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8484U - 一种研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8484U
CN207548484U CN201721738896.9U CN201721738896U CN207548484U CN 207548484 U CN207548484 U CN 207548484U CN 201721738896 U CN201721738896 U CN 201721738896U CN 207548484 U CN207548484 U CN 207548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 plate
grinding
cylinder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88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鸳明
邹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a Ding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a Ding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a Ding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a Ding Electro-Optical Technology Inc (us) 62 Martin Road Concord Massachusetts 017
Priority to CN2017217388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8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8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8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设备,属于镜片加工领域,研磨设备包括研磨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研磨设备能够实现每次同时研磨两个镜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实现对镜片的对位固定,减少镜片的位置偏差,提高研磨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磨设备。
背景技术
镜片,镜片亦称镜心,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镜片是由玻璃或者树脂研磨出的一种曲面透明材料,它可以用来观察事物,使事物出现清晰、更大或更小,通常用于照相机镜头、眼镜、望远镜或者摄像机镜头等,以往的研磨方式是使用成盘沥青低速抛,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多,这种研磨方式每次只能研磨一个镜片,生产效率比较低下,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现有的镜片研磨设备存在研磨效率低下,而且在研磨过程中,镜片的位置放置有偏差,会严重影响镜片的研磨质量,导致镜片的成品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研磨设备,其能够实现每次同时研磨两个镜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实现对镜片的对位固定,减少镜片的位置偏差,提高研磨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设备,包括研磨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控制器;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双向研磨器,所述双向研磨器由第一研磨头、第二研磨头以及研磨轴组成,所述第一研磨头以及第二研磨头均为半球状结构,所述第一研磨头以及第二研磨头的球面形状均与镜片形状相对应,所述两个研磨头的球心向内对称设置,所述研磨轴设置在两个研磨头之间,所述研磨轴两端分别与两侧研磨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轴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相连;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双向研磨器左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吸嘴、第一凹槽、第一红外发射器以及第一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面为垂直平面,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右侧面上,所述第一凹槽完全嵌入第一固定板右侧面内侧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研磨头球面形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上中心以及四周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吸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内,所述第一吸嘴贴合设置在第一凹槽左侧,所述第一吸嘴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设置第一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与第一红外发射器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左侧,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推杆与第一固定板相接;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对应设置在双向研磨器右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吸嘴、第二凹槽、第二红外发射器以及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固定板左侧面为垂直平面,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左侧面上,所述第二凹槽完全嵌入第二固定板左侧面内侧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研磨头球面形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上中心以及四周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吸嘴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内,所述第二吸嘴贴合设置在第二凹槽右侧,所述第二吸嘴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左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设置第二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与第二红外发射器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左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右侧,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推杆与第二固定板相接;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研磨装置外部,所述控制器表面上设置对位警示灯,所述第一电机、对位警示灯、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吸嘴、第二吸嘴、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以及第二红外接收器均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缸下方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轴与第一气缸相接,所述第一气缸左侧设置第一料槽,所述