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1342U -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1342U
CN207581342U CN201721636001.0U CN201721636001U CN207581342U CN 207581342 U CN207581342 U CN 207581342U CN 201721636001 U CN201721636001 U CN 201721636001U CN 207581342 U CN207581342 U CN 207581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lling
grip block
bottl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360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财
曲有军
徐永东
王雷
饶欣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u Bang Medicine Co Co Ltd By Shar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u Bang Medicine Co Co Ltd By Shar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u Bang Medicine Co Co Ltd By Shar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u Bang Medicine Co Co Ltd By Shares
Priority to CN2017216360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1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1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1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机构、密封机构以及承接运输机构,密封机构的一侧分别设有瓶盖送料组件以及加热组件,通过机械式的结构对瓶体进行灌装密封,通过灌装机构带动瓶体传输同时将注射液对多个瓶体进行灌装,灌装注射液的工作效率高,完成灌装后的瓶体统一由密封机构上瓶盖进行密封,能耗低的同时生产效率高,保证了在生产过程中瓶体内的注射液产品质量,对完成上盖密封后的瓶体进行加热,使瓶盖与瓶体的连接更紧密,增强了瓶体的密封性同时造价低适于推广使用,能耗低、造价低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效率快、密封性好、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Description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注射液的生产在整个医药制造工业的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生产规模、生产种类以及产品的质量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由于老人小孩容易生病,生病后通常都会采用挂点滴和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导致注射液在生活中使用频繁,注射液的市场需求呈现稳步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治疗类的注射液品种呈现了缺乏的状态,不能满足临床的用药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注射液一般存放在瓶体中进行密封制作搬运,并且,现有的注射液瓶体的生产工艺多为生产步骤复杂,将注射液灌注到瓶体中的灌装效率不高,导致其产能低下,并且由于工艺复杂,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保证瓶体中注射液的产品质量,且生产瓶体的机器结构复杂,采用多种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能耗高的同时造价高昂,同时制作出的瓶体的密封性不强,容易使瓶体中注射液受到细菌的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效率快、密封性好、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瓶体进行灌液的灌装机构、用于对完成灌液后的瓶体进行上盖密封的密封机构以及设置在灌装机构和密封机构之间用于自动搬运瓶体的承接运输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瓶盖进行送料的瓶盖送料组件以及用于对上盖密封后的瓶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
优选为:所述灌装机构包括第一中心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一中心转轴上的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中心转轴顶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第一旋转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上旋转盘和第一下旋转盘,所述第一上旋转盘和第一下旋转盘之间设置有若干灌液组件,该若干灌液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旋转盘和第一下旋转盘上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中部与第一固定柱铰接,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通过第一弹簧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第一中心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一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轴承相互配合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第一中心转轴圆周设置,所述第一导轨朝向承接运输机构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轨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相对第一下旋转盘的高度大于第二凹槽相对第一下旋转盘的高度,所述储液箱底部设置有若干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箱连通,另一端贯穿第一上旋转盘并延伸至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
