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0873U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20873U CN207620873U CN201721441234.5U CN201721441234U CN207620873U CN 207620873 U CN207620873 U CN 207620873U CN 201721441234 U CN201721441234 U CN 201721441234U CN 207620873 U CN207620873 U CN 2076208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eparator
- pedestal
- oil return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它包括壳体(1)和滤芯(2),所述壳体(1)内设有由上至下一次设有出气口(3)、分隔座(4)、基座(5)和回油口(6),所述分隔座(4)的下端面与基座(5)的上端面抵合;所述基座(5)上设有调节阀(9)和至少一个回油孔(10),调节阀(9)和滤芯(2)均位于分隔座(4)内,调节阀(9)位于滤芯(2)的下方,且调节阀(9)的上端为滤芯(2)内;所述回油孔(10)位于分隔座(4)在基座(5)上的投影内,回油孔(10)连通过滤腔(7)与回油口(6),且回油孔(10)处设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改造成本较低、不易串气、油气分离效率较高及使用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是接在发动机曲轴箱通风阀旁边的,因为发动机工作时,气缸的窜气和机油蒸汽会产生压力,对发动机会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通过曲轴箱通风阀来使它产生真空,由于曲轴箱通风阀抽出来的气体中有大量机油蒸汽,所以油气分离器主要是把机油蒸汽分离为机油和蒸汽,使机油经底壳聚集后流回发动机里面重新利用,蒸汽流至发动机重新燃烧,防止直接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
现有技术的如申请号为201520630355.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其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其包括PCV阀盖、PCV阀底座、主壳体、滤芯、PCV阀膜片、PCV阀弹簧、O型密封圈、支架镶件;所述PCV阀盖、PCV阀底座、主壳体依次紧密连接着,所述PCV阀底座的侧壁设置有出气口,所述PCV阀盖与PCV阀底座的出气孔之间设置有PCV阀膜片,所述PCV阀膜片与PCV阀底座之间设置有PCV阀弹簧,所述主壳体侧壁设置混合进气口,同时主壳体内部设置有滤芯及下部设置有回油口,所述滤芯包括滤芯外壳、过滤棉、滤芯调节阀、滤芯座、滤芯弹簧、滤芯弹簧片、滤芯下壳;但是这种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回油速度较慢,导致主壳体内润滑油积聚,而导致整体振动较大,进而使得管道的连接处及主壳体与发动机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并且振动较大还容易导致过滤棉脱落而堵塞或失去过滤功能,使用稳定性较差;再者由于回油孔设置在滤芯座的中部,滤芯外壳下端与滤芯座必须留有间隙,否则过滤棉滤下的润滑油无法流到回油孔,则过滤后的气体容易从滤芯外壳下端与滤芯座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混合气进口而导致串气,混合气也容易滤芯外壳下端与滤芯座之间的间隙直接进入到过滤腔中导致过滤过滤效率降低,并且混合气也是从滤芯座的中部向上进入到滤芯调节阀的,则混合气容易从回油孔进入到回油口而重新回到缸体内,导致油气分离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造成本较低、不易串气、油气分离效率较高及使用稳定性较好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它包括壳体和滤芯,所述壳体内设有由上至下一次设有出气口、分隔座、基座和回油口,所述分隔座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过滤腔和螺旋分离腔,过滤腔位于分隔座内且与出气口连通;所述基座将螺旋分离腔与回油口分隔开,所述分隔座的下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抵合;所述基座上设有调节阀和至少一个回油孔,调节阀和滤芯均位于分隔座内,调节阀位于滤芯的下方,且调节阀的上端为滤芯内;所述回油孔位于分隔座在基座上的投影内,回油孔连通过滤腔与回油口,且回油孔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用于连通过滤腔与螺旋分离腔的进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分隔座的下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抵合将过滤腔和螺旋分离腔完全分隔开,螺旋分离腔中的混合气必须经过进气通道才能进入到过滤腔中过滤,而过滤腔中过滤后的气体无法进入到螺旋分离腔中,混合气也无法进入到过滤腔中,也就不易出现串气的情况,使得油气分离效率较高;同时由于只是将分隔座的下端面与基座的上端面抵合以及调整了回油孔位置,则只需将原先的模具修改一下即可实现,不需要重新开模,改造成本较低;再者这样设置回油孔后,过滤的油可快速从回油孔中排出,不载需要先流经进气通道再回油,回油效率较高,则油不易在壳体内积聚,故在使用过程中,振动也就相对较小,使得管道的连接处及主壳体与发动机的连接处不容易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并且