第一料槽呈圆柱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料槽出口与第一凹槽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第二电机通过转轴转动第一气杆转动,从而使第一固定装置从第一料槽中取料,简化生产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气缸下方设置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转轴与第二气缸相接,所述第二气缸右侧设置第二料槽,所述第二料槽呈圆柱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料槽出口与第二凹槽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电机与控制器电路连接,第三电机通过转轴转动第二气杆转动,从而使第二固定装置从第二料槽中取料,简化生产程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研磨头内部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实时检测第一研磨头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坏镜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表面上设置第一警示灯,所述第一警示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当第一研磨头温度达到额定值时,控制器打开第一警示灯,提醒工作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研磨头内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实时检测第二研磨头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坏镜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表面上设置第二警示灯,所述第二警示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当第二研磨头温度达到额定值时,控制器打开第二警示灯,提醒工作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凹槽外侧表面上对应设置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第一凹槽贴合设置,对第一凹槽内的镜片提供一定的保护,防止镜片在研磨过程中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凹槽外侧表面上对应设置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与第二凹槽贴合设置,对二凹槽内的镜片提供一定的保护,防止镜片在研磨过程中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向研磨器上方设置喷淋头,喷淋头与管道相接,所述喷淋头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对第一研磨头以及第二研磨头喷淋降温液体,同时清理研磨粉尘,净化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设备,其第一研磨头与第二研磨头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以及研磨轴,带动第一研磨头以及第二研磨头启动;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以及第一研磨头,可以将镜片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然后控制器启动第一吸嘴,镜片完成固定在第一凹槽内部,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出光信号至第一红外接收器中,若镜片位置有误,镜片突出于凹槽外,则对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进行折射,影响第一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则控制器判断镜片位置不正确,打开对位警示灯提醒工作人员且控制第一电机不能启动;
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装置以及第二研磨头,可以将镜片放置在第二凹槽内,然后控制器启动第二吸嘴,镜片完成固定在第二凹槽内部,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出光信号至第二红外接收器中,若镜片位置有误,镜片突出于凹槽外,则对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进行折射,影响第二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接收,则控制器判断镜片位置不正确,打开对位警示灯提醒工作人员且控制第二电机不能启动;
通过设置第一气缸将第一固定装置中的镜片推向第一研磨头进行加工处理,通过设置第二气缸将第二固定装置中的镜片推向第二研磨头进行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设备的第一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设备的第二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设备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研磨装置;11、第一电机;12、第一研磨头;13、第二研磨头、14、研磨轴;15、传动皮带;2、第一固定装置;21、第一固定板;22、第一吸嘴;23、第一凹槽;24、第一红外发射器;25、第一红外接收器;26、第一橡胶层;27、第一通孔;28、第一温度感应器;3、第二固定装置;31、第二固定板;32、第二吸嘴;33、第二凹槽;34、第二红外发射器;35、第二红外接收器;36、第二橡胶层;37、第二通孔;38、第二温度感应器;4、第一气缸;41、第二电机;42、第一料槽;5、第二气缸;51、第三电机;52、第二料槽;6、控制器;61、对位警示灯;62、第一警示灯;63、第二警示灯;7、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研磨设备,
包括研磨装置1、第一固定装置2、第二固定装置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以及控制器6;研磨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1以及双向研磨器,双向研磨器由第一研磨头12、第二研磨头13以及研磨轴14组成,第一研磨头12以及第二研磨头13均为半球状结构,第一研磨头12以及第二研磨头13的球面形状均与镜片形状相对应,两个研磨头的球心向内对称设置,研磨轴14设置在两个研磨头之间,研磨轴14两端分别与两侧研磨头固定连接,研磨轴14通过传动皮带15与第一电机11的转轴相连;
第一固定装置2设置在双向研磨器左侧,第一固定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吸嘴22、第一凹槽23、第一红外发射器24以及第一红外接收器25,第一固定板21右侧面为垂直平面,第一凹槽23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右侧面上,第一凹槽23完全嵌入第一固定板21右侧面内侧设置,第一凹槽23与第一研磨头12球面形状对应设置,第一凹槽23上中心以及四周设有第一通孔27,
第一吸嘴22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内,第一吸嘴22贴合设置在第一凹槽23左侧,第一吸嘴22与第一通孔27相通设置,第一固定板21右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设置第一红外发射器24,第一红外接收器25与第一红外发射器24对应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右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第一气缸4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1左侧,第一气缸4通过推杆与第一固定板21相接;