优选为: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二中心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二中心转轴上的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上旋转盘和第二下旋转盘,所述第二上旋转盘和第二下旋转盘之间设置有若干密封组件,该若干密封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旋转盘和第二下旋转盘上的第三固定柱和第四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三上夹持块和第三下夹持块,所述第四固定柱上对应设置有第四上夹持块和第四下夹持块,所述第三上夹持块和第三下夹持块中部均与第三固定柱铰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和第四上夹持块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所述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通过第二弹簧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相对第二中心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和第二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轴承相互配合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第二中心转轴圆周设置,所述第二导轨朝向瓶盖送料组件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导轨远离第三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导轨设有第三凹槽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的高度大于第二导轨设有第四凹槽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的高度;所述第三下夹持块和第四下夹持块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五柱体和第六柱体,所述第五柱体和第六柱体通过第三弹簧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下夹持块相对第二中心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与第三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下夹持块和第二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与第三轴承相互配合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沿第二中心转轴圆周设置,所述第三导轨上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所述第五凹槽设置在第三导轨朝向承接运输机构的一侧。
优选为:所述承接运输机构包括第三中心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三中心转轴上的第三旋转盘,所述第三旋转盘上设置有若干送料组件,该若干送料组件包括通过螺柱固定在第三旋转盘上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中部与螺柱铰接,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七柱体和第八柱体,所述第七柱体和第八柱体通过第四弹簧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夹块相对第三中心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上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与第四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三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与第四轴承相互配合的第四导轨,所述第四导轨沿第三中心转轴圆周设置,所述第四导轨朝向第二凹槽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七凹槽,所述第四导轨朝向第五凹槽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八凹槽。
优选为:所述瓶盖送料组件包括盛料桶,所述盛料桶底部设置有振动板,所述盛料桶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远离盛料桶的一端设置在第三上夹持块和第四上夹持块下方。
优选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出口朝向第三下夹持块和第四下夹持块。
优选为:所述第一中心转轴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中心转轴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为:所述第二凹槽、第七凹槽、第五凹槽和第八凹槽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械式的结构对瓶体进行灌装密封,结构简单且节约能源,通过灌装机构带动瓶体传输同时将注射液对多个瓶体进行灌装,灌装注射液的工作效率高,完成灌装后的瓶体统一由密封机构上瓶盖进行密封,能耗低的同时生产效率高,保证了在生产过程中瓶体内的注射液产品质量,对完成上盖密封后的瓶体进行加热,使瓶盖与瓶体的连接更紧密,增强了瓶体的密封性,制作出的瓶体的密封性强,不容易使瓶体中注射液受到细菌的感染,同时造价低适于推广使用,能耗低、造价低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效率快、密封性好、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灌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承接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承接运输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灌装机构 2、密封机构 3、承接运输机构 4、瓶盖送料组件 5、加热组件11、第一中心转轴 12、储液箱 13、第一上旋转盘 14、第一下旋转盘 15、第一固定柱16、第二固定柱 17、第一夹持块 18、第二夹持块 19、第一柱体 20、第二柱体 21、第一弹簧 22、第一连接轴 23、第一轴承 24、第一导轨 25、第一凹槽 26、第二凹槽27、输液管 31、第二中心转轴 32、第二上旋转盘 33、第二下旋转盘 34、第三固定柱35、第四固定柱 36、第三上夹持块 37、第三下夹持块 38、第四上夹持块 39、第四下夹持块 40、第三柱体 41、第四柱体 42、第二弹簧 43、第二连接轴 44、第二轴承 45、第二导轨 46、第三凹槽 47、第四凹槽 48、第五柱体 49、第六柱体 50、第三弹簧51、第三连接轴 52、第三轴承 53、第三导轨 54、第五凹槽 55、第六凹槽 61、第三中心转轴 62、第三旋转盘 63、螺柱 64、第一夹块 65、第二夹块 66、第七柱体 67、第八柱体 68、第四弹簧 69、第四连接轴 70、第四轴承 71、第四导轨 72、第七凹槽73、第八凹槽 81、盛料桶 82、振动板 83、出料口 84、传送皮带 