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0140U -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0140U
CN207640140U CN201720661296.0U CN201720661296U CN207640140U CN 207640140 U CN207640140 U CN 207640140U CN 201720661296 U CN201720661296 U CN 201720661296U CN 207640140 U CN207640140 U CN 207640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an
frying pan
heating
cook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12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谢伟峰
彭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12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0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0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0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包括锅体、炒锅和上盖,炒锅放置在锅体内,上盖盖合在炒锅上,锅体设有加热炒锅的加热装置,所述炒锅包括侧壁和平面状锅底,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小于平面状锅底的等效直径,加热装置自平面状锅底延伸到侧壁,且加热装置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的炒锅由于侧壁高度小于锅底的等效直径,整体呈扁平状,使得底部加热面积大,食材受热均匀,可以避免炒菜机在使用搅拌过程中出现食材堆积而造成糊锅问题,且加热面积大,菜肴受热均匀,提升炒菜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中式烹调中,炒菜或炒饭等是比较常见的烹调方式,而为了避免锅内的菜或饭被烧焦,必须有专人不断的以锅铲翻炒,这种传统的烹调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常常因临时处理某些紧急事情而遗忘了锅上的菜或饭,从而极易发生火灾等灾害。于是,近年来有些企业研发生产了一类自动炒菜机,通过设置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装置来不断的搅动锅内的食物,从而实现食物的翻炒,从而将食物炒熟。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烹饪锅,通过在锅内放置食材,盖上锅盖后,通过加热装置对锅加热以将锅内食材焖熟,此种烹饪方式使得烹饪食材的种类受限,还影响烹饪质量。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炒菜机,在锅盖上设置搅拌叶伸入炒锅搅拌食材,但是此种炒锅底壁面积太小,而侧壁太高,这样会造成底部加热面积太小,而且不方便盛取锅内食材,也不方便清洗炒锅。此种形状的炒锅容量有限,在盛放较多食材时,会造成食材堆积厚度太高,不方便搅拌装置进行搅拌,而且会造成受热不均匀,底部食材过热发生糊锅而上部食材过冷未熟,影响烹饪口感,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炒锅受热均匀,可提升炒菜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包括锅体、炒锅和上盖,炒锅放置在锅体内,上盖盖合在炒锅上,锅体设有加热炒锅的加热装置,所述炒锅包括侧壁和平面状锅底,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小于平面状锅底的等效直径,加热装置自平面状锅底延伸到侧壁,且加热装置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的炒锅由于侧壁高度小于锅底的等效直径,整体呈扁平状,使得底部加热面积大,食材受热均匀,可以避免炒菜机在使用搅拌过程中出现食材堆积而造成糊锅问题,且加热面积大,菜肴受热均匀,提升炒菜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平面状锅底的直径为10-25cm,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为6-10c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上设有伸入炒锅内的炒菜搅拌叶,搅拌叶在炒锅侧壁的投影高于加热装置覆盖侧壁的区域。可以保证加热区域内全部被翻炒到,避免糊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与锅口的距离大于1cm。避免搅拌叶太靠近锅口,在搅拌食材时食材从口部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炒锅侧壁包括弧形部和口部,所述口部具有收缩颈,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收缩颈下方。收缩颈具有阻挡食材的作用,同样也可以避免食材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部线圈和侧部线圈,侧部线圈顶部在炒锅侧壁上的投影位于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既有底部线圈加热,又有侧壁线圈加热,可以保证大面积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体还设有至少两个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接触平面状锅底测温。由于炒锅包括平面状的锅底,测温传感器与锅底接触实现测温,可以确保测温精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连接平面状锅底处与炒锅口的等效直线与平面状锅底的夹角为100-135度。