过滤棉脱的连接稳定性也较好,使用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孔为两个,且两个回油孔处均有单向阀;所述基座的下端面处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弧形内凹,所述第一弧形内凹对应的圆心在基座的轴线上;则这样设置后,回油效率更高,且单向阀设置后,使得回油口处的气流不会进入到过滤腔内,保证过滤腔的过滤效率;而第一弧形内凹设置后,可减少基座的注塑缺陷,提高基座的注塑成品率,进而降低基座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包括倒“T”字型的阀片,所述回油孔包括弧形孔和安装孔,且弧形孔对应的圆心与安装孔的圆心重合;所述阀片的上端与安装孔连接,所述弧形孔对应的外径小于阀片下端对应的外径;则这种结构的单向阀就一个零部件,制备成本较低,且使用稳定性也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支撑座,调节阀位于支撑座上;则支撑座设置后,便于对调节阀的支撑,同时也便于进气通道的设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包括阀座和阀盖,所述阀座下端固定在支撑座上,且阀座的轴线与支撑座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阀盖盖合在阀座的上端面上;所述阀座内部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滑孔,所述阀盖下端设有与滑孔滑动配合的滑杆,所述滑杆远离阀盖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导向块之间设有用于对阀盖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滑杆远离阀盖的一端设有螺纹,限位块旋合在滑杆远离阀盖的一端;则这种结构的调节阀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且易于组装,使用稳定性也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弧形内凹,且第二弧形内凹沿周向均布,所述第二弧形内凹沿阀座的径向延伸,且第二弧形内凹在阀座的内外壁上开口,所述第二弧形内凹与阀座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0.5~5°,且第二弧形内凹近阀座外壁的一端高于第二弧形内凹近阀座内壁的一端;则第二弧形内凹设置后,使得阀盖在盖合状态时,混合气也能进入到滤芯处过滤,而一旦气流变大到一定值时,才能顶开阀盖,从而使得调节阀的使用范围更广,且阀盖相对活动较少进而可使得弹簧的使用寿命也更长;而第二弧形内凹与阀座上端面的夹角设置后,使得在第二弧形内凹凝固和汇集的润滑油会流向阀座内部,不但可以防止第二弧形内凹处的堵塞,还使得润滑油从进气通道处回到缸体内,减少该处润滑油对滤芯过滤效率的影响,再者还使得混合气在第二弧形内凹的导向下是斜向上撞击到滤芯上的,使得混合气与滤芯的接触时间更长,则混合气的分离效率也就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弧形内凹为八个;这样设置后,气流相对较分散,对滤芯的冲击效果较弱,防止滤芯被气流冲散开或冲破的情况发生,保证滤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的上端面设有环形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轴线与阀座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则弧形凸起设置后,使得阀盖下端面与弧形凸起的接触为线接触,贴合面积更小,也就更不易出现在润滑油的作用下被黏住的情况,从而保证阀盖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包括滤芯座和环形的过滤棉,所述滤芯座的上端与壳体上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过滤棉位于滤芯座内;则这样设置后,便于分隔座的设置,同时又可保证过滤棉与调节阀和分隔座的同心度,在使用过程中,过滤棉受到的气流较均匀,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基座A方向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基座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阀座的放大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阀盖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阀片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的效率分析图。
其中,1、壳体,2、滤芯,21、滤芯座,22、过滤棉,3、出气口,4、分隔座,5、基座,6、回油口,7、过滤腔,8、螺旋分隔腔,9、调节阀,91、阀座,92、阀盖,93、导向块,94、滑孔,95、滑杆,96、限位块,97、复位弹簧,98、第二弧形内凹,99、弧形凸起,10、回油孔,101、弧形孔,102、安装孔,11、进气通道,12、第一弧形内凹,13、阀片,14、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它包括壳体1和滤芯2(当然还包括其它零部件,但由于未涉及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用新型点,故在此不再赘述),壳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这样设置后便于壳体1的注塑成型,上下两部分焊接后形成壳体1,进气口位于壳体1上端的侧方并与螺旋分离腔8连通,壳体1内设有由上至下一次设有出气口3、分隔座4、基座5和回油口6,分隔座4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过滤腔7和螺旋分离腔8,过滤腔7位于分隔座4内且与出气口3连通;基座5将螺旋分离腔8与回油口6分隔开,分隔座4的下端面与基座5的上端面抵合;基座5上设有调节阀9和至少一个回油孔10,调节阀9和滤芯2均位于分隔座4内,调节阀9位于滤芯2的下方,且调节阀9的上端为滤芯2内;回油孔10位于分隔座4在基座5上的投影内,回油孔10连通过滤腔7与回油口6,且回油孔10处设有单向阀;基座5的上端设有用于连通过滤腔7与螺旋分离腔8的进气通道11。
