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4906U -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4906U
CN207634906U CN201721510536.3U CN201721510536U CN207634906U CN 207634906 U CN207634906 U CN 207634906U CN 201721510536 U CN201721510536 U CN 201721510536U CN 207634906 U CN207634906 U CN 207634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unting seat
damping layer
plate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105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清
张肃
李忠华
孔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105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4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4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4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装底座和净水机,其中,安装底座包括:第一支架,包括与泵体的外壁相适配的支撑板以及沿支撑板的两个侧边延伸的弯折连接部,支撑板上与泵体配合的配合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减振层。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案相比,能够增加减振层与泵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升隔振效果,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底座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泵体102通过底座104配合橡胶垫106及相应的螺栓能够安装在净水机上面,其中底座104起支撑作用,主要可由金属等承受能力较大的材料制成,橡胶垫106起到隔振的作用,主要由橡胶等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存在以下缺陷:
(1)橡胶垫106由于其体积的限制,只能够吸收少部分的振动势能,因此其隔振效果较差;
(2)泵体为多向振动,而橡胶垫106的设计只是针对橡胶垫106的轴向方向起到隔振效果,在其他方向的隔振效果仍然很差;
(3)通过底座实现单层隔振,隔振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安装底座,包括:第一支架,包括与泵体的外壁相适配的支撑板以及沿支撑板的两个侧边延伸的弯折连接部,支撑板上与泵体配合的配合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减振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可以分别包括支撑板与弯折连接部,通过在支撑板上与泵体相配合的配合面上贴合设置第一减振层,与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案相比,能够增加减振层与泵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升隔振效果,降低噪音。
其中,弯折连接部可以作为与壳体的固定部,使第一支架直接固定在壳体上,也可以通过与其他部件组装后,以组装结构的形式,安装在壳体上,在弯折连接部为固定部时,在弯折连接部上开设固定孔,并在固定孔中固定设置减振套。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底座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架,包括分别与弯折连接部配合组装的两个支撑部,支撑部的外侧分别延伸形成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还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减振套,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孔内,第一固定件,配合设置于第一减振套内,并与壳体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架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第二支架,以将第二支架作为与壳体固定的固定件,第二支架包括与弯折连接部配合的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支撑部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通过在第一固定孔里设置第一减振套,以配合第一固定件固定组装,使泵体通过安装底座固定于壳体上,实现了在与壳体安装方向的隔振,进一步提升了隔振效果,降低传出噪音的强度。
其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一体化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泵体为圆柱形时,支撑板为弧形支撑板,弯折连接部为弯折连接板,弯折连接板包括:连接至侧边的斜向侧板,与斜向侧板连接的水平过渡板,以及与水平过渡板连接的第一倒U形板;其中,水平过渡板能够与第二支架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支撑部能够与第一倒U形板贴合设置,以将第一支架组装于第二支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弯折连接板的结构形式,具体可以包括倒U形板,通过设置向下开口,以与下方的支撑部配合,进而能够增加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贴合面积。
另外,弯折连接板还可以直接构造为M形截面形状,在两个M形连接板之间设置弧形支撑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贴合面之间设置第二减振层,在设置第一减振层的基础上,实现双层减振,泵体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底座传递到壳体上,通过第一减振层实现部分衰减后,传递到第二减振层后,进一步实现部分衰减,从而再进一步实现隔振效果,对应能够进一步降低壳体传出的噪声。
其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贴合面具体包括第一倒U形板与支撑部的贴合面以及水平过渡板与第二支架的贴合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倒U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连接孔依次贯穿第一倒U形板的外侧壁,第二减振层、支撑部以及第一倒U形板的内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倒U形板上、第二减振层上与支撑部上依次开设连接孔,从而能够通过安装连接件,实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组装,组装方式简单,可靠性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底座还包括:第二减振套,固定设置于连接孔内,连接件,能够配合设置于第二减振套内,以使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组装,其中,连接件为螺钉与螺母的组合件或铆钉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孔没固定设置第二减振套,以将连接件固定设置于第二减振套内,连接件的设置方向与固定件的安装方向能够相互垂直,从而实现了双向隔振,再一步提升隔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固定板相对延伸形成支撑底板,支撑部固定设置于支撑底板的顶面上,支撑底板的底面贴合设置有第三减振层,其中,在将安装底座固定于壳体内时,第三减振层与壳体侧壁贴合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架具体包括一个支撑底板以及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的支撑部,支撑底板的底面为与壳体配合组装的组装面,通过在底面上贴合设置第三减振层,在第一减振层、第二减振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一层减振层,从而使振动势能,在分别经过第一减振层与第二减振层的衰减后,经过第三减振层进一步实现衰减,从而实现隔振效果的最优化设置。
