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7476U -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7476U
CN207617476U CN201721775136.5U CN201721775136U CN207617476U CN 207617476 U CN207617476 U CN 207617476U CN 201721775136 U CN201721775136 U CN 201721775136U CN 207617476 U CN207617476 U CN 207617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back door
air
windshield
automotive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51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贵生
韩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dou Aerospace Automobil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751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7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7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74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背门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汽车后背门包括外门板、内门板和风挡玻璃;内门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第一端位于第二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外门板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第三端位于第四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第一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第三端与第一端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第二端与第四端固定连接,风挡玻璃固定在外门板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并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能够使风挡玻璃黑区的减小,驾驶员后视野扩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驾驶安全。

Description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以及一种具有该汽车后背门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并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保持持续较快增长,SUV则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即运动型多用汽车。这是一种拥有旅行车般的空间机能,配以货卡车的越野能力的车型。按照SUV的功能性,通常分为城市型与越野型,现在的SUV一般指那些以轿车平台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轿车的舒适性,又具有一定越野性的车型。SUV的高空间机能和越野能力,已经取代旅行车成了休闲旅游的主要车型。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SUV后背门窗框由内门板3’和外门板2’固定而成,其中,内门板3’朝向汽车内部的一端沿风挡玻璃1’的周向设置,外门板2’朝向汽车内部的一端沿风挡玻璃1’的周向设置,内门板3’的一端和外门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这种后背门的问题在于,内门板3’和外门板2’的一端均沿风挡玻璃1’的周向设置,内门板3’和外门板2’的一端会遮挡风挡玻璃1’,使风挡玻璃1’黑区的增大,驾驶员后视野被侵占,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背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挡玻璃黑区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背门,包括外门板、内门板和风挡玻璃;
所述内门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
所述外门板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四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挡玻璃固定在所述外门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外门板的中部形成V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端具有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翻边结构内并与所述翻边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焊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背门还包括内饰板,所述内饰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朝向汽车内部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背门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内门板上,用于密封所述内门板与车体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背门。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还包括导流板和护板;
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内门板上,所述护板上设有逃生口,所述内门板上设有解锁口,所述解锁口与所述逃生口连通,且通过所述逃生口和解锁口能够伸入汽车后背门的锁总成,以用于打开所述汽车后背门;
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风挡玻璃上方,所述导流板包括多个气流引导喷射机构;
所述气流引导喷射机构包括导流部和增压排出部,所述导流部用于使车顶表面处的气流导流引入至所述增压排出部,所述增压排出部用于使气流增压后喷射于所述风挡玻璃上。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排出部包括气流聚缩通道,所述气流聚缩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板的顶面和底面贯穿设置,且所述气流聚缩通道沿导流板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形;
所述导流部包括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一端与所述汽车的顶面连接;所述导流面的另一端沿导流板的宽度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所述气流聚缩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沿所述导流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气流聚缩通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背门,包括外门板、内门板和风挡玻璃;所述内门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外门板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四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挡玻璃固定在所述外门板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能够遮挡较小面积的风挡玻璃,并且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能够使外门板和内门板减小遮挡风挡玻璃的面积,使风挡玻璃黑区的减小,驾驶员后视野扩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后背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