回油孔10为两个,且两个回油孔10处均有单向阀;基座5的下端面处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弧形内凹12,第一弧形内凹12对应的圆心在基座5的轴线上。
单向阀包括倒“T”字型的阀片13,回油孔10包括弧形孔101和安装孔102,且弧形孔101对应的圆心与安装孔102的圆心重合;阀片13的上端设有环形凸起,在环形凸起的作用下阀片13的上端与安装孔102插接,弧形孔101对应的外径小于阀片13下端对应的外径。
基座5的上端面上设有支撑座14,调节阀9位于支撑座14上。
调节阀9包括阀座91和阀盖92,阀座91下端固定在支撑座14上,且阀座91的轴线与支撑座14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阀盖92盖合在阀座91的上端面上;阀座91内部设有导向块93,导向块93上设有滑孔94,阀盖92下端设有与滑孔94滑动配合的滑杆95,滑杆95远离阀盖92的一端设有限位块96,限位块96与导向块93之间设有用于对阀盖92复位的复位弹簧97;滑杆95远离阀盖92的一端设有螺纹,限位块96旋合在滑杆95远离阀盖92的一端,这样通过限位块96可根据不同发动机的使用需求,对复位弹簧97的回复力进行不同的设置。
阀座91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弧形内凹98(本例为八个,也可为两个、三个、五个、六个或十个等等),阀座91内外壁上第二弧形内凹98的位置处均设有弧形的径向凸起,该径向凸起用于延长第二弧形内凹98的长度,以便第二弧形内凹98对气体导流的作用更明显,同时还可汇集更多阀盖92上凝固的润滑油,且第二弧形内凹98沿周向均布,第二弧形内凹98沿阀座91的径向延伸,且第二弧形内凹98在阀座91的内外壁上开口,第二弧形内凹98与阀座91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0.5~5°(本例为3.5°,也可为0.5°、1°、2°、4.5°或5°等等),且第二弧形内凹98近阀座91外壁的一端高于第二弧形内凹98近阀座91内壁的一端。
阀座91的上端面设有环形的弧形凸起99,弧形凸起99的轴线与阀座9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弧形凸起99被第二弧形内凹98分割成八段。
滤芯2包括滤芯座21和环形的过滤棉22,滤芯座21的上端与壳体1上端的内壁连接,滤芯座21与壳体1上部为一体式注塑成型,这样保证了安装后过滤棉22与调节阀9的同心度,过滤棉22位于滤芯座21内。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它包括壳体(1)和滤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由上至下一次设有出气口(3)、分隔座(4)、基座(5)和回油口(6),所述分隔座(4)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过滤腔(7)和螺旋分离腔(8),过滤腔(7)位于分隔座(4)内且与出气口(3)连通;所述基座(5)将螺旋分离腔(8)与回油口(6)分隔开,所述分隔座(4)的下端面与基座(5)的上端面抵合;所述基座(5)上设有调节阀(9)和至少一个回油孔(10),调节阀(9)和滤芯(2)均位于分隔座(4)内,调节阀(9)位于滤芯(2)的下方,且调节阀(9)的上端为滤芯(2)内;所述回油孔(10)位于分隔座(4)在基座(5)上的投影内,回油孔(10)连通过滤腔(7)与回油口(6),且回油孔(10)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基座(5)的上端设有用于连通过滤腔(7)与螺旋分离腔(8)的进气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10)为两个,且两个回油孔(10)处均有单向阀;所述基座(5)的下端面处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弧形内凹(12),所述第一弧形内凹(12)对应的圆心在基座(5)的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倒“T”字型的阀片(13),所述回油孔(10)包括弧形孔(101)和安装孔(102),且弧形孔(101)对应的圆心与安装孔(102)的圆心重合;所述阀片(13)的上端与安装孔(102)连接,所述弧形孔(101)对应的外径小于阀片(13)下端对应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的上端面上设有支撑座(14),调节阀(9)位于支撑座(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9)包括阀座(91)和阀盖(92),所述阀座(91)下端固定在支撑座(14)上,且阀座(91)的轴线与支撑座(14)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阀盖(92)盖合在阀座(91)的上端面上;所述阀座(91)内部设有导向块(93),所述导向块(93)上设有滑孔(94),所述阀盖(92)下端设有与滑孔(94)滑动配合的滑杆(95),所述滑杆(95)远离阀盖(92)的一端设有限位块(96),所述限位块(96)与导向块(93)之间设有用于对阀盖(92)复位的复位弹簧(97);所述滑杆(95)远离阀盖(92)的一端设有螺纹,限位块(96