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4272U - 一种新型米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米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4272U
CN207544272U CN201721054123.9U CN201721054123U CN207544272U CN 207544272 U CN207544272 U CN 207544272U CN 201721054123 U CN201721054123 U CN 201721054123U CN 207544272 U CN207544272 U CN 207544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film
assembly
ric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41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gd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41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4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4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4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o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依次首尾衔接设置的米粉制作装置、输送冷却装置、叠粉装置和包装装置;米粉制作装置采用螺旋挤料杆和特制的挤粉模挤丝,采用导热油和电磁加热线圈匹配加热,制粉装置通过两级导轨安装,动力机构设有可防挤料机构卡死的张紧装置;输送冷却装置采用若干奇数层输送带组件形成“Z”字形的冷却路径。其优点是:结构紧凑科学,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米粉安全有保障。具有体积小、占用生产场地的面积小、节能环保特点;维护方便快捷,装拆清洗非常方便;操作方便;而且加工的米粉熟化程度高、米粉丝细、均匀、韧性好不易断、爽滑细腻口感好,出粉不粘连。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米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米粉机,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米粉的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米粉又称米线,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米粉一般用大米磨浆后加工而成,圆形的称为米粉,扁形的称为米面。米面只需将很稀的米浆蒸熟后通过成型机进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
米粉制作工艺过程是:先将浓米浆蒸过后,熟化并且产生粘性,再由螺旋挤出机的出料轴挤至模孔成形,再进入到开水池中煮熟,或者采用密闭方式用高温高压蒸汽装置将米粉蒸熟后,然后进入到烘干机中烘烤,最后进入如冷却池中或冷却带、冷却风扇等冷却系统进行冷却才完成。
米粉加工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类,其干法生产是将大米制成粉末再加水拌料挤压成米粉后熟化而成;湿法则是将大米浸泡后与水一起磨成米浆,再蒸熟成为熟料并且产生粘性,再由出料轴将熟料挤至模孔形成米粉。湿法制粉的步骤工序较多,制作时间较长,所需设备较多且占地较大,一般在工厂中采用较多。米粉和米线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机械生产过程中,米浆在蒸煮的过程中会出现米浆分布不均匀导致米粉没有全部熟透,并且米粉的弹性等也会受到影响,机械生产出来的米粉在对米粉进行收集的时候依旧需要大量人工的介入,在投入具体机械设备成本的前提下,还需大量人工的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现有商用米粉厂的机械生产线由电动机,磨浆机,储浆槽,铺浆框,传送布带,滚筒,蒸汽加热槽室,锅炉等组成,根据产品不同还有切粉滚切机或者圆米粉挤压机等主要部件构成。圆米粉挤压机一般由相互固联的轴承座、料斗座、带螺套的成品座以及分别安置在各个座内的传动轴、出料螺杆、米粉丝成型模等多个部件构成,米粉丝成型模通常制成筒状或弯筒结构,两端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出粉口,为了方便收集水冷,米粉丝成型模的出粉口通常朝下设置。由于现有设备多数采用的加热方式为非密闭方式,浆料在运动中受热,由此造成机型大,非密闭加热热量损失大,不利于节能环保;需要一个大锅炉提供足够的热蒸汽,运动中加热、蒸汽槽室长度要求大于6米,整套设备占地上千多平方米;而且造价高,需要购置锅炉及其它配套余设备。而且,商用米粉机一般都是减速器通过联轴器连接到米粉机主轴上实现动力传递。此法占用空间大且米粉机头需有支撑位置。对米粉机这种要求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且经常要装拆清洗内部构件的机械来说不是很适宜。如制粉一般采用螺杆挤压式米粉机,包括机座、驱动电机、螺旋挤料杆、挤压腔及出粉模头等多个部件,专利CN201120329258.8公开了一种米粉机碾磨杆,专利权利要求1中说明其“包括螺纹长杆以及多头内螺纹套”,采用螺杆螺纹与挤压腔内壁螺纹相配合的方式进行研磨确实能提高研磨效果,但是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研磨的配合空间小,这会导致大米在加工过程中吸水空间小,对淀粉糊化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米粉的成型,且大米在加工过程中内外螺纹的弯曲绕行原料容易堆积在螺纹间的空隙中,容易导致送料不畅以及清洗困难。
