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9393U - 便携式无线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无线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9393U
CN207719393U CN201790000241.3U CN201790000241U CN207719393U CN 207719393 U CN207719393 U CN 207719393U CN 201790000241 U CN201790000241 U CN 201790000241U CN 207719393 U CN207719393 U CN 207719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hell
radio terminal
current
portable radio
earth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02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永刚
石塚健
石塚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9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9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便携式无线终端具备金属壳体(30a);印刷布线板(10c),其设置于金属壳体(30a)内,并具有构成电源电路以及天线这两者的接地平面的接地导体(12c);电容器(15),其与金属壳体(30a)和接地导体(12c)连接;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16),其与金属壳体(30)和接地导体(12c)连接,且动作电压比商用电源电压的最大瞬时值高。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电容可以比电容器(15)的电容小。电容器(15)可以是层叠式陶瓷电容器,过电流保护元件(16)可以是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

Description

便携式无线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无线终端,尤其涉及具备金属壳体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具备金属壳体的便携式无线终端中,利用该金属壳体作为增强天线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使金属壳体与印刷布线板的接地导体导通,以便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09922号公报
然而,在具备金属壳体的便携式无线终端中,若连接了与商用电源的绝缘不充分的充电器,则会对金属壳体施加对地电压,产生触电的危险。
因此,提供在降低触电的危险的同时,能够长期地持续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具备:金属壳体;印刷布线板,其设置于上述金属壳体内,并具有构成电源电路以及天线这两者的接地平面的接地导体;电容器,其与上述金属壳体和上述接地导体连接;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其与上述金属壳体和上述接地导体连接,且动作电压比商用电源电压的最大瞬时值高。
在此,若将上述金属壳体与上述接地导体电切断,则通过与上述接地导体之间的电场,在上述金属壳体产生将从上述接地导体放射出的电波的抵消的感应电流,导致天线特性受损严重。良好的天线特性通过以更低的阻抗将上述接地导体与上述金属壳体连接,来使流过上述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更多地供给至上述金属壳体而获得。
与此相对,根据上述结构,上述金属壳体与上述接地导体通过上述电容器连接,因此上述金属壳体与上述接地导体之间的阻抗能够设定为比频率低的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高,且比频率较高的天线电流低。由此,流入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天线电流被良好地传递到上述金属壳体,从而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另外,即使泄漏电流从商用电源流入上述接地导体,但由于阻抗较高,因此传递至上述金属壳体的电流变得非常小,进而降低了触电的危险。
然而,若反复对上述电容器施加浪涌电压,则由于电容劣化引起针对上述天线电流的阻抗上升导致天线特性受损,并且也存在由于短路故障使得触电防止功能丧失的担忧。
因此,利用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保护上述电容器不受浪涌电压影响。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动作电压比商用电源电压的最大瞬时值高,所以在上述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下并不动作,因此能够不损坏触电防止功能而保护上述电容器不受浪涌电压影响,避免电容劣化、短路故障。
其结果是,获得了降低由于上述泄漏电流引起的触电的危险,并且能够长期地持续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并且,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电容可以比上述电容器的电容小。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上述接地导体传递至上述金属壳体的天线电流主要地流入上述电容器。过电流保护元件一般在高频特性(例如Q值)上不如电容器,因此通过减小流入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天线电流,并增大流入上述电容器的天线电流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并且,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可以是在陶瓷坯体内具有一对放电电极的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
根据该结构,上述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能够以超低电容(例如,比上述电容器的电容小几个数量级的电容)构成,因此能够不损坏天线特性地保护上述电容器。
并且,上述电容器可以是在陶瓷坯体内具有多对内部电极的层叠式陶瓷电容器。
根据该结构,层叠式陶瓷电容器能够构成为小型且低高度,而且在可靠性以及电容的精度方面优异,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天线特性和小型化这两者。
并且,在上述接地导体中,流入连接有上述电容器的区域的天线电流可以是流入连接有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区域的天线电流以上。
根据该结构,与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相比,将上述电容器设置在流过同等或者更多的天线电流的区域,因此能够主要经由上述电容器将天线电流从上述接地导体传递给上述金属壳体。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天线特性。
并且,上述金属壳体与上述接地导体相互对置地配置,在将上述接地导体的包含天线电流的最大点区域设为第一区域,将包含上述天线电流的路径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将其他区域设为第三区域时,上述电容器可以与上述第一区域以及与上述第一区域对置的上述金属壳体的区域连接。