其中,第二减振层能够与第三减振层一体化设置,也可以分别贴合于第二支架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架的底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部为与第一倒U形板配合的第二倒U形板,或与第一倒U形板配合的筋条。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部可以为中空构建的第二倒U形板或实体的筋条,通过与第一倒U形板配合设置,实现较大的贴合区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减振层被构造为包裹在弧形支撑板表面的双层减振层,弧形支撑板与双层减振层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安装底座还包括:第三减振套,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固定件,配合设置于第三减振套内,并与泵体固定连接,其中,固定件为固定螺栓。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减振层可以为双层结构,以将弧形支撑板夹设于双层结构之间,一方面,组装较方便,另一方面,隔振效果更佳。
弧形支撑板与双层减振层上还对应开设第二安装孔,在泵体与第一减振层贴合组装后,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安装孔配合,以实现泵体与安装底座之间的组装,通过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第三减振套,与第一减振套、第二减振套组合,实现了多个连接处的振动衰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减振层与第三减振层一体化设置,并与第二支架的外形适配,以套接在第二支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减振层与第三减振层进行一体化设置,并且一体化后的减振层结构与第二支架的外形相适配,以实现第二支架与一体化减振层之间的套接,一方面,能够提升第二支架的支撑性能,另一方面,安装方便,隔振效果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减振层为橡胶垫或EVA泡沫垫;和/或减振套为橡胶套或弹簧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为金属支架。
具体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为钣金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净水机,包括:机壳;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底座,固定于机壳上;水泵,固定于安装底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以净水机为例,壳体为净水机的机壳,泵体与水泵,通过设置,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底座,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1)增大了减振层与水泵及净水机的接触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
(2)固定件具体可以为限位螺栓,连接件可以为限位螺钉,通过在固定件以及连接件处设置减振套,与限位螺栓、螺钉配合,能够进一步优化隔振效果。
(3)通过设置第一减振层、第二减振层与第三减振层,三层隔振的设计能够使橡胶、EVA泡沫等减振材料吸收更多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小水泵传递给净水机的振动。
(4)通过设置倒U形板,进一步增加了增大了隔振面积,因此不仅在纵向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在横向也有较好的隔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泵体与安装底座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底座的组装结构示意;
图3示出了图2中安装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安装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安装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减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减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与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水泵与安装底座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安装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泵体,104底座,106橡胶垫,安装底座20,202第一支架,2022弧形支撑板,204第一减振层,206第二支架,208第一减振套,210第一固定件,2024斜向侧板,2026水平过渡板,2028第一倒U形板,212第二减振层,214第二减振套,2162螺钉,2164螺母,218第三减振层,220第二固定件,3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安装底座。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装底座20,包括:第一支架202,包括与泵体的外壁相适配的支撑板以及沿支撑板的两个侧边延伸的弯折连接部,支撑板上与泵体配合的配合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减振层20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02可以分别包括支撑板与弯折连接部,通过在支撑板上与泵体相配合的配合面上贴合设置第一减振层204,与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案相比,能够增加减振层与泵体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升隔振效果,降低噪音。
其中,弯折连接部可以作为与壳体的固定部,使第一支架202直接固定在壳体上,也可以通过与其他部件组装后,以组装结构的形式,安装在壳体上,在弯折连接部为固定部时,在弯折连接部上开设固定孔,并在固定孔中固定设置减振套。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底座20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5、图6以及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架206,包括分别与弯折连接部配合组装的两个支撑部,支撑部的外侧分别延伸形成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还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减振套208,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孔内,第一固定件210,配合设置于第一减振套208内,并与壳体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支架202的基础上增加设置第二支架206,以将第二支架206作为与壳体固定的固定件,第二支架206包括与弯折连接部配合的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支撑部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通过在第一固定孔里设置第一减振套208,以配合第一固定件210固定组装,使泵体通过安装底座20固定于壳体上,实现了在与壳体安装方向的隔振,进一步提升了隔振效果,降低传出噪音的强度。
其中,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一体化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第一固定件210具体为限位螺栓。
