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75011U -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75011U
CN207575011U CN201720805453.0U CN201720805453U CN207575011U CN 207575011 U CN207575011 U CN 207575011U CN 201720805453 U CN201720805453 U CN 201720805453U CN 207575011 U CN207575011 U CN 207575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nduction
conduction coating
pot
region
over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054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康
曹达华
李洪伟
李兴航
杨玲
屈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054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75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75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75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该锅包括:锅体(1),锅体(1)的外表面包括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以及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锅体(1)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连接覆盖区域(2)和区域(4)的过渡区域(3),区域(3)附着有导磁涂层,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与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与区域(3)邻接的区域(4)的边界,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与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的厚度相同,以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为起始,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厚度为沿向外的方向呈平滑减小。该锅具有优良的导磁加热性能,与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高。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背景技术
铝合金、304不锈钢、陶瓷等材质在家用电器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但这些非磁性或弱导磁性材质的锅具大多不具备较佳的电磁加热功能。可通过在这些锅具底部制备一层高磁导率的涂层,以实现其良好的电磁加热功能。以Fe、Ni、Co、Fe-Si合金、430不锈钢等细微粉末为原材料,通过加热状态下的高速气流辅助的超音速冷喷涂技术所制备的导磁涂层结合力好、结构致密、孔隙率低、电磁加热感应能力强。可以显著提升非磁性或弱磁性锅具的电磁加热效率。
由于冷喷涂技术在铝锅底部制备的导磁涂层性能优越,有望部分取代目前的铝合金/复底不锈钢板,以及铝合金/不锈钢复合板制备的锅具,显著降低IH加热锅具的制造成本,且还可达到类似的快速高效电磁加热的目的。
然而,通过冷喷涂技术得到的导磁涂层覆盖区与无涂层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仍然存在不能自然地平滑过渡,存在台阶,导致制得的电磁加热锅具的导磁加热性能较差,并且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涂层的结合力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冷喷涂方法制备的电磁加热锅存在导磁涂层覆盖区与无涂层区域之间不能实现自然地平滑过渡导致制得的电磁加热锅的导磁加热性能较差且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涂层的结合力较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磁加热锅和包括该电磁加热锅的煮食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具有优良的导磁加热性能,并且该锅的外表面的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锅具,该电磁加热锅包括:
锅体1,锅体呈顶部敞开且底部封闭的中空筒状;
锅体1的外表面包括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以及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以锅体1的底部中心为中心向外延伸,所述锅体1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过渡区域3,所述过渡区域3附着有导磁涂层,
其中,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边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与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的厚度相同,以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为起始,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厚度为沿向外的方向呈平滑减小。
优选地,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内周。
优选地,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沿锅体1的侧壁向上延伸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
优选地,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为D,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为L,D/L=0.01-0.5。
优选地,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D为0.1-1mm。
优选地,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以锅体1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30-80%。
优选地,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80-150%。
优选地,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孔隙率各自为小于1%。
优选地,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孔隙率各自为0.08-0.5%。
优选地,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各自含有磁性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各自含有选自Fe、Fe合金、Ni、Ni合金、Co和Co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锅体1由选自不锈钢、铝、铝合金和钛合金中一种或多种材料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煮食设备,其中,该煮食设备包括上述电磁加热锅。
优选地,所述煮食设备为电炖锅、电饭煲、电压力锅、煎锅和炒锅中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与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之间设置了特定的过渡区域,通过将过渡区域中的导磁涂层的厚度设定为沿向外的方向呈平滑减小,实现了从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平滑过渡至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具有优良的导磁加热性能,并且该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的导磁加热性能优异,并且该电磁加热锅外表面的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之间的结合牢固。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覆盖区域2、过渡区域3和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体;2、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3、过渡区域;4、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锅,该电磁加热锅包括:
锅体1,锅体呈顶部敞开且底部封闭的中空筒状;
锅体1的外表面包括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以及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以锅体1的底部中心为中心向外延伸,所述锅体1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过渡区域3,所述过渡区域3附着有导磁涂层,
