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8307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58307U CN207558307U CN201721808103.6U CN201721808103U CN207558307U CN 207558307 U CN207558307 U CN 207558307U CN 201721808103 U CN201721808103 U CN 201721808103U CN 207558307 U CN207558307 U CN 2075583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board
- center
- section
- display device
- inser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中框及转接件,背板的侧边伸入中框内,转接件位于中框内,转接件一端与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第一插接槽,中框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插接部,中框通过第一插接部滑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内而固定连接于转接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转接件一端与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第一插接槽,且中框的内壁凸设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内,实现了中框与转接件的固定连接作用,进而实现了中框与背板的连接作用。同时中框的第一插接部滑动插设于转接件的第一插接槽,使得中框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经常会接触显示器,例如电视机、电脑等。但是显示器内部的结构装配工艺却比较复杂,例如,背板在与中框固定、背板与胶框固定时,通常通过螺钉连接或卡扣连接。这样使得装配工艺复杂,零件成型制造复杂、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旨在解决中框与背板装配工艺较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装置,包括背板、中框及转接件,所述背板的侧边伸入所述中框内,所述转接件位于所述中框内,所述转接件一端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第一插接槽,所述中框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中框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而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接件。
优选地,所述中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的连接段,所述背板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之间,所述转接件包括夹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段之间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朝所述第二安装段凸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一插接槽形成于所述折弯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凸设于所述连接段,且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形状适配。
优选地,所述折弯部包括朝所述第二安装段凸设的第一垂直段、与所述第一垂直段固定连接且朝所述连接段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段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段靠近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凸设的第二垂直段,所述第一垂直段、所述水平段及所述第二垂直段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形成有通孔,所述背板形成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沉头孔,所述背板通过螺钉依次穿设所述沉头孔和所述通孔,以与所述转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段盖合所述螺钉的螺帽。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朝所述第二安装段还凸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位于所述折弯部背离所述连接段的一侧;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形状适配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由所述固定部朝所述第二安装段凸设的第三垂直段以及与所述第三垂直段连接的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侧壁包围所述第三垂直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外缘。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侧壁背离所述折弯部的一侧凸设有搭接台,所述背板与所述搭接台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夹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搭接台之间。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导光板依次相对设置的光学膜片和显示屏,所述搭接台包括第一搭接台以及与所述第一搭接台固定连接的第二搭接台,且所述第二搭接台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光学膜片安装于所述第一搭接台,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第二搭接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转接件一端与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第一插接槽,且中框的内壁凸设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内,实现了中框与转接件的固定连接作用,进而实现了中框与背板的连接作用。同时中框的第一插接部滑动插设于转接件的第一插接槽,使得中框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进而提高了显示器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中转接件的半剖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背板 | 110 | 沉头孔 |
