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0583U -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0583U
CN207640583U CN201720452131.2U CN201720452131U CN207640583U CN 207640583 U CN207640583 U CN 207640583U CN 201720452131 U CN201720452131 U CN 201720452131U CN 207640583 U CN207640583 U CN 207640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plate
bottom plate
sea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21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郦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521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0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0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05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包括底座和轮椅座;底座包括方形的底座支撑板、一对驱动轮、一对万向轮、脚踏装置和升降气缸;底座支撑板的左部安装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驱动轮、右部安装有一对前后设置的万向轮并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脚踏装置设置在底座支撑板的右端面上;升降气缸竖直向上固定在底座支撑板的上端面中心处;轮椅座固定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轮椅座包括底板、椅背、座椅板和一对扶手;椅背铰接在底板的左侧;一对扶手铰接在底板的前后两端;座椅板前后滑行设置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优点:一对扶手可以向外翻转并且与底板平行,座椅板可以自动前后滑动在底板并且可延伸滑行到扶手上。

Description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残疾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尤其以下肢残疾和瘫痪者居多,然而下肢残疾者在上下小轿车时需要别人去抱,这样就给照顾残疾人的人增添了很大的负担,如果照顾残疾人的家属是个女性,那么抱残疾人上车,就很难做到;另外,传统的轮椅仅有代步的功能,功能比较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无需他人帮忙,半自动的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包括底座和轮椅座;底座包括方形的底座支撑板、一对驱动轮、一对万向轮、脚踏装置和升降气缸;底座支撑板的左部安装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驱动轮、右部安装有一对前后设置的万向轮并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脚踏装置设置在底座支撑板的右端面上;升降气缸竖直向上固定在底座支撑板的上端面中心处;轮椅座固定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
轮椅座包括底板、椅背、座椅板和一对扶手;椅背铰接在底板的左侧;一对扶手铰接在底板的前后两端;座椅板前后滑行设置在底板上;
座椅板的下端面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前后方向的齿条;底板的内部成型有方形的移动槽;移动槽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与一对齿条相对应的滑行槽;移动槽的左侧壁上方向向左垂直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平移驱动电机;平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一对左右设置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一对扶手处于垂直状态时,相对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延伸滑行槽;延伸滑行槽正对滑行槽;一对扶手的上部的左端分别固定有方向向左设置的解锁气缸;解锁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解锁块;椅背的前后端面上开设有与解锁块相配合的解锁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椅背的上端面设置有头枕;头枕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并且竖直的插杆;插杆竖直插设在椅背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扶手包括上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横向扶手和垂直固定在横向扶手下端面上的一对方形的铰接杆;底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开设有铰接槽;铰接槽的左右侧壁之间水平设置有铰接轴;一对方形的铰接杆的下端铰接在铰接轴上;一对扶手处于垂直状态时,铰接杆相对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延伸滑行槽;延伸滑行槽正对滑行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铰接杆的宽度与铰接槽的前后方向的深度相同;铰接杆的下端成型为半圆柱面;铰接杆的下端的直径与铰接槽的前后方向的深度相同;底板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限位板;限位板分别位于铰接槽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解锁孔的水平横截面呈L字型;解锁块的水平横截面呈L字型;解锁孔的开口尺寸与解锁块的直角部尺寸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