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9870U -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9870U
CN207609870U CN201721191813.9U CN201721191813U CN207609870U CN 207609870 U CN207609870 U CN 207609870U CN 201721191813 U CN201721191813 U CN 201721191813U CN 207609870 U CN207609870 U CN 207609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rizontal support
switch block
mobile chassis
limi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18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211918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9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9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987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移动底盘(1)、主支架(2)、副支架(3)和使用时在底部托住管路的横托(10);该装置利用移动底盘行走至指定位置,然后临时固定,之后通过横托对管路进行承托,使用结束后,卸下横托,然后推走移动底盘至下一个工作点,其操作简洁,可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背景技术
锅炉管路有一部分是裸露在外面的,而且这些管路有些直径很大,这样在两根管路的衔接处进行连接时或者维修时,就需要将两段管路进行承托,然后连接或者维修,目前的承托一般都是人工现场搭架的方式或者吊车吊着进行承托,这两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无形中也会增加很多成本,且现场搭的架子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移动底盘(1)、主支架(2)、副支架(3)和使用时在底部托住管路的横托(10);在移动底盘(1)上设置有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即两个前三角转块(4)和两个后三角转块(5),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分设于移动底盘(1)的两侧,两个前三角转块(4)相对于移动底盘(1)前进方向(即图1中的箭头方向)左右对称,两个后三角转块(5)也相对于移动底盘(1)前进方向左右对称,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的顶角位置套在移动底盘(1)两侧的横轴(6)上且能绕该横轴(6)旋转,前三角转块(4)和后三角转块(5)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三角形转块的顶角所对的边上设置有与该边方向一致的限位滑槽(7);
主支架(2)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柱(8),限位柱(8)伸进前三角转块(4)的限位滑槽(7)内且能沿该限位滑槽(7)移动,当主支架(2)向后(即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经过限位滑槽(7)中点以后前三角转块(4)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向后旋转(即图1中的顺时针反向),直至主支架(2)抵住地面限制移动底盘(1)底部的滚轮(9)的移动;当主支架(2)向上并向前移动时,前三角转块(4)向前旋转,当限位柱(8)到达限位滑槽(7)前端时,前三角转块(4)旋转锁止,此时,与前三角转块(4)顶角对应的边的上表面呈与移动底盘(1)的表面平行的状态,此时,主支架(2)的底端的位置高于滚轮(9);以便不妨碍滚轮(9)转动;
主支架(2)上部设置有竖向滑孔,横托(10)的一端伸进该竖向滑孔内且能沿该竖向滑孔做上下的移动,横托(10)与主支架(2)呈直角夹角,横托(10)的上端连接有提拉弹簧(11),提拉弹簧(11)的上端连接竖向滑孔的上端的内壁,提拉弹簧(11)的下端连接横托(10),且始终保持将横托(10)向上提拉的力;
副支架(3)的下部也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伸进后三角转块(5)的限位滑槽内且能沿该限位滑槽移动,当副支架(3)向前(即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经过限位滑槽(7)中点以后后三角转块(5)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向前旋转(即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直至副支架(3)抵住地面限制移动底盘(1)底部的滚轮(9)的移动;当副支架(3)向上并向后移动时,后三角转块(5)向后旋转,当限位柱(8)到达后三角转块(5)的限位滑槽(7)后端时,后三角转块(5)旋转锁止,此时,与后三角转块(5)顶角对应的边的上表面呈与移动底盘(1)的表面平行的状态,此时,副支架(3)的底端的位置高于滚轮(9);以便不妨碍滚轮(9)转动;
副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加固横托(12),加固横托(12)与副支架(3)垂直设置,当副支架(3)下落至底端顶触地面时,加固横托(12)伸至横托(10)底部对横托(10)承托。
当主支架(2)抵住地面时,限位柱(8)与限位滑槽(7)后端仍留有调整距离。以便遇到不平整地面时,主支架(2)底部可以下探的更深;
当副支架(3)的底端抵住地面时,副支架(3)的限位柱(8)与限位滑槽(7)后端仍留有调整距离。以便遇到不平整地面时,副支架(3)底部可以下探的更深;
横托(10)为由后端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坡面结构。以便横托(10)能够更容易插进管路底部,并随着逐渐的伸进管路底部而下压主支架(2)。
副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副立杆(14),副立杆(14)的顶端插有带外螺纹的升降立杆(13),升降立杆(13)插进副立杆(14)内且能相对于副立杆(14)做上下移动,升降立杆(13)连接加固横托(12)并与其成直角,副立杆(14)上端套有带内螺纹的螺母盘(15),螺母盘(15)与升降立杆(13)螺纹配合,通过螺母盘(15)的旋转控制升降立杆(13)的升降。即螺母只能自转且与副立杆(14)之间轴向限制移动!