根据该结构,上述电容器将上述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最大的区域与上述金属壳体连接,因此上述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高效地传递给上述金属壳体。由此,更多的天线电流向上述金属壳体供给,从而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并且,上述便携式无线终端还具备其他电容器,上述其他电容器可以与上述第二区域以及与上述第二区域对置的上述金属壳体的区域连接。
根据该结构,上述电容器将上述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较大的区域与上述金属壳体连接,因此上述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高效地传递给上述金属壳体。由此,更多的天线电流向上述金属壳体供给,从而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并且,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可以与上述第三区域以及同上述第三区域对置的上述金属壳体的区域连接。
根据该结构,上述过电流保护元件将上述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较小的区域与上述金属壳体连接,因此能够不阻碍用于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上述电容器的配置而保护上述电容器不受浪涌电压影响。
并且,流入上述天线的电流的频率下的上述金属壳体与上述接地导体之间阻抗可以比上述商用电源电压的频率下的上述阻抗低。
根据该结构,流入上述接地导体的上述天线电流良好地传递给上述金属壳体,从而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并且,即使从商用电源向上述接地导体流入泄漏电流,但由于阻抗较高,因此传递到上述金属壳体的电流变得非常小,所以降低了触电的危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获得能够降低由于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引起的触电的危险,且能够长期地持续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常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对第一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课题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示出第二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二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等效表示第二比较例所涉及的连接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主要部分的一个例子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等效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电路的电路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电容器的劣化试验环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试验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试验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针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高频信号的等效的连接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评价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16是示出流向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流向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接地导体的天线电流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概括或者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其主旨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附图中示出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或者大小之比并不是严密的。
在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作为准备,针对上述的触电的问题,本发明者们用作为第一比较例假设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例子,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之后,通过与第二比较例的对比,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比较例)
图1是示出第一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终端1通过在由树脂壳体20和金属壳体30构成的空间内收纳印刷布线板10而构成。在该空间内还可以收纳未图示的电池、显示面板。
在印刷布线板10中构成有电源电路、无线电路等用于便携式无线终端1发挥功能的各种电路。树脂壳体20构成便携式无线终端1的前罩,并具有使显示面板的显示内容透过的透明窗21。金属壳体30构成便携式无线终端1的后罩,其被供给天线电流(高频信号电流),与印刷布线板10的接地导体12一同作为远场通信用的天线发挥功能。
图2是示出便携式无线终端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中,将图1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上下颠倒(即翻转)示出。如图2所示,在印刷布线板10设置有包含RF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的电路块11、接地导体12以及触针13,在金属壳体30的底面,在与触针13的对置位置设置有触垫31。触针13以及触垫31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由铝、铜或者它们的合金构成。
电路块11可以遍及印刷布线板10的内层以及其相反主表面设置。
接地导体12构成电源电路以及天线这两者的接地平面。作为电源电路的接地导体12作为电源电路的基准电压以及电流的回流发挥功能,作为天线的接地导体12被从RF电路供给天线电流并形成天线电流的驻波来放射电波。
触针13例如是焊料等导电性接合材料,其固定于接地导体12并与其电连接。触针13以将树脂壳体20与金属壳体30接合的状态与触垫31接触,将接地导体12与金属壳体30电连接。
如上述那样,若将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电切断,则在金属壳体30通过接地导体12的电场产生将从上述接地导体放射出的电波抵消的感应电流,因此阻碍了电波的放射。
