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1531U -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1531U
CN205401531U CN201620153866.0U CN201620153866U CN205401531U CN 205401531 U CN205401531 U CN 205401531U CN 201620153866 U CN201620153866 U CN 201620153866U CN 205401531 U CN205401531 U CN 205401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separating plant
gas separation
oil sepa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38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波
李冬生
袁可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sheng United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sheng United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sheng United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sheng United Bra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538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1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1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1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液力缓速器排出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通过底盖的进气口进入到油气分离部件内,然后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时,压缩空气依次经过无纺布层、玻璃纤维层和无纺布层,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后,压缩空气沿着圆筒状罩壳的内壁螺旋向上流动,然后压缩空气通过圆筒状罩壳上的排气孔排出到外部大气中,当压缩空气沿着圆筒状罩壳的内壁螺旋向上流动时,压缩空气中残留的油可以吸附到圆筒状罩壳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排出的压缩空气中的油进行分离,以减少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含油量。

Description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重型卡车及军车,液力缓速器包括换热器、转子、定子和壳体,壳体上具有储油腔和工作腔,转子和汽车传动系统固定在一起,汽车在行驶时,转子也会转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储油腔,将储油腔内的油压进液力缓速器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工作腔,液力缓速器开始工作时,转子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转子叶片方向运动,甩向定子,定子叶片对油液产生反作用力,油液流出定子再转回来冲击转子,这样就形成对转子的阻力矩,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连接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导通到外部大气,用于在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将储油腔内的压缩空气排出,但是在现有技术的液力缓速器中压缩空气通过排气通道排出时,压缩空气中往往会含有一定量的油,排出的压缩空气中含的油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可以对排出的压缩空气中的油进行分离,以减少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含油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壳体、一第一油气分离装置和一第二油气分离装置;
壳体内设置有一与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的排气口连通的通气口;
第一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一顶盖;
一底盖,底盖上设置有一与通气口相连通的进气口,底盖的周沿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一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为套筒状,支撑骨架设置在顶盖和底盖之间,支撑骨架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相连接,进气口位于支撑骨架所围合的范围内;以及
一油气分离部件,油气分离部件为套筒状,油气分离部件包裹在支撑骨架上,油气分离部件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密封连接,油气分离部件包括一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的内外两表面上均覆盖有一无纺布层;
第二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罩壳,圆筒状罩壳下端开口且上端封闭,圆筒状罩壳罩覆在第一油气分离装置上,圆筒状罩壳的开口端与壳体的开口端对合连接,圆筒状罩壳的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的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环形折边,底盖的周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环形折边,油气分离部件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和底盖密封连接是指油气分离部件与第一环形折边之间、油气分离部件与第二环形折边之间均灌注有环氧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和底盖通过若干连接筋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挡板的周沿与进气口的周沿对齐,第一挡板与进气口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挡板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有一通孔,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通过若干连接筋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挡板的周沿与通孔的周沿对齐,第二挡板与通孔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骨架的一端与顶盖固定连接,支撑骨架的另一端与底盖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盖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环状部件,环状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卡接部件,支撑骨架的靠近底盖的一端的周沿上设置有一卡口,支撑骨架套置在环状部件上,卡口与卡接部件卡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一圆形隔板,圆形隔板设置在圆筒状罩壳内,圆形隔板的周沿与圆筒状罩壳的内周壁相抵,排气孔均位于圆形隔板的上方,圆形隔板上设置有一小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隔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卡块,圆筒状罩壳内设置有一用于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接座。