背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中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标:1-风挡玻璃;2-外门板;21-第三端;22-第四端;3-内门板;31-第一端;32-第二端;4-密封条;5-内饰板;6-导流板;61-气流引导喷射机构;611-导流面;612-气流聚缩通道;613-第一端面;614-第二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及汽车,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背门及汽车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背门,如图2至图3所示,包括外门板2、内门板3和风挡玻璃1;所述内门板3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端31位于所述第二端32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外门板2具有第三端21和第四端22,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端21位于所述第四端22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端3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21与所述第一端31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所述第二端32与所述第四端22固定连接,所述风挡玻璃1固定在所述外门板2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31为内门板3第一端31附近的一段区域,第二端32为内门板3第二端32附近的一段区域;第三端21为外门板2第三端21附近的一段区域,第四端22为外门板2第四端22附近的一段区域。并且,第一端3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第一端31与汽车的长度反向之间具有相对较小的夹角,并不完全平行。
其中,第一端31和第三端21固定,第二端32和第四段固定能够组成风挡玻璃1的窗框,第一端31和第三端21位于窗框的朝向汽车的内部的一侧,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端3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能够遮挡较小面积的风挡玻璃1,并且所述第三端21与所述第一端31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能够使外门板2和内门板3减小遮挡风挡玻璃1的面积,使风挡玻璃1黑区的减小,驾驶员后视野扩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驾驶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端2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21与所述外门板2的中部形成V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端22具有包边结构,所述第二端32伸入所述包边结构内并与所述包边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31与所述第三端21焊接,所述第二端32与所述第四端22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背门还包括内饰板5,所述内饰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端31的朝向汽车内部的一面上。内饰板5能够起到装饰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背门还包括密封条4,所述密封条4设置在所述内门板3上,用于密封所述内门板3与车体之间的缝隙。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背门,包括外门板2、内门板3和风挡玻璃1;所述内门板3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端31位于所述第二端32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外门板2具有第三端21和第四端22,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端21位于所述第四端22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端3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21与所述第一端31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所述第二端32与所述第四端22固定连接,所述风挡玻璃1固定在所述外门板2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端3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能够遮挡较小面积的风挡玻璃1,并且所述第三端21与所述第一端31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能够使外门板2和内门板3减小遮挡风挡玻璃1的面积,使风挡玻璃1黑区的减小,驾驶员后视野扩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驾驶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该汽车后背门的第一端3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能够遮挡较小面积的风挡玻璃1,并且所述第三端21与所述第一端31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能够使外门板2和内门板3减小遮挡风挡玻璃1的面积,使风挡玻璃1黑区的减小,驾驶员后视野扩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驾驶安全。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汽车还包括导流板6和护板;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内门板3上,所述护板上设有逃生口,所述内门板3上设有解锁口,所述解锁口与所述逃生口连通,且通过所述逃生口和解锁口能够伸入汽车后背门的锁总成,以用于打开所述汽车后背门;所述导流板6设置在所述风挡玻璃1上方,所述导流板6包括多个气流引导喷射机构61;所述气流引导喷射机构61包括导流部和增压排出部,所述导流部用于使车顶表面处的气流导流引入至所述增压排出部,所述增压排出部用于使气流增压后喷射于所述风挡玻璃上。
通过护板上的逃生口,可以在意外发生时,通过使用者的手依次伸出逃生口和解锁口后,通过后背门锁总成将汽车后背门打开,提高了安全性能。
通过在导流板6上设置气流引导喷射机构61,可在汽车行驶中将车顶表面运动的气流引导至其内,并在其内使气流压力提升然后喷射于风挡玻璃上,从而可实现对风挡玻璃专门的气流冲刷,保证风挡玻璃的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排出部包括气流聚缩通道612,所述气流聚缩通道6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板6的顶面和底面贯穿设置,且所述气流聚缩通道612沿导流板6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形;所述导流部包括导流面611,所述导流面611的一端与所述汽车的顶面连接;所述导流面611的另一端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所述气流聚缩通道612连通。
设置向下倾斜的导流面611可便于对气流的吸纳引导,以保证有足够量的气流进入气流引导喷射机构61中;呈倒锥形的气流聚缩通道612可使进入其内的气流因流道变窄而压力提高,从而提升了气流的流体压力并可在后续进入气流的推动下从气流聚缩通道612的下端口喷射于其下方的风挡玻璃上,由此可实现对风挡玻璃的有效冲刷;通过设置导流面611和气流聚缩通道612可在不增加额外施力机构的情况下实现对气流的引导及增压喷射,使得本引导喷射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沿所述导流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气流聚缩通道612具有第一端面613和第二端面614,所述第一端面613和所述第二端面614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5°。