其中,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与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的厚度相同,以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为起始,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厚度为沿向外的方向呈平滑减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与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之间设置了特定的过渡区域,通过将过渡区域中的导磁涂层的厚度设定为沿向外的方向呈平滑减小,使得该过渡区域中没有明显台阶,能够显著提高电磁加热锅的导磁加热性能以及提高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涂层之间的结合力,这可能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滑过渡方式能够显著减少过渡区域的应力集中,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具有优良的电磁加热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锅体1的底部和侧壁与盛装物品相接触的表面为内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外表面,即与盛装的物品不接触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边界是指与区域4与过渡区域3相接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所述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所述区域4的内周。即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边界是指区域4的内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沿锅体1的侧壁向上延伸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边界。
为了获得更好的导磁加热性能以及提高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涂层之间的结合力,优选情况下,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为D,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为L。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域4、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L为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内周的距离;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L为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边界的水平距离,如图2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D和L的值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锅具的需求进行设定,优选情况下,D/L=0.01-0.5,进一步优选情况下,D/L=0.04-0.2,更优选D/L=0.04-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优选情况下,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D为0.1-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为了使得电磁加热锅具有更优的电磁加热性能以及提高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涂层之间的结合力,优选情况下,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为一体结构,即,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与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为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电磁加热锅的大小进行合理选择,一般地,以锅体1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30-80%,为了使得电磁加热锅具有更优的电磁加热性能以及提高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涂层之间的结合力,优选情况下,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80-150%,当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大于100%时,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包括锅体1的底部外表面的全部面积和与底部邻接的部分侧壁外表面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磁加热锅的防腐性能,一般地,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孔隙率各自可以为小于1%,优选情况下,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孔隙率各自为0.08-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所述覆盖区域2和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可以为本领域中常用的导磁涂层,一般地,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可以各自含有磁性金属层,优选情况下,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各自含有选自Fe、Fe合金、Ni、Ni合金、Co和Co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锅,所述锅体1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形成,例如,所述锅体1由选自不锈钢、铝、铝合金和钛合金中一种或多种材料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电磁加热锅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锅体1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冷喷涂磁性金属粉末,以在锅体1的外表面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以及连接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过渡区域3,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以锅体1的底部中心为中心向外延伸,所述过渡区域3附着有导磁涂层,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边界,
其中,所述冷喷涂的条件使得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与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的厚度相同,以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为起始,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厚度为沿向外的方向呈平滑减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冷喷涂工艺中的喷枪的移动速率或者冷喷涂的粉末输送速度进行优化,从而改变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导磁涂层的厚度。从而实现了从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平滑过渡至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并且过渡区域没有明显台阶,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锅具有优良的导磁加热性能,并且该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冷喷涂的粉末输送速度保持不变,冷喷涂采用的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喷枪的移动速率开始呈连续增加的趋势,直到喷枪移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边界时停止喷涂,形成导磁涂层厚度为平滑下降的过渡区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冷喷涂采用的喷枪的移动速率保持不变,喷枪移动至所述覆盖区域2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冷喷涂的粉末输送速度开始逐渐降低,直到喷枪移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时停止喷涂,形成导磁涂层厚度为平滑下降的过渡区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区域4、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喷枪移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内周时停止喷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喷枪移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区域4的边界时停止喷涂。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以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的移动速率为基准,形成过渡区域3时喷枪的最大移动速率与其的比值为1-5,进一步优选为2-4。