)旋合在滑杆(95)远离阀盖(9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91)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弧形内凹(98),且第二弧形内凹(98)沿周向均布,所述第二弧形内凹(98)沿阀座(91)的径向延伸,且第二弧形内凹(98)在阀座(91)的内外壁上开口,所述第二弧形内凹(98)与阀座(91)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0.5~5°,且第二弧形内凹(98)近阀座(91)外壁的一端高于第二弧形内凹(98)近阀座(91)内壁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内凹(98)为八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91)的上端面设有环形的弧形凸起(99),弧形凸起(99)的轴线与阀座(9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2)包括滤芯座(21)和环形的过滤棉(22),所述滤芯座(21)的上端与壳体(1)上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过滤棉(22)位于滤芯座(21)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41234.5U CN207620873U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41234.5U CN207620873U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20873U true CN207620873U (zh) | 2018-07-17 |
Family
ID=6282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41234.5U Active CN207620873U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208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6375A (zh) * | 2017-11-02 | 2018-03-20 | 宁海县雄达模塑有限公司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
2017
- 2017-11-02 CN CN201721441234.5U patent/CN2076208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16375A (zh) * | 2017-11-02 | 2018-03-20 | 宁海县雄达模塑有限公司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CN107816375B (zh) * | 2017-11-02 | 2023-09-22 | 宁海县雄达模塑有限公司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85643B2 (en) | Combined filter and fill tube | |
US10047708B2 (en) | Fuel water separator filter | |
CN104204496B (zh) | 带自动排气的过滤元件 | |
CN101175549B (zh) | 空气干燥器筒体 | |
CN107829800A (zh) | 柴油机用卧式油气分离器 | |
CN104602786B (zh) | 油分离器 | |
CN103939177B (zh) | 一种迷宫式和螺旋式相结合的塑料油气分离器 | |
CN107816375A (zh)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
CN105041425B (zh) | 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 |
CN207620873U (zh) |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 |
CN104344613A (zh) | 油分离器 | |
CN207454067U (zh) | 柴油机用卧式油气分离器 | |
US11517836B2 (en) | Filter element with venting function for suspension on a filter head, and a filter system | |
JP3834402B2 (ja) | オイルフィルタ | |
CN202578838U (zh) | 一种汽车油气分离器 | |
CN205401531U (zh) |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5443192A (zh) | 机油滤清器 | |
JP6398856B2 (ja) | 燃料フィルタ | |
CN101816860A (zh) | 过滤装置 | |
US6722507B2 (en) | Valve for fluid filter | |
CN210919184U (zh) | 可调节流量的滤清器旁通阀 | |
CN105697600A (zh) |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 |
CN211715198U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204941643U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211474205U (zh) | 多级滤清器旁通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