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76683U -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76683U
CN207576683U CN201721470852.2U CN201721470852U CN207576683U CN 207576683 U CN207576683 U CN 207576683U CN 201721470852 U CN201721470852 U CN 201721470852U CN 207576683 U CN207576683 U CN 207576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e
cylinder
cyclone dust
dust collectors
inner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08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斌
瞿标
吴圣威
郑海波
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Dimens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f Sichuan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Four-Dimens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f Sichuan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Dimens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f Sichuan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Four-Dimens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f Sichuan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7214708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76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76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76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包括进气管、排气管、柱形的圆筒体、圆锥体和灰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锥体的下部连接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副圆锥体,在所述副圆锥体内安装一个内锥体,所述灰斗顶部内侧设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倒锥体,在所述内锥体内下部安装有一个反射陀螺体且反射陀螺体由两个圆锥构成,所述内锥体中轴线与圆筒体以及圆锥体中轴线重合,所述反射陀螺体的锥尖处朝向内锥体中轴线且与内锥体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在传统的旋风除尘器的结构上增加了副圆筒体、内锥体和倒锥体,隔开了尘粒和内旋气流的运动路径,有效抑制了圆锥体下部的二次扬尘返混,保证了除尘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中的一种。现有的旋风除尘器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排气管,顶盖、灰斗、圆锥体、圆筒体和进气管,其工作原理为:当含尘气流由进气管进入旋风除尘器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并沿着圆筒体内壁向下朝圆锥体流动,形成外旋气流。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旋风除尘器内壁。尘粒与旋风除尘器内壁接触后失去惯性并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风除尘器内壁进入灰斗。外旋气流下降到达圆锥体时,因圆锥体收缩向旋风除尘器竖向中心靠拢,外旋气流由下反转而上,继续做螺旋形上升流动,形成内旋气流,最后经排气管排出。由于分离的尘粒集中在圆锥体下部内壁上,外旋气流反转成内旋气流时会造成部分尘粒被吹起,形成二次扬尘返混并内旋气流带出旋风除尘器外,造成除尘分离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在传统的旋风除尘器的结构上进行改进,增加了副圆锥体、内锥体、反射陀螺体和倒锥体,隔开了尘粒和内旋气流的运动路径,有效抑制了圆锥体下部的二次扬尘返混,保证了除尘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包括进气管、排气管、柱形的圆筒体、圆锥体和灰斗,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位于圆筒体上部圆周侧壁切线方向上,在所述圆筒体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顶盖,所述排气管竖向安装在顶盖中心位置处且排气管下端穿过顶盖延伸至圆筒体内,所述圆锥体上大下小,位于圆筒体正下方且圆筒体下端与圆锥体上端连接导通,所述灰斗位于圆锥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锥体的下部连接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副圆锥体且副圆锥体的下端与灰斗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副圆锥体内安装一个与圆锥体结构相似的空心的内锥体,所述内锥体上边缘与副圆锥体上端面齐平且内锥体上边缘与副圆锥体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所述灰斗顶部内侧设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倒锥体且内锥体的下端与倒锥体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并实现内部导通,在所述内锥体内下部安装有一个反射陀螺体且反射陀螺体由两个圆锥构成,所述内锥体中轴线与圆筒体以及圆锥体中轴线重合,所述反射陀螺体的锥尖处朝向内锥体中轴线且与内锥体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体的锥角a和内锥体的锥角b相等,为75°~77°,使得外旋气流向下移动并逐步向竖向中心收拢过程中,不会发生风向突变,造成尘粒飞扬。