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液力缓速器排出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通过底盖的进气口进入到油气分离部件内,然后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时,压缩空气依次经过无纺布层、玻璃纤维层和无纺布层,这样,压缩空气中的油可以被无纺布层和玻璃纤维层吸附,这样就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一部分油分离出来,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内流出后,压缩空气沿着圆筒状罩壳的内壁螺旋向上流动,然后压缩空气通过圆筒状罩壳上的排气孔排出到外部大气中,当压缩空气沿着圆筒状罩壳的内壁螺旋向上流动时,压缩空气中残留的油可以吸附到圆筒状罩壳的内壁上,这样就对压缩空气进行了两次油气分离,可以尽量减小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含油量,以减少对周围的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油气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第二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油气分离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4是第二油气分离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视图;
图5是第一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油气分离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7是第一油气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底盖的俯视图;
图10是底盖的剖视图;
图11是液力缓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盖;101、第一环形折边;2、底盖;201、第二环形折边;202、进气口;203、第一挡板;2031、通孔;204、第二挡板;205、连接筋;206、环状部件;207、卡接部件;3、支撑骨架;301、卡口;4、油气分离部件;401、玻璃纤维层;402、无纺布层;5、环氧树脂;6、液力缓速器壳体;601、安装筒;
10、壳体;1001、通气口;11、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2、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01、圆筒状罩壳;1202、排气孔;1203、圆形隔板;1204、小通孔;1205、卡块;1206、卡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壳体10、一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和一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
壳体10内设置有一与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的排气口连通的通气口1001。
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顶盖1、一底盖2、一支撑骨架3和一油气分离部件4。
底盖2上设置有一进气口202,将该油气分离装置安装在液力缓速器上时,将进气口202与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的排气口相连通,当液力缓速器退出工作时,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通气口1001、进气口202进入到油气分离部件4内,底盖2的周沿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也就是说底盖2的周沿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通过一环形密封圈密封。
支撑骨架3为套筒状,支撑骨架3由多条第一连接肋和多条第二连接肋组成,多条第一连接肋相互平行且周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两条第一连接肋均通过若干第二连接肋相连接,第一连接肋和第二连接肋组成套筒状的支撑骨架,支撑骨架3设置在顶盖1和底盖2之间,顶盖1和底盖2相平行,支撑骨架3的轴线与顶盖1、底盖2相垂直,支撑骨架3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和底盖2相连接,进气口202位于支撑骨架3所围合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支撑骨架3将进气口202围住。
油气分离部件4为套筒状,油气分离部件4包裹在支撑骨架3上,油气分离部件4强支撑骨架3完全包裹,油气分离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和底盖2密封连接,油气分离部件4包括一玻璃纤维层401,玻璃纤维层401呈套筒状,玻璃纤维层401的内外两表面上均覆盖有一无纺布层402。
由图2~图4所示,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包括一圆筒状罩壳1201,圆筒状罩壳1201下端开口且上端封闭,圆筒状罩壳1201罩覆在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上,圆筒状罩壳1201的开口端与壳体10的开口端对合连接,圆筒状罩壳1201的开口端与壳体10的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圆筒状罩壳1201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202,多个排气孔1202沿圆筒状罩壳1201的周壁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还包括一圆形隔板1203,圆形隔板1203设置在圆筒状罩壳1201内,圆形隔板1203的周沿与圆筒状罩壳1201的内周壁相抵,排气孔1202均位于圆形隔板1203的上方,圆形隔板1203上设置有一小通孔1204,这样,圆形隔板1203将圆筒状罩壳1201内的空间分隔为两部分,当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4内流出后,压缩空气在圆形隔板1203的下方螺旋流动,然后压缩空气通过圆形隔板1203上的小通孔1204流动到圆形隔板1203的上方,然后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孔1202排出到大气中,小通孔1204的孔径一般为1~3mm,由于小通孔1204的孔径较小,这样就可以使得压缩空气可以较长时间的在圆形隔板1203的下方螺旋流动,这样就可以使得压缩空气与圆筒状罩壳1201的内壁的接触时间较长,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油分离的较为干净。
所述的圆形隔板120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卡块1205,圆筒状罩壳1201内设置有一用于与卡块1205卡接配合的卡接座1206,这样,圆形隔板1203安装在圆筒状罩壳1201内后,圆形隔板1203上的卡块1205卡接在卡接座1206上,这样就可以使得圆心隔板1203被定位,可以使得圆形隔板1203固定稳固。