通过前面的介绍,综合现有米粉机存在的缺陷如下,(1)采用蒸汽或开水池蒸煮,节能环保性能差,而且需要专业的锅炉或开水池,导致结构结构松散不紧凑,占用生产场地面积大,管理维护也不方便;(2)挤压机即俗称的米粉机头两端需要轴承座支持固定导致装拆清洗内部构件时因重量较大非常困难,需要采用专业设置来辅助操作,清洁工作效率低,造成很多厂家怠于清洁,造成容易滋长细菌,食品安全没有保障;(3)蒸汽加热均匀性差,导致浆料不能充分熟化粘性差,不利于制作细粉;(4)由于采用水冷,米粉丝成型模孔的出粉口通常朝下设置,米粉丝成型后直接进入水池中冷却,急冷导致米粉丝收缩不均匀,弹性不如自然风冷好,影响米粉丝口感,采用水冷也不利于自动化流水作业,容易导致产品受污染;(5)挤压机因清洁不干净或浆料粘性不均匀时,容易出现卡死现象,导致电机烧坏;(6)采用人工包装,比较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不利用降低人工成本;而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米粉机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装拆清洗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加工的米粉熟化程度高、米粉丝细、均匀、韧性好不易断、爽滑细腻口感好,节能环保的新型米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
一种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依次首尾衔接设置的米粉制作装置、输送冷却装置、叠粉装置和包装装置;其中,
米粉制作装置包括制粉机柜以及设于制粉机柜上的制粉装置,制粉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对浆料进行单向挤压输送的挤料机构、将挤料机构中的浆料加热成熟料的加热装置、将挤料机构挤出的熟料挤出成米粉丝的米粉成型组件、以及为挤料机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机构;进料机构设于挤料机构上,加热装置设于挤料机构的外围,米粉成型组件设于挤料机构的出料端;输送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冷却机架、以及设于输送冷却机架上的输送带机构;输送带机构包括若干奇数层输送带组件;各层输送带组件彼此倾斜平行设置在输送冷却机架上,相邻层的输送带组件长度相同、首尾互相错开,相邻层的输送带组件运动方向相反,并且相邻的下层输送带组件沿上层的输送带组件前进的方向突出设置,以便承接上一层的落料,形成“Z”字形的冷却路径;由位于顶层输送带组件接收米粉成型组件挤出的热米粉丝,由位于底层输送带组件输出凉米粉丝;底层输送带组件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将冷却后的米粉切断的切刀装置;叠粉装置包括可正反转的平面输送带组件、以及从平面输送带组件抓取叠放好的米粉并输送到包装装置进行包装的机械手组件,机械手组件设置于平面输送带组件上方,平面输送带组件输入端伸到切刀装置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说明,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科学,从入料到制粉、冷却、包装环环相扣,可以实现全自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由于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操作,人工参与小,减少了很多因人引起的污染的产生。“Z”字形的冷却路径,模拟自然风冷,可防止急冷导致粉丝收缩不均匀,冷却得到的米粉弹性好,口感佳。与传统的米粉机对比,省去了锅炉、开水池或冷却池,具有体积小、占用生产场地的面积小、节能环保特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挤料机构包括螺旋挤料杆、以及一个安装螺旋挤料杆的轴承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电磁加热线圈和隔热套;加热筒和轴承座首尾相对地并排设于制粉机柜上,加热筒居左设置,轴承座居右设置;加热筒的轴心处设有一个供浆料通过的挤料通道;加热筒内设有围绕挤料通道设置的储热腔,使用时储热腔内储存有导热油;隔热套设于加热筒的外围,隔热套和加热筒之间的形成的环状空间为加热腔;加热筒由金属材料制成;电磁加热线圈设置在加热腔内;螺旋挤料杆右部安装在轴承座上,螺旋挤料杆从加热筒右侧伸进挤料通道内;米粉成型组件设置在加热筒左端并与挤料通道连通。采用这种加热装置,由于电磁加热线圈的加热控制性能好,加上采用储热腔内储存有导热油进行导热,不但方便控制,环保性能也更好。隔热套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热损耗。