200 | 中框 | 210 | 第一安装段 |
220 | 第二安装段 | 230 | 连接段 |
240 | 第一插接部 | 300 | 转接件 |
310 | 固定部 | 311 | 通孔 |
320 | 折弯部 | 321 | 第一插接槽 |
321a | 第一垂直段 | 321b | 第一水平段 |
321c | 第二垂直段 | 330 | 第二插接部 |
331 | 第三垂直段 | 332 | 第二水平段 |
400 | 胶框 | 410 | 第二插接槽 |
420 | 搭接台 | 421 | 第一搭接台 |
422 | 第二搭接台 | 500 | 导光板 |
600 | 光学膜片 | 700 | 显示屏 |
800 | 螺钉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一般包括背板100、中框200、显示组件以及夹设于背板100与显示组件之间的背光组件,中框200的内壁用于与背板100和显示组件抵接,从而夹持背板100及显示组件,从而保证显示组件及背板100的固定效果。背板100上安装有电路板、灯条等元器件,灯条发光通过背光组件投射至显示组件上,以满足用户的正常观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100、中框200及转接件300,背板100的侧边伸入中框200内,转接件300位于中框200内,转接件300一端与背板100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插接槽321,中框200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插接部240,中框200通过第一插接部240滑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321内而固定连接于转接件300。
背板100的侧边伸入中框200内,使得中框200对背板100起到夹持作用。中框200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插接部240,转接件300一端与背板100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第一插接槽321,通过第一插接部240平行地滑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321内,实现了中框200与转接件300的滑动连接,进而实现了中框200与背板100的连接作用,并实现中框200的安装效果。该第一插接部240滑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321内,使得中框200的安装方式相比传统的螺钉800连接或卡扣连接更加简单、快捷。
具体地,中框200在对背板100以及显示组件进行夹持时,中框200至少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以及连接两相对侧板的连接板,这两个侧板分别用来与背板100和显示组件进行抵接以夹持背板100和显示组件。例如,中框200可近似为C字型或U字型。背板100与转接件300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为螺钉800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粘接等方式。转接件300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只要保证一端能够与背板100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第一插接槽321以供中框200的第一插接部240滑动插设即可。转接件300的材料可以选用钢材、铝材或其他强度较好的材料,以保证中框200的第一插接部240在转接件300的第一插接槽321的侧壁作用下得以限位,继而保证中框200安装后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通过在中框200上凸设第一插接部240,在转接件300朝向中框200的方向形成第一插接槽321,使得中框200在与背板100连接时,可以通过将中框200的第一插接部240平行地插设于转接件300的第一插接槽321内,从而简化了装配工艺,使得中框200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进而提高了显示器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中框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段210、第二安装段220以及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段210和第二安装段220的连接段230,背板100夹设于第一安装段210和第二安装段220之间,并与第一安装段210滑动连接;转接件300包括夹设于背板100和第二安装段220之间的固定部310,固定部310与背板100固定连接。
将背板100夹设于第一安装段210和第二安装段220之间,将转接件300的固定部310夹设于背板100和第二安装部之间,使得背板100和转接件300被中框200的第一安装段210和第二安装段220得以定位。固定部310与背板100固定连接,进一步实现了转接件300与背板100的固定连接效果。背板100与第一安装段210滑动连接,保证后续中框200能够相对背板100滑动以实现中框200与转接件300的插接效果。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固定部310朝第二安装段220凸设有折弯部320,第一插接槽321形成于折弯部320;第一插接部240凸设于连接段230,且与第一插接槽321的形状适配。
在固定部310朝第二安装段220的方向凸设折弯部320,且该折弯部320形成了第一插接槽321;同时,在连接段230上凸设与第一插接槽321形状适配的第一插接部240,保证了工人在对中框200进行安装时,只需第一安装段210与背板100抵接,在中框200相对背板100滑动的方向上第一插接部240与第一插接槽321对应,然后通过推动中框200相对背板100移动,直至第一插接部240与第一插接槽321的侧壁对应贴合在一起,即可完成中框200的安装工序。该过程避免了传统的螺钉800连接、卡扣连接时出现的连接件损坏及耗费工时的问题,保证了中框200的快速安装。而且避免了背板100结构的复杂性,使得零件的加工制造也更加简单,进一步保证零部件能够快速成型的效果。
进一步地,折弯部320包括朝第二安装段220凸设的第一垂直段321a、与第一垂直段321a固定连接且朝连接段230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段321b以及由第一水平段321b靠近连接段230的一端凸设的第二垂直段321c,第一垂直段321a、第一水平段321b及第二垂直段321c形成第一插接槽321。