根据本实用新型,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的移动速率可以根据所需导磁涂层的具体厚度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地,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移动速率可以为0.02-0.1m/s,优选为0.05-0.1m/s。为了获得具有更优异的导磁性能的电磁加热锅以及提高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进一步优选地,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的移动速率为匀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以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粉末输送速度为基准,形成过渡区域3时最小的粉末输送速度与其的比值为0.1-0.5,进一步优选为0.1-0.4,最优选为0.13-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粉末输送速度可以根据所需导磁涂层的具体厚度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地,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粉末输送速度可以为5-15kg/h,优选为6-10kg/h。为了获得具有更优异的导磁性能的电磁加热锅以及提高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进一步优选地,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粉末输送速度为匀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为了获得具有更优异的导磁性能的电磁加热锅,所述冷喷涂的条件还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氦气、氩气和N2中的一种或多种;喷涂距离为20-45mm,优选为25-40mm;气体加热温度为600-1000℃,优选为700-900℃;喷涂压力为1-5MPa,优选为2-4MPa。
根据本实用新型,冷喷涂采用的粉末为磁性金属粉末,优选地,所述磁性金属为Fe、Fe合金、Ni、Ni合金、Co和Co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性金属粉末的粒径可以根据所需的涂层进行合理地选择,一般地,所述磁性金属粉末的平均粒径可以为10-50μm。
本实用新型的磁性金属粉末经过喷枪喷射并高速撞击到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上,撞击瞬间部分动能转化成热能,磁性金属粒子发生纯塑性剪切变形并牢固附着在基体的表面,整个过程磁性金属粒子没有被融化,由此形成导磁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锅体1的材质与上文描述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冷喷涂之前,对锅体1的外表面进行除油脱脂。所述除油脱脂的方式为将锅体1的外表面与碱性溶液进行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的温度为50-90℃,接触的持续时间为1-10min。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以所述碱性溶液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10-40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碱性溶液为NaOH和/或KOH的水溶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为了避免影响后续操作,将锅体1的外表面与碱性溶液进行接触后,再用酸性溶液中和、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并干燥。所述酸性溶液可以为本领域中的常用溶液,例如硝酸溶液和/或盐酸溶液,所述酸性溶液的浓度、与酸性溶液接触的时间以及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对锅体1的外表面进行除油脱脂之前进行粗化处理,例如,通过喷砂的方式进行粗化处理,可以使用60-100目的金刚砂,使得锅体1的外表面的粗糙度为3-1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D的定义和选择与上文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D为0.1-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得电磁加热锅具有更优的电磁加热性能以及提高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优选情况下,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为一体结构。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与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为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的选择与上文描述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孔隙率与上文描述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电磁导热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煮食设备,包括电磁加热锅,所述电磁加热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电磁加热锅或者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电磁加热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所述煮食设备为电炖锅、电饭煲、电压力锅、煎锅和炒锅中一种或多种。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购自厦门科王电子有限公司,型号为KW510)测定粉末的平均粒径。
实施例1
(1)将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a)采用60-80目的棕钢砂,在0.6MPa的喷气气流压力下对铝锅基体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为6μm,然后用高压气流将其表面残留的细微粉末颗粒吹干净;b)用20重量%的NaOH水溶液在80℃下碱洗1分钟;c)用10重量%的硝酸溶液中和2分钟;d)用去离子水清洗后,300℃下烘干10分钟;
(2)选用粒径为40μm的镍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3MPa;气体加热温度900℃;喷射距离为40mm;粉末输送速度5kg/h,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移动速率为0.05m/s,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喷枪移动速率开始连续增加,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大喷枪移动速率为0.2m/s,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L为5mm,如图2所示,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95%;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2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2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2
(1)将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a)采用60-80目的棕钢砂,在0.6MPa的喷气气流压力下对铝锅基体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为7μm,然后用高压气流将其表面残留的细微粉末颗粒吹干净;b)用25重量%的NaOH水溶液在85℃下碱洗1分钟;c)用10重量%的硝酸溶液中和2分钟;d)用去离子水清洗后,300℃下烘干10分钟;
(2)选用粒径为20μm的铁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700℃;喷射距离为35mm;粉末输送速度6kg/h,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移动速率为0.08m/s,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喷枪移动速率开始连续增加,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大喷枪移动速率为0.2m/s,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L为4mm,如图2所示,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98%,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3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3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3
(1)将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a)采用60-80目的棕钢砂,在0.6MPa的喷气气流压力下对铝锅基体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为5μm,然后用高压气流将其表面残留的细微粉末颗粒吹干净;b)用35重量%的NaOH溶液在60℃下碱洗1分钟;c)用10重量%的硝酸溶液中和2分钟;d)用去离子水清洗后,300℃下烘干10分钟;
(2)选用粒径为35μm的铁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800℃;喷射距离为20mm;粉末输送速度10kg/h,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移动速率为0.1m/s,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喷枪移动速率开始连续增加,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大喷枪移动速率为0.3m/s,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区域4的内周的距离L为6mm,如图2所示,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99%,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5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5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4