其中导热油还有恒温作用,保证加热腔内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烧糊米浆。因此,加工得到的米粉熟化程度高、爽滑可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进一步说明,前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导轨组件,加热装置通过导轨组件设置在制粉机柜上;该导轨组件为两级结构的导轨,每级导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光轨和直线轴承,第一级导轨的光轨设置在制粉机柜上,第一级导轨的直线轴承设置在第一级导轨的光轨上;第二级导轨的直线轴承设置在第一级导轨的直线轴承,第二级导轨的光轨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加热滚筒底部区域;加热滚筒与制粉机柜之间设有位置锁紧装置。由于采用二级导轨结构,加热装置可以向机架左侧拉出,与螺旋挤料杆分离开,由于没有螺旋挤料杆的阻碍,清洁加热装置从而变得非常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和搅拌机构;进料斗设于制粉机柜上部,进料斗与搅拌机构相通,搅拌机构垂直设于挤料机构上并与挤料机构进料口相通;搅拌机构包括进料管头、进浆螺杆、机筒、进浆电机、进料传动齿轮副;机筒套在进浆螺杆外,机筒通过进料管头与加热滚筒的挤料通道右部垂直相通;进料斗设在机筒侧面并与机筒相通;进浆螺杆上端部从机筒向上伸出;进浆电机设在进浆螺杆上端部侧旁,进浆电机与进浆螺杆上端部通过进料传动齿轮副传动连接;进浆电机下平放设置,进料传动齿轮副包括蜗齿轮和与蜗轮匹配啮合的齿轮,蜗齿轮设置在进浆电机的端部,齿轮设置在进浆螺杆上端部。搅拌机构让进入挤料机构的浆料更均匀,大大减少浆料的结核,有利于稳定地挤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米粉成型组件包括熟料挤出口和挤粉模;熟料挤出口设置在加热滚筒左端部并与挤料通道相通;熟料挤出口端部设有若干出料孔;挤粉模为筒状结构,挤粉模两端设有阀门或可拆卸的模盖,挤粉模朝下一面设有若干将熟料挤成丝状的挤粉孔,这些挤粉孔均匀地排列成一排设置;挤粉模中部设有挤粉筒,挤粉筒与熟料挤出口匹配可拆卸连接,使挤粉模形成水平T字形设置。这种结构的挤料更为均匀,更有利于通过输送带来传输,避免温度较高的粉丝之间重叠而发生粘连。挤粉模两端设有阀门,方便定时将因温度降低而发生凝结的熟料清除,避免造成挤粉模堵塞,影响制粉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进一步说明,前述加热滚筒的加热腔从左到右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控腔,每个温控腔与各自对应加热腔位置设有独立的电磁加热线圈;隔热套上方设有与温控腔相通的附油筒;加热滚筒和螺旋挤料杆由不锈钢制成;加热腔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温控腔可形成温差控制,方便在挤料通道内形成预热阶段、均热阶段、熟化挤粉阶段的温度区间。附油筒可以防止温控腔内的导热油因热胀冷缩而发生温控腔损坏,同时,也保证导热油充满温控腔内部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进一步说明,前述制粉机柜为长方体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各层均设有防护外壳及柜门,挤料机构和加热装置设置于制粉机柜的上层,动力机构设置于制粉机柜的制粉机柜中层后部,制粉机柜中层前部设有活动导盘、托架和废料盘,废料盘平放在设置在挤料机构的出料端下方,托架由前向后倾斜地设置在废料盘上方,活动导盘可滑动地设置在托架上,托架在活动导盘侧旁设有锁定活动导盘的锁止组件。防护外壳可以防止外面的粉尘进行机体内部,保证产品的卫生。活动导盘可托架上移动,当进行挤粉模清洁时,将废料盘向挤粉模方向拉出,废料将通过活动导盘落在下方废料盘上,清洁完后将活动导盘复位,避免活动导盘影响挤粉模出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输送带组件包括前高后低倾斜设置的输送带、输送带主动轮、输送带从动轮、输送带驱动电机和扭力臂,输送带主动轮通过扭力臂与输送带驱动电机连接,输送带主动轮居高、输送带从动轮居低,输送带跨接在输送带主动轮和输送带从动轮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进一步说明,前述新型米粉机输送冷却装置还包括若干台风机、以及将输送带机构和机架围住的机壳,风机设于机壳顶部;输送带机构还包括涂油装置,该涂油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组件的输送带下方并与输送带表面接触在不影响模拟自然风冷基础上,加快了新制米粉的冷却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机壳可大大减少产品受外界的污染。