移动底盘(1)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辅助加固杆(16),旋转辅助加固杆(16)的顶端设置有弹性球(17),旋转辅助加固杆(16)的底端通过转轴设置在移动底盘(1)上且旋转辅助加固杆(16)能绕该转轴旋转,旋转辅助加固杆(16)上设置有旋转挂钩(18),旋转挂钩(18)使用时通过旋转钩住横托(10)侧面的锁紧移动柱(19)上,该锁紧移动柱(19)为能沿横托(10)侧面的横向滑槽(21)前后移动的结构,锁紧移动柱(19)与横托(10)内部的移动套(20)连接,移动套(20)套住横托(10)内部的调整螺栓(22)上,通过调整螺栓(22)的旋转控制限位柱(8)的前后移动,调整螺栓(22)只能自转,其轴向距离不变。
主支架(2)的下部为螺纹伸缩杆结构,通过螺母的旋转控制伸缩杆的伸缩,该结构与升降立杆(13)的升降原理相同。控制主支架(2)的螺纹伸缩杆伸缩的螺母的位置介于横托(10)和限位柱(8)之间。
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该装置利用移动底盘行走至指定位置,然后临时固定,之后通过横托对管路进行承托,使用结束后,卸下横托,然后推走移动底盘至下一个工作点,其操作简洁,可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整螺栓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主支架的正视图;
图4为副支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移动底盘(1)、主支架(2)、副支架(3)和使用时在底部托住管路的横托(10);在移动底盘(1)上设置有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即两个前三角转块(4)和两个后三角转块(5),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分设于移动底盘(1)的两侧,两个前三角转块(4)相对于移动底盘(1)前进方向(即图1中的箭头方向)左右对称,两个后三角转块(5)也相对于移动底盘(1)前进方向左右对称,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的顶角位置套在移动底盘(1)两侧的横轴(6)上且能绕该横轴(6)旋转,前三角转块(4)和后三角转块(5)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三角形转块的顶角所对的边上设置有与该边方向一致的限位滑槽(7);
主支架(2)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柱(8),限位柱(8)伸进前三角转块(4)的限位滑槽(7)内且能沿该限位滑槽(7)移动,当主支架(2)向后(即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经过限位滑槽(7)中点以后前三角转块(4)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向后旋转(即图1中的顺时针反向),直至主支架(2)抵住地面限制移动底盘(1)底部的滚轮(9)的移动;当主支架(2)向上并向前移动时,前三角转块(4)向前旋转,当限位柱(8)到达限位滑槽(7)前端时,前三角转块(4)旋转锁止,此时,与前三角转块(4)顶角对应的边的上表面呈与移动底盘(1)的表面平行的状态,此时,主支架(2)的底端的位置高于滚轮(9);以便不妨碍滚轮(9)转动;
主支架(2)上部设置有竖向滑孔23,横托(10)的一端伸进该竖向滑孔内且能沿该竖向滑孔做上下的移动,横托(10)与主支架(2)呈直角夹角,横托(10)的上端连接有提拉弹簧(11),提拉弹簧(11)的上端连接竖向滑孔的上端的内壁,提拉弹簧(11)的下端连接横托(10),且始终保持将横托(10)向上提拉的力;
副支架(3)的下部也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伸进后三角转块(5)的限位滑槽内且能沿该限位滑槽移动,当副支架(3)向前(即与前进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经过限位滑槽(7)中点以后后三角转块(5)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向前旋转(即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直至副支架(3)抵住地面限制移动底盘(1)底部的滚轮(9)的移动;当副支架(3)向上并向后移动时,后三角转块(5)向后旋转,当限位柱(8)到达后三角转块(5)的限位滑槽(7)后端时,后三角转块(5)旋转锁止,此时,与后三角转块(5)顶角对应的边的上表面呈与移动底盘(1)的表面平行的状态,此时,副支架(3)的底端的位置高于滚轮(9);以便不妨碍滚轮(9)转动;