85、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用于对瓶体进行灌液的灌装机构1、用于对完成灌液后的瓶体进行上盖密封的密封机构2以及设置在灌装机构1和密封机构2之间用于自动搬运瓶体的承接运输机构3,所述密封机构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瓶盖进行送料的瓶盖送料组件4以及用于对上盖密封后的瓶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注射液灌装到瓶体中,再对瓶体进行上盖密封,这一过程中,灌装机构1对瓶体进行灌液,再通过承接运输机构3将完成灌液的瓶体运输到密封机构2中,密封机构2将内部灌满注射液的瓶体进行上盖密封,同时密封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组件5,用于对上盖密封后的瓶体进行加热,进一步增强瓶体的密封性,使瓶盖与瓶体之间的密封性更好,提高了灌装的效率,保证了注射液瓶体的产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灌装机构1包括第一中心转轴11以及设置在第一中心转轴11上的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中心转轴11顶部设置有储液箱12,所述第一旋转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所述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之间设置有若干灌液组件,该若干灌液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上的第一固定柱15和第二固定柱1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柱15和第二固定柱16上的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所述第一夹持块17中部与第一固定柱15铰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柱体19和第二柱体20,所述第一柱体19和第二柱体20通过第一弹簧21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7相对第一中心转轴1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2,所述第一连接轴22上设置有第一轴承23,所述第一轴承23的内圈与第一连接轴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7和第一中心转轴11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轴承23相互配合的第一导轨24,所述第一导轨24沿第一中心转轴11圆周设置,所述第一导轨24朝向承接运输机构3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所述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轨24远离第二凹槽26的一侧相对第一下旋转盘14的高度大于第二凹槽26相对第一下旋转盘14的高度,所述储液箱12底部设置有若干输液管27,所述输液管27的一端与储液箱12连通,另一端贯穿第一上旋转盘13并延伸至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行时,第一中心转轴11转动带动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转动,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上的第一固定柱15和第二固定柱16也随着转动,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柱15和第二固定柱16上,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柱体19和第二柱体20,第一柱体19和第二柱体20通过第一弹簧21彼此相互连接,在第一弹簧21的作用力下,保持一个想对夹紧的状态,第一导轨24远离第二凹槽26的一侧相对第一下旋转盘14的高度大于第二凹槽26相对第一下旋转盘14的高度,第一轴承23在第一导轨24中运行,带动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沿着第一固定柱15和第二固定柱16上下运动,储液箱12底部设置的输液管27一端与储液箱12连通,另一端贯穿第一上旋转盘13并延伸至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之间,向上运行时,被夹在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之间的瓶体瓶口靠近输液管27,液体从输液管27流入到瓶体中进行灌液,完成灌液后,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由第一轴承23的带动下下降,避免瓶体撞到输液管27导致瓶体的损坏,第二凹槽26和第一凹槽25朝向承接运输机构3设置,第一夹持块17中部与第一固定柱15铰接,可沿着第一固定柱15转动,在第一轴承23运行到第二凹槽26时,第一轴承进入到第二凹槽26中,使第一夹持块17沿着第一固定柱15转动,第一夹持块17与第二夹持块18分开,以便接下来承接运输机构3对完成灌输的瓶体进行搬运到密封机构2中,第一轴承23从第一凹槽25中出来后,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重新合上,纯机械式的结构进行灌输注射液一方面节约了能源,不需要设置过多的驱动机器,另一方面随着转动多个瓶体可进行同时灌输注射液,灌输的效率高,第一凹槽25的设置用于前一道工序瓶体进入到灌装机构1中使用,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机构2包括第二中心转轴31以及设置在第二中心转轴31上的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所述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之间设置有若干密封组件,该若干密封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上的第三固定柱34和第四固定柱35,所述第三固定柱34上设置有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三下夹持块37,所述第四固定柱35上对应设置有第四上夹持块38和第四下夹持块39,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三下夹持块37中部均与第三固定柱34铰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三柱体40和第四柱体41,所述第三柱体40和第四柱体41通过第二弹簧42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相对第二中心转轴3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3,所述第二连接轴43上设置有第二轴承44,所述第二轴承44的内圈与第二连接轴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二中心转轴31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轴承44相互配合的第二导轨45,所述第二导轨45沿第二中心转轴31圆周设置,所述第二导轨45朝向瓶盖送料组件4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三凹槽46,所述第二导轨45远离第三凹槽4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47,所述第二导轨45设有第三凹槽46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33的高度大于第二导轨45设有第四凹槽47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33的高度;所述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五柱体48和第六柱体49,所述第五柱体48和第六柱体49通过第三弹簧50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下夹持块37相对第二中心转轴3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轴51,所述第三连接轴51上设置有第三轴承52,所述第三轴承52的内圈与第三连接轴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二中心转轴31之间设置有与第三轴承52相互配合的第三导轨53,所述第三导轨53沿第二中心转轴31圆周设置,所述第三导轨53上