因此,经由触针13以及触垫31将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电连接。由此,与流过接地导体12的天线电流同向流动的电流被供给至金属壳体30,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天线特性。
此外,用于将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电连接的结构并不限于图2的例子。例如,若触针13能够与金属壳体30直接且良好地接触,则也可以省略触垫31。并且,还可以与图2相反地,将触针13设置于金属壳体30,将触垫31设置于接地导体12。另外,触针13以及触垫31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可以由向相互的方向施力的弹性金属片构成。
(第一比较例的课题)
然而,在像这样构成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中,如上所述那样,存在由于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引起的触电的课题。
图3是对便携式无线终端1的课题详细地进行说明的图。如图3所示,考虑对便携式无线终端1连接充电器92,从商用电源90经由充电器92对电池17进行充电的情况。此处,商用电源90是指从住宅用的电源插座供给到充电器92的单相交流电压。商用电源90的有效电压以及频率根据每个国家而不同,作为一个例子,在日本是100V、50Hz或者60Hz。在世界上,作为商用电源90被供给有效电压最高240V左右的单相交流电压。商用电源90的一方端子91接地。
在便携式无线终端1中,接地导体12作为电源电路的接地平面与充电器92的基准电压端子连接。接地导体12与金属壳体30经由触针13以及触垫31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若对便携式无线终端1连接与商用电源90的绝缘并不充分的充电器92,则对金属壳体30施加对地电压V,产生触电的危险。对地电压V例如存在有效电压达到240V的交流电压的最大瞬时值即340V左右的情况。
(第二比较例)
作为针对该问题的对策,本发明者们最初研究了如下那样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将该便携式无线终端作为第二比较例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第二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a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在图4中,省略了树脂壳体20的图示。便携式无线终端1a与图2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相比,在以下几点上不同。在印刷布线板10a设置与接地导体12a分开的焊盘导体14。触针13不是固定于接地导体12a,而是固定于焊盘导体14且与其电连接。并且,增加了将接地导体12a与焊盘导体14连接的电容器15。
电容器15没有特别地限定,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是在陶瓷坯体内具有多对内部电极的层叠式陶瓷电容器。层叠式陶瓷电容器能够构成为小型且低高度,而且在可靠性以及电容的精度方面优异,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天线特性和小型化这两者。
图5是示出便携式无线终端1a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放大侧视图,与图4的A部对应。在图5中,示出了包含于图4的A部的构成要素,并且示出了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80、81。
图6是等效表示在便携式无线终端1a中将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a连接的连接电路18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连接电路18由并联的四个电容器(Cap)15构成。
如图5以及图6所示,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a通过电容器15连接,因此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a之间的阻抗能够设定为比频率较低的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高,比频率较高的天线电流低。
由此,流入接地导体12a的天线电流能够良好地传递到金属壳体30,因此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并且,从商用电源流入接地导体12a的泄漏电流80在传递到金属壳体30时衰减成泄漏电流81,因此降低了触电的危险。
如上述那样,通过便携式无线终端1a,能够降低触电的危险,并且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第二比较例的课题)
但是,本发明者们注意到了在便携式无线终端1a中存在如下课题。具体而言,若反复对电容器15施加浪涌电压,则由于电容器15的电容劣化引起针对天线电流的阻抗上升导致天线特性受损,并且,由于短路故障而使触电防止功能丧失。该浪涌电压例如是由来自人体的静电放电所引起的,是几千V到一万几千V左右的电压。
因此,本发明者们专心研究了在降低触电的危险的同时,能够长期地持续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结果是想出了以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实施方式1)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b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便携式无线终端1b与图4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a相比变更了B部的结构。具体而言,在印刷布线板10b的B部增加了将接地导体12b与焊盘导体14连接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6。由此,过电流保护元件16经由与电容器15兼用的触针13和焊盘导体14来与接地导体12b和金属壳体30连接。
过电流保护元件16是对施加电压具有非线形的电阻值的元件,具体而言,是对比商用电源电压的最大瞬时值高的动作电压以上的施加电压具有急剧减小的电阻值的两端子元件。过电流保护元件16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是在陶瓷坯体内具有一对放电电极的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以超低电容(例如,比上述电容器的电容小几个数量级的电容)构成,因此不损坏天线特性地获得能够保护上述电容器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图8是示出便携式无线终端1b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放大侧视图,与图7的B部对应。在图8中,示出了包含于图7的B部的构成要素,并且示出了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80、81以及浪涌电流82。
图9是等效示出在便携式无线终端1b中将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b连接的连接电路19的电路图。如图9所示,连接电路18由并联的四个电容器(Cap)15和一个过电流保护元件(OCP)16构成。
如图8以及图9所示,过电流保护元件16与四个电容器15同金属壳体30和接地导体12a并联连接。因此,若对金属壳体30施加浪涌电压,则过电流保护元件16动作(导通),由该浪涌电压所引起的浪涌电流82经由过电流保护元件16流入接地导体12b。由此,保护电容器15不受浪涌电压影响。
