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0437U - 电饭煲内锅 - Google Patents

电饭煲内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0437U
CN208640437U CN201820358723.2U CN201820358723U CN208640437U CN 208640437 U CN208640437 U CN 208640437U CN 201820358723 U CN201820358723 U CN 201820358723U CN 208640437 U CN208640437 U CN 208640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stainless steel
electric cooker
inner pan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87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航
曹达华
吴培洪
钟春发
阳颖飞
万鹏
徐辉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587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0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0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0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饭煲内锅。该电饭煲内锅的锅体为由锅身和锅沿构成的一体结构,锅体包括位于外侧的铁层和位于内侧的铝层,所述锅沿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涂层。通过前述技术方案制备的电饭煲内锅通过直接在锅沿沉积一层高致密性的不锈钢涂层以代替不锈钢包边圈,解决了包边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涂层刮伤、损坏等现象,并且不锈钢涂层与铝层直接接触,中间无不粘涂层,不会对涂层造成损坏,进而形成涂层起泡等不良现象,在不锈钢涂层制备完成后对该涂层进行抛光处理,可形成镜面光泽,美观可靠。

Description

电饭煲内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饭煲内锅。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内胆采用铁基材质的市场越来越大,首先是因为铁基材质本身具有电磁加热的功能,可实现电饭煲的IH加热;另外,铁基内胆一般质量较大,现有市场上4L的内胆均在3斤以上,有厚重感,容易赢得消费者青睐;此外,铁锅在消费者心中具有健康、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由此,电饭煲采用铁基内锅将更具有市场优势。
而铁基内锅最重要的技术是其防锈处理,不同的厂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案,有的采用搪瓷处理、有的采用专用防锈漆进行防护,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采用铁铝双层内锅具有铁锅的优势,同时锅具内侧为铝,则更容易进行脱脂等前处理以及喷涂不粘涂层,因此具有更好的优势。而铁铝内锅的锅沿处由于经常会碰撞、磨损等,因此需进行其他进一步防护,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为在内锅的锅沿处进行不锈钢包边处理,而镜面抛光的不锈钢圈也具有美观的作用,但是不锈钢包边圈在制备过程中很容易将锅沿涂层压坏磨损,目前国内及日韩公布了一批铁锅包边的工艺,即将包边圈与涂层接触部位的结构改变,尽量使接触面积减小,减少对涂层的影响,此外,不锈钢包边圈覆盖处容易与相接处的铝发生电偶腐蚀,基材的铝腐蚀后内部体积增大,产生气体,将表面不粘涂层顶起,形成起泡、脱落等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锅沿涂层容易碰撞导致磨损、不锈钢包边会与铝层发生电偶腐蚀的问题,提供一种电饭煲内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内锅,该电饭煲内锅的锅体为由锅身和锅沿构成的一体结构,锅体包括位于外侧的铁层和位于内侧的铝层,所述锅沿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涂层。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通过冷喷涂法形成。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的厚度为50-5000μm,更优选为500-2000μm。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1μm。
优选地,所述锅身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不粘涂层。
更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与所述不粘涂层相接或者部分交叠。
更优选地,所述不粘涂层为氟树脂涂层或陶瓷涂层。
优选地,所述锅身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防护层。
更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为防锈涂层和/或耐磨涂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通过直接在锅沿沉积一层高致密性的不锈钢涂层以代替不锈钢包边圈,解决了包边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涂层刮伤、损坏等现象;并且不锈钢涂层与铝层直接接触,中间无不粘涂层,不会对涂层造成损坏,进而形成涂层起泡等不良现象;在不锈钢涂层制备完成后对该涂层进行抛光处理,可形成镜面光泽,美观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内锅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内锅锅沿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铁层 2 铝层
