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1323U -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1323U
CN207621323U CN201721513261.9U CN201721513261U CN207621323U CN 207621323 U CN207621323 U CN 207621323U CN 201721513261 U CN201721513261 U CN 201721513261U CN 207621323 U CN207621323 U CN 207621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refers
wedge
conical surface
neck b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132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飞
李明
刘志刚
靖宁
梁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132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1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1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1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通过在内衬套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楔形锥面以及在外衬套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二楔形锥面,并使第二楔形锥面抵靠并套接在第一楔形锥面上,由此实现在换挡指的头部抵靠在档位槽的任一档位上时,弹性元件能够推动内衬套沿换挡指滑动,以使第一楔形锥面沿第二楔形锥面滑动,从而使外衬套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抵靠在套筒的内侧壁上,以消除换挡指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的间隙,避免手柄杆的换挡球头晃动,进而提升换挡器的换挡品质感。

Description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背景技术
现有换挡器的子弹头换挡指采用螺旋弹簧作为施力元件,其能够准确控制各档位的无负载操作力;并且,在模具件加工完成后,还可以通过调整螺旋弹簧的刚度等参数来优化各档位的无负载操作力,从而有利于提升换挡器的换挡手感。
目前,现有换挡器的子弹头换挡指装配在手柄杆的套筒内,并随着手柄杆的换挡动作在套筒内沿轴向运动;同时,在子弹头换挡指在套筒内沿轴向运动时,其还会受到套管的内侧壁施加的径向作用力。此时,若子弹头换挡指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则子弹头换挡指在随手柄杆运动时,必须首先克服其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由于该间隙会经过杠杆比放大至手柄杆的换挡球头的操作位置上,因此导致手柄杆的换挡球头的自由间隙过大,从而导致手柄杆的换挡球头晃动,进而降低了换挡器的品质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以解决现有换挡器的子弹头换挡指在套筒内沿轴向运动时,由于子弹头换挡指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手柄杆的换挡球头晃动的技术问题,以提升换挡器的换挡品质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指结构,包括档位块、手柄杆和换挡指,所述档位块上设有档位槽,所述手柄杆上设有套筒,所述换挡指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套筒上,所述换挡指的头部伸出所述套筒并抵靠在所述档位槽上;
所述换挡指结构还包括外衬套、内衬套和弹性元件,所述外衬套、所述内衬套和所述弹性元件均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内衬套的内侧壁抵靠并套接在所述换挡指上;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换挡指上,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套筒的一端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内衬套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内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楔形锥面,所述外衬套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楔形锥面,所述第二楔形锥面抵靠并套接在所述第一楔形锥面上;
在所述换挡指的头部抵靠在所述档位槽的任一档位上时,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内衬套沿所述换挡指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楔形锥面沿所述第二楔形锥面滑动,从而使所述外衬套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抵靠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衬套的内侧壁与所述换挡指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衬套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及左右表面的第一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衬套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及左右表面的第二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挡指的头部上设有第一储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衬套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储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储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设计模具浇筑口的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挡器,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换挡指结构,所述手柄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档位块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指结构,通过在内衬套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楔形锥面以及在外衬套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二楔形锥面,并使第二楔形锥面抵靠并套接在第一楔形锥面上,由此实现在换挡指的头部抵靠在档位槽的任一档位上时,弹性元件能够推动内衬套沿换挡指滑动,以使第一楔形锥面沿第二楔形锥面滑动,从而使外衬套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抵靠在套筒的内侧壁上,以消除换挡指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的间隙,避免手柄杆的换挡球头晃动,进而提升换挡器的换挡品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换挡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换挡指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衬套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子弹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档位块;11、档位槽;2、手柄杆;21、套筒;3、换挡指;31、头部;311、第一储油槽;4、外衬套;41、第二楔形锥面;42、第一开口;43、第二储油槽;44、凹槽;5、内衬套;51、第一楔形锥面;52、第二开口;53、第三储油槽;6、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的描述都是针对图1进行限定的,当换挡指结构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换挡指结构,包括档位块1、手柄杆2和换挡指3,所述档位块1上设有档位槽11,所述手柄杆2上设有套筒21,所述换挡指3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套筒21上,所述换挡指3的头部31伸出所述套筒21并抵靠在所述档位槽31上;