在该夹角内,使得食材在受到搅拌翻炒时可以借助侧壁的作用实现摊开,提升食材的受热面积,又避免角度过大时,食材受到搅拌时从锅口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连接平面状锅底的第一弧形段和位于第一弧形段上方的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弧形段上的最大曲率半径越小,表面该弧形段的弯曲程度越大,本实施例上方的弯曲程度大,而下方的弯曲程度小,使得上方的第二弧形段具有阻挡食材被搅拌出去锅口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配合炒锅侧壁搅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配合炒锅锅底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炒锅由于侧壁高度小于锅底的等效直径,整体呈扁平状,使得底部加热面积大,食材受热均匀,可以避免炒菜机在使用搅拌过程中出现食材堆积而造成糊锅的问题,且加热装置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使得加热面积大,菜肴受热均匀,提升炒菜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上设有伸入炒锅内的炒菜搅拌叶,搅拌叶在炒锅侧壁的投影高于加热装置覆盖侧壁的区域。可以保证加热区域内全部被翻炒到,避免糊锅。通过在上盖上设置搅拌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穿过炒锅底壁设置搅拌叶造成不方便清洗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侧壁包括弧形部和口部,所述口部具有收缩颈,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收缩颈下方。收缩颈具有阻挡食材的作用,同样也可以避免食材溢出。与现有一般手工翻炒使用的炒锅不同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设有收缩颈,可以避免搅拌叶搅拌食材时造成食材溢出。
4、现有一般手工翻炒使用的炒锅为了便于手工翻炒,其侧壁向上会平滑外扩以便于锅铲顺着炒锅侧壁翻炒,而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侧壁为了防止搅拌叶将食材搅拌溢出,侧壁向上逐渐内收以阻挡食材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炒菜机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炒菜机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线盘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炒锅侧视图;
图5为图4中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炒锅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收颈部示意图。
附图标号:
锅体1,炒锅2,侧壁21,第一弧形段211,第二弧形段212,收缩颈213,翻边214,锅底22,上盖3,加热装置4,底部线圈41,侧部线圈42,搅拌叶5,第一搅拌叶片51,第二搅拌叶片52,测温传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包括锅体1、炒锅2和上盖3,炒锅2放置在锅体1内,上盖3盖合在炒锅2上,锅体1设有加热炒锅2的加热装置4,所述炒锅2包括侧壁21和平面状锅底22,侧壁21的竖直等效高度小于平面状锅底22的等效直径,加热装置4自平面状锅底22延伸到侧壁21,且加热装置4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可参考图4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炒锅2由于侧壁21高度小于锅底22的等效直径,整体呈扁平状,使得底部加热面积大,食材受热均匀,可以避免炒菜机在使用搅拌过程中出现食材堆积而造成糊锅的问题,且加热面积大,菜肴受热均匀,提升炒菜效果。
具体的,可参照图4,所述平面状锅底22的直径D为10-25cm,侧壁21的竖直等效高度H为6-10cm。可以理解的是,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也就是炒锅本体的高度。在该尺寸范围内的炒锅大小合适,使得炒菜机整体大小合适,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的使用,方便炒菜机的包装与搬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述上盖3上设有伸入炒锅2内的炒菜搅拌叶5,搅拌叶5在炒锅侧壁21的投影高于加热装置4覆盖侧壁的区域。可以保证加热区域内全部被翻炒到,避免糊锅。由于是通过在上盖3上设置搅拌叶5,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穿过炒锅底壁设置搅拌叶造成不方便清洗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搅拌叶5在炒锅侧壁21的投影指的是搅拌叶5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搅拌到炒锅侧壁21的区域,该区域大于加热装置4的加热区域,否则可能造成糊锅的问题。与一般手工翻炒使用的炒锅不同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炒锅2需要与炒菜机搅拌叶5配合使用,搅拌叶5的搅拌区域是固定有限的,所以搅拌区域应该大于加热装置4对炒锅2的加热区域,才能够有效避免糊锅。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照图2,所述搅拌叶5在侧壁21上的投影与锅口的距离大于1cm。也即搅拌区域与锅口具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搅拌叶5在搅拌食材时,食材从口部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述炒锅侧壁21的口部具有收缩颈213,搅拌叶5在侧壁21上的投影位于收缩颈213下方。收缩颈213具有阻挡食材的作用,同样也可以避免食材溢出。食材在炒锅2内,受到搅拌叶5作用被搅拌时,会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而收缩颈213可以阻挡食材向上运动,避免食材脱离搅拌区域而粘附在内侧壁上,因为受不到搅拌叶5的搅拌而糊锅。现有一般手工翻炒使用的炒锅为了便于手工翻炒,其侧壁向上会平滑外扩以便于锅铲顺着炒锅侧壁翻炒,或者其侧壁的剖面为直线段,而本实用新型的炒锅在口部设有收缩颈213,配合搅拌叶5使用,可以避免食材脱离搅拌区域,解决自动炒菜中糊锅的问题。