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9726U -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9726U
CN207669726U CN201721556761.0U CN201721556761U CN207669726U CN 207669726 U CN207669726 U CN 207669726U CN 201721556761 U CN201721556761 U CN 201721556761U CN 207669726 U CN207669726 U CN 207669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post
cooling water
pipe
cold wat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67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李文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echnical Sei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echnical Sei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echnical Sei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echnical Sein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567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9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9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97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包括滑动筒、滑动柱、冷水管、供水管、回水进水软管、回水出水软管和驱动装置;滑动柱与滑动筒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冷水管和供水管均与滑动筒的外周面连接;滑动柱内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贯穿的冷水通道和换热通道;驱动装置与滑动柱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滑动柱上下运动,以使冷水管和供水管与冷水通道两端连通,或使冷水管和供水管与换热通道的两端连通;滑动柱内还设置有围绕换热通道的螺旋通道;回水进水软管和回水出水软管从滑动柱的上端部伸入滑动柱内,并分别与螺旋通道的两端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调节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

Description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大量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零部件通过注塑机采用注塑工艺制造而成。为了控制成品零部件的质量,需要控制塑料流体的冷却速度。当前,为了控制塑料流体的冷却速度,需要对注塑机的冷却系统配置复杂的管线和大量的电控阀,对这些电控阀进行控制,以调节冷却水的温度,进而控制塑料流体的冷却速度。但是对大量电控阀的控制难度较大,且容易出现控制失效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包括滑动筒、滑动柱、冷水管、供水管、回水进水软管、回水出水软管和驱动装置;
所述滑动筒竖直设置;所述滑动柱与所述滑动筒可上下滑动地配合;所述滑动柱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筒的内周面密封接触;所述冷水管和所述供水管均与所述滑动筒的外周面连接;所述冷水管和所述供水管同轴;
所述滑动柱内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贯穿的冷水通道和换热通道;所述冷水通道和所述换热通道平行设置,所述冷水通道位于所述换热通道下方;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柱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柱上下运动,以使所述冷水管和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冷水通道两端连通,或使所述冷水管和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换热通道的两端连通;
所述滑动柱内还设置有围绕所述换热通道的螺旋通道;所述回水进水软管和所述回水出水软管从所述滑动柱的上端部伸入所述滑动柱内,并分别与所述螺旋通道的两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冷水管与冷却水水源连接。供水管与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连接。回水进水软管与注塑机的冷却水回水管路连接。来自注塑机的冷却水回水管路的高温冷却水通过回水进水软管进入螺旋通道,然后通过回水出水软管排出。当需要提升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时,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柱向下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换热通道的两端连通。这样,来自冷却水水源的低温冷却水通过冷水管进入换热通道。由于围绕换热通道的螺旋通道内流动有高温冷却水,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递至换热通道内的低温冷却水中,使低温冷却水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冷却水通过供水管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当需要降低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时,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柱向上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冷水通道连通。这样,来自冷却水水源的低温冷却水通过冷水管进入冷水通道,然后通过供水管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由于螺旋通道没有围绕冷水通道,因此冷水通道中的冷却水没有被加热或者仅有少量热量传递至冷水通道中的冷却水。如此,使得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温度较低。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调节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从而实现了注塑模具内的塑料流体的冷却速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柱的上端连接。
驱动装置为液压缸,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即可控制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控制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筒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滑动柱的外周面密封接触的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围绕所述冷水管和所述供水管的端部开口处。
设置密封圈,能够避免冷水管和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泄露,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
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伸缩,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温度。当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带动滑动柱向下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换热通道的两端连通。当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带动滑动柱向上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冷水通道的两端连通。如此,实现了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柱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冷水通道和所述换热通道之间的隔热板。
设置隔热板,能够避免螺旋通道中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递至冷水通道中的低温冷却水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需要提升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时,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柱向下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换热通道的两端连通。这样,来自冷却水水源的低温冷却水通过冷水管进入换热通道。由于围绕换热通道的螺旋通道内流动有高温冷却水,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递至换热通道内的低温冷却水中,使低温冷却水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冷却水通过供水管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当需要降低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时,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柱向上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冷水通道连通。这样,来自冷却水水源的低温冷却水通过冷水管进入冷水通道,然后通过供水管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由于螺旋通道没有围绕冷水通道,因此冷水通道中的冷却水没有被加热或者仅有少量热量传递至冷水通道中的冷却水。如此,使得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温度较低。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即可对冷却水温度进行控制,其控制简单,不容易出现控制失效的情况。
2.驱动装置为液压缸,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即可控制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控制方便。
3.设置密封圈,能够避免冷水管和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泄露,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
4.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伸缩,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
5.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温度。当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带动滑动柱向下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换热通道的两端连通。当供水管中的冷却水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带动滑动柱向上运动,使冷水管和供水管分别与冷水通道的两端连通。如此,实现了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6.设置隔热板,能够避免螺旋通道中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递至冷水通道中的低温冷却水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滑动筒,11-密封圈,20-滑动柱,21-冷水通道,22-换热通道,23-螺旋通道,30-冷水管,40-供水管,41-温度传感器,51-回水进水软管,52-回水出水软管,60-液压缸,70-控制器,80-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包括滑动筒10、滑动柱20、冷水管30、供水管40、回水进水软管51、回水出水软管52和驱动装置;