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五凹槽54和第六凹槽55,所述第五凹槽54设置在第三导轨53朝向承接运输机构3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行时,第二中心转轴31转动带动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转动,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上的第三固定柱34和第四固定柱35也随着转动,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五柱体48和第六柱体49,第五柱体48和第六柱体49通过第三弹簧50彼此相互连接,在第三弹簧50的作用力下保持相对夹紧状态,第三下夹持块37相对第二中心转轴3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轴51,第三连接轴51上设置有第三轴承52,第三轴承52的内圈与第三连接轴51固定连接,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二中心转轴31之间设置有与第三轴承52相互配合的第三导轨53,第三导轨53沿第二中心转轴31圆周设置,第三导轨53上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五凹槽54和第六凹槽55,第五凹槽54设置在第三导轨53朝向承接运输机构3的一侧,第三轴承52顺着第三导轨53运行,当转动到第五凹槽54时,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打开并将完成灌装的瓶体接过,第三轴承52转出第五凹槽54时,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在第三弹簧50的作用下重新相对闭合;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三柱体40和第四柱体41,第三柱体40和第四柱体41通过第二弹簧42彼此相互连接,在第二弹簧42的作用力下保持相对夹紧状态,第三上夹持块36相对第二中心转轴3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3,第二连接轴43上设置有第二轴承44,第二轴承44的内圈与第二连接轴43固定连接,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二中心转轴31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轴承44相互配合的第二导轨45,第二导轨45沿第二中心转轴31圆周设置,第二导轨45朝向瓶盖送料组件4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三凹槽46,第二导轨45远离第三凹槽4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47,当第二轴承44顺着第二导轨45运行时,第二轴承44转动到第三凹槽46中,第三上夹持块36转动后与第四上夹持块38打开,将由瓶盖送料组件4运送过来的瓶盖夹住,第二轴承44转出第三凹槽46,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闭合夹紧瓶盖后,第二导轨45设有第三凹槽46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33的高度大于第二导轨45设有第四凹槽47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33的高度,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顺着第三固定柱34和第四固定柱35向下运行,将瓶盖安装到瓶体顶部,再继续运行一段加热的距离后,第二轴承44进入到第四凹槽47中,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打开,第二轴承44带着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顺着第三固定柱34和第四固定柱35向上运行,完成灌装加热密封的瓶体在第三轴承52进入到第六凹槽55中后搬运出密封机构2。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接运输机构3包括第三中心转轴61以及设置在第三中心转轴61上的第三旋转盘62,所述第三旋转盘62上设置有若干送料组件,该若干送料组件包括通过螺柱63固定在第三旋转盘62上的第一夹块64和第二夹块65,所述第一夹块64中部与螺柱63铰接,所述第一夹块64和第二夹块65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七柱体66和第八柱体67,所述第七柱体66和第八柱体67通过第四弹簧68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夹块64相对第三中心转轴61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连接轴69,所述第四连接轴69上设置有第四轴承70,所述第四轴承70的内圈与第四连接轴6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块64和第三中心转轴61之间设置有与第四轴承70相互配合的第四导轨71,所述第四导轨71沿第三中心转轴61圆周设置,所述第四导轨71朝向第二凹槽26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七凹槽72,所述第四导轨71朝向第五凹槽54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八凹槽7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中心转轴61转动带动第三旋转盘62转动,第一夹块64和第二夹块65通过螺柱63固定在第三旋转盘62上,其中第一夹块64中部与螺柱63铰接,第一夹块64和第二夹块65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七柱体66和第八柱体67,第七柱体66和第八柱体67通过第四弹簧68彼此相互连接,在第四弹簧68的作用力下保持相对夹紧,第一夹块64相对第三中心转轴61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连接轴69,第四连接轴69上设置有第四轴承70,第四轴承70的内圈与第四连接轴69固定连接,第一夹块64和第三中心转轴61之间设置有与第四轴承70相互配合的第四导轨71,第四导轨71沿第三中心转轴61圆周设置,第四轴承70在第四导轨71中运行,第四导轨71朝向第二凹槽26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七凹槽72,该第七凹槽72的设置用于,当第四轴承70转入到第七凹槽72中从灌装机构1中接过完成注射液灌装的瓶体,转出第七凹槽72后夹紧瓶体进行运送,第四导轨71朝向第五凹槽54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八凹槽73,该第八凹槽73的设置用于,当第四轴承70转入到第八凹槽73中,送出完成注射液灌装的瓶体至密封机构2中,转出第八凹槽73后第一夹块64和第二夹块65闭合。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瓶盖送料组件4包括盛料桶81,所述盛料桶81底部设置有振动板82,所述盛料桶81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83,所述出料口83处设置有传送皮带84,所述传送皮带84远离盛料桶81的一端设置在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盛料桶81底部设置有振动板82,振动板82的振动将盛料桶81内的瓶盖从出料口83处振动出去,通过出料口83处设置的传送皮带84进行输送,传送皮带84远离盛料桶81的一端设置在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下方,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将运送过来的瓶盖夹紧后,对完成灌装的瓶体进行上盖。