使气流聚缩通道612的第一端面613和第二端面614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5°,可保证进入气流聚缩通道612内的气流阻力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在保证气流聚缩通道612增压效果的基础上保证其流畅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端31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能够遮挡较小面积的风挡玻璃1,并且所述第三端21与所述第一端31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能够使外门板2和内门板3减小遮挡风挡玻璃1的面积,使风挡玻璃1黑区的减小,驾驶员后视野扩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驾驶安全。通过护板上的逃生口,可以在意外发生时,通过使用者的收入依次伸出逃生口和解锁口后通过后背门锁总成将汽车后背门打开,提高了安全性能。并且,通过在导流板6上设置气流引导喷射机构61,可在汽车行驶中将车顶表面贴体运动的气流引导至其内,并在其内使气流压力提升然后喷射于风挡玻璃上,从而可实现对风挡玻璃专门的气流冲刷,保证风挡玻璃的清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背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门板、内门板和风挡玻璃;
所述内门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
所述外门板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沿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四端朝向汽车内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汽车外部的一面搭接并固定;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挡玻璃固定在所述外门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沿汽车的长度方向朝向汽车的外部倾斜,所述第三端与所述外门板的中部形成V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具有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翻边结构内并与所述翻边结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焊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端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背门还包括内饰板,所述内饰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朝向汽车内部的一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背门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内门板上,用于密封所述内门板与车体之间的缝隙。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背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导流板和护板;
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内门板上,所述护板上设有逃生口,所述内门板上设有解锁口,所述解锁口与所述逃生口连通,且通过所述逃生口和解锁口能够伸入汽车后背门的锁总成,以用于打开所述汽车后背门;
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风挡玻璃上方,所述导流板包括多个气流引导喷射机构;
所述气流引导喷射机构包括导流部和增压排出部,所述导流部用于使车顶表面处的气流导流引入至所述增压排出部,所述增压排出部用于使气流增压后喷射于所述风挡玻璃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排出部包括气流聚缩通道,所述气流聚缩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板的顶面和底面贯穿设置,且所述气流聚缩通道沿导流板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形;
所述导流部包括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一端与所述汽车的顶面连接;所述导流面的另一端沿导流板的宽度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所述气流聚缩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流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气流聚缩通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5°。
CN201721775136.5U 2017-12-18 2017-12-18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7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5136.5U CN207617476U (zh) 2017-12-18 2017-12-18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5136.5U CN207617476U (zh) 2017-12-18 2017-12-18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7476U true CN207617476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1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51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7476U (zh) 2017-12-18 2017-12-18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74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713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尾门总成和车辆
CN114435091A (zh) * 2022-02-14 2022-05-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713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尾门总成和车辆
CN114435091A (zh) * 2022-02-14 2022-05-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总成及车辆
CN114435091B (zh) * 2022-02-14 2024-05-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7476U (zh)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WO2018006647A1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拉门
US5653493A (en) Fairing shell assembly having planar surfaces thereon
CN209159815U (zh) 一种消除视野盲区的汽车a柱及汽车
CN101712272B (zh) 一种车用全景可折叠式天窗遮阳板
CN201634381U (zh) 叉车用安全驾驶室
CN207140755U (zh) 车辆天窗的导轨
CN201320945Y (zh) 无视线死角的车窗
CN220374257U (zh) 一种可中间开启前后移动的上车体及汽车
CN203460669U (zh) 一种汽车车窗辅助挡雨装置
CN216467796U (zh) 一种逃生门组件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CN101544245B (zh) 空气导流板
CN209242600U (zh) 叉车
CN113771964A (zh) 一种具有驱动机构的全罩式汽车导流罩
CN203876829U (zh) 一种汽车a柱结构
CN209159647U (zh) 汽车侧出风结构及汽车
CN107323231B (zh) 一种天窗驱动滑块
CN205890685U (zh) 用于渣土车车厢的篷布顶盖密封系统
CN201619427U (zh) 一种车用全景可折叠式天窗遮阳板
CN214581710U (zh) 一种地铁内保持空气环境质量的风阀控制装置
CN205970773U (zh) 一种采用分段式侧门的驾驶室
CN218021158U (zh) 一种车窗玻璃保护结构
CN217320016U (zh) 一种带有挡风翼结构的汽车全景天窗
CN202879621U (zh) 小型内燃牵引车驾驶室
CN212708884U (zh) 一种车门玻璃导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