涂油装置可防止粉丝和输送带组件的输送带之间发生粘连,同时也避免粉丝之间发生粘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包装装置为一种枕式薄膜包装机,包括安装各机构的包装机架,输送待包装产品的包装输送带机构,将平整的薄膜进行纵向对接封边的纵封机构,将已纵向对接封边的薄膜进行横向对接封边的横封机构,以及将包装用的薄膜铺设在包装输送带机构上的供膜机构;纵封机构和横封机构按待包装产品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在包装输送带机构上方,供膜机构设置在包装输送带机构下方;供膜机构包括2个安装薄膜卷筒的膜卷转轴,将2个安装薄膜卷筒的薄膜进行首尾贴合连接成一体的接膜组件,以及2组张紧机构;2个膜卷转轴分别设置在接膜组件左右两侧;2组张紧机构分别设置在各自对应的膜卷转轴和接膜组件之间;接膜组件包括固定各组件的接膜盒,2组裁刀组件,2根贴膜辊棒,加热组件;接膜盒顶部设有横向进膜孔,接膜盒底部设有横向出膜孔;2组裁刀组件设置在接膜盒顶部,并分别布置在横向进膜孔的两侧,2根贴膜辊棒可开合地设于接膜盒内,2根贴膜辊棒位置与横向进膜孔对应,供膜机构向包装输送带机构供膜时,2根贴膜辊棒彼此分开,左右两侧的薄膜从2根贴膜辊棒间的空隙穿过,当左右两侧的薄膜需要贴合连接成一体时,2根贴膜辊棒合上,将两者之间的薄膜压紧贴合;加热组件设在贴膜辊棒下方;张紧机构包括3根导膜辊棒,以及2个将薄膜压紧在导膜辊棒上的且只可单向转动的单向压紧轮;3根导膜辊棒呈三角分布设置在膜卷转轴和接膜组件之间,其中1根导膜辊棒膜靠近卷转轴设置、1根导膜辊棒靠近接膜组件设置,靠近卷转轴和接膜组件设置的导膜辊棒均配有1个单向压紧轮。单向压紧轮与导膜辊棒配合,在张紧薄膜的同时,也防止薄膜后退。工作时,由于2根贴膜辊棒彼此分开,左右两侧的薄膜从2根贴膜辊棒间的空隙穿过,各自分开,无论哪一边的薄膜卷筒供膜,互相不影响。当系统检测到正在供膜的薄膜卷筒即将用完时,系统发出指令,让2根贴膜辊棒合上,将另一边的薄膜卷筒的膜头与正在供膜的薄膜卷筒的膜尾压在一起,然后由加热组件进行热贴合,确保2个薄膜卷筒的头尾连接一体,实现不间断供膜。接膜完成后,由裁刀组件将多余的尾料切除。接着,系统会发出警报,提示更换薄膜卷筒,准备下一次接膜。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科学,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生产周期短,从入料到制粉、冷却、包装可以实现全自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米粉安全有保障。采用电磁加热,容易控制;采用导热油进行温度调节防止骤冷骤热,采用温控腔进行温度区间安排,充分使浆料在挤料通道内平稳经历预热阶段、均热阶段、熟化挤粉阶段,防糊高效,提升产品的品质;与传统的米粉机对比,省去了锅炉、开水池或冷却池,具有体积小、占用生产场地的面积小、节能环保特点;维护方便快捷,节省维修时间、工时,更安全,装拆、清洗不需要特殊工具,非常方便;操作方便,可方便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幅减少人工的参与,避免二次污染,防止工作人员将病菌带到生产线上;而且加工的米粉熟化程度高、米粉丝细、均匀、韧性好不易断、爽滑细腻口感好,出粉不粘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的新型米粉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米粉制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3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的螺旋挤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的进料机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输送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输送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涂油装置的分解图。
图14为图1的包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主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米粉制作装置,11-制粉机柜,12-制粉装置,14-导轨组件,16-米粉成型组件;
111-活动导盘,112-托架,113-废料盘,114-锁止组件;
120-附油筒;121-进料机构,122-挤料机构,123-加热装置,124-动力机构;
130-加热筒,131-螺旋挤料杆,132-轴承座,133-隔热套,134-电磁加热线圈,135-导热油,136-挤料通道,137-储热腔,138-加热腔,139-温控腔;
141-导轨,142-光轨,143-直线轴承,144-位置锁紧装置;
151-挤粉电机,152-皮带轮,153-电机安装座,154-重力张紧装置,155-张紧转轴,156-螺栓螺母固定件;
161-熟料挤出口,162-挤粉模,163-挤粉孔,164-阀门,165-挤粉筒;
171-轴套,172-料斗,173-搅拌机构173,174-进料管头,175-进浆螺杆,176-机筒,177-进浆电机,178-进料传动齿轮副;
181-防护外壳;
2-米粉机输送冷却装置,21-输送冷却机架,22-输送带机构,23-输送带组件,24-风机,25-机壳,26-涂油装置,27-切刀装置,231-输送带,232-输送带从动轮,233-输送带驱动电机,234-扭力臂,235-输送带主动轮;
261-涂油步进电机,262-安装座,263-涂油传动齿轮副,264-刷油棒,265-传动辊,266-长方形储油盘;
3-枕式薄膜包装机,31-包装机架,32-包装输送带机构,33-纵封机构,34-横封机构,35-供膜机构,36-薄膜卷筒;351-膜卷转轴,352-接膜组件,353-张紧机构,354-接膜盒,355-组裁刀组件,356-贴膜辊棒,357-加热组件,358-横向进膜孔,359-横向出膜孔;3531-导膜辊棒,3532-单向压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5,新型米粉机包括以下依次首尾衔接设置的米粉制作装置1、输送冷却装置2、叠粉装置4和包装装置3;其中,