进一步地,所述副圆筒体高度与内锥体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体、圆锥体、副圆锥体和倒锥体的高度比为1:1.1:0.5:0.4。
进一步地,所述倒锥体的下底面直径大于内锥体上底面直径和下底面直径,使得灰斗上部内壁面的粉尘向中心气流运动过程中发生转折而重新想灰斗内壁面运动,以削弱灰斗返混。
进一步地,所述副圆锥体底部直径介于倒锥体顶部直径和底部直径之间,粉尘以及少量空气从圆锥体和副圆锥体之间的环形间隙进入到副圆锥体与内锥体之间的区域时,空间逐渐增大,风速进一步降低,粉尘则在重力沉降到灰斗内。再者,倒锥体的锥角d大于副圆锥体的锥角c,使得从环形间隙进入的空气流下降遇到倒锥体折返方向是指向灰斗内部区域以及副圆锥体内侧下部区域,但是副圆锥体内侧下部区域的存在锥角c使得其气流在折返向倒锥体方向流动,从而减小粉尘从圆锥体和副圆锥体之间的环形间隙进入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旋风除尘器存在的二次返混造成除尘分离效果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旋风除尘器的结构上进行改进,增加了副圆锥体、内锥体和倒锥体。含尘气流切向进入圆筒体后受压由直线运动变为螺旋运动,形成外旋气流。外旋气流的离心作用密度大于空气的尘粒甩向圆筒体内壁,尘粒与圆筒体内壁接触后失去惯性离心力作用而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圆筒体内壁滑落到圆锥体内。由于内锥体的阻隔,大部分的尘粒会通过内锥体与副圆锥体之间的环形间隙并落入到灰斗内,小部分的尘粒会由内锥体排入灰斗。由于外旋气流一部分经过环形间隙进入灰斗,一部分则在内锥体内受到反射陀螺体影响反转而上,形成内旋气流并带走部分尘粒,但是内旋气流的离心作用力会将这部分尘粒再次甩向圆筒体内壁和圆锥体内壁,进入外旋气流,进行二次分离。由于隔开了尘粒和内旋气流的运动路径,有效抑制了圆锥体下部的二次扬尘。再者,倒锥体设置一方面可以驱使经环形间隙进入灰斗的外旋气流也将从内锥体折返向上,而不必经过环形间隙进入圆锥体,另一方面使得灰斗上部内壁面的尘粒向中心气流运动过程中发生转折而重新向灰斗内壁面运动,以削弱灰斗返混。最后,反射陀螺体有上下两个圆锥组成,一方面朝向的圆锥部分驱使外旋向下的空气流折返变成向上内旋气流,从灰斗内少量上升扬起的粉尘受到反射陀螺体朝下圆锥部分折返而下再次进行沉降,其余粉尘通过反射陀螺体与内椎体之间的环形间隙内旋气流上升再次进行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这现有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M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旋风除尘器,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2、圆筒体4、圆锥体5和灰斗6。在所述圆筒体4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顶盖3,所述排气管2竖向穿过所述顶盖3中心位置处并向下延伸至圆筒体4顶部内侧。所述圆筒体4位于倒置的圆锥体5正上方且圆筒体4下端与圆锥体5上端连接导通。所述进气管1的出口位于圆筒体4上部圆周侧壁切线方向上。所述灰斗6位于圆锥体5的下方且灰斗6上端面与圆锥体5下端连接导通。
含尘气流由进气管2进入旋风除尘器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受挤压变为圆周运动并沿着圆筒体4内壁向下朝圆锥体5流动,形成外旋气流。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旋风除尘器内壁。尘粒与旋风除尘器内壁接触后失去惯性并在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旋风除尘器内壁进入灰斗6。外旋气流下降到达圆锥体5时,因圆锥体5收缩向旋风除尘器竖向中心靠拢,外旋气流由下反转而上,继续做螺旋形上升流动,形成内旋气流,最后经排气管2排出。由于分离的尘粒集中在圆锥体5下部内壁上,外旋气流反转成内旋气流时会造成部分尘粒被吹起,形成二次扬尘返混并内旋气流带出旋风除尘器外,造成除尘分离效果降低。
如附图2~4所示,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2、柱形的圆筒体4、圆锥体5和灰斗6,所述进气管1的出口位于圆筒体4上部圆周侧壁切线方向上,在所述圆筒体4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顶盖3,所述排气管2竖向安装在顶盖3中心位置处且排气管2下端穿过顶盖3延伸至圆筒体4内,所述圆锥体5上大下小,位于圆筒体4正下方且圆筒体4下端与圆锥体5上端连接导通,所述灰斗6位于圆锥体5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锥体5的下部连接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副圆锥体7且副圆锥体7的下端与灰斗6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副圆锥体7内安装一个与圆锥体5结构相似的空心的内锥体8,所述内锥体8上边缘与副圆锥体7上端面齐平且内锥体8上边缘与副圆锥体7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所述灰斗6顶部内侧设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倒锥体9且内锥体8的下端与倒锥体9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并实现内部导通,在所述内锥体8内下部安装有一个反射陀螺体10且反射陀螺体10由两个圆锥构成,所述内锥体8中轴线与圆筒体4以及圆锥体5中轴线重合,所述反射陀螺体10的锥尖处朝向内锥体8中轴线且与内锥体8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
所述圆锥体5的锥角a和内锥体8锥角b相等,为76°。所述圆筒体4、圆锥体5、副圆锥体7和倒锥体9的高度为100cm、110cm、50cm和40cm,内锥体8的高度50cm,圆筒体4直径65cm,副圆锥体7直径40cm。所述倒锥体9的下底面直径大于内锥体8上底面直径和下底面直径。内锥体上底直径30cm,下底直径25cm。倒锥体9上底直径25cm,下底直径53cm。副圆锥体7下底直径45cm。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含尘气流自进气管1切向进入圆筒体4内,直线运动受压变成螺旋运动并形成沿着圆筒体4内壁向下朝圆锥体5流动,形成外旋气流。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圆筒体4内壁和圆锥体5内壁,尘粒与内壁接触后失去惯性并在在重力作用和气流推动作用下沿着圆锥体5内壁向下滑落。由于内锥体8的阻隔,大部分的尘粒会通过内锥体8与副圆锥体7之间的环形间隙并落入到灰斗6内,小部分的尘粒会由内锥体排入灰斗。由于外旋气流一部分经过环形间隙进入灰斗6,一部分则在内锥体8内受到反射陀螺体10反转而上,形成内旋气流并带走部分尘粒,但是内旋气流的离心作用力会将这部分尘粒再次甩向圆筒体4内壁和圆锥体5内壁,进入外旋气流,进行二次分离。由于内锥体8隔开了尘粒和内旋气流的运动路径,有效抑制了圆锥体5下部的二次扬尘。灰斗6内气体携带少量粉尘折返而上时被反射陀螺体10阻挡,一部分从环形间隙处进入内锥体8内水内旋气流折返而上,另一部分则折返向下在灰斗6内进行循环沉降。