横向扶手的上端面成型为半圆柱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底板的左右两端成型有半圆柱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对扶手可以向外翻转并且与底板平行,座椅板可以自动前后滑动在底板并且可延伸滑行到扶手上;并且扶手的限位用的解锁气缸和座椅板驱动用的平移驱动电机的存在,使用者完全不需要他人帮忙就可以轻松的上下车;并且整个轮椅可以进行折叠,并与随车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扶手24展开后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B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座;11、底座支撑板;12、驱动轮;13、万向轮;14、脚踏装置;15、升降气缸;20、轮椅座;21、底板;210、移动槽;211、铰接槽; 213、铰接轴;214、限位板;215、平移驱动电机;216、驱动齿轮;22、椅背; 220、解锁孔;221、头枕;2210、插杆;23、座椅板;231、齿条;24、扶手; 240、延伸滑行槽;241、横向扶手;242、铰接杆;243、解锁气缸;2431、解锁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包括底座10和轮椅座20;底座10 包括方形的底座支撑板11、一对驱动轮12、一对万向轮13、脚踏装置14和升降气缸15;底座支撑板11的左部安装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驱动轮12、右部安装有一对前后设置的万向轮13并且万向轮13上设置有刹车;脚踏装置14设置在底座支撑板11的右端面上;升降气缸15竖直向上固定在底座支撑板11的上端面中心处;轮椅座20固定在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上;
如图1、图3、图4所示,轮椅座20包括底板21、椅背22、座椅板23和一对扶手24;椅背22铰接在底板21的左侧;一对扶手24铰接在底板21的前后两端;座椅板23前后滑行设置在底板21上;
如图1~图4所示,座椅板23的下端面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前后方向的齿条231;底板21的内部成型有方形的移动槽210;移动槽210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与一对齿条231相对应的滑行槽;移动槽210的左侧壁上方向向左垂直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平移驱动电机215;平移驱动电机21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一对左右设置的驱动齿轮216;驱动齿轮216与齿条231啮合;一对扶手24处于垂直状态时,相对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延伸滑行槽240;延伸滑行槽240正对滑行槽;一对扶手24的上部的左端分别固定有方向向左设置的解锁气缸243;解锁气缸243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解锁块2431;椅背22的前后端面上开设有与解锁块2431相配合的解锁孔220。
如图1、图3所示,椅背22的上端面设置有头枕221;头枕22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并且竖直的插杆2210;插杆2210竖直插设在椅背 22上。
如图1~图4所示,扶手24包括上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横向扶手241和垂直固定在横向扶手241下端面上的一对方形的铰接杆242;底板2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开设有铰接槽211;铰接槽211的左右侧壁之间水平设置有铰接轴213;一对方形的铰接杆242的下端铰接在铰接轴213上;一对扶手24处于垂直状态时,铰接杆242相对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延伸滑行槽240;延伸滑行槽240正对滑行槽。
如图1、图3所示,铰接杆242的宽度与铰接槽211的前后方向的深度相同;铰接杆242的下端成型为半圆柱面;铰接杆242的下端的直径与铰接槽211的前后方向的深度相同;底板21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限位板214;限位板214分别位于铰接槽211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解锁孔220的水平横截面呈L字型;解锁块2431 的水平横截面呈L字型;解锁孔220的开口尺寸与解锁块2431的直角部尺寸相同。
如图3所示,横向扶手241的上端面成型为半圆柱面。
如图1所示,底板21的左右两端成型有半圆柱面。
驱动轮12、万向轮13、升降气缸15、解锁气缸243、平移驱动电机215可以通过手柄(未画出)来控制。
上下车轮椅的工作原理:
以从汽车右侧车门进入为例,使用者通过控制驱动轮12和万向轮13使整个轮椅到达汽车右侧车门处,然后停止,然后通过手柄启动左侧的解锁气缸243,解锁气缸243驱动解锁块2431向右平移;人工向左翻下,扶手24前端靠在汽车座椅上,然后通过手柄驱动一对平移驱动电机215,平移驱动电机215通过驱动齿轮216、齿条231使座椅板23向左移动,这样使用者随着座椅板23进入到车厢内最后手臂用力把臀部移到汽车座椅上,以后再通过手柄打开另一侧的扶手24,椅背22可以向前翻,这样轮椅进行折叠,收入到汽车车厢内,以便之后下车使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包括底座(10)和轮椅座(20);其特征在于:底座(10)包括方形的底座支撑板(11)、一对驱动轮(12)、一对万向轮(13)、脚踏装置(14)和升降气缸(15);底座支撑板(11)的左部安装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驱动轮(12)、右部安装有一对前后设置的万向轮(13)并且万向轮(13)上设置有刹车;脚踏装置(14)设置在底座支撑板(11)的右端面上;升降气缸(15)竖直向上固定在底座支撑板(11)的上端面中心处;轮椅座(20)固定在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上;
轮椅座(20)包括底板(21)、椅背(22)、座椅板(23)和一对扶手(24);椅背(22)铰接在底板(21)的左侧;一对扶手(24)铰接在底板(21)的前后两端;座椅板(23)前后滑行设置在底板(21)上;