3 不粘涂层 4 防护层
10 不锈钢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的锅体为由锅身和锅沿构成的一体结构,锅体包括位于外侧的铁层1和位于内侧的铝层2,所述锅沿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涂层10。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不锈钢涂层10通过冷喷涂法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喷涂(Cold Spray)又称为气体动力喷涂技术,是指当具有一定塑性的高速固态粒子与基体碰撞后,经过强烈的塑性变形而发生沉积形成涂层的方法。由于不锈钢比较硬,与锅体内侧的铝层撞击后,会有部分不锈钢渗到铝层中,与铝层形成较好的结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10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1μm,例如可以为0.5μm、0.6μm、0.7μm、0.8μm、0.9μm、1μm以及这些点值中的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更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10的表面粗糙度Ra为0.6~0.8μ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中,优选地,所述锅身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不粘涂层3。在本实用新型中,不粘涂层3基本上形成在锅身的内表面上,而锅沿上并不形成不粘涂层,使得不锈钢涂层10直接形成在锅沿上的铝层上。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10与所述不粘涂层3相接或者部分交叠。当所述不锈钢涂层10与所述不粘涂层3相接时,不锈钢涂层10的边缘与不粘涂层3的边缘恰好相连,并且在连接处覆盖锅体内侧的铝层。当所述不锈钢涂层10与所述不粘涂层3部分交叠时,优选地,在二者相连处,不锈钢涂层10的边缘覆盖在不粘涂层3的边缘的上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不粘涂层3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不粘涂层。在优选情况下,所述不粘涂层3为氟树脂涂层或陶瓷涂层。氟树脂涂层例如可以为聚四氟乙烯。陶瓷涂层可以由主成分为SiO2和Al2O3的无机水性涂料制成,所述无机水性涂料可以为市售涂料。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中,优选地,所述锅身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防护层4。所述防护层4可以为防锈涂层和/或耐磨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中,在所述锅体中,铁层1和铝层2的总厚度可以为1-5mm,优选为2-4mm。其中,铝层2的厚度占二者总厚度的5-60%,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20-40%。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中,所述不粘涂层3的厚度可以为20-60μ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中,所述防护层4的厚度可以为20-50μ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中,所述不锈钢涂层10的厚度可以为50-5000μm,优选为100-2500μm,更优选为500-2000μ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中,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10的表面为经过抛光处理的镜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涂层10表面的粗糙度Ra为0.5-1μm。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饭煲内锅的锅体为由锅身和锅沿构成的一体结构,锅体包括位于外侧的铁层1和位于内侧的铝层2,所述锅沿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涂层10。所述锅身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不粘涂层3,所述锅身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防护层4。所述不锈钢涂层10仅仅形成在锅沿的外表面上,而不覆盖在不粘涂层3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备电饭煲内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具有锅身和锅沿的锅体,使得所述锅体的内侧为铝层2,外侧为铁层1;
(2)在所述锅沿的外表面上形成不锈钢涂层10;
(3)在所述锅身的内表面上形成不粘涂层3,且在外表面上形成防护层4;以及
(4)可选地对所述不锈钢涂层10进行抛光处理。
在步骤(1)中,所述锅体可以通过冲压、拉伸等常规工序制成。所述锅体中铁层和铝层的总厚度可以为1-5mm,其中,铝层厚度占总厚度的比例可以为10-50%。