Claims (6)

1.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包括进气管(1)、排气管(2)、柱形的圆筒体(4)、圆锥体(5)和灰斗(6),所述进气管(1)的出口位于圆筒体(4)上部圆周侧壁切线方向上,在所述圆筒体(4)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顶盖(3),所述排气管(2)竖向安装在顶盖(3)中心位置处且排气管(2)下端穿过顶盖(3)延伸至圆筒体(4)内,所述圆锥体(5)上大下小,位于圆筒体(4)正下方且圆筒体(4)下端与圆锥体(5)上端连接导通,所述灰斗(6)位于圆锥体(5)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锥体(5)的下部连接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副圆锥体(7)且副圆锥体(7)的下端与灰斗(6)的顶面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副圆锥体(7)内安装一个与圆锥体(5)结构相似的空心的内锥体(8),所述内锥体(8)上边缘与副圆锥体(7)上端面齐平且内锥体(8)上边缘与副圆锥体(7)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所述灰斗(6)顶部内侧设有一个上窄下大的倒锥体(9)且内锥体(8)的下端与倒锥体(9)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并实现内部导通,在所述内锥体(8)内下部安装有一个反射陀螺体(10)且反射陀螺体(10)由两个圆锥构成,所述内锥体(8)中轴线与圆筒体(4)以及圆锥体(5)中轴线重合,所述反射陀螺体(10)的锥尖处朝向内锥体(8)中轴线且与内锥体(8)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体(5)的锥角a和内锥体(8)锥角b相等,为75°~7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圆锥体(7)高度与内锥体(8)的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4)、圆锥体(5)、副圆锥体(7)和倒锥体(9)的高度比为1:1.1:0.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体(9)的下底面直径大于内锥体(8)上底面直径和下底面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圆锥体(7)底部直径介于倒锥体(9)顶部直径和底部直径之间。
CN201721470852.2U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Active CN207576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0852.2U CN207576683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0852.2U CN207576683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76683U true CN207576683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0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0852.2U Active CN207576683U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76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702A (zh) * 2022-03-07 2022-05-31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锥体旋风分离器及其防返混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702A (zh) * 2022-03-07 2022-05-31 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锥体旋风分离器及其防返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95649Y (zh) 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
CN205164988U (zh) 一种高除尘率的旋风除尘器
CN107282322A (zh) 一种内置导流叶片的高效旋风除尘器
CN106824571A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07576683U (zh) 一种双排灰旋风除尘器
CN107502692A (zh) 高炉煤气一次除尘用切向多管路旋风除尘器
CN207722971U (zh) 单管路切向旋风除尘器和湿法洗涤塔组合的除尘系统
CN211069531U (zh) 一种多管旋风除尘器
CN209475913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07951756U (zh) 停车旋风分离器
CN110961262A (zh) 一种高效离心除尘装置
CN206549853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102327096A (zh) 吸尘器的尘杯及吸尘器
CN109504475A (zh) 一种天然气净化装置
CN201603630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9555169U (zh) 一种天然气净化装置
CN209406607U (zh) 一种新型高效旋风收尘器
CN202638149U (zh) 涡流发生器及除尘器
CN208303042U (zh) 一种新型阶梯式旋风分离器入口
CN103111381B (zh) 一种感应旋风分离器
CN207204400U (zh) 一种带有开缝式排气管的旋风分离器
CN206701520U (zh) 一种低损耗旋风除尘器
CN206661464U (zh) 一种除尘旋风分离器
CN206139359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11099626U (zh) 一种高效浓缩石膏旋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