副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加固横托(12),加固横托(12)与副支架(3)垂直设置,当副支架(3)下落至底端顶触地面时,加固横托(12)伸至横托(10)底部对横托(10)承托。
当主支架(2)抵住地面时,限位柱(8)与限位滑槽(7)后端仍留有调整距离。以便遇到不平整地面时,主支架(2)底部可以下探的更深;
当副支架(3)的底端抵住地面时,副支架(3)的限位柱(8)与限位滑槽(7)后端仍留有调整距离。以便遇到不平整地面时,副支架(3)底部可以下探的更深;
横托(10)为由后端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坡面结构。以便横托(10)能够更容易插进管路底部,并随着逐渐的伸进管路底部而下压主支架(2)。
副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副立杆(14),副立杆(14)的顶端插有带外螺纹的升降立杆(13),升降立杆(13)插进副立杆(14)内且能相对于副立杆(14)做上下移动,升降立杆(13)连接加固横托(12)并与其成直角,副立杆(14)上端套有带内螺纹的螺母盘(15),螺母盘(15)与升降立杆(13)螺纹配合,通过螺母盘(15)的旋转控制升降立杆(13)的升降。即螺母只能自转且与副立杆(14)之间轴向限制移动!
移动底盘(1)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辅助加固杆(16),旋转辅助加固杆(16)的顶端设置有弹性球(17),旋转辅助加固杆(16)的底端通过转轴设置在移动底盘(1)上且旋转辅助加固杆(16)能绕该转轴旋转,旋转辅助加固杆(16)上设置有旋转挂钩(18),旋转挂钩(18)使用时通过旋转钩住横托(10)侧面的锁紧移动柱(19)上,该锁紧移动柱(19)为能沿横托(10)侧面的横向滑槽(21)前后移动的结构,锁紧移动柱(19)与横托(10)内部的移动套(20)连接,移动套(20)套住横托(10)内部的调整螺栓(22)上,通过调整螺栓(22)的旋转控制限位柱(8)的前后移动,调整螺栓(22)只能自转,其轴向距离不变。
主支架(2)的下部为螺纹伸缩杆结构,通过螺母的旋转控制伸缩杆的伸缩,该结构与升降立杆(13)的升降原理相同;控制主支架(2)的螺纹伸缩杆伸缩的螺母的位置介于横托(10)和限位柱(8)之间。
该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使用时,将移动底盘(1)推至指定管路下方,使横托(10)的前端置于管路底部,随着移动底盘(1)的前进以及横托(10)的斜面设计, 横托(10)逐渐的伸入管路底部,且横托(10)也逐渐下压,使得提拉弹簧(11)处于拉伸状态, 提拉弹簧(11)是为了使承托具有弹性,避免硬性承托造成管路损坏,当横托(10)完全处于管路底部时,随着移动底盘(1)的继续移动,而横托(10)与主支架(2)则都停止跟随移动底盘(1)移动,也就是说移动底盘(1)向前移动而主支架(2)不动,或者说主支架(2)相对于移动底盘(1)而向后移动,此时, 主支架(2)逐渐下压前三角转块(4),使其向后旋转即如图1所示的,顺时针旋转,直至主支架(2)的底部抵触地面, 移动底盘(1)停止移动,此时,完成移动底盘(1)的固定和横托(10)的承托,而为了防止遇到管路过大的情况时,承托不够牢靠,采用副支架(3)进行加固,及将副支架(3)向前推动,使得后三角转块(5)向前转动,使得副支架(3)底部抵触地面,然后将加固横托(12)插入横托(10)下方,然后调整螺母盘(15)控制加固横托(12)上升直至拖住横托(10)底部完成加固;而在使用结束后,反向旋转螺母盘(15),使加固横托(12)下降,然后向后拉副支架(3),至后三角转块(5)复位,然后璇拧螺母控制主支架(2)的下部伸缩杆收缩,以使得横托(10)下降,然后向上提起主支架(2),然后向后拉出移动底盘(1),再向前推动主支架(2),使得前三角转块(4)复位,完成操作。
而在承托时为了更好的承托管路,旋转辅助加固杆(16)使得弹性球(17)顶住管路另一侧,然后将旋转挂钩(18)前端的挂钩挂在锁紧移动柱(19)上,然后旋转调整螺栓(22),控制移动套(20)向后即向图1中右侧逐渐移动并逐渐的拉紧旋转挂钩(18)完成加固。

Claims (7)