(1)将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a)采用60-80目的棕钢砂,在0.8MPa的喷气气流压力下对铝锅基体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为6μm,然后用高压气流将其表面残留的细微粉末颗粒吹干净;b)用20重量%的NaOH溶液在50℃下碱洗2分钟;c)用10重量%的盐酸溶液中和2分钟;d)用去离子水清洗后,300℃下烘干10分钟;
(2)选用粒径为40μm的铁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700℃;喷射距离为40mm;喷枪移动速率为0.05m/s;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粉末输送速度为8kg/h,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粉末输送速度开始连续下降,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小的粉末输送速度为1.6kg/h,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L为6mm,如图2所示,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98%;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3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3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5
(1)将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a)采用60-80目的棕钢砂,在0.6MPa的喷气气流压力下对铝锅基体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为5μm,然后用高压气流将其表面残留的细微粉末颗粒吹干净;b)用20重量%的NaOH溶液在50℃下碱洗2分钟;c)用10重量%的硝酸溶液中和2分钟;d)用去离子水清洗后,300℃下烘干10分钟;
(2)选用粒径为25μm的铁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底部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850℃;喷射距离为30mm;喷枪移动速率为0.06m/s;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粉末输送速度为6kg/h,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粉末输送速度开始连续下降,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小的粉末输送速度为1.5kg/h,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L为5mm,如图2所示,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97%;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2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2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6
(1)将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其中预处理的方法包括:a)采用60-80目的棕钢砂,在0.6MPa的喷气气流压力下对铝锅基体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为5μm,然后用高压气流将其表面残留的细微粉末颗粒吹干净;b)用35重量%的NaOH溶液在70℃下碱洗2分钟;c)用10重量%的硝酸溶液中和2分钟;d)用去离子水清洗后,300℃下烘干12分钟;
(2)选用粒径为30μm的铁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900℃;喷射距离为35mm;喷枪移动速率为0.07m/s;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粉末输送速度为10kg/h,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粉末输送速度开始连续下降,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小的粉末输送速度为1.3kg/h,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L为6mm,如图2所示,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99%;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3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3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7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不同的是,步骤(2)中,选用粒径为40μm的镍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底部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900℃;喷射距离为40mm;粉末输送速度6kg/h,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移动速率为0.06m/s,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喷枪移动速率开始连续增加,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大喷枪移动速率为0.12m/s,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至区域4的内周的距离L为5mm,所述区域4、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80%;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4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4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8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对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不同的是,步骤(2)中,选用粒径为20μm的铁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底部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700℃;喷射距离为35mm;粉末输送速度6kg/h,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移动速率为0.06m/s,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喷枪移动速率开始连续增加,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大喷枪移动速率为0.18m/s,形成的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至区域4的内周的距离L为6mm,所述区域4、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85%;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5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5mm逐渐下降为0mm。
实施例9
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对铝锅基体进行预处理,不同的是,步骤(2)中,选用粒径为40μm的铁粉对步骤(1)得到的铝锅基体的底部外表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冷喷涂处理,冷喷涂的条件包括:工作气体为空气,喷射压力2.5MPa;气体加热温度700℃;喷射距离为40mm;喷枪移动速率为0.07m/s;如图1所示,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粉末输送速度6kg/h,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粉末输送速度开始连续下降,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小的粉末输送速度为1.4kg/h,使得过渡区的导磁层的厚度平滑减小,形成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区域4的内周的距离L为5mm,所述区域4、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88%;
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内周的膜厚D为0.2mm,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层的膜厚由0.2mm逐渐下降为0mm。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电磁加热锅的制备,所不同的是,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停止喷涂。在覆盖区域2和区域4之间存在0.2mm的台阶。
对比例2
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电磁加热锅的制备,所不同的是,当喷枪移动至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时,停止喷涂。在覆盖区域2和区域4之间存在0.3mm的台阶。