折弯部320包括朝第二安装段220凸设的第一垂直段321a、与第一垂直段321a固定连接且朝连接段230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段321b以及由第一水平段321b靠近连接段230的一端凸设的第二垂直段321c,这三段形成第一插接槽321,使得第一插接部240在与插接槽配合连接时,第一垂直段321a和第二垂直段321c对第一插接部240在垂直第一垂直段321a(或第二垂直段321c)方向上的运动加以限制,第一水平段321b对第一插接部240在垂直第一水平段321b方向的运动加以限制,从而实现了第一插接槽321对整个中框200各个方向的限位作用,保证了中框200安装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插接槽321与第一插接部240的形状不仅限于方形,还可包括圆形、异形等形状,只要保证安装后的中框200得以定位即可。
为了实现背板100与转接件300的固定连接作用,固定部310形成有通孔311,背板100形成有与通孔311连通的沉头孔110,背板100通过螺钉800依次穿设沉头孔110和通孔311,以与转接件300固定连接。
固定部310形成有通孔311,背板100上形成有与该通孔311连通的沉头孔110,螺钉800通过穿设沉头孔110与通孔311,实现了背板100与转接件300的固定连接效果。另外背板100上形成的沉头孔110使得螺钉800连接背板100与转接件300时,螺钉800的螺帽可以隐藏于该沉头孔110内,从而在背板100与转接件300固定之后更有利于中框200的安装。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段210盖合螺钉800的螺帽。
通过将第一安装段210盖合螺钉800的螺帽,避免用户随意拆取背板100,且使得显示器外观的更加整洁、美观。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固定部310朝第二安装段220还凸设有第二插接部330,第二插接部330位于折弯部320背离连接段230的一侧;显示装置还包括胶框400,胶框400具有与第二插接部330形状适配的第二插接槽410,第二插接部330滑动插设于第二插接槽410内。
显示装置还包括胶框400,胶框400用以实现对背光组件的安装作用。固定部310朝第二安装部凸设第二插接部330,胶框400具有与第二插接部330形状适配的第二插接槽410,通过将第二插接部330滑动插设于第二插接槽410内,实现了胶框400与转接件300的连接作用,进而实现了胶框400与背板100的连接效果。另外第二插接部330位于折弯部320背离连接段230的一侧,使得与第二插接部330配合的胶框400能够位于中部,以固定背光组件。
当背板100与转接件300固定连接后,胶框400的第二插接槽410与转接件300的第二插接部330对应设置,工人推动胶框400,以使第二插接槽410套设于第二插接部330外,从而完成了胶框400的安装工序。该过程同样避免了传统的螺钉800连接、卡扣连接时出现的连接件损坏及耗费工时的问题,保证了胶框400的快速安装。
请具体参照图2所示,第二插接部330包括由固定部310朝第二安装段220凸设的第三垂直段331以及与第三垂直段331连接的第二水平段332;第二插接槽410的侧壁包围第三垂直段331和第二水平段332的外缘。
第二插接部330包括由固定部310朝第二安装段220凸设的第三垂直段331以及与第三垂直段331连接的第二水平段332,通过将第二插接槽410的侧壁包围第三垂直段331和第二水平段332的外缘,使得第二插接槽410的侧壁能够被第二插接部330的第三垂直段331和第二水平段332的外缘所止挡,从而使得胶框400得以定位,提高了胶框400安装的稳定性。同样地,第二插接部330和第二插接槽410的形状也不仅限于方向,同样也可为圆形、异形等,只要保证胶框400得以定位即可。
进一步地,第二插接槽410的侧壁背离折弯部320的一侧凸设有搭接台420,背板100与搭接台420之间具有间距,显示装置还包括与背板100相对设置的导光板500,导光板500夹设于背板100与搭接台420之间。
通过在背板100与第一搭接台421之间形成间距,使得搭接台420与背板100之间形成容腔,进而使得与背板100相对设置的导光板500夹设于背板100与第一搭接台421之间,保证导光板500相对背板100以及其他背光组件的位置更加稳定,进而保证后续良好的成像效果。
显示装置还包括与导光板500依次相对设置的光学膜片600和显示屏700,搭接台420包括第一搭接台421以及与第一搭接台421固定连接的第二搭接台422,且第二搭接台422靠近第二安装段220;光学膜片600安装于第一搭接台421,显示屏700安装于第二搭接台422。
光学膜片600和显示屏700依次相对设置于导光板500,使得背板100上灯条发出的光依次通过导光板500和光学膜片600成像于显示屏700上。通过将光学膜片600安装于第一搭接台421,显示屏700夹设于第二搭接台422和第二安装段220之间,使得光学膜片600和显示屏700均实现定位的效果,进而保证了整个显示器各个部件的相对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显示器还可以包括后壳,后壳与中框200连接,并盖合背板100的背面,一方面可以避免与背板100连接的元器件长时间裸露在外面而使其性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还使得整个显示器的外观更加简洁大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插接部;
背板,所述背板的侧边伸入所述中框内;及
转接件,位于所述中框内,所述转接件一端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第一插接槽,所述中框通过第一插接部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而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的连接段,所述背板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之间,所述转接件包括夹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段之间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朝所述第二安装段凸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一插接槽形成于所述折弯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凸设于所述连接段,且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形状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包括朝所述第二安装段凸设的第一垂直段、与所述第一垂直段固定连接且朝所述连接段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段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段靠近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凸设的第二垂直段,所述第一垂直段、所述水平段及所述第二垂直段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形成有通孔,所述背板形成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沉头孔,所述背板通过螺钉依次穿设所述沉头孔和所述通孔,以与所述转接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段盖合所述螺钉的螺帽。