳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架。
可选的,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底座、第二铰接底座、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铰接底座和第二铰接底座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可分别相对第一铰接底座和第二铰接底座做旋转运动和上下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铰接底座设置有第一旋转通道,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旋转通道内,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可在所述第一旋转通道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铰接底座设置有第二旋转通道,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旋转通道内,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可在所述第二旋转通道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可选的,所述电饼铛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包括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所述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均设置在上烤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环管位于所述第二环管的环内;
所述下加热管与所述上加热管结构相同,所述下加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固定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上烤盘为平板状;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固定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下烤盘为平板状;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与下烤盘组件盖合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烤盘和下烤盘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和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之间接触,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上烤盘和下烤盘,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并同时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饼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烤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烤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饼铛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饼铛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铰接组件;2-上壳;3-下壳;4-第一上贴合面;5-第二上贴合面;6-上本体烤面;7-第一下贴合面;8-第二下贴合面;9-下本体烤面;10-第一夹角;11-第二夹角;12-上支撑架;13-下支撑架;14-第一铰接底座;15-第二铰接底座;16-第一旋转轴;17-第二旋转轴;18-第一旋转通道;19-第一环管;20-第二环管;21-第二旋转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1、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1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2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固定于所述上壳2上,所述上烤盘包括第一上贴合面4、第二上贴合面5和上本体烤面6,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的外圈固定于所述上壳2,第一上贴合面4和第二上贴合面5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第二上贴合面5连接,且所述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互相平行;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3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固定于所述下壳3上,所述下烤盘包括第一下贴合面7、第二下贴合面8和下本体烤面9,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和第二下贴合面8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下本体烤面9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8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烤面9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互相平行;
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可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贴合的同时第二上贴合面5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8贴合,所述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下本体烤面9相对应。如图1所示,第一上贴合面4与第二上贴合面5成一定夹角设置,相对应的第一下贴合面7与第二下贴合面8成相应的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烤盘形成向下凹陷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深度为13mm;同时,所述上烤盘形成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从第一上贴合面计算)为13mm,从而使得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9之间接触,从而实现对食物进行双面接触加热的目的,不仅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与第二上贴合面5形成的第一夹角10在90°-120°之间;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与第二下贴合面8形成的第二夹角11与所述第一夹角10相对应。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烹饪时上烤盘和下烤盘形成的密封空间密封性更强,最优选择第一夹角10为105°。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上烤盘与上壳2之间设置有上支撑架12,所述下烤盘与下壳3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架13。上支撑架12和下支撑架13不仅对上烤盘和下烤盘进行支撑,也使得打开上烤盘时,上烤盘和下烤盘增强稳定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铰接组件1包括第一铰接底座14、第二铰接底座15、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所述第一铰接底座14和第二铰接底座15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均固定于所述上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可分别相对第一铰接底座14和第二铰接底座15做旋转运动和上下运动。设置既可旋转又可上下,是因为在食材厚度较厚时,烹饪食物上烤盘盖合时,可根据食材的厚度上移对其盖合,增强上烤盘和下烤盘之间的空间可变化量。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底座14设置有第一旋转通道18,所述第一旋转轴16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旋转通道18内,且所述第一旋转轴16可在所述第一旋转通道18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铰接底座15设置有第二旋转通道21,所述第二旋转轴17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旋转通道21内,且所述第二旋转轴17可在所述第二旋转通道21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这种设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强,而且不会在食物较厚时出现铰接处左右变形的情况。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包括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所述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均设置在上烤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环管19位于所述第二环管20的环内;
所述下加热管与所述上加热管结构相同,所述下加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设置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使得加热管与烤盘接触面积变大,可以使烤盘加热速度加快且均匀。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烤盘和下烤盘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6和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9之间相接触,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上烤盘和下烤盘,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并同时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1、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1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2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固定于所述上壳2上,所述上烤盘包括第一上贴合面4、第二上贴合面5和上本体烤面6,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的外圈固定于所述上壳2,第一上贴合面4和第二上贴合面5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第二上贴合面5连接,且所述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互相平行;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3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固定于所述下壳3上,所述下烤盘包括第一下贴合面7、第二下贴合面8和下本体烤面9,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和第二下贴合面8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下本体烤面9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8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烤面9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互相平行;
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可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贴合的同时第二上贴合面5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8贴合,所述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下本体烤面9相对应。如图1所示,第一上贴合面4与第二上贴合面5成一定夹角设置,相对应的第一下贴合面7与第二下贴合面8成相应的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烤盘形成向上凹陷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深度为13mm;所述下烤盘形成向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从第一下贴合面计算)为13mm,从而使得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6与所述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9之间接触,从而实现对食物进行双面接触加热的目的,不仅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上贴合面4与第二上贴合面5形成的第一夹角10在90°-120°之间;所述第一下贴合面7与第二下贴合面8形成的第二夹角11与所述第一夹角10相对应。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烹饪时上烤盘和下烤盘形成的密封空间密封性更强,最优选择第一夹角10为105°。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上烤盘与上壳2之间设置有上支撑架12,所述下烤盘与下壳3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架13。上支撑架12和下支撑架13不仅对上烤盘和下烤盘进行支撑,也使得打开上烤盘时,上烤盘和下烤盘增强稳定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铰接组件1包括第一铰接底座14、第二铰接底座15、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所述第一铰接底座14和第二铰接底座15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均固定于所述上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可分别相对第一铰接底座14和第二铰接底座15做旋转运动和上下运动。设置既可旋转又可上下,是因为在食材厚度较厚时,烹饪食物上烤盘盖合时,可根据食材的厚度上移对其盖合,增强上烤盘和下烤盘之间的空间可变化量。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底座14设置有第一旋转通道18,所述第一旋转轴16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旋转通道18内,且所述第一旋转轴16可在所述第一旋转通道18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铰接底座15设置有第二旋转通道21,所述第二旋转轴17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旋转通道21内,且所述第二旋转轴17可在所述第二旋转通道21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这种设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强,而且不会在食物较厚时出现铰接处左右变形的情况。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包括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所述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均设置在上烤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环管19位于所述第二环管20的环内;