1.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括移动底盘(1)、主支架(2)、副支架(3)和使用时在底部托住管路的横托(10);在移动底盘(1)上设置有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即两个前三角转块(4)和两个后三角转块(5),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分设于移动底盘(1)的两侧,两个前三角转块(4)相对于移动底盘(1)前进方向左右对称,两个后三角转块(5)也相对于移动底盘(1)前进方向左右对称,四个等腰三角形转块的顶角位置套在移动底盘(1)两侧的横轴(6)上且能绕该横轴(6)旋转,前三角转块(4)和后三角转块(5)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三角形转块的顶角所对的边上设置有与该边方向一致的限位滑槽(7);
主支架(2)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柱(8),限位柱(8)伸进前三角转块(4)的限位滑槽(7)内且能沿该限位滑槽(7)移动,当主支架(2)向后移动经过限位滑槽(7)中点以后前三角转块(4)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向后旋转,直至主支架(2)抵住地面限制移动底盘(1)底部的滚轮(9)的移动;当主支架(2)向上并向前移动时,前三角转块(4)向前旋转,当限位柱(8)到达限位滑槽(7)前端时,前三角转块(4)旋转锁止,此时,与前三角转块(4)顶角对应的边的上表面呈与移动底盘(1)的表面平行的状态,此时,主支架(2)的底端的位置高于滚轮(9);
主支架(2)上部设置有竖向滑孔,横托(10)的一端伸进该竖向滑孔内且能沿该竖向滑孔做上下的移动,横托(10)与主支架(2)呈直角夹角,横托(10)的上端连接有提拉弹簧(11),提拉弹簧(11)的上端连接竖向滑孔的上端的内壁,提拉弹簧(11)的下端连接横托(10);
副支架(3)的下部也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伸进后三角转块(5)的限位滑槽内且能沿该限位滑槽移动,当副支架(3)向前移动经过限位滑槽(7)中点以后后三角转块(5)在下压力的作用下向前旋转,直至副支架(3)抵住地面限制移动底盘(1)底部的滚轮(9)的移动;当副支架(3)向上并向后移动时,后三角转块(5)向后旋转,当限位柱(8)到达后三角转块(5)的限位滑槽(7)后端时,后三角转块(5)旋转锁止,此时,与后三角转块(5)顶角对应的边的上表面呈与移动底盘(1)的表面平行的状态,此时,副支架(3)的底端的位置高于滚轮(9);
副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加固横托(12),加固横托(12)与副支架(3)垂直设置,当副支架(3)下落至底端顶触地面时,加固横托(12)伸至横托(10)底部对横托(10)承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当主支架(2)抵住地面时,限位柱(8)与限位滑槽(7)后端仍留有调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当副支架(3)的底端抵住地面时,副支架(3)的限位柱(8)与限位滑槽(7)后端仍留有调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横托(10)为由后端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坡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副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副立杆(14),副立杆(14)的顶端插有带外螺纹的升降立杆(13),升降立杆(13)插进副立杆(14)内且能相对于副立杆(14)做上下移动,升降立杆(13)连接加固横托(12)并与其成直角,副立杆(14)上端套有带内螺纹的螺母盘(15),螺母盘(15)与升降立杆(13)螺纹配合,通过螺母盘(15)的旋转控制升降立杆(13)的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移动底盘(1)的前端设置有旋转辅助加固杆(16),旋转辅助加固杆(16)的顶端设置有弹性球(17),旋转辅助加固杆(16)的底端通过转轴设置在移动底盘(1)上且旋转辅助加固杆(16)能绕该转轴旋转,旋转辅助加固杆(16)上设置有旋转挂钩(18),旋转挂钩(18)使用时通过旋转钩住横托(10)侧面的锁紧移动柱(19)上,该锁紧移动柱(19)为能沿横托(10)侧面的横向滑槽(21)前后移动的结构,锁紧移动柱(19)与横托(10)内部的移动套(20)连接,移动套(20)套住横托(10)内部的调整螺栓(22)上,通过调整螺栓(22)的旋转控制限位柱(8)的前后移动,调整螺栓(22)只能自转,其轴向距离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架(2)的下部为螺纹伸缩杆结构,通过螺母的旋转控制伸缩杆的伸缩,该结构与升降立杆(13)的升降原理相同;控制主支架(2)的螺纹伸缩杆伸缩的螺母的位置介于横托(10)和限位柱(8)之间。