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5包括热风机85,所述热风机85的输出口朝向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机85的输出口朝向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热风机85的设置用于对完成注射液灌装上盖的瓶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瓶体与瓶盖在上下挤压的作用力下,连接的更加紧密,保证了瓶体的密封性,防止密封不充分导致的瓶体内注射液易发生质变,影响注射液的保质期,从而发生医疗事故。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转轴11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61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中心转轴31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61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6、第七凹槽72、第五凹槽54和第八凹槽73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中心转轴11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61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二中心转轴31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6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凹槽26、第七凹槽72、第五凹槽54和第八凹槽73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保证了从灌装机构1完成灌装的瓶体顺利进入到承接运输结构3,再从承接运输结构3中转运到密封机构2中进行上盖密封。
通过机械式的结构对瓶体进行灌装密封,结构简单且节约能源,通过灌装机构1带动瓶体传输同时将注射液对多个瓶体进行灌装,灌装注射液的工作效率高,完成灌装后的瓶体统一由密封机构2上瓶盖进行密封,能耗低的同时生产效率高,保证了在生产过程中瓶体内的注射液产品质量,对完成上盖密封后的瓶体进行加热,使瓶盖与瓶体的连接更紧密,增强了瓶体的密封性,制作出的瓶体的密封性强,不容易使瓶体中注射液受到细菌的感染,同时造价低适于推广使用,能耗低、造价低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效率快、密封性好、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瓶体进行灌液的灌装机构(1)、用于对完成灌液后的瓶体进行上盖密封的密封机构(2)以及设置在灌装机构(1)和密封机构(2)之间用于自动搬运瓶体的承接运输机构(3),所述密封机构(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瓶盖进行送料的瓶盖送料组件(4)以及用于对上盖密封后的瓶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构(1)包括第一中心转轴(11)以及设置在第一中心转轴(11)上的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中心转轴(11)顶部设置有储液箱(12),所述第一旋转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所述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之间设置有若干灌液组件,该若干灌液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旋转盘(13)和第一下旋转盘(14)上的第一固定柱(15)和第二固定柱(1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柱(15)和第二固定柱(16)上的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所述第一夹持块(17)中部与第一固定柱(15)铰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一柱体(19)和第二柱体(20),所述第一柱体(19)和第二柱体(20)通过第一弹簧(21)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7)相对第一中心转轴(1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2),所述第一连接轴(22)上设置有第一轴承(23),所述第一轴承(23)的内圈与第一连接轴(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17)和第一中心转轴(11)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轴承(23)相互配合的第一导轨(24),所述第一导轨(24)沿第一中心转轴(11)圆周设置,所述第一导轨(24)朝向承接运输机构(3)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所述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轨(24)远离第二凹槽(26)的一侧相对第一下旋转盘(14)的高度大于第二凹槽(26)相对第一下旋转盘(14)的高度,所述储液箱(12)底部设置有若干输液管(27),所述输液管(27)的一端与储液箱(12)连通,另一端贯穿第一上旋转盘(13)并延伸至第一夹持块(17)和第二夹持块(1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2)包括第二中心转轴(31)以及设置在第二中心转轴(31)上的第二旋转盘,所述第二旋转盘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所述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之间设置有若干密封组件,该若干密封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上旋转盘(32)和第二下旋转盘(33)上的第三固定柱(34)和第四固定柱(35),所述第三固定柱(34)上设置有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三下夹持块(37),所述第四固定柱(35)上对应设置有第四上夹持块(38)和第四下夹持块(39),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三下夹持块(37)中部均与第三固定柱(34)铰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三柱体(40)和第四柱体(41),所述第三柱体(40)和第四柱体(41)通过第二弹簧(42)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相对第二中心转轴(3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3),所述第二连接轴(43)上设置有第二轴承(44),所述第二轴承(44)的内圈与第二连接轴(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二中心转轴(31)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轴承(44)