实施例10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电磁加热锅的制备,所不同的是,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大喷枪移动速率为2.5m/s。
实施例11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电磁加热锅的制备,所不同的是,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喷枪移动速率为0.005m/s。
实施例12
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电磁加热锅的制备,所不同的是,在过渡区域3中的最小的粉末输送速度为3kg/h。
实施例13
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电磁加热锅的制备,所不同的是,形成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时的粉末输送速度为25kg/h。
测试例
1、涂层表面硬度:根据GB/T 9790-1988采用维氏硬度计(购自上海长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HX-1000)测定冷喷涂层的维氏硬度。载荷为100gf,加载时间为15s,结果见表1。
2、涂层结合力:根据GB/T 8642-2002测定涂层结合力。结果见表1。
3、涂层孔隙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7509-94测定涂层孔隙率。结果见表1。
4、电磁加热性能:采用安捷伦公司生产的功率仪测试锅具加热的最大功率值(W)。将内锅置于电磁炉上加热,输入功率为1500W。
表1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平滑过渡方式,使得制备的电磁加热锅具有优良的导磁加热性能,并且该电磁加热锅的外表面的导磁涂层与其外表的保护层结合力较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磁加热锅,该电磁加热锅包括:
锅体(1),锅体呈顶部敞开且底部封闭的中空筒状;
锅体(1)的外表面包括附着有导磁涂层的覆盖区域(2)以及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以锅体(1)的底部中心为中心向外延伸,所述锅体(1)的外表面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过渡区域(3),所述过渡区域(3)附着有导磁涂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与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的厚度相同,以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为起始,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厚度为沿向外的方向呈平滑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过渡区域(3)和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向外延伸至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内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形成在锅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覆盖区域(2)形成在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内周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的外周相接,并沿锅体(1)的侧壁向上延伸至与过渡区域(3)邻接的所述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为D,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至与所述过渡区域(3)邻接的不含导磁涂层的区域(4)的边界的距离为L,D/L=0.0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过渡区域(3)中导磁涂层的内周的厚度D为0.1-1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与所述覆盖区域(2)中的导磁涂层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以锅体(1)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30-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以锅体(1)的底部的外表面的面积为基准,所述覆盖区域(2)的面积占80-150%。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孔隙率各自为小于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的孔隙率各自为0.08-0.5%。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各自含有磁性金属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覆盖区域(2)和所述过渡区域(3)中的导磁涂层各自含有选自Fe、Fe合金、Ni、Ni合金、Co和Co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锅,其中,所述锅体(1)由选自不锈钢、铝、铝合金和钛合金中一种或多种材料形成。
14.一种煮食设备,该煮食设备包括电磁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锅为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煮食设备,其中,所述煮食设备为电炖锅、电饭煲、电压力锅、煎锅和炒锅中一种或多种。
CN201720805453.0U 2017-07-05 2017-07-05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Active CN207575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5453.0U CN207575011U (zh) 2017-07-05 2017-07-05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5453.0U CN207575011U (zh) 2017-07-05 2017-07-05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75011U true CN207575011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18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05453.0U Active CN207575011U (zh) 2017-07-05 2017-07-05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750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9076A (zh) * 2017-07-05 2019-01-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锅及其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9076A (zh) * 2017-07-05 2019-01-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锅及其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1340B (zh) 一种烹饪器皿
CN108324119B (zh) 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器具
JP4791465B2 (ja) 金属性の焦げ付き防止コーティングを有する調理具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9300845U (zh) 锅具和烹饪器具
JP6990565B2 (ja) 緻密な構造の導磁性コーティング層、緻密な構造の導磁性コーティング層の製造方法、鍋体、及び調理器具
CN109199077A (zh) 电磁加热锅及其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CN107149388A (zh) 复合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
CN107510351A (zh) 锅具及锅具的制备方法
CN207768102U (zh)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CN207575011U (zh)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CN108085673B (zh) 一种含冷喷涂导磁涂层锅具的制备方法
CN109199076A (zh) 电磁加热锅及其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CN108113490A (zh) 一种电磁加热陶瓷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CN106913199A (zh) 铁不粘锅及其加工工艺
CN105852620A (zh) 一种可直接在电磁炉上使用的复合陶瓷锅
CN20728586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炊具
CN216137612U (zh) 用于炊具表面的耐磨不粘涂层结构
CN207370589U (zh) 铁锅和烹饪器具
CN112220331B (zh) 一种激光熔覆不粘锅及其制造方法
CN207220671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炊具
JP2011092746A (ja) 金属性の焦げ付き防止コーティングを有する調理具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7768093U (zh) 一种ih内锅和烹饪器具
CN108078361A (zh) 一种电磁加热陶瓷锅具的制作方法及陶瓷锅具
CN208640437U (zh) 电饭煲内锅
CN20723663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