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动作电压比商用电源电压的最大瞬时值高,所以在上述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80下并不动作,因此能够不损坏触电防止功能地保护电容器15不受浪涌电压影响。由此,消除了以下课题:在第二比较例中说明的、由于电容器15的电容劣化引起的对天线电流的阻抗上升而使天线特性受损以及由于短路故障而使触电防止功能丧失。其结果是,获得了降低由于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引起的触电的危险,且能够长期地持续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在图7中示出了在B部中,过电流保护元件16经由与电容器15共用的焊盘导体14以及触针13同接地导体12b和金属壳体30连接的例子,但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配置并不限于该例。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c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便携式无线终端1c与图7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b相比变更了C部的结构。具体而言,在印刷布线板10c的C部增加了触针13、焊盘导体14以及将触针13与焊盘导体14连接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6。在金属壳体30a的与C部对置的位置增加了触垫31。由此,过电流保护元件16经由专用的触针13和焊盘导体14与接地导体12c和金属壳体30连接。
在便携式无线终端1c中,将接地导体12c与金属壳体30连接的连接电路与图9的连接电路19等效。因此,即使通过便携式无线终端1c,也能够与便携式无线终端1b同样地,获得降低了由于商用电源的泄漏电流引起的触电的危险,并且能够长期地持续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电容器的劣化试验)
本发明者们为了确认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效果,进行了由于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容器的劣化试验。以下,对该试验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电容器的劣化试验环境的一个例子的图。作为试验样品,准备了在图10的便携式无线终端1c中特意不安装过电流保护元件(OCP)16的比较例和安装有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实施例。对电容器(Cap)15使用了电容为100pF、耐压为100V的层叠式陶瓷电容器,对过电流保护元件16使用了动作电压为约500V的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
按照试验标准IEC61000-4-2,由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模拟器94向比较例以及实施例各自的接地导体12c与金属壳体30之间通过接触放电多次施加15kV的试验电压。按照初始状态以及规定次数的施加,将触针13从金属壳体30取下,测定了电容器15的电容。
图12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试验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2中,将从初始电容起产生10%以上的劣化的栏用灰色显示。如图12所示,所有的电容器15通过50次到300次的试验电压的施加而劣化,并不能够维持初始电容。
图13是示出实施例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试验结果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3所示,所有的电容器15在施加500次的试验电压之后,正常地维持了初始电容。
通过该结果确认了通过过电流保护元件16保护电容器15不受浪涌电压影响。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对与电容器15的电容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电容相关的优选条件进行说明。
(用于良好的天线特性的条件例)
为了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优选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电容比电容器15的电容小。其理由如下。
图14是示出针对天线电流的等效的连接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与图9的连接电路19对应。如图14所示,针对天线电流,电容器15等效地具有电感器L1、电容C1以及电阻R1的成分,过电流保护元件16等效地具有电感器L2、电容C2以及电阻R2的成分。
过电流保护元件16与电容器15相比电阻成分较大(R2>R1),因此用Q=ωL/R表示的Q值较小。此处,ω是天线电流的角频率。因此,过电流保护元件16中的天线电流的损耗比电容器15中的天线电流的损耗大。
因此,通过使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电容C2比电容器15的电容C1小(C2<C1),能够与电容器15相比增大针对天线电流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阻抗。例如,作为过电流保护元件16,使用能够以超低电容(例如,比电容器15的电容小几个数量级的电容)构成的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是有效的。
由此,从接地导体12b传递至金属壳体30的天线电流主要流入电容器15,因此降低了过电流保护元件16中的天线电流的损耗,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天线特性。
(用于触电防止功能的条件例)
对为了获得触电防止功能的、电容器15的电容的上限值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5是示出用于电容器15的电容的评价的评价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图15的评价电路通过将商用电源95、接地导体12b、连接电路19、金属壳体30、人体96串联连接而构成,表示用户触摸到施加有商用电源的泄漏电压的金属壳体30的状态。商用电源95与人体96通过地面连接。
商用电源95产生最大瞬时值为Vmax、频率为f的交流电压。连接电路19具有电容器15与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合成电容C。人体96具有电阻Rh。由连接电路19以及人体96构成的电流路径具有合成阻抗RT。
流入这样构成的评价电路的电流Is用式1表示。
[式1]
在此,将电阻Rh设为湿润状态下的人体的电阻值1kΩ,将电流Is设为人体所感知的电流的最小值1mA。并且,将商用电源95的最大瞬时值Vmax设为340V,将频率f设为60Hz。将这些值代入式1,来获得式2。
[式2]
对C求解式2得到C=7.75×103[pF]。因此,通过将连接电路的合成电容C设为7.75×103[pF]以下,即使是在商用电源95的泄漏电压施加于金属壳体3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流入人体96的电流Is抑制到1mA以下。