所述换挡指结构还包括外衬套4、内衬套5和弹性元件6,所述外衬套4、所述内衬套5和所述弹性元件6均设于所述套筒21内;所述内衬套5的内侧壁抵靠并套接在所述换挡指3上;所述弹性元件6套设在所述换挡指3上,且所述弹性元件6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套筒21的一端上,所述弹性元件6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内衬套5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内衬套5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楔形锥面51,所述外衬套4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楔形锥面41,所述第二楔形锥面41抵靠并套接在所述第一楔形锥面51上;
在所述换挡指3的头部31抵靠在所述档位槽11的任一档位上时,所述弹性元件6推动所述内衬套4沿所述换挡指3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楔形锥面51沿所述第二楔形锥面41滑动,从而使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抵靠在所述套筒21的内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内衬套5的外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一楔形锥面51以及在所述外衬套4的内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二楔形锥面41,并使所述第二楔形锥面41抵靠并套接在所述第一楔形锥面51上,由此实现在所述换挡指3的头部31抵靠在所述档位槽31的任一档位上时,所述弹性元件6能够推动所述内衬套5沿所述换挡指3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楔形锥面51沿所述第二楔形锥面41滑动,从而使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抵靠在所述套筒21的内侧壁上,以消除所述换挡指3与所述套管2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的间隙,避免所述手柄杆2的换挡球头晃动,进而提升换挡器的换挡品质感。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换挡器进行换挡时,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受到所述套管21的内侧壁的径向力,该径向力通过所述外衬套4传递到所述内衬套5上,由于此时所述内衬套5的内侧壁抵靠在所述换挡指3上,使得所述内衬套5的内侧壁与所述换挡指3紧密地贴合,因此所述内衬套5能够有效地抵消该径向力,以避免所述外衬套5沿靠近所述换挡指3的方向径向收缩,从而避免所述换挡指3与所述套管2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的间隙,以避免所述手柄杆2的换挡球头晃动,进而进一步提升了所述换挡器的换挡品质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内衬套5的内侧壁抵靠并套接在所述换挡指3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衬套5的内侧壁与所述换挡指3过盈配合。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在所述弹性元件6推动所述内衬套5沿所述换挡指3滑动时,确保所述第一楔形锥面51能够顺畅地沿所述第二楔形锥面41滑动,从而确保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能够顺畅地向外扩张并最终抵靠在所述套筒21的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外衬套4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及左右表面的第一开口42。
如图6所示,为了在所述换挡指3的头部抵靠在所述档位槽11的任一档位上时,所述弹性元件6能够顺畅地推动所述内衬套4沿所述换挡指3滑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衬套5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及左右表面的第二开口52。
如图7所示,为了提高所述换挡指3的润滑效果,以提升所述换挡器的换挡平顺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换挡指3的头部31上设有第一储油槽311,以通过所述第一储油槽311对所述换挡指3进行润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油槽311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为了确保对所述换挡指3充分地润滑,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储油槽3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储油槽311圆周均布在所述换挡指3的头部31的外侧壁上。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外衬套4的润滑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换挡器的换挡平顺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外衬套4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储油槽43,以通过所述第二储油槽43对所述外衬套4进行润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油槽4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为了确保对所述外衬套4充分地润滑,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储油槽4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储油槽311圆周均布在所述外衬套4的内侧壁上。
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内衬套5的润滑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换挡器的换挡平顺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衬套5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储油槽53,以通过所述第三储油槽53对所述内衬套5进行润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储油槽5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为了确保对所述内衬套5充分地润滑,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三储油槽5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储油槽53圆周均布在所述内衬套5的外侧壁上。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避免所述外衬套4在所述套筒21内滑动的过程中受力不均衡,以提高所述换挡器的换挡平顺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设计模具浇筑口的凹槽44,通过在所述外衬套4上设置所述凹槽44用于设计模具浇筑口,以避免注塑成型后的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上出现凸点,从而避免了所述外衬套4在所述套筒21内滑动的过程中受力不均衡,并且减少了所述外衬套4与所述套筒2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所述外衬套4在所述套筒21内滑动的平顺性,以提高所述换挡器的换挡平顺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内衬套5沿所述换挡指3滑动的过程中受力不均衡,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衬套5以及所述换挡指3上也设有用于设计模具浇筑口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简单化,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性元件6为螺旋弹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6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零部件,只需满足便于所述弹性元件6推动所述内衬套