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0441U - 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30441U CN207630441U CN201721784603.0U CN201721784603U CN207630441U CN 207630441 U CN207630441 U CN 207630441U CN 201721784603 U CN201721784603 U CN 201721784603U CN 207630441 U CN207630441 U CN 2076304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ression bar
- top plate
- locking mechanism
- automatic ejection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包括翘板结构、压杆、顶板和顶针,翘板结构连接在底座上,顶板位于模胚内部,压杆的一端与翘板结构接触,压杆的另一端穿过定模,并可与动模接触或脱离;翘板结构背向压杆的一侧与顶板的底部接触;顶针的一端与顶板连接,顶针的另一端插入定模内,并可与双色模具内部的产品接触或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顺利完成双色模具的二次成型操作;使一次产品能够抵抗双色模具的注塑压力,避免了一次产品在二次成型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保证了双色模具的注塑质量和成品率;实现了一次产品的自动顶出并锁死,并且结构简单、加工维修方便、对模胚的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成型现在在塑料模具行业越来深受大家喜欢、趋势逐渐在增长。利润比单色模大,但技术难度比单色模复杂,主要体现在双色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双色产品成型工艺技术。
然而现有的双色模具在一次成型完成后,需要通过顶出机构,将产品完全顶起出;在二次成型时,需要将一次产品拉回定模,并配合二次前模进行二次成型;由于产品造型设计,因此在二次成型过程中,通常需要顶出机构再次将一次产品顶起一段距离,才能完成二次成型工作;
然而现有的顶出机构对注塑压力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很容易出现在二次成型的过程中,一次产品出现移动导致二次成型失败的情况;如果加大顶出机构对注塑压力的抵抗力,则会将双色模具设计的极为复杂,进而导致双色模具的故障率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本技术方案中的双色模具对塑胶进行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后形成最终的产品,双色模具的动模也分为一次侧动模和二次侧动模;
当双色模具对塑胶进行一次成型时,一次侧动模压向定模,在一次侧动模和定模之间注入塑胶并制成一次产品,之后一次侧动模将背向定模移动;
转动定模将其移动至二次侧动模的下方,二次侧动模将朝向定模移动并压合在定模和一次产品上;
此时,二次侧动模还将通过压杆向翘板结构施加压力,使翘板结构将顶板顶起,并使顶针将一次产品顶起;再对二次侧动模和定模所围绕的空间注塑并制成二次产品;二次侧动模再背向定模移动,双色模具再通过移动顶板使顶针将二次产品顶出,形成最终的产品;
其中,由于翘板结构使顶针将一次产品顶起,用于顺利完成双色模具的二次成型操作;同时由于翘板结构将一次产品顶起,使一次产品能够抵抗双色模具的注塑压力,避免了一次产品在二次成型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保证了双色模具的注塑质量和成品率;同时由于动模在压合定模时,即可直接向压杆施加压力,使翘板结构将顶板和顶针顶起,实现了一次产品的自动顶出并锁死,并且本技术方案成本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维修方便、对模胚的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安装在双色模具内部,所述双色模具包括动模、定模、模胚和底座,所述动模位于所述定模的上方,所述定模的底部与所述模胚连接,所述模胚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包括翘板结构、压杆、顶板和顶针,所述翘板结构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模胚内部,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翘板结构接触,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模,并可与所述动模接触或脱离;所述翘板结构背向所述压杆的一侧与所述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顶针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定模内,并可与所述双色模具内部的产品接触或脱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翘板结构包括板体、固定架和固定螺钉,所述板体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底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板体为V字形结构,所述板体的闭口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板体开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杆和顶板接触。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扣机,所述扣机包括控制杆、弹簧和弹珠,所述模胚具有固定孔,所述弹珠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孔的孔底,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珠接触,使所述弹珠可沿所述弹簧的轴向移动;