参见图3~图9,米粉制作装置1包括制粉机柜11以及设于制粉机柜11上的制粉装置12,制粉装置12包括进料机构121、对浆料进行单向挤压输送的挤料机构122、将挤料机构122中的浆料加热成熟料的加热装置123、将挤料机构122挤出的熟料挤出成米粉丝的米粉成型组件16、以及为挤料机构122提供驱动力的动力机构124;进料机构121设于挤料机构122上,加热装置123设于挤料机构122的外围,米粉成型组件16设于挤料机构122的出料端;
参见图10~图13,输送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冷却机架21、以及设于输送冷却机架21上的输送带机构22;输送带机构22包括若干奇数层输送带组件23;各层输送带组件23彼此倾斜平行设置在输送冷却机架21上,相邻层的输送带组件23长度相同、首尾互相错开,相邻层的输送带组件23运动方向相反,并且相邻的下层输送带组件23沿上层的输送带组件23前进的方向突出设置,以便承接上一层的落料,形成“Z”字形的冷却路径;由位于顶层输送带组件23接收米粉成型组件16挤出的热米粉丝,由位于底层输送带组件23输出凉米粉丝;底层输送带组件23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将冷却后的米粉切断的切刀装置27;
叠粉装置4包括可正反转的平面输送带组件23、以及从平面输送带组件23抓取叠放好的米粉并输送到包装装置进行包装的机械手组件5,机械手组件5设置于平面输送带组件23上方,平面输送带组件23输入端伸到切刀装置27的下方。
参见图5~图8,挤料机构122包括螺旋挤料杆131、以及一个安装螺旋挤料杆131的轴承座132;加热装置123包括加热筒130、电磁加热线圈134和隔热套133;加热筒130和轴承座132首尾相对地并排设于制粉机柜11上,加热筒130居左设置,轴承座132居右设置;加热筒130的轴心处设有一个供浆料通过的挤料通道136;加热筒130内设有围绕挤料通道136设置的储热腔137,使用时储热腔137内储存有导热油135;隔热套133设于加热筒130的外围,隔热套133和加热筒130之间的形成的环状空间为加热腔138;加热筒130由金属材料制成;电磁加热线圈134设置在加热腔138内;螺旋挤料杆131右部安装在轴承座132上,螺旋挤料杆131从加热筒130右侧伸进挤料通道136内;米粉成型组件16设置在加热筒130左端并与挤料通道136连通。
参见图3~图7,加热装置123还包括导轨组件14,加热装置123通过导轨组件14设置在制粉机柜11上;该导轨组件14为两级结构的导轨141,每级导轨14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光轨142和直线轴承143,第一级导轨141的光轨142设置在制粉机柜11上,第一级导轨141的直线轴承143设置在第一级导轨141的光轨142上;第二级导轨141的直线轴承143设置在第一级导轨141的直线轴承143,第二级导轨141的光轨142设置在加热装置123的加热滚筒底部区域;加热滚筒与制粉机柜11之间设有位置锁紧装置144。
参见图5、图9,进料机构121包括进料斗172和搅拌机构173;进料斗172设于制粉机柜11上部,进料斗172与搅拌机构173相通,搅拌机构173垂直设于挤料机构122上并与挤料机构122进料口相通;搅拌机构173包括进料管头174、进浆螺杆175、机筒176、进浆电机177、进料传动齿轮副;机筒176套在进浆螺杆175外,机筒176通过进料管头174与加热滚筒的挤料通道136右部垂直相通;进料斗172设在机筒176侧面并与机筒176相通;进浆螺杆175上端部从机筒176向上伸出;进浆电机177设在进浆螺杆175上端部侧旁,进浆电机177与进浆螺杆175上端部通过进料传动齿轮副传动连接;进浆电机177下平放设置,进料传动齿轮副包括蜗齿轮和与蜗轮匹配啮合的齿轮,蜗齿轮设置在进浆电机177的端部,齿轮设置在进浆螺杆175上端部。
参见图3~图7,米粉成型组件16包括熟料挤出口161和挤粉模162;熟料挤出口161设置在加热滚筒左端部并与挤料通道136相通;熟料挤出口161端部设有若干出料孔;挤粉模162为筒状结构,挤粉模162两端设有阀门164或可拆卸的模盖,挤粉模162朝下一面设有若干将熟料挤成丝状的挤粉孔163,这些挤粉孔163均匀地排列成一排设置;挤粉模162中部设有挤粉筒165,挤粉筒165与熟料挤出口161匹配可拆卸连接,使挤粉模162形成水平T字形设置。
参见图5、图7,加热滚筒的加热腔138从左到右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控腔139,每个温控腔139与各自对应加热腔138位置设有独立的电磁加热线圈134;隔热套133上方设有与温控腔139相通的附油筒120;加热滚筒和螺旋挤料杆131由不锈钢制成;加热腔138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
参见图5,制粉机柜11为长方体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各层均设有防护外壳181及柜门,挤料机构122和加热装置123设置于制粉机柜11的上层,动力机构124设置于制粉机柜11的制粉机柜11中层后部,制粉机柜11中层前部设有活动导盘111、托架112和废料盘113,废料盘113平放在设置在挤料机构122的出料端下方,托架112由前向后倾斜地设置在废料盘113上方,活动导盘111可滑动地设置在托架112上,托架112在活动导盘111侧旁设有锁定活动导盘111的锁止组件114。
