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7365U - 底座开料模具 - Google Patents

底座开料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7365U
CN207547365U CN201721508775.5U CN201721508775U CN207547365U CN 207547365 U CN207547365 U CN 207547365U CN 201721508775 U CN201721508775 U CN 201721508775U CN 207547365 U CN207547365 U CN 207547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ld core
threaded hole
roof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87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坚
吴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Mei Shengl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Mei Shengl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Mei Shengl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Mei Shengl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087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7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7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73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底座开料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和所述下模组配合使用,所述上模组包括上公板、上公和上模芯,所述上公板的底壁与所述上公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一空腔,所述上模芯镶嵌在所述第一空腔中;所述下模组包括底板、下刀口、下模芯和介子,所述下刀口的底壁与所述底板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下模芯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腔中;所述上公的底壁设有伸出圆环;所述上模芯底壁中心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上模芯与所述上公配合形成的底壁与所述下模芯顶壁形状配合;所述下刀口包括呈圆环状向上凸起的下刀刃和圆环状刀座。本实用新型标准且简化了金属罐底座开料过程,提高了金属罐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底座开料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料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开料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即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开料模,指的是五金模下料工序的模具,一般是将产品大致形状冲裁出来。
金属罐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或礼品包装罐,因为它的可循环利用性、环保无害、密封性好等优点,所以用途十分广泛,金属罐的生产工艺多以冲制为主,罐身、罐盖和罐底分别为不同形状的金属板材在对应型号的开料冲床上冲制得到,因此,模具对金属罐的成型至关重要,模具结构设计的差异不仅决定着罐的形状,而且直接影响着金属罐加工工艺的繁简,大批量生产时更是决定到整个加工过程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金属罐底座的开料模具,以简化金属罐底座成型过程,由此提高金属罐加工工艺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利于金属罐的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底座开料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述上模组和上述下模组配合使用,上述上模组包括上公板、上公和上模芯,上述上公板的底壁与上述上公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一空腔,上述上模芯镶嵌在上述第一空腔中;上述下模组包括底板、下刀口、下模芯和介子,上述下刀口的底壁与上述底板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二空腔,上述下模芯安装在上述第二空腔中,上述下模芯底壁与上述底板顶壁固接,上述介子套接于上述下模芯;
上述上公为圆环状,上述上公的底壁设有伸出圆环,上述伸出圆环的伸出长度为9-12mm,上述伸出圆环的环宽为4-6mm;
上述上模芯为圆柱体,上述上模芯底壁中心为外凸的弧面结构,上述弧面的外圆直径为70-75mm,上述下模芯为圆柱体,直径为90-92mm,上述上模芯与上述上公配合形成的底壁与上述下模芯顶壁形状配合;
上述下刀口包括呈圆环状向上凸起的下刀刃和圆环状刀座,上述下刀刃底壁和上述圆环状刀座顶壁固接,上述下刀刃内壁与上述圆环状刀座内壁和上述底板配合形成上述第二空腔,上述第二空腔内壁开口处直径为94-98mm。
进一步地,上述介子包括内环和外环,上述内环和上述外环的高度相等,上述内环的外壁与上述外环的内壁固接,上述外环的外壁为坡面。
进一步地,上述下模芯顶壁与其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圆倒角。
进一步地,上述上公板的顶壁中心固设有模柄。
进一步地,上述底板的底壁固设有模脚。
进一步地,上述底板顶壁在上述介子对应位置设有通孔,上述通孔至少设有六个,上述通孔中设有顶针。