CN201721191813.9U 2017-09-18 2017-09-18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09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1813.9U CN207609870U (zh) 2017-09-18 2017-09-18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1813.9U CN207609870U (zh) 2017-09-18 2017-09-18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9870U true CN207609870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181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09870U (zh) 2017-09-18 2017-09-18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98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1549A (zh) * 2017-09-18 2017-12-12 国家电网公司 锅炉管路支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1549A (zh) * 2017-09-18 2017-12-12 国家电网公司 锅炉管路支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08718U (zh)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
CN107171233B (zh) 建筑后砌墙暗装配电箱一次到位安装方法
CN109577214A (zh) 一种桥梁检测修补装置
CN207609870U (zh) 锅炉管路衔接处支撑架
CN210946828U (zh) 一种体育馆基坑建设用基坑支护装置
CN207048806U (zh) 一种矿山井下采掘矿道支护用的锚杆
CN112923167A (zh) 一种轮式管道检测机器人
CN209741873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路基加固结构
CN110130923B (zh) 一种用于隧道的型钢支护拱架结构
CN109972847A (zh) 一种结构柱的定位、调垂装置
CN206969478U (zh) 一种改进的路桥工程用管道存放装置
CN211285631U (zh) 一种岩溶地区地基开挖防塌陷加固装置
CN210088169U (zh) 一种用于管道铺设的软弱地基加固结构
CN107461549A (zh) 锅炉管路支撑装置
CN107642246A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空心砖砌筑装置
CN208445685U (zh) 一种通讯用卫星电视信号接收装置
CN208220231U (zh) 幕墙移板支架
KR101187670B1 (ko) 높이조절 및 회전수단을 구비한 관로보수용 튜브 반전장치
CN208056312U (zh) 型钢柱柱脚调平装置
CN208949829U (zh) 一种桁架式悬臂模板
CN209227572U (zh) 一种trd水泥土地下连续墙支护装置
CN209555866U (zh) 一种挡浪装置
CN209308070U (zh) 一种滑动模板支撑架
CN208485519U (zh) 一种地铁施工搬运装置
CN20731499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市政临时施工用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