相互配合的第二导轨(45),所述第二导轨(45)沿第二中心转轴(31)圆周设置,所述第二导轨(45)朝向瓶盖送料组件(4)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三凹槽(46),所述第二导轨(45)远离第三凹槽(4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47),所述第二导轨(45)设有第三凹槽(46)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33)的高度大于第二导轨(45)设有第四凹槽(47)的一侧相对第二下旋转盘(33)的高度;所述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五柱体(48)和第六柱体(49),所述第五柱体(48)和第六柱体(49)通过第三弹簧(50)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三下夹持块(37)相对第二中心转轴(3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轴(51),所述第三连接轴(51)上设置有第三轴承(52),所述第三轴承(52)的内圈与第三连接轴(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二中心转轴(31)之间设置有与第三轴承(52)相互配合的第三导轨(53),所述第三导轨(53)沿第二中心转轴(31)圆周设置,所述第三导轨(53)上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五凹槽(54)和第六凹槽(55),所述第五凹槽(54)设置在第三导轨(53)朝向承接运输机构(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运输机构(3)包括第三中心转轴(61)以及设置在第三中心转轴(61)上的第三旋转盘(62),所述第三旋转盘(62)上设置有若干送料组件,该若干送料组件包括通过螺柱(63)固定在第三旋转盘(62)上的第一夹块(64)和第二夹块(65),所述第一夹块(64)中部与螺柱(63)铰接,所述第一夹块(64)和第二夹块(65)上分别相对设置有第七柱体(66)和第八柱体(67),所述第七柱体(66)和第八柱体(67)通过第四弹簧(68)彼此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夹块(64)相对第三中心转轴(61)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连接轴(69),所述第四连接轴(69)上设置有第四轴承(70),所述第四轴承(70)的内圈与第四连接轴(6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块(64)和第三中心转轴(61)之间设置有与第四轴承(70)相互配合的第四导轨(71),所述第四导轨(71)沿第三中心转轴(61)圆周设置,所述第四导轨(71)朝向第二凹槽(26)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七凹槽(72),所述第四导轨(71)朝向第五凹槽(54)的一侧向内凹陷设置有第八凹槽(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送料组件(4)包括盛料桶(81),所述盛料桶(81)底部设置有振动板(82),所述盛料桶(81)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83),所述出料口(83)处设置有传送皮带(84),所述传送皮带(84)远离盛料桶(81)的一端设置在第三上夹持块(36)和第四上夹持块(38)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5)包括热风机(85),所述热风机(85)的输出口朝向第三下夹持块(37)和第四下夹持块(3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转轴(11)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61)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中心转轴(31)的转动方向和第三中心转轴(61)的转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6)、第七凹槽(72)、第五凹槽(54)和第八凹槽(73)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CN201721636001.0U 2017-11-30 2017-11-30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Active CN207581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36001.0U CN207581342U (zh) 2017-11-30 2017-11-30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36001.0U CN207581342U (zh) 2017-11-30 2017-11-30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1342U true CN207581342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36001.0U Active CN207581342U (zh) 2017-11-30 2017-11-30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13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7066A (zh) * 2017-11-30 2018-03-23 浙江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7066A (zh) * 2017-11-30 2018-03-23 浙江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6351B (zh) 一种灌装机
CN210999177U (zh) 一种木门板双向封边回转线
CN103771148B (zh) 塑料桶自动上盖机
CN204277410U (zh) 球阀组装机的密封件装入装置
CN207581342U (zh)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
CN202479760U (zh) 全自动瓶盖入垫机
CN207985342U (zh) 一种高效自动化包装机
CN206108881U (zh) 一种半自动沐浴液灌装封盖机
CN208412313U (zh) 真空开袋封袋装置
CN206785603U (zh) 蠕动泵
CN202944856U (zh) 塑料桶自动上盖机
CN107827066A (zh) 注射液的灌装密封装置及方法
CN208775146U (zh) 一种用于封口塑料盖的全自动流水线设备
CN208037989U (zh) 一种灌装加塞旋盖机
CN208020824U (zh) 纸杯制作传输流水线装置
CN210286719U (zh) 一种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出料保护装置
CN209604566U (zh) 一种双层卸灰阀
CN110558160B (zh) 一种金针菇栽培瓶的加盖机
CN205554729U (zh) 一种全自动的推料机构
CN209425677U (zh) 一种家具用封边机涂胶装置
CN106064306A (zh) 一种输液器全自动组装机
CN206107737U (zh) 一种智能管材盘绕封装装置
CN201873013U (zh) 一种行星开盒机构
CN207713388U (zh) 液体灌装系统
CN207375938U (zh) 一种压缩式污泥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