进一步地,上述上公板顶壁等距设置有贯穿上述上公板的第一螺纹孔,上述第一螺纹孔至少设有三个,上述上公的顶壁在上述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上述第一螺纹孔和上述第二螺纹孔中设有第一螺钉,上述上公板和上述上公通过上述第一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上公板底壁中心设有第三螺纹孔,上述上模芯顶壁在上述第三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四螺纹孔,上述第三螺纹孔和上述第四螺纹孔中设有螺杆,上述上公板和上述上模芯通过上述螺杆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下模芯顶壁等距设置有贯穿上述下模芯的第五螺纹孔,上述第五螺纹孔至少设有两个,上述底板顶壁在上述第五螺纹孔的对应位置设有第六螺纹孔,上述第五螺纹孔和上述第六螺纹孔中设有第二螺钉,上述底板和上述下模芯通过上述第二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下刀口的顶壁等距设有贯穿上述下刀口的第七螺纹孔,上述第七螺纹孔至少设有六个,上述底板的顶壁在上述第七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八螺纹孔,上述第七螺纹孔和上述第八螺纹孔中设有第三螺钉,上述下刀口和上述底板通过上述第三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底座开料模具的有益效果为:标准且简化了金属罐底座开料过程,提高了金属罐的加工效率;另外,介子和顶针的存在,使得底座在冲制成型后,能够自动化地从下模芯上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开料模具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座开料模具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上公板;2、上公;3、上模芯;4、下刀口;5、下模芯;6、介子;7、底板;8、模脚;9、模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开料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上述上模组和上述下模组配合使用,上述上模组包括上公板1、上公2和上模芯3,上述上公板1的底壁与上述上公2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一空腔,上述上模芯3镶嵌在上述第一空腔中;上述下模组包括底板7、下刀口4、下模芯5和介子6,上述下刀口4的底壁与上述底板7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二空腔,上述下模芯5安装在上述第二空腔中,上述下模芯5底壁与上述底板7顶壁固接,上述介子6套接于上述下模芯5;
上述上公2为圆环状,上述上公2的底壁设有伸出圆环10,上述伸出圆环10的伸出长度为9-12mm,上述伸出圆环10的环宽为4-6mm,等于上述下模芯5与上述下刀口4配合时两者间最小缝隙,在上述上模组向下运动时,上述伸出圆环10向下移动,保证上述伸出圆环10的外壁与上述下刀口4的内壁贴合,从而实现能够切割板材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伸出圆环10的伸出长度大于上述伸出圆环10的宽度,以保证在压制板材贴合在上述下模芯5外壁时,上述伸出圆环10的伸出长度长于贴合在上述下模芯5外壁成型的罐身的长度,即可保证伸出圆环10能够压制全部板材成型;上述伸出圆环10的内壁与上述上公2底壁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倒角,保证上述上模组与上述下模组合模完成时,上述第一圆倒角与上述下模芯5对应位置的结构相配合,上述伸出圆环10的底壁与其内壁设有第二圆倒角,避免上述上模组在向下运动进行合模时边角太锋利而刮坏成型的板材,上述第一圆倒角和上述第二圆倒角的圆角半径均在0.5-1.0mm之间;
上述上模芯3为圆柱体,上述上模芯3底壁中心为外凸的弧面结构,保证上述上模芯3与下模芯5配合时,压制成型的罐底座中心有一内凹的弧面,上述弧面的外圆直径为70-75mm,上述下模芯5为圆柱体,直径为90-92mm,上述上模芯3与上述上公2配合形成的底壁与上述下模芯5顶壁形状配合,保证上述上模组和上述下模组能够配合压制出金属罐底座结构,上述上模芯3与上述上公2配合形成的底壁为上工作面,上述下模芯5的顶壁为下工作面;
上述下刀口4包括呈圆环状向上凸起的下刀刃和圆环状刀座,上述下刀刃底壁和上述圆环状刀座顶壁固接,上述下刀刃内壁与上述圆环状刀座内壁和上述底板7配合形成上述第二空腔,上述第二空腔内壁开口处直径为94-98mm。
参照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介子6包括内环和外环,上述内环和上述外环的高度相等,上述内环的外壁与上述外环的内壁固接,上述外环的外壁为坡面,上述坡面与上述下刀刃内壁形状配合,上述介子6与上述下刀口4形成沿着上述坡面导向的移动,上述坡面坡底在下,与上述下刀刃内壁配合,避免上述介子6脱离上述第二空腔;
参照图1,上述介子6的内壁与上述下模芯5的侧壁贴合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当上述介子6运动到上极限位置时,上述介子6的顶壁所处位置与上述下模芯5的顶壁所处位置等高,或高于上述下模芯5的顶壁所处位置,保证套接于所述下模芯5的成型罐底和罐身能够在上述介子6的推力下完全脱离上述下模芯5,省去了人力;
当上述介子6处于下极限位置时,上述介子6的顶壁所处位置高于上述下模芯5的顶壁位置从而形成高度差,上述高度差大于或等于上述伸出圆环10的伸出长度,避免上述上模芯3向下运动时,上述介子6的高度太高影响上述伸出圆环10的向下运动,从而导致上述上模芯3与要压制的板材无法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下模芯5顶壁与其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圆倒角,上述第三圆倒角与上述第二圆倒角形状配合,保证上述上模组和上述下模组合模完成时,所压制成型的罐底座与罐身圆角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公板1的顶壁中心固设有模柄9,上述模柄9固定在冲床或压力机上,从而保证上述上模组与冲压机构连接,实现上述上模组的冲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底板7的底壁固设有模脚8,上述模脚8起到支撑平衡上述下模组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底板7顶壁在上述介子6对应位置设有通孔,上述通孔至少设有六个,上述通孔中设有顶针,上述顶针在压制过程完成后,向上运动将上述介子6上顶,从而实现成型件的自动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公板1顶壁等距设置有贯穿上述上公板1的第一螺纹孔,上述第一螺纹孔至少设有三个,上述上公2的顶壁在上述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上述第一螺纹孔和上述第二螺纹孔中设有第一螺钉,上述上公板1与上述上公2通过上述第一螺钉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公板1底壁中心设有第三螺纹孔,上述上模芯3顶壁在上述第三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四螺纹孔,上述第三螺纹孔和上述第四螺纹孔中设有螺杆,上述上公板1与上述上模芯3通过上述螺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下模芯5顶壁等距设置有贯穿上述下模芯5的第五螺纹孔,上述第五螺纹孔至少设有两个,上述底板7顶壁在上述第五螺纹孔的对应位置设有第六螺纹孔,上述第五螺纹孔和上述第六螺纹孔中设有第二螺钉,上述下模芯5与上述底板7通过上述第二螺钉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下刀口4的顶壁等距设有贯穿上述下刀口4的第七螺纹孔,上述第七螺纹孔至少设有六个,上述底板7的顶壁在上述第七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八螺纹孔,上述第七螺纹孔和上述第八螺纹孔中设有第三螺钉,上述下刀口4与上述底板7通过上述第三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底座开料模具的有益效果为:标准且简化了金属罐底座开料过程,提高了金属罐的加工效率;另外,上述介子6和上述顶针的存在,使得底座在冲制成型后,能够自动化地从上述下模芯5上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和所述下模组配合使用,所述上模组包括上公板、上公和上模芯,所述上公板的底壁与所述上公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一空腔,所述上模芯镶嵌在所述第一空腔中;所述下模组包括底板、下刀口、下模芯和介子,所述下刀口的底壁与所述底板的顶壁固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下模芯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腔中,所述下模芯底壁与所述底板顶壁固接,所述介子套接于所述下模芯;