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朝所述第二安装段还凸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位于所述折弯部背离所述连接段的一侧;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形状适配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由所述固定部朝所述第二安装段凸设的第三垂直段以及与所述第三垂直段连接的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侧壁包围所述第三垂直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的外缘。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侧壁背离所述折弯部的一侧凸设有搭接台,所述背板与所述搭接台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夹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搭接台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导光板依次相对设置的光学膜片和显示屏,所述搭接台包括第一搭接台以及与所述第一搭接台固定连接的第二搭接台,且所述第二搭接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光学膜片安装于所述第一搭接台,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第二搭接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08103.6U CN207558307U (zh) | 2017-12-21 | 2017-12-21 | 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08103.6U CN207558307U (zh) | 2017-12-21 | 2017-12-21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58307U true CN207558307U (zh) | 2018-06-29 |
Family
ID=6266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08103.6U Active CN207558307U (zh) | 2017-12-21 | 2017-12-21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583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91282A (zh) * | 2019-08-26 | 2019-11-22 |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WO2021078148A1 (zh) * | 2019-10-21 | 2021-04-29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
2017
- 2017-12-21 CN CN201721808103.6U patent/CN2075583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91282A (zh) * | 2019-08-26 | 2019-11-22 |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WO2021078148A1 (zh) * | 2019-10-21 | 2021-04-29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54615A (zh) |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8873473A (zh)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 |
CN207558307U (zh) | 显示装置 | |
CN207965292U (zh) | 支架及镜头组件 | |
CN207560193U (zh) | 显示装置 | |
CN102256457B (zh) | 显示器壳体 | |
CN105446007A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6741151U (zh) | 无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电视 | |
CN108445976A (zh) | 机壳结构 | |
CN105020974B (zh) | 一种冰箱顶部照明结构及其装配固定方法 | |
CN208172336U (zh) | 镜头模组 | |
CN103529633B (zh) | 一种用于连接拼接屏幕的连接件结构 | |
CN106641864A (zh) |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led灯罩结构及移动设备、键盘 | |
CN207266167U (zh) | 背光模组以及电视机 | |
CN207455468U (zh) | 一种led透镜模组 | |
CN209267700U (zh) | 主板支架的固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111199681B (zh) | 曲面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设备 | |
CN106950657A (zh) | 光模块 | |
CN204943192U (zh)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 |
CN208026958U (zh) | 镜头模组 | |
CN203965759U (zh) | 一种液晶模组装配结构 | |
CN207867104U (zh) | 镜头模组 | |
CN106773474B (zh) | 投影机光管固定装置及投影机 | |
CN206865623U (zh) | 显示面框组件和显示设备 | |
CN207560192U (zh) | 显示模组的装配组件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