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0049U - 电饼铛 - Google Patents

电饼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0049U
CN207520049U CN201720690908.9U CN201720690908U CN207520049U CN 207520049 U CN207520049 U CN 207520049U CN 201720690908 U CN201720690908 U CN 201720690908U CN 207520049 U CN207520049 U CN 207520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king
baking pan
disk
fa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09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老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v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09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0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0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0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之间的距离为0‑10mm。本实用新型将上下烤盘之间的空间维持在0‑10mm之间,使上下烤盘之间的间距缩小,以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接触上下烤盘。而且可以通过烤盘的悬浮量使食材根据自身的厚度来改变烤盘之间的空间对其进行直接接触加热,即热速度加快且均匀。

Description

电饼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电饼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饼铛由于设计上的缺陷,现有上下烤盘之间本身具有较大的空间,超出大部分食材的厚度。在做食材时,下烤盘直接接触食材,上烤盘往往接触不到食材,虽然食材在制备过程中,当食材达到一定的厚度才可以接触到上烤盘,但是在食材接触上烤盘之前,上烤盘只起到了烘烤的作用,热损耗比较大,同时加大了烹饪的时间,使得食材口感不佳。
而且,由于上下烤盘之间的空间量比较大,下烤盘直接接触食材,加热速度快,上烤盘只起到烘烤的作用,加热速度慢,食材的两面加热速度不均匀,需要翻转食材,使食材上面与下烤盘再次接触,才能完成食材的烹饪,会影响食材的口感和加热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一种电饼铛,其上烤盘和下烤盘之间的距离缩小,烹饪时食材可以被上烤盘和下烤盘同时接触烹饪,不仅缩短了烹饪的时间,减少耗能,使得食材口感更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壳的内壁面上向下凸出形成多个上支撑架,所述上烤盘通过上弹簧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上;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包括第一下贴合面、第二下贴合面和下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下贴合面和第二下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互相平行;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之间的距离为0-10mm。
可选的,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与第二下贴合面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90°-120°。
可选的,所述电饼铛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上烤盘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包括第一上贴合面、第二上贴合面和上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上贴合面和第二上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上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互相平行;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通过下弹簧固定于所述下壳的内壁面上;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与所述下烤盘之间的距离为0-10mm。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与第二上贴合面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90°-120°。
可选的,所述电饼铛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上烤盘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7.一种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壳的内壁面上向下凸出形成多个上支撑架,所述上烤盘通过上弹簧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上,即所述上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所述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上烤盘;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通过下弹簧固定于所述下壳的内壁面上;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之间的距离为0-10mm。
可选的,所述电饼铛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上烤盘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上下烤盘之间的空间维持在0-10mm之间,使上下烤盘之间的间距缩小,以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接触上下烤盘。而且可以通过烤盘的悬浮量使食材根据自身的厚度来改变烤盘之间的空间对其进行直接接触加热,即热速度加快且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铰接组件;2-上壳;3-下壳;4-上烤盘;5-下烤盘;6-上加热管;7-下加热管;8-上支撑架;9-上弹簧;10-下弹簧;11-第一下贴合面;12-第二下贴合面;13-下本体烤面;14-第一上贴合面;15-第二上贴合面;16-上本体烤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1、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1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2和上烤盘4,所述上壳2的内壁面上向下凸出形成多个上支撑架8,所述上烤盘4通过上弹簧9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8上,即所述上弹簧9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8,所述上弹簧9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上烤盘4,而且,当所述电饼铛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上弹簧9对所述上烤盘4施加一预定的推力。
例如,当所述上烤盘4为圆形时,所述上支撑架8的数量可以为4个,此时所述4个上支撑架8沿所述上烤盘4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上支撑架8实现对所述上烤盘4位置的固定。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3和下烤盘5,所述下烤盘包括第一下贴合面11、第二下贴合面12和下本体烤面13,所述第一下贴合面11和第二下贴合面12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下本体烤面13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12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烤面13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11互相平行,从而使得所述下烤盘5的容置空间的深度为1-40mm。
所述第一下贴合面11与第二下贴合面12形成的第二夹角的角度为90°-120°,最优选择第二夹角为105°,如此设置可以方便上烤盘4和下烤盘5的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饼铛还包括上加热管6和下加热管7;所述上加热管6设置于所述上烤盘4的上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上加热管6对所述上烤盘4进行加热,所述下加热管7设置于所述下烤盘5的下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下加热管7对所述下烤盘5进行加热,从而在所述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能够制备食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的空间维持在0-10mm之间,即,使得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接触上烤盘4和下烤盘5,而且可以通过上烤盘4的悬浮量根据食材的厚度来改变烤盘之间的空间对其进行直接接触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电饼铛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热损耗设定:通过对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的空间进行优化,将上烤盘4和下烤盘5空间控制在0-10mm,可对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都可以直接接触烤盘,上下两个烤盘直接对食材进行煎烤,从而减少热损耗。
(2)烹饪时间设定:加热空间减小,烤盘直接接触食材,缩短了烹饪时间,提高了效率。
(3)加热设定:食材两面与上下烤盘同时接触,食材的两面加热速度均匀,不需要翻转食材,就可以完成食材的烹饪,大大提高的食材的口感,缩短了加热的时间,提高了加热的速度。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1、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1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2和上烤盘4,所述上烤盘4包括第一上贴合面14、第二上贴合面15和上本体烤面16,所述第一上贴合面14和第二上贴合面15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上本体烤面16与所述第二上贴合面15连接,且所述上本体烤面16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14互相平行。
所述第一上贴合面14与第二上贴合面15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90°-120°,最优选择第一夹角为105°,如此设置可以方便上烤盘4和下烤盘5的接触。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3和下烤盘5,所述下烤盘5通过下弹簧10固定于所述下壳3的内壁面上,即所述下弹簧10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下烤盘5,所述下弹簧10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下壳3的内壁面上,而且,当所述电饼铛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下弹簧10对所述下烤盘5施加一预定的推力。