在步骤(2)中,在形成不锈钢涂层之前,优选地,对所述锅沿进行打砂处理,使得所述锅沿的粗糙度Ra为3-5μm(例如可以为3μm、3.2μm、3.4μm、3.6μm、3.8μm、4.0μm、4.2μm、4.4μm、4.6μm、4.8μm、5μm以及这些点值中的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更优选地,使得所述锅沿的粗糙度Ra为3.6~4.4μm。在打砂完成后清除表面残余颗粒、灰尘,然后可以通过喷涂形成不锈钢涂层。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形成不锈钢涂层10的方法为冷喷涂法。通过冷喷涂法可以使得所述不锈钢涂层10与铝层2之间形成较强的结合。优选地,所述冷喷涂的操作条件包括:喷涂距离为15-25mm,喷枪移动速度为30-50mm/s,喷涂气体为氦气,温度为300-600℃,压力为1.5-2.5MPa。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冷喷涂的不锈钢粉末的粒径可以为10-85μm,例如可以为10μm、20μm、30μm、40μm、5μm、60μm、70μm、80μm、85μm以及这些点值中的任意两个所构成的范围中的任意值,更优选地,所述冷喷涂的不锈钢粉末的粒径为30-60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冷喷涂的不锈钢粉末可以为304不锈钢粉末、430不锈钢粉末或低碳钢粉末等,优选为304不锈钢粉末。
在步骤(3)中,在所述锅身的内表面上形成不粘涂层的过程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实施,例如可以采用喷涂法实施。
在步骤(3)中,在所述锅身的外表面上形成防护层的过程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实施,例如可以采用喷涂法实施。
在步骤(4)中,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对不锈钢涂层进行抛光处理,将不锈钢涂层表面处理为镜面。优选地,所述抛光处理的条件使得经过抛光处理的不锈钢涂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1μm。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备电饭煲内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冲压、拉伸制成具有锅身和锅沿的锅体,使得锅体的内侧为铝层,外侧为铁层,铁铝内锅总厚度为1-5mm,其中铝层厚度为10-50%;
(2)对所述锅沿进行打砂处理,使得所述锅沿的粗糙度Ra为3-5μm,然后通过冷喷涂法在锅沿的外表面上形成不锈钢涂层,其中,喷涂材料优选为304奥氏体不锈钢粉末,粒径为10-85um,冷喷涂主要工艺参数:喷涂距离15-25mm,喷枪移动速度30-50mm/s,喷涂气体为氦气,温度为300-600℃,压力为1.5-2.5MPa,涂层孔隙率0.1-1%,涂层结合强度25-40MPa所得涂层厚度为50-5000μm;
(3)在锅身的内侧形成不粘涂层,可为氟树脂或者陶瓷不粘涂层;
(4)在锅身的外侧形成防护层如防锈和/或耐磨涂层;
(5)对不锈钢涂层进行抛光处理为镜面,表面粗糙度Ra为0.5-1μm。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1)通过冲压、拉伸制成具有锅身和锅沿的锅体,使得锅体的内侧为铝层,外侧为铁层,铁层厚度为2mm,铝层厚度为1mm;
(2)对所述锅沿进行打砂处理,使得所述锅沿的粗糙度Ra为4μm,然后通过冷喷涂法在锅沿的外表面上形成不锈钢涂层,其中,喷涂材料为304奥氏体不锈钢粉末,平均粒径为50um,冷喷涂主要工艺参数:喷涂距离20mm,喷枪移动速度40mm/s,喷涂气体为氦气,温度为450℃,压力为2MPa,涂层孔隙率0.7%,涂层结合强度35MPa,所得涂层厚度为1000μm;
(3)在锅身的内侧形成氟树脂不粘涂层(聚四氟乙烯),厚度为20μm;
(4)在锅身的外侧形成防锈耐磨涂层(硅树脂涂层,涂覆加铝粉的硅树脂的底漆),厚度为20μm;
(5)对不锈钢涂层进行抛光处理为镜面,表面粗糙度Ra为0.8μm,制得内锅A1。
实施例2
(1)通过冲压、拉伸制成具有锅身和锅沿的锅体,使得锅体的内侧为铝层,外侧为铁层,铁层厚度为3mm,铝层厚度为0.5mm;
(2)对所述锅沿进行打砂处理,使得所述锅沿的粗糙度Ra为3μm,然后通过冷喷涂法在锅沿的外表面上形成不锈钢涂层,其中,喷涂材料为304奥氏体不锈钢粉末,平均粒径为30um,冷喷涂主要工艺参数:喷涂距离15mm,喷枪移动速度30mm/s,喷涂气体为氦气,温度为300℃,压力为1.5MPa,涂层孔隙率0.2%,涂层结合强度25MPa,所得涂层厚度为200μm;
(3)在锅身的内侧形成氟树脂不粘涂层(聚四氟乙烯),厚度为60μm;
(4)在锅身的外侧形成防锈耐磨涂层(硅树脂涂层,涂覆加铝粉的硅树脂的底漆),厚度为50μm;
(5)对不锈钢涂层进行抛光处理为镜面,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制得内锅A2。
实施例3
(1)通过冲压、拉伸制成具有锅身和锅沿的锅体,使得锅体的内侧为铝层,外侧为铁层,铁层厚度为4mm,铝层厚度为0.5mm;
(2)对所述锅沿进行打砂处理,使得所述锅沿的粗糙度Ra为5μm,然后通过冷喷涂法在锅沿的外表面上形成不锈钢涂层,其中,喷涂材料为304奥氏体不锈钢粉末,平均粒径为80um,冷喷涂主要工艺参数:喷涂距离25mm,喷枪移动速度50mm/s,喷涂气体为氦气,温度为600℃,压力为2.5MPa,涂层孔隙率1%,涂层结合强度40MPa,所得涂层厚度为1500μm;
(3)在锅身的内侧形成陶瓷不粘涂层(由主成分为SiO2和Al2O3的无机水性涂料制成),厚度为30μm;
(4)在锅身的外侧形成防锈耐磨涂层(硅树脂涂层,涂覆加铝粉的硅树脂的底漆),厚度为35μm;
(5)对不锈钢涂层进行抛光处理为镜面,表面粗糙度Ra为1μm,制得内锅A3。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内锅,所不同的是,不在锅沿的外表面上形成不锈钢涂层,而是用不锈钢包边圈覆盖,从而制得内锅D1。
测试例