参见图11~图13,输送带组件23包括前高后低倾斜设置的输送带231、输送带主动轮235、输送带从动轮、输送带驱动电机233和扭力臂234,输送带主动轮235通过扭力臂234与输送带驱动电机233连接,输送带主动轮235居高、输送带从动轮居低,输送带231跨接在输送带主动轮235和输送带从动轮上。
参见图11~图13新型米粉机输送冷却装置2还包括若干台风机、以及将输送带机构22和机架围住的机壳,风机设于机壳顶部;输送带机构22还包括涂油装置26,该涂油装置26设置在输送带组件23的输送带下方并与输送带表面接触。涂油装置26包括涂油步进电机261、安装座262、长方形储油盘266、两个互相啮合的涂油传动齿轮副、以及刷油棒264和传动辊265;安装座262固定在长方形储油盘266两端,涂油步进电机261固定在长方形储油盘266一端的安装座262上,涂油传动齿轮副固定在长方形储油盘266另一端的安装座262上,刷油棒264和传动辊265通过涂油传动齿轮副联动安装,涂油传动齿轮副通过轴器与涂油步进电机261连接,刷油棒264和传动辊265以一高一低的方式平行跨接在储油盘上方,刷油棒264和传动辊265互相接触并由传动辊265将食用油涂覆到刷油棒264上,其中传动辊265仅与长方形储油盘266中的油接触,刷油棒264仅与输送带组件23的输送带的外表面接触。安装座262设有防尘盖罩,长方形储油盘266上设有油漏斗;安装座262设有调整油量的调节旋钮。
参见图14~图15包装装置为一种枕式薄膜包装机3,包括安装各机构的包装机架31,输送待包装产品的包装输送带机构32,将平整的薄膜进行纵向对接封边的纵封机构33,将已纵向对接封边的薄膜进行横向对接封边的横封机构34,以及将包装用的薄膜铺设在包装输送带机构32上的供膜机构35;纵封机构33和横封机构34按待包装产品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在包装输送带机构32上方,供膜机构35设置在包装输送带机构32下方;供膜机构35包括2个安装薄膜卷筒36的膜卷转轴351,将2个安装薄膜卷筒36的薄膜进行首尾贴合连接成一体的接膜组件352,以及2组张紧机构353;2个膜卷转轴351分别设置在接膜组件352左右两侧;2组张紧机构353分别设置在各自对应的膜卷转轴351和接膜组件352之间;接膜组件352包括固定各组件的接膜盒354,2组裁刀组件355,2根贴膜辊棒356,加热组件357;接膜盒354顶部设有横向进膜孔358,接膜盒354底部设有横向出膜孔359;2组裁刀组件355设置在接膜盒354顶部,并分别布置在横向进膜孔358的两侧,2根贴膜辊棒356可开合地设于接膜盒354内,2根贴膜辊棒356位置与横向进膜孔358对应,供膜机构35向包装输送带机构32供膜时,2根贴膜辊棒356彼此分开,左右两侧的薄膜从2根贴膜辊棒356间的空隙穿过,当左右两侧的薄膜需要贴合连接成一体时,2根贴膜辊棒356合上,将两者之间的薄膜压紧贴合;加热组件357设在贴膜辊棒356下方;张紧机构353包括3根导膜辊棒3531,以及2个将薄膜压紧在导膜辊棒3531上的且只可单向转动的单向压紧轮3532;3根导膜辊棒3531呈三角分布设置在膜卷转轴351和接膜组件352之间,其中1根导膜辊棒3531膜靠近卷转轴设置、1根导膜辊棒3531靠近接膜组件352设置,靠近卷转轴和接膜组件352设置的导膜辊棒3531均配有1个单向压紧轮3532。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形,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依次首尾衔接设置的米粉制作装置、输送冷却装置、叠粉装置和包装装置;其中,
米粉制作装置包括制粉机柜以及设于制粉机柜上的制粉装置,制粉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对浆料进行单向挤压输送的挤料机构、将挤料机构中的浆料加热成熟料的加热装置、将挤料机构挤出的熟料挤出成米粉丝的米粉成型组件、以及为挤料机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机构;进料机构设于挤料机构上,加热装置设于挤料机构的外围,米粉成型组件设于挤料机构的出料端;
输送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冷却机架、以及设于输送冷却机架上的输送带机构;输送带机构包括若干奇数层输送带组件;各层输送带组件彼此倾斜平行设置在输送冷却机架上,相邻层的输送带组件长度相同、首尾互相错开,相邻层的输送带组件运动方向相反,并且相邻的下层输送带组件沿上层的输送带组件前进的方向突出设置,以便承接上一层的落料,形成“Z”字形的冷却路径;由位于顶层输送带组件接收米粉成型组件挤出的热米粉丝,由位于底层输送带组件输出凉米粉丝;底层输送带组件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将冷却后的米粉切断的切刀装置;
叠粉装置包括可正反转的平面输送带组件、以及从平面输送带组件抓取叠放好的米粉并输送到包装装置进行包装的机械手组件,机械手组件设置于平面输送带组件上方,平面输送带组件输入端伸到切刀装置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挤料机构包括螺旋挤料杆、以及一个安装螺旋挤料杆的轴承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筒、电磁加热线圈和隔热套;加热筒和轴承座首尾相对地并排设于制粉机柜上,加热筒居左设置,轴承座居右设置;加热筒的轴心处设有一个供浆料通过的挤料通道;加热筒内设有围绕挤料通道设置的储热腔,使用时储热腔内储存有导热油;隔热套设于加热筒的外围,隔热套和加热筒之间的形成的环状空间为加热腔;加热筒由金属材料制成;电磁加热线圈设置在加热腔内;螺旋挤料杆右部安装在轴承座上,螺旋挤料杆从加热筒右侧伸进挤料通道内;米粉成型组件设置在加热筒左端并与挤料