所述上公为圆环状,所述上公的底壁设有伸出圆环,所述伸出圆环的伸出长度为9-12mm,所述伸出圆环的环宽为4-6mm;
所述上模芯为圆柱体,所述上模芯底壁中心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的外圆直径为70-75mm,所述下模芯为圆柱体,直径为90-92mm,所述上模芯与所述上公配合形成的底壁与所述下模芯顶壁形状配合;
所述下刀口包括呈圆环状向上凸起的下刀刃和圆环状刀座,所述下刀刃底壁和所述圆环状刀座顶壁固接,所述下刀刃内壁与所述圆环状刀座内壁和所述底板配合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开口处直径为94-9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子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的高度相等,所述内环的外壁与所述外环的内壁固接,所述外环的外壁为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顶壁与其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圆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公板的顶壁中心固设有模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壁固设有模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壁在所述介子对应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设有六个,所述通孔中设有顶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公板顶壁等距设置有贯穿所述上公板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至少设有三个,所述上公的顶壁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设有第一螺钉,所述上公板和所述上公通过所述第一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公板底壁中心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上模芯顶壁在所述第三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和所述第四螺纹孔中设有螺杆,所述上公板和所述上模芯通过所述螺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顶壁等距设置有贯穿所述下模芯的第五螺纹孔,所述第五螺纹孔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底板顶壁在所述第五螺纹孔的对应位置设有第六螺纹孔,所述第五螺纹孔和所述第六螺纹孔中设有第二螺钉,所述底板和所述下模芯通过所述第二螺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底座开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口的顶壁等距设有贯穿所述下刀口的第七螺纹孔,所述第七螺纹孔至少设有六个,所述底板的顶壁在所述第七螺纹孔对应位置设有第八螺纹孔,所述第七螺纹孔和所述第八螺纹孔中设有第三螺钉,所述底板和所述下刀口通过所述第三螺钉连接。
CN201721508775.5U 2017-11-10 2017-11-10 底座开料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7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8775.5U CN207547365U (zh) 2017-11-10 2017-11-10 底座开料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8775.5U CN207547365U (zh) 2017-11-10 2017-11-10 底座开料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7365U true CN207547365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82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877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7365U (zh) 2017-11-10 2017-11-10 底座开料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7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83290U (zh) 一种制造带卡扣的纸浆容器端盖装置
CN205236773U (zh) 一种潜污泵泵壳成型模具
CN201012375Y (zh) 一种冲孔翻边复合模具
CN205439372U (zh) 一种铝箔餐盒的生产模具
CN202387910U (zh) 一种汽车电磁阀压铆成型装置
CN202779355U (zh) 高盒形件成型组合工装
CN104014605B (zh) 等边三爪法兰滑套反向反挤工艺及反向反挤模具
CN207547365U (zh) 底座开料模具
CN109047509B (zh) 碗状罐及其成型模具
CN204396682U (zh) 一种罐盖多级复合气压反向成型模
CN109290477A (zh) 异径两片罐罐身的成型工艺
CN204182915U (zh) 粉末冶金齿轮成型模具
CN203862945U (zh) 锻环组合模
CN209139819U (zh) 一种粉末冶金成形内孔倒角模具
CN207508096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07899992U (zh) 封盖冲孔成型复合模装置
CN207563622U (zh) 易拉瓶盖自铆钉成型模具
CN201572849U (zh) 一种圆锥形薄壁件冲压模具的锥孔定位顶件板
CN206779463U (zh) 一种分解式加压烧结用石墨模具
CN205324473U (zh) 一种短管校正冲压模具
CN204892734U (zh) 一种防爆五金冲压模具
CN202824386U (zh) 减少成型应力冲压模具
CN205833953U (zh) 货架挂片落料级进模凹模板
CN208643844U (zh) 改进的镍网模具
CN207266995U (zh) 一种向上成型的浅拉深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