4沿所述换挡指3滑动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挡器,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换挡指结构,所述手柄杆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档位块1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换挡指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在所述换挡指3的头部31抵靠在所述档位槽31的任一档位上时,所述弹性元件6推动所述内衬套5沿所述换挡指3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楔形锥面51沿所述第二楔形锥面41滑动,从而使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最终抵靠在所述套筒21的内侧壁上,以消除所述换挡指3与所述套管2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同时,在所述换挡器进行换挡时,由于所述内衬套5的内侧壁抵靠在所述换挡指3上,使得所述内衬套5的内侧壁与所述换挡指3紧密地贴合,因此所述内衬套5能够有效地抵消所述外衬套4的外侧壁受到所述套管21的内侧壁的径向力,以避免所述外衬套5沿靠近所述换挡指3的方向径向收缩,从而进一步避免所述换挡指3与所述套管2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以避免所述手柄杆2的换挡球头晃动,进而提升了换挡器的换挡品质感。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通过在内衬套5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楔形锥面51以及在外衬套4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二楔形锥面41,并使第二楔形锥面41抵靠并套接在第一楔形锥面51上,由此实现在换挡指3的头部31抵靠在档位槽11的任一档位上时,弹性元件6能够推动内衬套5沿换挡指3滑动,以使第一楔形锥面51沿第二楔形锥面41滑动,从而使外衬套4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抵靠在套筒21的内侧壁上,以消除换挡指3与套管2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避免手柄杆2的换挡球头晃动,进而提升换挡器的换挡品质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档位块、手柄杆和换挡指,所述档位块上设有档位槽,所述手柄杆上设有套筒,所述换挡指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套筒上,所述换挡指的头部伸出所述套筒并抵靠在所述档位槽上;
所述换挡指结构还包括外衬套、内衬套和弹性元件,所述外衬套、所述内衬套和所述弹性元件均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内衬套的内侧壁抵靠并套接在所述换挡指上;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换挡指上,且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套筒的一端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内衬套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内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楔形锥面,所述外衬套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楔形锥面,所述第二楔形锥面抵靠并套接在所述第一楔形锥面上;
在所述换挡指的头部抵靠在所述档位槽的任一档位上时,所述弹性元件推动所述内衬套沿所述换挡指滑动,以使所述第一楔形锥面沿所述第二楔形锥面滑动,从而使所述外衬套的外侧壁向外扩张并抵靠在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的内侧壁与所述换挡指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及左右表面的第一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上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及左右表面的第二开口。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指的头部上设有第一储油槽。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储油槽。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储油槽。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设计模具浇筑口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10.一种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指结构,所述手柄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档位块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CN201721513261.9U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Active CN207621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3261.9U CN207621323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3261.9U CN207621323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1323U true CN207621323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8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13261.9U Active CN207621323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1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74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消除间隙及自带减震降噪的换挡器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74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消除间隙及自带减震降噪的换挡器总成
CN110159744B (zh) * 2019-05-29 2020-11-20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消除间隙及自带减震降噪的换挡器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6283B (zh) 液压缓冲器
CN207621323U (zh) 一种换挡指结构及换挡器
CN204553534U (zh) 高刚性耐磨损球销座
CN204175946U (zh) 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
CN204820072U (zh) 自润滑顶针
CN104747534B (zh) 液压缸冲击缓冲装置
CN102245921A (zh) 用于齿轮变速器换倒档的换档系统以及齿轮变速器
CN206830632U (zh) 可伸缩传动轴
CN209340328U (zh) 用于发动机的曲轴
CN204828452U (zh) 带复合套式前减震器
CN205401641U (zh) 齿轮毂
CN104006150B (zh) 一种汽车换挡器总成
CN207034113U (zh) 一种新型导向螺母
CN101922502B (zh) 复合式自润轴承
CN209146304U (zh) 手动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
CN208236933U (zh) 高耐磨性农用机械内连接叉
CN207454425U (zh) 一种船用齿轮箱的液压控制装置
CN207261474U (zh) 一种轴套
CN205401424U (zh) 一种防变形滚滑轴承装置
CN209634348U (zh) 矿用自卸车悬挂缸
JP5644462B2 (ja) 潤滑機構付きスイング式シフトフォークを備えた変速装置
CN207437613U (zh) 一种同步器
CN201264689Y (zh) 前叉转向管避震器的滑移衬套组
CN108799350A (zh) 弹性体及其联轴器
CN203979190U (zh) 一种应用于万向节总成的可补偿累计公差的尼龙垫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