由图5~图7所示,所述的顶盖1的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环形折边101,底盖2的周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环形折边201,油气分离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和底盖2密封连接是指油气分离部件4与第一环形折边101之间、油气分离部件4与第二环形折边201之间均灌注有环氧树脂5,这样,一方面,环氧树脂5可以对油气分离部件4与顶盖1的连接处、油气分离部件4与底盖2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可以防止油气分离部件4内的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4与顶盖1的连接处、油气分离部件4与底盖2的连接处泄露,可以保证所有压缩空气均穿过油气分离部件4而流出,以保证所有压缩空气均经过油气分离部件4的油气分离;另一方面,环氧树脂5也可以起到使油气分离部件4与顶盖1连接固定、油气分离部件4与底盖2连接固定的作用,使得油气分离部件4与顶盖、底盖2连接牢固。
由图8~图10所示,所述的进气口202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挡板203,第一挡板203和底盖2通过若干连接筋205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挡板203的周沿与进气口202的周沿对齐,进气口202为圆形,第一挡板203为圆形,第一挡板203与进气口202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的第一挡板203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挡板204,第一挡板203上设置有一通孔2031,通孔2031为圆形,第二挡板204位圆形,第二挡板204与第一挡板203通过若干连接筋205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挡板204的周沿与通孔2031的周沿对齐,第二挡板204与通孔2031的轴线相垂直,这样,当压缩空气流入进气口202时,压缩空气可以与第一挡板203、第二挡板204相接触,当压缩空气与第一挡板203、第二挡板204相接触时,压缩空气中的油会吸附在第一挡板203、第二挡板204上,这样,在压缩空气流入进气口202时,就对压缩空气进行了一次油气分离,然后压缩空气再经过油气分离部件4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这样压缩空气经过两次油气分离,使得可以将压缩空气中的油分离的较为干净;而且由于第一挡板203的周沿与进气口202的周沿对齐,第一挡板203与进气口202的轴线相垂直,第二挡板204的周沿与通孔2031的周沿对齐,第二挡板204与通孔2031的轴线相垂直,这样,这样当压缩空气进入进气口202时,压缩空气的进气方向与第一挡板203、第二挡板204相垂直,这样,可以使得压缩空气与第一挡板203、第二挡板204相接触时,压缩空气与第一挡板203、第二挡板204之间的碰撞力较大,更加有利于压缩空气中的油吸附在第一挡板203、第二挡板204上。
所述的支撑骨架3的一端与顶盖1固定连接,支撑骨架3的另一端与底盖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的底盖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环状部件206,环状部件206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卡接部件207,支撑骨架3的靠近底盖2的一端的周沿上设置有一卡口301,支撑骨架3套置在环状部件206上,卡口301与卡接部件207卡接配合,这样在装配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时,先将油气分离部件4包裹在支撑骨架3上,然后将支撑骨架3套置在环状部件206上,并使得卡口301卡接在卡接部件207上,这样,就可以使得支撑骨架3与底盖2相互定,然后可以灌注环氧树脂5,由于设置有环状部件206和卡接部件207,使得支撑骨架3与底盖2可以较为方便的固定,便于后续灌注环氧树脂5的操作。
由图11所示,在液力缓速器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时,壳体10与液力缓速器壳体6一体成型设置,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一与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连通的回油口,在液力缓速器排出压缩空气时,压缩空气通过通气口流到壳体10内,然后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202进入到油气分离部件4内,然后经过油气分离的压缩空气从油气分离部件4内流出,然后压缩空气通过圆筒状罩壳12上的排气孔1202排出到外部大气中,从压缩空气中分离出的油通过壳体10底部的回油口流回到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再通过液力缓速器内的流道流回到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以使得分离出的油被回收利用。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端开口的壳体(10)、一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和一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
壳体(10)内设置有一与液力缓速器的储油腔的排气口连通的通气口(1001);
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一顶盖(1);
一底盖(2),底盖(2)上设置有一与通气口(1001)相连通的进气口(202),底盖(2)的周沿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一支撑骨架(3),支撑骨架(3)为套筒状,支撑骨架(3)设置在顶盖(1)和底盖(2)之间,支撑骨架(3)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和底盖(2)相连接,进气口(202)位于支撑骨架(3)所围合的范围内;以及
一油气分离部件(4),油气分离部件(4)为套筒状,油气分离部件(4)包裹在支撑骨架(3)上,油气分离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和底盖(2)密封连接,油气分离部件(4)包括一玻璃纤维层(401),玻璃纤维层(401)的内外两表面上均覆盖有一无纺布层(402);
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包括一圆筒状罩壳(1201),圆筒状罩壳(1201)下端开口且上端封闭,圆筒状罩壳(1201)罩覆在第一油气分离装置(11)上,圆筒状罩壳(1201)的开口端与壳体(10)的开口端对合连接,圆筒状罩壳(1201)的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1)的周沿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环形折边(101),底盖(2)的周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环形折边(201),油气分离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顶盖(1)和底盖(2)密封连接是指油气分离部件(4)与第一环形折边(101)之间、油气分离部件(4)与第二环形折边(201)之间均灌注有环氧树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202)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挡板(203),