所述控制杆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侧面上,所述控制杆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弹珠匹配的凹槽,所述顶板将所述控制杆的凹槽移动至所述弹珠处,使所述弹珠嵌入所述凹槽内,使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模胚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杆由磁铁制成,所述弹珠由磁铁制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杆包括上压杆、下压杆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沿所述压杆的轴向插入所述上压杆内并与所述上压杆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沿所述压杆的轴向插入所述下压杆内并与所述下压杆可拆卸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杆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在所述连接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能够保证顺利完成双色模具的二次成型操作;还使一次产品能够抵抗双色模具的注塑压力,避免了一次产品在二次成型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保证了双色模具的注塑质量和成品率;同时实现了一次产品的自动顶出并锁死,并且成本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维修方便、对模胚的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中,翘板结构未将顶板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中,翘板结构将顶板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双色模具 2、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3、一次产品
11、动模 12、定模 13、模胚 14、底座
21、翘板结构 22、压杆 23、顶板 24、顶针
25、扣机 211、板体 212、固定架 213、固定螺钉
214、转轮 221、上压杆 222、下压杆 223、连接柱
224、垫片 251、控制杆 252、弹珠 25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安装在双色模具1内部,双色模具1包括动模11、定模12、模胚13和底座14,动模11位于定模12的上方,定模12的底部与模胚13连接,模胚13的底部与底座14连接,自动顶出锁死机构2包括翘板结构21、压杆22、顶板23和顶针24,翘板结构21连接在底座14上,顶板23位于模胚13内部,压杆22的一端与翘板结构21接触,压杆22的另一端穿过定模12,并可与动模11接触或脱离;翘板结构21背向压杆22的一侧与顶板23的底部接触;顶针24的一端与顶板23连接,顶针24的另一端插入定模12内,并可与双色模具1内部的产品接触或脱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双色模具1对塑胶进行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后形成最终的产品,双色模具1的动模11也分为一次侧动模11和二次侧动模11;
当双色模具1对塑胶进行一次成型时,一次侧动模11压向定模12,在一次侧动模11和定模12之间注入塑胶并制成一次产品3,之后一次侧动模11将背向定模12移动;
转动定模12将其移动至二次侧动模11的下方,二次侧动模11将朝向定模12移动并压合在定模12和一次产品3上;
此时,二次侧动模11还将通过压杆22向翘板结构21施加压力,使翘板结构21将顶板23顶起,并使顶针24将一次产品3顶起;再对二次侧动模11和定模12所围绕的空间注塑并制成二次产品;二次侧动模11再背向定模12移动,双色模具1再通过移动顶板23使顶针24将二次产品顶出,形成最终的产品;
其中,由于翘板结构21使顶针24将一次产品3顶起,用于顺利完成双色模具1的二次成型操作;同时由于翘板结构21将一次产品3顶起,使一次产品3能够抵抗双色模具1的注塑压力,避免了一次产品3在二次成型过程中出现移动的情况,保证了双色模具1的注塑质量和成品率;同时由于动模11在压合定模12时,即可直接向压杆22施加压力,使翘板结构21将顶板23和顶针24顶起,实现了一次产品3的自动顶出并锁死,并且本技术方案成本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维修方便、对模胚13的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具体的,翘板结构21包括板体211、固定架212和固定螺钉213,板体211与固定架212可转动的连接,固定螺钉213穿过固定架212与底座14连接。
进一步的,板体211为V字形结构,板体211的闭口一端与固定架212可转动的连接,板体211开口的两端分别与压杆22和顶板23接触;压杆22对板体211开口的一端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板体211开口的另一端向上移动,以向上顶起顶板23。
可选的,板体211的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轮214。
优选的,还包括扣机25,扣机25包括控制杆251、弹簧(图中未示出)和弹珠252,模胚13具有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弹珠252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孔内,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孔的孔底,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珠252接触,使弹珠252可沿弹簧的轴向移动;
控制杆251连接在顶板23的侧面上,控制杆251的侧面具有与弹珠252匹配的凹槽253,顶板23将控制杆251的凹槽253移动至弹珠252处,使弹珠252嵌入凹槽253内,使顶板23固定在模胚13上;通过利用扣机25,用于锁死顶板23和顶针24,以提高一次产品3抵抗二次成型过程中的注塑压力,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进一步的,控制杆251由磁铁制成,弹珠252由磁铁制成;通过将控制杆251和磁铁用磁铁制成,以进一步的提高对顶板23和顶针24进行锁死的牢固度,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一次产品3抵抗二次成型过程中的注塑压力。
优选的,压杆22包括上压杆221、下压杆222和连接柱223,连接柱223的一端沿压杆22的轴向插入上压杆221内并与上压杆221可转动的连接,连接柱223的另一端沿压杆22的轴向插入下压杆222内并与下压杆222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压杆22还包括垫片224,垫片224套在连接柱223上,通过将压杆22设置为上压杆221和下压杆222,并通过连接柱223连接为一体,再通过在连接柱223上套不同数量的垫片224,以改变压杆22的整体长度,以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双色模具1的要求,扩大了自动顶出锁死机构2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安装在双色模具内部,所述双色模具包括动模、定模、模胚和底座,所述动模位于所述定模的上方,所述定模的底部与所述模胚连接,所述模胚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