可参照图5,收缩颈213为侧壁21口部的竖向段,因为在收缩颈213下方的侧壁明显外扩,而收缩颈213减缓了这种侧壁的明显外扩。在本实施例中的收缩颈213为直线段,与竖直面P具有向外的约5°的夹角,可以理解的是,收缩颈也可以是圆弧段,其等效直线与竖直面P具有的夹角在小于10°之内,都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的收缩颈,也即收缩颈与竖直面的夹角非常小(小于10°),甚至与竖直面平齐(此时收缩颈与竖直面夹角为0),或者是朝内侧延伸(此时理解为收缩颈与竖直面夹角为负数),都是在下方侧壁外扩的趋势上的收缩,所以都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的收缩颈。收缩颈213的上方为口部的翻边214,下方为外扩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加热装置4为线盘,包括底部线圈41和侧部线圈42,侧部线圈42顶部在炒锅侧壁上的投影位于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既有底部线圈41加热,又有侧壁线圈42加热,可以保证大面积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还设有至少两个测温传感器6,测温传感器6接触平面状锅底22测温。本实施例的测温传感器6为3个,均匀分布的锅体1上,穿过线盘4而与超过锅底22接触。由于炒锅包括平面状的锅底22,测温传感器6与锅底22接触实现测温,可以确保测温精准。通过设置3个测温传感器6,可以及时将温度信号检测进而反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测温传感器还可以为2个、4个或者5个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侧壁21连接平面状锅底处与锅口的等效直线与平面状锅底的夹角α为100-135度。当α小于100度时,其侧壁与底壁连接处角度太小,容易形成搅拌叶的搅拌死角,不方便自动化搅拌,也不方便清洗,当α大于135度时,侧壁摊开角度太大,侧壁对食材的阻挡作用有限,使得食材在受到搅拌时容易从锅口溢出。而在100-135度的夹角内,使得食材在受到搅拌翻炒时可以借助侧壁的作用实现摊开,提升食材的受热面积,又避免角度过大时,食材受到搅拌时从锅口溢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侧壁21包括连接平面状锅底的第一弧形段211和位于第一弧形段上方的第二弧形段212,第一弧形段211的最大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段212的最大曲率半径。弧形段上的最大曲率半径越小,表面该弧形段的弯曲程度越大,本实施例上方的弯曲程度大,而下方的弯曲程度小,使得上方的第二弧形段具有阻挡食材被搅拌出去锅口的效果。具体应用时,第一弧形段211可以为第一圆弧段,连接锅底和上侧壁,其对应的弧度为90°,所以第一弧形段211对应的最大曲率半径为第一圆弧段对应的第一半径,而第二弧形段212也可以为第二圆弧段,其对应的最大曲率半径为第二圆弧段对应的第二半径,而第一半径大于第二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考图1和图2,所述搅拌叶5包括第一搅拌叶片51和第二搅拌叶片52,所述第一搅拌叶片51配合炒锅侧壁21搅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52配合炒锅锅底22搅拌。所以搅拌叶5在旋转搅拌时,可以全方位的对炒锅内食材进行搅拌,不留搅拌死角,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
综上可见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炒锅由于侧壁高度小于锅底的等效直径,整体呈扁平状,使得底部加热面积大,食材受热均匀,可以避免炒菜机在使用搅拌过程中出现食材堆积而造成糊锅的问题,且加热装置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使得加热面积大,菜肴受热均匀,提升炒菜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上设有伸入炒锅内的炒菜搅拌叶,搅拌叶在炒锅侧壁的投影高于加热装置覆盖侧壁的区域。可以保证加热区域内全部被翻炒到,避免糊锅。通过在上盖上设置搅拌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穿过炒锅底壁设置搅拌叶造成不方便清洗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侧壁包括弧形部和口部,所述口部具有收缩颈,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收缩颈下方。收缩颈具有阻挡食材的作用,同样也可以避免食材溢出。与现有一般手工翻炒使用的炒锅不同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设有收缩颈,可以避免搅拌叶搅拌食材时造成食材溢出。
4、现有一般手工翻炒使用的炒锅为了便于手工翻炒,其侧壁向上会平滑外扩以便于锅铲顺着炒锅侧壁翻炒,而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侧壁为了防止搅拌叶将食材搅拌溢出,侧壁包括的上下两段弧形段中,上部弧形段的最大曲率半径骗小,上部弯曲程度更大,使得侧壁整体具有向上逐渐内收的趋势,以阻挡食材溢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收缩颈的具体结构不同,可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收缩颈213向内侧延伸,也可以理解为收缩颈213与竖直面P的夹角为负数,由于收缩颈213下方的侧壁向外侧延伸,而此处的收缩颈213向内侧延伸,使得侧壁在此处具有明显的收缩,同样具有阻挡食材被搅拌溢出的作用。较佳的,收缩颈与竖直面P的夹角在正负10度之内,使得炒锅整体形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影响外观,而且也不会增加工艺上的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收缩颈213与竖直面P的夹角为0。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侧壁弧形段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侧壁在逐渐往上的过程中,其对应的曲率半径逐渐变小,也就是其弯曲程度逐渐变大,因此使得侧壁具有阻挡食材被搅拌溢出锅口的效果。