例如,当所述下烤盘5为圆形时,所述下弹簧10的数量为4个,所述四个下弹簧10沿所述下烤盘5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下弹簧10实现对所述下烤盘5位置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饼铛还包括上加热管6和下加热管7;所述上加热管6设置于所述上烤盘4的上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上加热管6对所述上烤盘4进行加热,所述下加热管7设置于所述下烤盘5的下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下加热管7对所述下烤盘5进行加热,从而在所述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能够制备食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的空间维持在0-10mm之间,即,使得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接触上烤盘4和下烤盘5,而且可以通过上烤盘4的悬浮量根据食材的厚度来改变烤盘之间的空间对其进行直接接触加热。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饼铛,其包括铰接组件1、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1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2和上烤盘4,所述上壳2的内壁面上向下凸出形成多个上支撑架8,所述上烤盘4通过上弹簧9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8上,即所述上弹簧9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8,所述上弹簧9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上烤盘4,而且,当所述电饼铛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上弹簧9对所述上烤盘4施加一预定的推力。
例如,当所述上烤盘4为圆形时,所述上支撑架8的数量可以为4个,此时所述4个上支撑架8沿所述上烤盘4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上支撑架8实现对所述上烤盘4位置的固定。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3和下烤盘5,所述下烤盘5通过下弹簧10固定于所述下壳3的内壁面上,即所述下弹簧10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下烤盘5,所述下弹簧10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下壳3的内壁面上,而且,当所述电饼铛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下弹簧10对所述下烤盘5施加一预定的推力。
例如,当所述下烤盘5为圆形时,所述下弹簧10的数量为4个,所述四个下弹簧10沿所述下烤盘5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从而可以通过所述下弹簧10实现对所述下烤盘5位置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饼铛还包括上加热管6和下加热管7;所述上加热管6设置于所述上烤盘4的上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上加热管6对所述上烤盘4进行加热,所述下加热管7设置于所述下烤盘5的下表面上,以通过所述下加热管7对所述下烤盘5进行加热,从而在所述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能够制备食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的空间维持在0-10mm之间,即,使得上烤盘4和下烤盘5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达到不同食材在烹饪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可以直接接触上烤盘4和下烤盘5,而且可以通过上烤盘4的悬浮量根据食材的厚度来改变烤盘之间的空间对其进行直接接触加热。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壳的内壁面上向下凸出形成多个上支撑架,所述上烤盘通过上弹簧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上;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包括第一下贴合面、第二下贴合面和下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下贴合面和第二下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下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下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互相平行;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的下本体烤面之间的距离为0-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贴合面与第二下贴合面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9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上烤盘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4.一种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烤盘包括第一上贴合面、第二上贴合面和上本体烤面,所述第一上贴合面和第二上贴合面成一定夹角连接,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二上贴合面连接,且所述上本体烤面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互相平行;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通过下弹簧固定于所述下壳的内壁面上;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的上本体烤面与所述下烤盘之间的距离为0-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贴合面与第二上贴合面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90°-1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上烤盘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7.一种电饼铛,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组件、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铰接;
所述上烤盘组件包括上壳和上烤盘,所述上壳的内壁面上向下凸出形成多个上支撑架,所述上烤盘通过上弹簧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上,即所述上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支撑架,所述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上烤盘;
所述下烤盘组件包括下壳和下烤盘,所述下烤盘通过下弹簧固定于所述下壳的内壁面上;
当所述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盖合在一起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之间的距离为0-1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饼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上烤盘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下烤盘的下表面上。
CN201720690908.9U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Active CN207520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0908.9U CN207520049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0908.9U CN207520049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0049U true CN207520049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6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0908.9U Active CN207520049U (zh) 2017-06-14 2017-06-14 电饼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00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3341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杨和金 一种食品烤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3341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杨和金 一种食品烤炉
CN110693341B (zh) * 2019-09-25 2020-11-20 安徽麦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烤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261741B1 (en) Air Fryer
CN108095561A (zh) 一种多角度加热的烹调器
CN207520049U (zh) 电饼铛
CN204033143U (zh) 一种电烤炉
CN219109219U (zh) 一种带有烤盘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879897Y (zh) 电烤箱的结构
CN209404516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8876043U (zh) 一种滚筒式炒菜机
CN105852663A (zh) 一种自动烤肉机
CN207721712U (zh) 电饼铛
CN207520043U (zh) 电饼铛
CN205126002U (zh) 一种烧烤类烹饪器具
CN207520048U (zh) 电饼铛
CN203619377U (zh) 立体加热电烤炉
CN101396238A (zh) 微波炉用取盘器
CN208941847U (zh) 烹饪器具
CN208808237U (zh) 一种烤箱
CN207755118U (zh) 一种易清洗的电烤箱
CN211484135U (zh) 一种上下加热式电烤炉
CN204950628U (zh) 一种滚动式电加热烧烤炉
CN214284586U (zh) 一种带空气炸锅功能的集成灶烤箱
CN215383362U (zh) 一种烘烤煎一体炉
CN220205828U (zh) 一种具有电炉丝固定支架的电炉
CN212939426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炸篮抽拉结构
CN208740619U (zh)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