第一挡板(203)和底盖(2)通过若干连接筋(20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203)的周沿与进气口(202)的周沿对齐,第一挡板(203)与进气口(202)的轴线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203)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二挡板(204),第一挡板(203)上设置有一通孔(2031),第二挡板(204)与第一挡板(203)通过若干连接筋(20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挡板(204)的周沿与通孔(2031)的周沿对齐,第二挡板(204)与通孔(2031)的轴线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骨架(3)的一端与顶盖(1)固定连接,支撑骨架(3)的另一端与底盖(2)可拆卸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环状部件(206),环状部件(206)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卡接部件(207),支撑骨架(3)的靠近底盖(2)的一端的周沿上设置有一卡口(301),支撑骨架(3)套置在环状部件(206)上,卡口(301)与卡接部件(207)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油气分离装置(12)还包括一圆形隔板(1203),圆形隔板(1203)设置在圆筒状罩壳(1201)内,圆形隔板(1203)的周沿与圆筒状罩壳(1201)的内周壁相抵,排气孔(1202)均位于圆形隔板(1203)的上方,圆形隔板(1203)上设置有一小通孔(12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隔板(120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卡块(1205),圆筒状罩壳(1201)内设置有一用于与卡块(1205)卡接配合的卡接座(1206)。
CN201620153866.0U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Active CN205401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3866.0U CN205401531U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3866.0U CN205401531U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1531U true CN205401531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94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3866.0U Active CN205401531U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153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7600A (zh) * 2016-03-01 2016-06-22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10886882A (zh) * 2019-12-04 2020-03-17 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的排气密封装置及其方法
DE102021123835A1 (de) 2021-09-15 2023-03-16 Voith Patent Gmbh Ventil mit Ölabscheid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7600A (zh) * 2016-03-01 2016-06-22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10886882A (zh) * 2019-12-04 2020-03-17 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的排气密封装置及其方法
CN110886882B (zh) * 2019-12-04 2024-02-27 长春中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的排气密封装置及其方法
DE102021123835A1 (de) 2021-09-15 2023-03-16 Voith Patent Gmbh Ventil mit Ölabscheid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3831B2 (en) Liquid separator, particularly oil separator for compressed air systems
CN205401531U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JP4809429B2 (ja)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及び、該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を収容するのに適したフィルタハウジング
CN104204496B (zh) 带自动排气的过滤元件
US10539101B2 (en) Filtering device, filtering element and maintenance process of a filtering device
AU2008335581B2 (en) Filter having baseplate with internal gasket location
RU2659906C2 (ru) Фильтрующий элемент с волнообразным уплотнением
CN105190015B (zh) 多级大容量滤清器和深度聚结介质系统
RU2010125124A (ru) Система фильтрации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ES2773866T3 (es) Cartucho del filtro de aire con filtro coalescente/filtro de suciedad gruesa integrado
CN105697600A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982134A (zh) 用于自行车制动手柄器件的液压装置
CN101903079A (zh) 液体过滤器,特别为滤油器
CN108495698A (zh) 用于从气体中分离至少一种流体的装置的壳体、流体出口密封部件、壳体盖、连接部件,以及用于分离流体的装置和设备
CN109475805A (zh) 尤其用于商用车的压缩空气处理设备的压缩空气处理系统
CN107029465A (zh) 过滤系统、关闭元件和过滤元件
CN201228678Y (zh) 与液压流体一起使用的贮室组件
CN105041425A (zh) 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CN107642388B (zh) 尤其用于曲轴箱的油分离的环形过滤器元件和过滤器装置
CN205401522U (zh) 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JP2016519238A (ja) コアレッサフィルタ
CN105201712A (zh) 柴油滤清器
CN107816375A (zh)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CN105697592A (zh) 液力缓速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7620873U (zh) 发动机用侧进气油气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