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导轨组件,加热装置通过导轨组件设置在制粉机柜上;该导轨组件为两级结构的导轨,每级导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光轨和直线轴承,第一级导轨的光轨设置在制粉机柜上,第一级导轨的直线轴承设置在第一级导轨的光轨上;第二级导轨的直线轴承设置在第一级导轨的直线轴承,第二级导轨的光轨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加热滚筒底部区域;加热滚筒与制粉机柜之间设有位置锁紧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和搅拌机构;进料斗设于制粉机柜上部,进料斗与搅拌机构相通,搅拌机构垂直设于挤料机构上并与挤料机构进料口相通;搅拌机构包括进料管头、进浆螺杆、机筒、进浆电机、进料传动齿轮副;机筒套在进浆螺杆外,机筒通过进料管头与加热滚筒的挤料通道右部垂直相通;进料斗设在机筒侧面并与机筒相通;进浆螺杆上端部从机筒向上伸出;进浆电机设在进浆螺杆上端部侧旁,进浆电机与进浆螺杆上端部通过进料传动齿轮副传动连接;进浆电机下平放设置,进料传动齿轮副包括蜗齿轮和与蜗轮匹配啮合的齿轮,蜗齿轮设置在进浆电机的端部,齿轮设置在进浆螺杆上端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米粉成型组件包括熟料挤出口和挤粉模;熟料挤出口设置在加热滚筒左端部并与挤料通道相通;熟料挤出口端部设有若干出料孔;挤粉模为筒状结构,挤粉模两端设有阀门或可拆卸的模盖,挤粉模朝下一面设有若干将熟料挤成丝状的挤粉孔,这些挤粉孔均匀地排列成一排设置;挤粉模中部设有挤粉筒,挤粉筒与熟料挤出口匹配可拆卸连接,使挤粉模形成水平T字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滚筒的加热腔从左到右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控腔,每个温控腔与各自对应加热腔位置设有独立的电磁加热线圈;隔热套上方设有与温控腔相通的附油筒;加热滚筒和螺旋挤料杆由不锈钢制成;加热腔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制粉机柜为长方体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各层均设有防护外壳及柜门,挤料机构和加热装置设置于制粉机柜的上层,动力机构设置于制粉机柜的制粉机柜中层后部,制粉机柜中层前部设有活动导盘、托架和废料盘,废料盘平放在设置在挤料机构的出料端下方,托架由前向后倾斜地设置在废料盘上方,活动导盘可滑动地设置在托架上,托架在活动导盘侧旁设有锁定活动导盘的锁止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前高后低倾斜设置的输送带、输送带主动轮、输送带从动轮、输送带驱动电机和扭力臂,输送带主动轮通过扭力臂与输送带驱动电机连接,输送带主动轮居高、输送带从动轮居低,输送带跨接在输送带主动轮和输送带从动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新型米粉机输送冷却装置还包括若干台风机、以及将输送带机构和机架围住的机壳,风机设于机壳顶部;输送带机构还包括涂油装置,该涂油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组件的输送带下方并与输送带表面接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米粉机,其特征是:所述包装装置为一种枕式薄膜包装机,包括安装各机构的包装机架,输送待包装产品的包装输送带机构,将平整的薄膜进行纵向对接封边的纵封机构,将已纵向对接封边的薄膜进行横向对接封边的横封机构,以及将包装用的薄膜铺设在包装输送带机构上的供膜机构;纵封机构和横封机构按待包装产品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在包装输送带机构上方,供膜机构设置在包装输送带机构下方;供膜机构包括2个安装薄膜卷筒的膜卷转轴,将2个安装薄膜卷筒的薄膜进行首尾贴合连接成一体的接膜组件,以及2组张紧机构;2个膜卷转轴分别设置在接膜组件左右两侧;2组张紧机构分别设置在各自对应的膜卷转轴和接膜组件之间;接膜组件包括固定各组件的接膜盒,2组裁刀组件,2根贴膜辊棒,加热组件;接膜盒顶部设有横向进膜孔,接膜盒底部设有横向出膜孔;2组裁刀组件设置在接膜盒顶部,并分别布置在横向进膜孔的两侧,2根贴膜辊棒可开合地设于接膜盒内,2根贴膜辊棒位置与横向进膜孔对应,供膜机构向包装输送带机构供膜时,2根贴膜辊棒彼此分开,左右两侧的薄膜从2根贴膜辊棒间的空隙穿过,当左右两侧的薄膜需要贴合连接成一体时,2根贴膜辊棒合上,将两者之间的薄膜压紧贴合;加热组件设在贴膜辊棒下方;张紧机构包括3根导膜辊棒,以及2个将薄膜压紧在导膜辊棒上的且只可单向转动的单向压紧轮;3根导膜辊棒呈三角分布设置在膜卷转轴和接膜组件之间,其中1根导膜辊棒膜靠近卷转轴设置、1根导膜辊棒靠近接膜组件设置,靠近卷转轴和接膜组件设置的导膜辊棒均配有1个单向压紧轮。