所述滑动筒10竖直设置;所述滑动柱20与所述滑动筒10可上下滑动地配合;所述滑动柱20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筒10的内周面密封接触;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均与所述滑动筒10的外周面连接;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同轴;
所述滑动柱20内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贯穿的冷水通道21和换热通道22;所述冷水通道21和所述换热通道22平行设置,所述冷水通道21位于所述换热通道22下方;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柱2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柱20上下运动,以使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与所述冷水通道21两端连通,或使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与所述换热通道22的两端连通;
所述滑动柱20内还设置有围绕所述换热通道22的螺旋通道23;所述回水进水软管51和所述回水出水软管52从所述滑动柱20的上端部伸入所述滑动柱20内,并分别与所述螺旋通道23的两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冷水管30与冷却水水源连接。供水管40与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连接。回水进水软管51与注塑机的冷却水回水管路连接。来自注塑机的冷却水回水管路的高温冷却水通过回水进水软管51进入螺旋通道23,然后通过回水出水软管52排出。当需要提升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时,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柱20向下运动,使冷水管30和供水管40分别与换热通道22的两端连通。这样,来自冷却水水源的低温冷却水通过冷水管30进入换热通道22。由于围绕换热通道22的螺旋通道23内流动有高温冷却水,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递至换热通道22内的低温冷却水中,使低温冷却水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冷却水通过供水管40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当需要降低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时,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柱20向上运动,使冷水管30和供水管40分别与冷水通道21连通。这样,来自冷却水水源的低温冷却水通过冷水管30进入冷水通道21,然后通过供水管40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由于螺旋通道23没有围绕冷水通道21,因此冷水通道21中的冷却水没有被加热或者仅有少量热量传递至冷水通道21中的冷却水。如此,使得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温度较低。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调节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从而实现了注塑模具内的塑料流体的冷却速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60;所述液压缸60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柱20的上端连接。
驱动装置为液压缸60,通过控制液压缸60的伸缩即可控制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控制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筒10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滑动柱20的外周面密封接触的密封圈11;两个所述密封圈11分别围绕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的端部开口处。
设置密封圈11,能够避免冷水管30和供水管40中的冷却水泄露,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60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70。
通过控制器70控制液压缸60的伸缩,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水管40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70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41。
通过温度传感器41检测供水管40中的冷却水温度。当供水管40中的冷却水温度过低时,控制器70控制液压缸60带动滑动柱20向下运动,使冷水管30和供水管40分别与换热通道22的两端连通。当供水管40中的冷却水温度过高时,控制器70控制液压缸60带动滑动柱20向上运动,使冷水管30和供水管40分别与冷水通道21的两端连通。如此,实现了进入注塑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的冷却水的温度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柱20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冷水通道21和所述换热通道22之间的隔热板80。
设置隔热板80,能够避免螺旋通道23中高温冷却水的热量传递至冷水通道21中的低温冷却水中。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筒(10)、滑动柱(20)、冷水管(30)、供水管(40)、回水进水软管(51)、回水出水软管(52)和驱动装置;
所述滑动筒(10)竖直设置;所述滑动柱(20)与所述滑动筒(10)可上下滑动地配合;所述滑动柱(20)的外周面与所述滑动筒(10)的内周面密封接触;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均与所述滑动筒(10)的外周面连接;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同轴;
所述滑动柱(20)内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贯穿的冷水通道(21)和换热通道(22);所述冷水通道(21)和所述换热通道(22)平行设置,所述冷水通道(21)位于所述换热通道(22)下方;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柱(2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柱(20)上下运动,以使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与所述冷水通道(21)两端连通,或使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与所述换热通道(22)的两端连通;
所述滑动柱(20)内还设置有围绕所述换热通道(22)的螺旋通道(23);
所述回水进水软管(51)和所述回水出水软管(52)从所述滑动柱(20)的上端部伸入所述滑动柱(20)内,并分别与所述螺旋通道(23)的两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60);所述液压缸(60)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动柱(20)的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筒(10)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滑动柱(20)的外周面密封接触的密封圈(11);两个所述密封圈(11)分别围绕所述冷水管(30)和所述供水管(40)的端部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液压缸(60)的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控制器(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40)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70)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20)内设置有位于所述冷水通道(21)和所述换热通道(22)之间的隔热板(80)。
CN201721556761.0U 2017-11-20 2017-11-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9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6761.0U CN207669726U (zh) 2017-11-20 2017-11-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6761.0U CN207669726U (zh) 2017-11-20 2017-11-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9726U true CN207669726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676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9726U (zh) 2017-11-20 2017-11-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9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69726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冷却水温度控制结构
CN103991151B (zh) 一种加热速率可调、温度可控的模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27459A (zh) 一种eva胶膜生产线螺筒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93301U (zh) 一种细胞培养液恒温调控系统
CN207669722U (zh) 注塑模具温控装置
CN209504827U (zh) 模温机的高低温切换控制系统
CN207424709U (zh) 一种用于高温试验系统的换热装置
CN202582360U (zh) 一种恒温恒压恒液位节能型冷却水控制系统
CN207293087U (zh) 一种改良的热水罐温度自控装置
CN202656436U (zh) 水式高温模具控温系统
CN203221649U (zh) 一种用于监控ppr管材冷却水箱的系统
CN205664595U (zh) 工业用冷却水循环控制系统
CN207108972U (zh) 一种循环发酵装置
CN205937324U (zh) 液压站余热利用系统
CN206146005U (zh) 一种设有防冻舱的换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8628404U (zh) 一种铸造模具用自动控温装置
CN207669728U (zh) 旋转式冷却水温度调节设备
CN207273788U (zh) 注塑机冷却装置
CN207481157U (zh) 一种实用新型模温机
CN203472124U (zh) 押出机冷却装置
CN204331504U (zh) 一种纺浆温度控制系统
CN207669727U (zh) 注塑机用冷却水温度调节设备
CN207673895U (zh) 冷却水预混合装置
CN206663731U (zh) 注塑机冷却水混合设备
CN207669719U (zh) 热交换式冷却水控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