实施例三: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泵体为圆柱形时,支撑板为弧形支撑板2022,弯折连接部为弯折连接板,弯折连接板包括:连接至侧边的斜向侧板2024,与斜向侧板2024连接的水平过渡板2026,以及与水平过渡板2026连接的第一倒U形板2028;其中,水平过渡板2026能够与第二支架206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支撑部能够与第一倒U形板2028贴合设置,以将第一支架202组装于第二支架206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弯折连接板的结构形式,具体可以包括倒U形板,通过设置向下开口,以与下方的支撑部配合,进而能够增加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之间的贴合面积。
另外,弯折连接板还可以直接构造为M形截面形状,在两个M形连接板之间设置弧形支撑板2022。
实施例四: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支架206与第一支架202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层21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的贴合面之间设置第二减振层212,在设置第一减振层204的基础上,实现双层减振,泵体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通过安装底座20传递到壳体上,通过第一减振层204实现部分衰减后,传递到第二减振层212后,进一步实现部分衰减,从而再进一步实现隔振效果,对应能够进一步降低壳体传出的噪声。
其中,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之间的贴合面具体包括第一倒U形板2028与支撑部的贴合面以及水平过渡板2026与第二支架206的贴合面。
实施例五: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倒U形板2028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连接孔依次贯穿第一倒U形板2028的外侧壁,第二减振层212、支撑部以及第一倒U形板2028的内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倒U形板2028上、第二减振层212上与支撑部上依次开设连接孔,从而能够通过安装连接件,实现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固定组装,组装方式简单,可靠性高。
实施例六:
如图2至图5、图7、图9以及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底座20还包括:第二减振套214,固定设置于连接孔内,连接件,能够配合设置于第二减振套214内,以使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固定组。
如图9和图10所示,连接件为螺钉2162与螺母2164的组合件或铆钉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孔没固定设置第二减振套214,以将连接件固定设置于第二减振套214内,连接件的设置方向与固定件的安装方向能够相互垂直,从而实现了双向隔振,再一步提升隔振效果。
实施例七: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两个固定板相对延伸形成支撑底板,支撑部固定设置于支撑底板的顶面上,支撑底板的底面贴合设置有第三减振层218,其中,在将安装底座20固定于壳体内时,第三减振层218与壳体侧壁贴合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6具体包括一个支撑底板以及设置在支撑底板上的支撑部,支撑底板的底面为与壳体配合组装的组装面,通过在底面上贴合设置第三减振层218,在第一减振层204、第二减振层212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一层减振层,从而使振动势能,在分别经过第一减振层204与第二减振层212的衰减后,经过第三减振层218进一步实现衰减,从而实现隔振效果的最优化设置。
其中,第二减振层212能够与第三减振层218一体化设置,也可以分别贴合于第二支架206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架206的底面。
实施例八: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部为与第一倒U形板2028配合的第二倒U形板,或与第一倒U形板2028配合的筋条。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部可以为中空构建的第二倒U形板或实体的筋条,通过与第一倒U形板2028配合设置,实现较大的贴合区域。
实施例九:
如图2至图5以及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减振层204被构造为包裹在弧形支撑板2022表面的双层减振层,弧形支撑板2022与双层减振层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安装底座20还包括:第三减振套,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固定件220,配合设置于第三减振套内,并与泵体固定连接,其中,固定件为固定螺栓。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层204可以为双层结构,以将弧形支撑板2022夹设于双层结构之间,一方面,组装较方便,另一方面,隔振效果更佳。
弧形支撑板2022与双层减振层上还对应开设第二安装孔,在泵体与第一减振层204贴合组装后,通过第二固定件220与第二安装孔配合,以实现泵体与安装底座20之间的组装,通过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第三减振套,与第一减振套208、第二减振套214组合,实现了多个连接处的振动衰减。
如图11所示,第二固定件220具体为限位螺栓。
实施例十: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减振层212与第三减振层218一体化设置,并与第二支架206的外形适配,以套接在第二支架206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减振层212与第三减振层218进行一体化设置,并且一体化后的减振层结构与第二支架206的外形相适配,以实现第二支架206与一体化减振层之间的套接,一方面,能够提升第二支架206的支撑性能,另一方面,安装方便,隔振效果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减振层为橡胶垫或EVA泡沫垫;和/或减振套为橡胶套或弹簧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均为金属支架。
具体地,第一支架202与第二支架206均为钣金件。
如图12与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净水机,包括:机壳;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底座20,固定于机壳上;水泵30,固定于安装底座20上。
在该实施例中,以净水机为例,壳体为净水机的机壳,泵体与水泵30,通过设置,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底座20,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1)增大了减振层与水泵30及净水机的接触面积,因此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
(2)固定件具体可以为限位螺栓,连接件可以为限位螺钉,通过在固定件以及连接件处设置减振套,与限位螺栓、螺钉配合,能够进一步优化隔振效果。
(3)通过设置第一减振层204、第二减振层212与第三减振层218,三层隔振的设计能够使橡胶、EVA泡沫等减振材料吸收更多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小水泵30传递给净水机的振动。
(4)通过设置倒U形板,进一步增加了增大了隔振面积,因此不仅在纵向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在横向也有较好的隔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安装有泵体,并且所述安装底座能够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包括:
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泵体相适配的支撑板以及沿所述支撑板的两个侧边延伸的弯折连接部,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泵体配合的配合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减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架,包括分别与所述弯折连接部配合组装的两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外侧分别延伸形成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还有第一固定孔;
第一减振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第一固定件,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减振套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体为圆柱形时,所述支撑板为弧形支撑板,所述弯折连接部为弯折连接板,所述弯折连接板包括:
连接至所述侧边的斜向侧板,与所述斜向侧板连接的水平过渡板,以及与所述水平过渡板连接的第一倒U形板;
其中,所述水平过渡板能够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支撑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倒U形板贴合设置,以将所述第一支架组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倒U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倒U形板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减振层、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一倒U形板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还包括:
第二减振套,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连接件,能够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减振套内,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组装,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螺钉与螺母的组合件或铆钉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固定板相对延伸形成支撑底板,所述支撑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上,
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贴合设置有第三减振层,
其中,在将所述安装底座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时,所述第三减振层与所述壳体侧壁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为与所述第一倒U形板配合的第二倒U形板,或与所述第一倒U形板配合的筋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振层被构造为包裹在所述弧形支撑板表面的双层减振层,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双层减振层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安装底座还包括:
第三减振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第二固定件,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三减振套内,并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减振层与所述第三减振层一体化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外形适配,以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层为橡胶垫或EVA泡沫垫;和/或
所述减振套为橡胶套或弹簧套。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均为金属支架。
13.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底座,固定于所述机壳上;
水泵,固定于所述安装底座上。
CN201721510536.3U 2017-11-14 2017-11-14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Active CN207634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0536.3U CN207634906U (zh) 2017-11-14 2017-11-14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0536.3U CN207634906U (zh) 2017-11-14 2017-11-14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4906U true CN207634906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10536.3U Active CN207634906U (zh) 2017-11-14 2017-11-14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4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380A (zh) * 2017-11-14 2019-05-2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380A (zh) * 2017-11-14 2019-05-2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09006733A (es) Ensamble de conector para miembros de panel de montaje de extremo.
CN207116667U (zh) 基站天线安装结构
TW201007896A (en) Device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7387417B (zh) 双层压缩机及其安装方法
CN207634906U (zh)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CN109780380A (zh) 安装底座和净水机
JP2013172450A (ja) 超音波センサー装置
CN101978218A (zh) 具有整体式紧固元件的厨房灶台和用于厨房灶台的整体式紧固元件
CN207537734U (zh) 用于洗衣机的减振机构及洗衣机
CN205882331U (zh) 一种同轴线组件
WO2009063810A1 (ja) 車体筐体固定構造
CN209313676U (zh) 振动电机
CN21614221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隔音板
JP5173943B2 (ja) 電子装置の振動発生装置
CN105020803A (zh) 减振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KR100683262B1 (ko) 스피커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벽면 고정장치
CN2937282Y (zh) 玻璃框角码
CN209896338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电子设备连接器机构
CN108826514A (zh) 一体式固定支架、油分气分固定组件及空调器
CN208180891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基板
CN210662515U (zh) 一种一体化洗墙灯
CN201169299Y (zh) 一种发动机机罩
CN208551302U (zh) 净水器组件
CN217374381U (zh) 一种复合式汽车夹层隔音棉
CN217966968U (zh) 一种汽车配件收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