在连接电路19的具体例中,若忽略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电容,将合成电容C考虑为四个电容器15的并联电容,则电容器15的电容C1的上限值为C/4=1.94×103[pF]。
此外,电容器15的电容C1的具体值并不限于上述的评价例。例如,在允许的电流值、每个国家或者地域的商用电源的最大瞬时值以及构成连接电路的电容器15的个数等各种参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上述的评价式求出电容器15的电容C1的适当的上限值。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对考虑了接地导体12中的天线电流的分布的电容器15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16的优选配置进行说明。
图16以及图17是示出流入接地导体12的天线电流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金属壳体30与接地导体12对置配置。在图16以及图17中,为了简明起见,省略了触针、焊盘导体、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图示。
在图16以及图17的例子中,在供电电路4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倒L型的天线导体41以及倒F型的天线导体42,在供电电路40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地导体12。天线导体41、42以及接地导体12均从设置在天线导体41、42的供电线41a、42a的根部附近的供电电路40供给天线电流。
从供电电路40输出的天线电流在接地导体12中沿着路径43流动。一般地,在接地导体12的外周的长度包含波长缩短效果在内为天线的共振频率的λ/2以下的情况下,在图16的倒L型中,在与天线导体41的供电线41a的连接点附近天线电流变得最大,在图17的倒F型中,在与天线导体42的短路线42b的连接点附近天线电流变得最大。
对考虑了接地导体12中的天线电流的分布的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的优选配置继续进行说明。
为了说明,将接地导体12的包含天线电流的最大点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111,将包含上述天线电流的路径43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112,将其他区域设为第三区域113。其中,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以及第三区域113表示在接地导体12上的位置,并不是实际地将接地导体12分割。
图18~图21是示出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在图18~图21中,用圆圈围着的符号C表示电容器,用圆圈围着的符号E表示过电流保护元件。电容器以及过电流保护元件分别在对应的符号的位置与接地导体12和金属壳体30连接。
如图18~图21所示,电容器可以与第一区域111以及与第一区域111对置的金属壳体30的区域连接。也就是说,优选壳体内的接地导体中的、最接近供电电路40的部分经由电容器与金属壳体连接。
根据该结构,上述电容器将接地导体12的天线电流最大的区域与金属壳体30连接,因此接地导体12的天线电流被高效地传递给金属壳体30。由此,更多的天线电流被供给到金属壳体30,从而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并且,如图18~图21所示,其他电容器可以与第二区域112以及与第二区域112对置的金属壳体30的区域连接。
根据该结构,Q值较高的电容器将接地导体12的天线电流较大的区域与金属壳体30连接,因此接地导体12的天线电流被高效地传递给金属壳体30。由此,更多的天线电流被供给到金属壳体30,从而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
并且,如图18以及图21所示,过电流保护元件可以与第三区域113以及与第三区域113对置的金属壳体30的区域连接。
根据该结构,过电流保护元件将接地导体12的天线电流较小的区域与金属壳体30连接,因此不会阻碍用于获得良好的天线特性的上述电容器的配置,并能够保护上述电容器不受浪涌电压影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终端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就可以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各种变形用于本实施方式后所得到的方式、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后构建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多个方式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例如能够利用于智能手机、平板PC等具备金属壳体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1b、1c…便携式无线终端;10、10a、10b、10c…印刷布线板;11…电路块;12、12a、12b、12c…接地导体;13…触针;14…焊盘导体;15…电容器;16…过电流保护元件;17…电池;18、19…连接电路;20…树脂壳体;21…透明窗;30、30a…金属壳体;31…触垫;40…供电电路;41、42…天线导体;41a、42a…供电线;42b…短路线;43…天线电流的路径;80、81…泄漏电流;82…浪涌电流;90、95…商用电源;91…商用电源的一方端子;92…充电器;94…ESD模拟器;96…人体;111…第一区域;112…第二区域;113…第三区域。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金属壳体;
印刷布线板,其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并具有构成电源电路以及天线这两者的接地平面的接地导体;
电容器,其与所述金属壳体和所述接地导体连接;以及
过电流保护元件,其与所述金属壳体和所述接地导体连接,且动作电压比商用电源电压的最大瞬时值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电容比所述电容器的电容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是在陶瓷坯体内具有一对放电电极的放电间隙方式的过电流保护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是在陶瓷坯体内具有多对内部电极的层叠式陶瓷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地导体中,流入连接有所述电容器的区域的天线电流为流入连接有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区域的天线电流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接地导体相互对置地配置,
在将所述接地导体的包含天线电流的最大点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将包含所述天线电流的路径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将其他区域设为第三区域时,
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第一区域以及同所述第一区域对置的所述金属壳体的区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其他电容器,