座椅板(23)的下端面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前后方向的齿条(231);底板(21)的内部成型有方形的移动槽(210);移动槽(210)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与一对齿条(231)相对应的滑行槽;移动槽(210)的左侧壁上方向向左垂直设置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平移驱动电机(215);平移驱动电机(21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一对左右设置的驱动齿轮(216);驱动齿轮(216)与齿条(231)啮合;一对扶手(24)处于垂直状态时,相对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延伸滑行槽(240);延伸滑行槽(240)正对滑行槽;一对扶手(24)的上部的左端分别固定有方向向左设置的解锁气缸(243);解锁气缸(243)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解锁块(2431);椅背(22)的前后端面上开设有与解锁块(2431)相配合的解锁孔(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椅背(22) 的上端面设置有头枕(221);头枕(22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并且竖直的插杆(2210);插杆(2210)竖直插设在椅背(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扶手(24)包括上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横向扶手(241)和垂直固定在横向扶手(241)下端面上的一对方形的铰接杆(242);底板(2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开设有铰接槽(211);铰接槽(211)的左右侧壁之间水平设置有铰接轴(213);一对方形的铰接杆(242)的下端铰接在铰接轴(213)上;一对扶手(24)处于垂直状态时,铰接杆(242)相对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延伸滑行槽(240);延伸滑行槽(240)正对滑行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其特征在于:铰接杆(242)的宽度与铰接槽(211)的前后方向的深度相同;铰接杆(242)的下端成型为半圆柱面;铰接杆(242)的下端的直径与铰接槽(211)的前后方向的深度相同;底板(21)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限位板(214);限位板(214)分别位于铰接槽(211)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其特征在于:解锁孔(220)的水平横截面呈L字型;解锁块(2431)的水平横截面呈L字型;解锁孔(220)的开口尺寸与解锁块(2431)的直角部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横向扶手(241)的上端面成型为半圆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底板(21)的左右两端成型有半圆柱面。
CN201720452131.2U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0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2131.2U CN207640583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2131.2U CN207640583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0583U true CN207640583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21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0583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0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1286U (zh) 椅背脚踏可摆动式电动双模爬楼轮椅
CN109009729B (zh) 一种可以辅助残疾人上下普通乘用车的轮椅
CN107364372A (zh) 轮椅与汽车座椅的结合机构
CN203748982U (zh) 多功能护理椅
CN107007404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轮椅
CN110063848A (zh) 一种老人如厕轮椅
US20020067057A1 (en) Convertible clinical chair/table apparatus
CN104546328B (zh) 椅背脚踏可摆动式电动双模爬楼轮椅
CN207640583U (zh) 一种助力上下车的轮椅
US3937519A (en) Mobile chair for paraplegics
KR20120134256A (ko) 휠체어
CN205434118U (zh) 多功能智能操控式轮椅
CN203647604U (zh) 护理型三姿态手动轮椅车
KR200381749Y1 (ko) 휠체어의 착탈식 전동장치
EP2168543A1 (en) Wheelchair that can be raised and converted into a stretcher
CN212037994U (zh) 一种移位坐便器
CN201719508U (zh) 带婴儿座椅的康复行走车
CN213964239U (zh) 一种可改变高度的助行车
CN108215975A (zh) 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06324932U (zh) 多功能医用轮椅
CN2935994Y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旅行椅
DE202016007516U1 (de) Tragbares Elektrofahrzeug
CN209382183U (zh) 一键折叠代步车
CN206026563U (zh) 一种高度角度可调轮椅座椅
CN206520699U (zh) 一种残疾人专用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