使用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内锅进行连续煮饭1000次,观察各个内锅的外观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对比例1制备的内锅经过连续1000次煮饭之后,不粘涂层局部(锅口部位)被顶起,形成气泡、脱落现象;而实施例1-3制备的内锅并未出现该现象。
由此可见,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可以克服不粘涂层形成起泡、脱落等不良现象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该电饭煲内锅的锅体为由锅身和锅沿构成的一体结构,锅体包括位于外侧的铁层(1)和位于内侧的铝层(2),所述锅沿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涂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涂层(10)通过冷喷涂法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涂层(10)的厚度为50-5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涂层(10)的厚度为500-2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涂层(10)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1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不粘涂层(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涂层(10)与所述不粘涂层(3)相接或者部分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3)为氟树脂涂层或陶瓷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防护层(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饭煲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为防锈涂层和/或耐磨涂层。
CN201820358723.2U 2018-03-15 2018-03-15 电饭煲内锅 Active CN208640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8723.2U CN208640437U (zh) 2018-03-15 2018-03-15 电饭煲内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8723.2U CN208640437U (zh) 2018-03-15 2018-03-15 电饭煲内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0437U true CN208640437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8723.2U Active CN208640437U (zh) 2018-03-15 2018-03-15 电饭煲内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0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1340A (zh) 包括由陶瓷和/或金属和/或聚合材料制成的硬基底和含有氟碳树脂的不粘涂层的烹饪器皿
CN215077458U (zh) 一种烹饪炊具
CN111449485A (zh) 不粘性器皿
US7942288B2 (en) Cooking utensils with metallic non-stick coating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0913118B1 (ko) 조리용기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4046938A (zh) 一种锅具及其涂层制作方法
CN202856811U (zh) 一种手机镀膜外壳
CN208640437U (zh) 电饭煲内锅
CN109199077A (zh) 电磁加热锅及其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CN207768102U (zh)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CN216137612U (zh) 用于炊具表面的耐磨不粘涂层结构
CN201260613Y (zh) 新型的锅体结构
CN109199076A (zh) 电磁加热锅及其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CN207575011U (zh) 电磁加热锅和煮食设备
CN20728586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炊具
CN213850013U (zh) 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07294874U (zh) 锅具和包括其的煮食设备
CN207768078U (zh) 石墨内胆及石墨炊具
CN209996040U (zh) 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4306625U (zh) 一种具有硬氧及电磁感应涂层的铝合金炊具
JP2010022447A (ja) 電磁誘導調理器の調理鍋
CN207220671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炊具
JP2011092746A (ja) 金属性の焦げ付き防止コーティングを有する調理具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346134B2 (ja) 電磁加熱用陶磁器又はガラス食器及びその製造法
CN112971511A (zh) 一种环保不粘锅及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