所述其他电容器与所述第二区域以及同所述第二区域对置的所述金属壳体的区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电流保护元件与所述第三区域以及同所述第三区域对置的所述金属壳体的区域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流入所述天线的电流的频率下的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接地导体之间的阻抗比所述商用电源电压的频率下的所述阻抗低。
CN201790000241.3U 2016-06-21 2017-06-05 便携式无线终端 Active CN2077193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2687 2016-06-21
JP2016122687 2016-06-21
PCT/JP2017/020889 WO2017221686A1 (ja) 2016-06-21 2017-06-05 携帯無線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9393U true CN207719393U (zh) 2018-08-10

Family

ID=6078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0241.3U Active CN207719393U (zh) 2016-06-21 2017-06-05 便携式无线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7317B2 (zh)
JP (1) JP6274369B1 (zh)
KR (2) KR20180012243A (zh)
CN (1) CN207719393U (zh)
WO (1) WO20172216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5274B1 (ko) * 2018-07-05 2023-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서지 전압으로부터 부품들을 보호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구조
CN114070904B (zh) * 2020-07-30 2023-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42520A1 (de) 1972-08-30 1974-03-07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isocyanatgruppen aufweisenden telomerisaten
KR20050060517A (ko) * 2003-12-16 2005-06-22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과전류 보호 장치
JP2006222798A (ja) * 2005-02-10 2006-08-24 Sony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KR101326653B1 (ko) * 2007-01-17 2013-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JP5609922B2 (ja) 2011-08-10 2014-10-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CN205646165U (zh) * 2013-06-14 2016-10-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
WO2015108140A1 (ja) * 2014-01-20 2015-07-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装置
KR20150135909A (ko) 2014-05-26 2015-12-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제조방법, 그 실장 기판 및 포장체
CN105720313A (zh) * 2014-12-18 2016-06-29 (株)Itm半导体 能够进行nfc通信的电子装置
KR101585604B1 (ko) 2015-07-01 2016-01-14 주식회사 아모텍 감전보호용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44560B1 (ko) 2020-08-13
JP6274369B1 (ja) 2018-02-07
KR20180012243A (ko) 2018-02-05
KR20190022937A (ko) 2019-03-06
US20180103531A1 (en) 2018-04-12
JPWO2017221686A1 (ja) 2018-06-28
WO2017221686A1 (ja) 2017-12-28
US10327317B2 (en)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0685B (zh) 触电保护用电流接触器及具有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1917787B1 (ko) 감전보호기능이 내장된 휴대용 전자기기
CN105375458A (zh) 触电保护器件及具有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591375A (zh) 触电保护器件及具有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7719393U (zh) 便携式无线终端
EP261844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oard usable in th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SD and leakage current protection
CN108701943B (zh) 功能性接触器及包括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8604750A (zh) 夹式电流接触器及包括其的保护装置
CN108141993B (zh) 触电保护装置
KR101578543B1 (ko) 감전보호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JP4441969B2 (ja)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装置
TWI495077B (zh) 多埠式過電壓保護元件
KR101926599B1 (ko) 감전보호 장치
KR101916156B1 (ko) 감전보호 장치
KR20170059799A (ko) 감전보호소자
KR20170057036A (ko) 감전보호소자
KR20170059780A (ko) 감전보호용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JP2000353227A (ja) Icカード
KR20170059905A (ko) 기능성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KR20170069033A (ko) 감전보호소자
KR20170053052A (ko) 감전보호용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KR20170040635A (ko) 감전보호용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KR20170053049A (ko) 감전보호용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KR20170004797A (ko) 감전보호용 컨택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