而此种结构的侧壁在任意区段均可以被分为下方的第一弧形段和上方的第二弧形段,同样也有第一弧形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段的最大曲率半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在不冲突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包括锅体、炒锅和上盖,炒锅放置在锅体内,上盖盖合在炒锅上,锅体设有加热炒锅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包括侧壁和平面状锅底,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小于平面状锅底的等效直径,加热装置自平面状锅底延伸到侧壁,且加热装置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状锅底的直径为10-25cm,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为6-10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伸入炒锅内的炒菜搅拌叶,搅拌叶在炒锅侧壁的投影高于加热装置覆盖侧壁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与锅口的距离大于1c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侧壁包括弧形部和口部,所述口部具有收缩颈,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收缩颈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部线圈和侧部线圈,侧部线圈顶部在炒锅侧壁上的投影位于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还设有至少两个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接触平面状锅底测温。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连接平面状锅底处与炒锅口的等效直线与平面状锅底的夹角为100-135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连接平面状锅底的第一弧形段和位于第一弧形段上方的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大于第二弧形段的最大曲率半径。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包括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配合炒锅侧壁搅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配合炒锅锅底搅拌。
CN201720661296.0U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Active CN207640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1296.0U CN207640140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1296.0U CN207640140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0140U true CN207640140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1296.0U Active CN207640140U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01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8302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8302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7125B1 (en) Apparatus for cooking foods
WO2018095420A1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CN106388549B (zh) 全自动炒菜机
CN203762844U (zh) 改进结构的多功能炒菜锅
CN201230816Y (zh) 热风自动烧烤烹饪锅
US9635975B2 (en) Stir-through lid for cookware
US20160367079A1 (en) Cooking apparatus with grease strainer
CN209733609U (zh) 一种多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7640140U (zh)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CN201286610Y (zh) 易翻炒锅
CN205885311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煎烤盘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209863554U (zh) 一种用于旋转式炒菜机的铝箔盒
CN213248309U (zh) 一种自动翻炒锅及自动炒菜机
CN210124571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0124572U (zh) 一种旋转烹饪器具
CN205458016U (zh) 一种具有颠勺效果的炒菜机
CN206979369U (zh) 自动烹饪机器人一体化锅盖工具中使用的拨叉
CN208973309U (zh) 一种新型炒菜锅
CN217118122U (zh) 炒锅
CN220158047U (zh) 一种分离式内胆电热锅
CN210158503U (zh) 具有放气孔的锅盖及煎锅
CN218186277U (zh) 基于底部搅拌式电烹饪器的食材收拢罩
CN214631600U (zh) 烹饪器具
CN209770000U (zh) 一种平底锅
CN214284457U (zh) 锅盖及炒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