CN201721054123.9U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新型米粉机 Active CN207544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4123.9U CN207544272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新型米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4123.9U CN207544272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新型米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4272U true CN207544272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75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4123.9U Active CN207544272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新型米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427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3325A (zh) * 2017-08-22 2017-11-24 佛山市精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米粉机
CN109769902A (zh) * 2019-01-21 2019-05-21 段劲 一种节能型食品加工装置
CN111920008A (zh) * 2020-07-01 2020-11-13 湖南雁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接料的米粉机
CN113277187A (zh) * 2021-06-07 2021-08-20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米粉定长切断自动摊放收纳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73325A (zh) * 2017-08-22 2017-11-24 佛山市精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米粉机
CN109769902A (zh) * 2019-01-21 2019-05-21 段劲 一种节能型食品加工装置
CN111920008A (zh) * 2020-07-01 2020-11-13 湖南雁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接料的米粉机
CN113277187A (zh) * 2021-06-07 2021-08-20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米粉定长切断自动摊放收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44272U (zh) 一种新型米粉机
CN102144749B (zh) 油炸直面生产线及其工艺
CN107348342A (zh) 一种米粉制作装置
CN103907657B (zh) 一种煮饼机械化生产包装流水线
CN109601854A (zh) 一种面条自动生产系统
CN2817472Y (zh) 无粘连粉丝粉条米线河粉金丝面及直条碗装自动生产线
CN101156700B (zh) 粉片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4489011B (zh) 一种起酥类面食自动加工生产装置
CN107373325A (zh) 一种新型米粉机
CN203505479U (zh) 自动水晶粉丝加工机
KR102004895B1 (ko) 면 제조 장치
CN105192513B (zh) 龙须面形精致纯天然粉丝机
CN203985813U (zh) 风冷式水煮面条生产设备
CN211129563U (zh) 一种油炸型方便面生产装置
CN207574458U (zh) 一种米粉制作装置
CN106616337A (zh) 一种毛香锅巴及其制备工艺
CN202122075U (zh) 油炸直面生产线
CN206868720U (zh) 一种根茎类中药材清洗、切片、烘干自动化生产线
CN110051025A (zh) 一种土豆粉生产用的挤压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207544268U (zh) 一种新型米粉机输送冷却装置
CN209112547U (zh) 一种间距可调管道式收缩炉
CN110926105B (zh) 一种大米抛光的水冷降温装置
CN210726610U (zh) 一种用于猪皮膨化的微波定型装置
CN104663749B (zh) 紫菜夹心自动烘烤机
CN208940949U (zh) 竹笋精深加工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2

Address after: 528000 self compiled No. 12 on the first floor of No. 2 plant a, No. 12, Taojin Road, Hengjiang Hardware Industrial Zone,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Mingd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00 Tu Ming "Liang Bian Qian", Nanyi Road, Shuitou Industrial Zone, Dal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JINGJU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