第二固定装置3与第一固定装置2对应设置在双向研磨器右侧,第二固定装置3包括第二固定板31、第二吸嘴32、第二凹槽33、第二红外发射器34以及第二红外接收器35,第二固定板31左侧面为垂直平面,第二凹槽33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1左侧面上,第二凹槽33完全嵌入第二固定板31左侧面内侧设置,第二凹槽33与第二研磨头13球面形状对应设置,第二凹槽33上中心以及四周设有第二通孔37,
第二吸嘴32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1内,第二吸嘴32贴合设置在第二凹槽33右侧,第二吸嘴32与第二通孔37相通设置,第二固定板31左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设置第二红外发射器34,第二红外接收器35与第二红外发射器34对应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1左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第二气缸5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1右侧,第二气缸5通过推杆与第二固定板31相接;
控制器6设置在研磨装置1外部,控制器6表面上设置对位警示灯61,第一电机11、对位警示灯61、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5、第一吸嘴22、第二吸嘴32、第一红外发射器24、第二红外发射器34、第一红外接收器25以及第二红外接收器35均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
第一气缸4下方设置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转轴与第一气缸4相接,第一气缸4左侧设置第一料槽42,第一料槽42呈圆柱状倾斜设置,第一料槽42出口与第一凹槽23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二电机41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第二电机41通过转轴转动第一气杆转动,从而使第一固定装置2从第一料槽42中取料,简化生产程序;
第二气缸5下方设置第三电机51,第三电机51转轴与第二气缸5相接,第二气缸5右侧设置第二料槽52,第二料槽52呈圆柱状倾斜设置,第二料槽52出口与第二凹槽33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三电机51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第三电机51通过转轴转动第二气杆转动,从而使第二固定装置3从第二料槽52中取料,简化生产程序;
第一研磨头12内部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实时检测第一研磨头12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坏镜片;控制器6表面上设置第一警示灯62,第一警示灯62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当第一研磨头12温度达到额定值时,控制器6打开第一警示灯62,提醒工作人员;
第二研磨头13内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实时检测第二研磨头13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损坏镜片;控制器6表面上设置第二警示灯63,第二警示灯63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当第二研磨头13温度达到额定值时,控制器6打开第二警示灯63,提醒工作人员;
第一凹槽23外侧表面上对应设置第一橡胶层26,第一橡胶层26与第一凹槽23贴合设置,对第一凹槽23内的镜片提供一定的保护,防止镜片在研磨过程中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第二凹槽33外侧表面上对应设置第二橡胶层36,第二橡胶层36与第二凹槽33贴合设置,对二凹槽内的镜片提供一定的保护,防止镜片在研磨过程中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双向研磨器上方设置喷淋头7,喷淋头7与管道相接,喷淋头7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对第一研磨头12以及第二研磨头13喷淋降温液体,同时清理研磨粉尘,净化工作环境;
其第一研磨头12与第二研磨头1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通过设置第一电机11以及研磨轴14,带动第一研磨头12以及第二研磨头13启动;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2以及第一研磨头12,可以将镜片放置在第一凹槽23内,然后控制器6启动第一吸嘴22,镜片完成固定在第一凹槽23内部,第一红外发射器24发射出光信号至第一红外接收器25中,若镜片位置有误,镜片突出于凹槽外,则对第一红外发射器24发射的光信号进行折射,影响第一红外接收器25的信号接收,则控制器6判断镜片位置不正确,打开对位警示灯61提醒工作人员且控制第一电机11不能启动;
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装置3以及第二研磨头13,可以将镜片放置在第二凹槽33内,然后控制器6启动第二吸嘴32,镜片完成固定在第二凹槽33内部,第二红外发射器34发射出光信号至第二红外接收器35中,若镜片位置有误,镜片突出于凹槽外,则对第二红外发射器34发射的光信号进行折射,影响第二红外接收器35的信号接收,则控制器6判断镜片位置不正确,打开对位警示灯61提醒工作人员且控制第二电机41不能启动;
通过设置第一气缸4将第一固定装置2中的镜片推向第一研磨头12进行加工处理,通过设置第二气缸5将第二固定装置3中的镜片推向第二研磨头13进行加工处理。
控制器6通过控制第二电机41以及第三电机51分别带动第一气缸4以及第二气缸5转动,第一固定器与第二固定器分别从第一料槽42以及第二料槽52中取料,通过第一红外发射器24与第一红外接收器25检测第一凹槽23中镜片放置位置是否精确,通过第二红外发射器34与第二红外接收器35检测第二凹槽33中镜片放置位置是否精确,当位置不精确时,控制器6打开对位警示灯61提醒工作人员,然后再分别转回第一研磨头12与第二研磨头13方向,启动第一电机11,通过传动皮带15带动第一研磨头12以及第二研磨头13开始对镜片研磨,第一温度感应器28以及第二温度感应器38分别实时检测第一研磨头12与第二研磨头13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6打开第一警示灯62或第二警示灯63提醒工作人员,研磨过程中,控制器6启动喷淋头7对第一研磨头12以及第二研磨头13喷淋降温液体,同时清理研磨粉尘,净化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研磨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控制器;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双向研磨器,所述双向研磨器由第一研磨头、第二研磨头以及研磨轴组成,所述第一研磨头以及第二研磨头均为半球状结构,所述两个研磨头的球心向内对称设置,所述研磨轴设置在两个研磨头之间,所述研磨轴两端分别与两侧研磨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轴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相连;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双向研磨器左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吸嘴、第一凹槽、第一红外发射器以及第一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面为垂直平面,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右侧面上,所述第一凹槽完全嵌入第一固定板右侧面内侧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研磨头球面形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上中心以及四周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吸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内,所述第一吸嘴贴合设置在第一凹槽左侧,所述第一吸嘴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设置第一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