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包括翘板结构、压杆、顶板和顶针,所述翘板结构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模胚内部,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翘板结构接触,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模,并可与所述动模接触或脱离;所述翘板结构背向所述压杆的一侧与所述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顶针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定模内,并可与所述双色模具内部的产品接触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结构包括板体、固定架和固定螺钉,所述板体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底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V字形结构,所述板体的闭口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板体开口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杆和顶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机,所述扣机包括控制杆、弹簧和弹珠,所述模胚具有固定孔,所述弹珠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孔的孔底,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珠接触,使所述弹珠可沿所述弹簧的轴向移动;
所述控制杆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侧面上,所述控制杆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弹珠匹配的凹槽,所述顶板将所述控制杆的凹槽移动至所述弹珠处,使所述弹珠嵌入所述凹槽内,使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模胚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由磁铁制成,所述弹珠由磁铁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上压杆、下压杆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沿所述压杆的轴向插入所述上压杆内并与所述上压杆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沿所述压杆的轴向插入所述下压杆内并与所述下压杆可拆卸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在所述连接柱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84603.0U CN207630441U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84603.0U CN207630441U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30441U true CN207630441U (zh) | 2018-07-20 |
Family
ID=62852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8460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0441U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304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9238A (zh) * | 2018-08-29 | 2018-11-27 | 绍兴中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扣弹片机 |
-
2017
- 2017-12-19 CN CN201721784603.0U patent/CN2076304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9238A (zh) * | 2018-08-29 | 2018-11-27 | 绍兴中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扣弹片机 |
CN108899238B (zh) * | 2018-08-29 | 2023-11-03 | 绍兴中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扣弹片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93742U (zh) | 一种用于带卡扣产品脱模的顶针二次顶出机构 | |
CN201516677U (zh) |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1189709Y (zh) | 塑胶模具翘翘板结构 | |
CN207630441U (zh) | 一种自动顶出锁死机构 | |
CN106671350B (zh) | 一种双材料盖体的二次注塑模具 | |
CN204955308U (zh) | 一种边顶出边抽芯的镶嵌类立式注塑模具结构 | |
CN210820671U (zh) | 一种普通模具可实现螺丝柱内外侧倒扣强脱的模具机构 | |
CN104760225A (zh) | 一种浮动式滑块抽芯脱模机构 | |
CN205735855U (zh) | 一种型腔抽芯的模具结构 | |
CN201279866Y (zh) | 二次顶出机构 | |
CN203125793U (zh) | 塑料模具螺纹套轴向定位结构 | |
CN207359542U (zh) | 一种机械脱模勾锁结构 | |
CN206623343U (zh) | 一种注塑模侧抽芯机构 | |
CN202653096U (zh) | 茶叶模型压制装置 | |
CN215750405U (zh) | 具有滑块斜导柱自动回位结构的双色模具 | |
CN101733880A (zh) | 二次顶出机构 | |
CN205705102U (zh) | 一种高质量的摩托车尾灯罩注塑模具 | |
CN203125799U (zh) | 丝筒顶出模具 | |
CN204525968U (zh) | 一种调谐支架注射模 | |
CN210634034U (zh) | 一种橡胶手机外壳制作用模具 | |
CN203611429U (zh) | 一种注塑模具行程限位机构 | |
CN208410513U (zh) | 一种双色注塑成型机构 | |
CN201415457Y (zh) | 塑料制品隐藏式顶针脱模结构 | |
CN205202001U (zh) | 按键成型模具 | |
CN205905257U (zh) | 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