所述下加热管与所述上加热管结构相同,所述下加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设置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使得加热管与烤盘接触面积变大,可以使烤盘加热速度加快且均匀。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烤盘和下烤盘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6和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9之间接触,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上烤盘和下烤盘,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并同时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1、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1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2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固定于所述上壳2上,所述上烤盘为平板状。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3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固定于所述下壳3上,所述下烤盘为平板状。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接触,从而实现对食物进行双面接触加热的目的,不仅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上烤盘与上壳2之间设置有上支撑架12,所述下烤盘与下壳3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架13。上支撑架12和下支撑架13不仅对上烤盘和下烤盘进行支撑,也使得打开上烤盘时,上烤盘和下烤盘增强稳定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铰接组件1包括第一铰接底座14、第二铰接底座15、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所述第一铰接底座14和第二铰接底座15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均固定于所述上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6和第二旋转轴17可分别相对第一铰接底座14和第二铰接底座15做旋转运动和上下运动。设置既可旋转又可上下,是因为在食材厚度较厚时,烹饪食物上烤盘盖合时,可根据食材的厚度上移对其盖合,增强上烤盘和下烤盘之间的空间可变化量。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底座14设置有第一旋转通道18,所述第一旋转轴16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旋转通道18内,且所述第一旋转轴16可在所述第一旋转通道18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铰接底座15设置有第二旋转通道21,所述第二旋转轴17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旋转通道21内,且所述第二旋转轴17可在所述第二旋转通道21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这种设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强,而且不会在食物较厚时出现铰接处左右变形的情况。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包括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所述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均设置在上烤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环管19位于所述第二环管20的环内;
所述下加热管与所述上加热管结构相同,所述下加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设置第一环管19和第二环管20使得加热管与烤盘接触面积变大,可以使烤盘加热速度加快且均匀。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烤盘和下烤盘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6和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9之间接触,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上烤盘和下烤盘,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并同时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固定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上烤盘包括第一上贴合面、第二上贴合面和上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上贴合面的外圈固定于所述上壳,第一上贴合面和第二上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上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互相平行;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固定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下烤盘包括第一下贴合面、第二下贴合面和下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下贴合面和第二下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互相平行;
所述第一上贴合面可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贴合的同时第二上贴合面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贴合,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下本体烤面相对应;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与下烤盘组件盖合时,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下本体烤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烤盘形成向下凹陷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深度为13mm;同时,所述上烤盘形成向下的凸起,从第一上贴合面计算,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烤盘形成向上凹陷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深度为13mm;所述下烤盘形成向上的凸起,从第一下贴合面计算,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与第二上贴合面形成的第一夹角在90°-120°之间;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与第二下贴合面形成的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烤盘与上壳之间设置有上支撑架,所述下烤盘与下壳之间设置有下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底座、第二铰接底座、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铰接底座和第二铰接底座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烤盘上,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可分别相对第一铰接底座和第二铰接底座做旋转运动和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底座设置有第一旋转通道,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旋转通道内,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可在所述第一旋转通道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铰接底座设置有第二旋转通道,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旋转通道内,且所述第二旋转轴可在所述第二旋转通道内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包括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所述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均设置在上烤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环管位于所述第二环管的环内;
所述下加热管与所述上加热管结构相同,所述下加热管设置在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CN201720690394.7U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Active CN207721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0394.7U CN207721712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0394.7U CN207721712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1712U true CN207721712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8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0394.7U Active CN207721712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1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3341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杨和金 一种食品烤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3341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杨和金 一种食品烤炉
CN110693341B (zh) * 2019-09-25 2020-11-20 安徽麦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烤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09570U (zh) 一种多角度加热的烹调器
CN207721712U (zh) 电饼铛
CN207520043U (zh) 电饼铛
CN207520048U (zh) 电饼铛
CN201426658Y (zh) 一种比萨煎烤器
CN207590549U (zh) 电饼铛烤盘组件
CN204907670U (zh) 一种面包模具
CN214903410U (zh) 一种高能效食品烘焙系统
CN207520049U (zh) 电饼铛
CN208551132U (zh) 烹饪器具
CN205671951U (zh) 一种披萨机
CN110089925A (zh) 一种电饭锅
CN105010594A (zh)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CN208925840U (zh) 一种电饭锅
CN210810594U (zh) 一种按压式全翻盖宴会餐炉
CN204351651U (zh) 贴壁式薄饼烤炉
CN202086310U (zh) 一种电饼铛
CN208625433U (zh) 一种限温慢热式煎烤盘
CN201641676U (zh) 可煎烤的微波炉陶瓷器
CN208693042U (zh) 一种牛排机
CN204232968U (zh) 一种空气加热烘烤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CN207023951U (zh) 兼容市电和直流电的电烤盘
CN219782310U (zh) 盘体和烹饪器具
CN217408528U (zh) 一种烤箱内上下火发热盘结构
CN208658822U (zh) 上内胆和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