器与第一红外发射器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左侧,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推杆与第一固定板相接;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对应设置在双向研磨器右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吸嘴、第二凹槽、第二红外发射器以及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固定板左侧面为垂直平面,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左侧面上,所述第二凹槽完全嵌入第二固定板左侧面内侧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研磨头球面形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上中心以及四周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吸嘴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内,所述第二吸嘴贴合设置在第二凹槽右侧,所述第二吸嘴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左侧面靠近顶部位置设置第二红外发射器,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器与第二红外发射器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左侧面靠近底部位置;
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二固定板右侧,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推杆与第二固定板相接;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研磨装置外部,所述控制器表面上设置对位警示灯,所述第一电机、对位警示灯、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吸嘴、第二吸嘴、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以及第二红外接收器均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缸下方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轴与第一气缸相接,所述第一气缸左侧设置第一料槽,所述第一料槽呈圆柱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料槽出口与第一凹槽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气缸下方设置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转轴与第二气缸相接,所述第二气缸右侧设置第二料槽,所述第二料槽呈圆柱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料槽出口与第二凹槽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电机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研磨头内部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表面上设置第一警示灯,所述第一警示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研磨头内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表面上设置第二警示灯,所述第二警示灯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外侧表面上对应设置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第一凹槽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槽外侧表面上对应设置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与第二凹槽贴合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向研磨器上方设置喷淋头,喷淋头与管道相接,所述喷淋头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CN201721738896.9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研磨设备 Active CN207548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8896.9U CN207548484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研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8896.9U CN207548484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研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8484U true CN207548484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64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8896.9U Active CN207548484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研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84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0892A (zh) * 2017-12-13 2018-04-13 江西佳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0892A (zh) * 2017-12-13 2018-04-13 江西佳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48484U (zh) 一种研磨设备
CN20609596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液晶屏气泡缺陷检测装置
CN207771493U (zh) 一种循环研磨装置
CN206216467U (zh) 一种光学零件平面研磨装置
CN109044755A (zh) 一种智能导盲系统、设备和方法
CN204918991U (zh) 一种具有视觉检测功能的转盘式送扣装置
CN206464944U (zh) 非球面玻璃镜片抛光机
CN107900892A (zh) 一种研磨设备
CN208556971U (zh) 一种眼镜片生产用具有清洗功能的磨边装置
CN205809420U (zh)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
CN107891334A (zh) 一种循环研磨装置
CN207736047U (zh) 一种剥离非球面镜片抛光机
CN206604791U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盔显示器保养设备
CN207358833U (zh) 手机曲面玻璃3d内凹曲面抛光机
CN109547771A (zh) 一种具备裸眼3d显示装置的家用智能机器人
CN206818142U (zh) 防结露空中盘料装置
CN203631077U (zh) 全彩立体全方位显示装置
CN210790522U (zh) 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研磨机构
CN208749756U (zh) 一种光学镜片自动胶合机
CN206393497U (zh) 一种微型圆柱透镜组件同轴胶合定位夹具
CN202985293U (zh) 一种镜片加持装置以及一种磨边机
CN105521953A (zh) 水钻生产工艺
CN206185637U (zh) 一种玻璃柱圆头研磨计数装置
CN217019788U (zh) 一种随加工随检测的芯取加工设备
CN215571426U (zh) 冰场用冰面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