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3520U - 一种集水脚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水脚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3520U
CN207523520U CN201721458144.7U CN201721458144U CN207523520U CN 207523520 U CN207523520 U CN 207523520U CN 201721458144 U CN201721458144 U CN 201721458144U CN 207523520 U CN207523520 U CN 207523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elpiece
boss
foot pad
area
catchm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81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a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 Ah Auto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 Ah Auto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 Ah Auto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81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3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3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3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水脚垫,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脚垫集污能力差的问题。本集水脚垫包括底垫,底垫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侧壁上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底垫的边缘与侧壁的连接处相对于底垫向下凹陷形成集污槽,底垫上设有第一踩踏区,第一踩踏区上设有若干第一凸台,各第一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集污槽连通。本集水脚垫集污能力强、防滑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集水脚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脚垫,特别是一种集水脚垫。
背景技术
汽车脚垫用于覆盖在汽车驾驶员和乘员的脚踏处,使驾驶员和乘员脚下的灰尘沉积在汽车脚垫上,为了汽车脚垫的美观和耐用,多选用皮革脚垫,现有技术中,皮革脚垫一般由在垫层外表面固定设置皮革层组成,然而在下雨天气,人们上车后易把鞋底的水和泥带到车内,造成脚垫收到污染,影响车内清洁,由于湿滑还可能影响到司机开车操作,造成安全事故。
如中国专利汽车脚垫【申请号:201620061221.4】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汽车脚垫包括底垫,所述底垫的形状与汽车脚踏空间的底面相匹配且所述底垫的边缘距离汽车脚踏空间的底面边缘5-15mm,所述底垫的边缘设有向上伸出的侧边,所述侧边相对于所述底垫向外侧倾斜,所述侧边的上端设有向外侧伸出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外端部与汽车脚踏空间的侧壁相抵接。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底垫的边缘设置侧边和翻边,并且通过将翻边抵接在汽车脚踏空间的侧壁来防止碎屑、泥沙和污水落入汽车,避免碎屑、泥沙和污水弄脏汽车的目的,但是其仅仅是通过设置翻边将污物阻挡,并且污物还是存在脚踏上,脚垫的集污能力有限;当脚垫上的污物积累后,车主或者乘员的鞋底还是能够与污物接触,这样仍然可能导致鞋底打滑,影响司机开车和乘员乘坐感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水脚垫,该集水脚垫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脚垫的集污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水脚垫,包括底垫,所述底垫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的边缘与侧壁的连接处相对于底垫向下凹陷形成集污槽,所述底垫上设有第一踩踏区,所述第一踩踏区上设有若干第一凸台,各第一凸台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集污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垫的边缘与侧壁的连接处向下凹陷形成集污槽,这样底垫上的碎屑、泥沙和污水等污物最终会随着鞋底与集水脚垫的踩踏、摩擦等作用而向集水脚垫四周移动并落入集污槽内,由于集污槽的槽底低于底垫,因此,污物会一直收集在集污槽内直至被清理;即使在雨雪天气下,鞋底带入较多的污物也能够被收集到集污槽内,集水脚垫的集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通过设置专用的第一踩踏区,并且在第一踩踏区上设置第一凸台,这样使鞋底与底垫之间的距离增加,鞋底的污物更容易落入底垫,并通过第一导向槽汇集到集污槽中,间接的提高了集水脚垫的集污能力。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每个第一凸台均呈条状,若干第一凸台自第一踩踏区的前端向第一踩踏区的后端分成两列排列,各第一凸台靠近第一踩踏区中间的一端均向第一踩踏区的前端倾斜。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所述底垫上还设有第二踩踏区,所述第二踩踏区位于第一踩踏区的前侧,所述第二踩踏区上设有若干第二凸台,各第二凸台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集污槽连通。通过第二踩踏区上设置第二凸台,这样使鞋底与底垫之间的距离增加,鞋底的污物更容易落入底垫,并通过第二导向槽汇集到集污槽中,间接的提高了集水脚垫的集污能力,第二踩踏区在第一踩踏区前侧,因此在使用集水脚垫时第二踩踏区位于汽车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和离合踏板下方,单独设置第二踩踏区可以使鞋底的污物初步掉落在第一踩踏区后在将鞋踩在第二踩踏区,减少第二踩踏区的污物积累,有利于第二踩踏区的防滑。本申请中所指的前侧是相对汽车来说,朝向汽车车头的方向为前,反之为后。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每个第二凸台均呈条状,第二凸台的长度方向与底垫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相邻两第二凸台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凸台的宽度,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大于第一凸台的高度。第二踩踏区的位置对应驾驶汽车时的重要操作部件,因此集水脚垫此处的防滑更为重要,使第二凸台的高度高于第一凸台,这样使鞋底与底垫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鞋底的污物更容易落入底垫,并通过第二导向槽汇集到集污槽中。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所述翻边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台的高度。通过设置翻边,这样集水脚垫的翻边能够搭在汽车的边框上,并且翻边大于第二凸台,意味着翻边的高度相底垫来说更高,这样集水脚垫的容量更大,有利于集水脚垫集污能力的提高,特别适合雨雪天气。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所述翻边的外边缘向下弯折并连接有扩展垫,所述扩展垫上设有若干裁剪槽。通过设置扩展垫,有利于提高集水脚垫与汽车的契合度,并且通过设置裁剪槽,使得集水脚垫能够根据汽车的空间进行裁剪,达到最佳契合度,这样有利于集水脚垫对汽车踩踏空间的全方位覆盖,有利于集水脚垫对污物的收集。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所述底垫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踩踏区和/或第二踩踏区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设有若干防滑钉。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集水脚垫的强度,特别是踩踏区域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防滑钉,增加集水脚垫与汽车之间的契合度,防止集水脚垫在汽车上产生滑动影响开车操作。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所述防滑钉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平面与底垫的底部固连,梯形的上底边所在的平面用于抵靠在汽车的底板上,所述防滑钉的两侧设有加强块。采用截面为梯形的防滑钉并在防滑钉的两侧设置加强块,不仅提高防滑钉的强度,还有利于防滑钉与汽车地板的配合,提高防滑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所述防滑钉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平面与底垫的底部固连,直角三角形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朝向底垫的前端。采用这种结构,三角形的顶点位于靠近集水脚垫前端的位置,这样能够防止集水脚垫朝汽车前方滑动,起到定向防滑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集水脚垫中,所述底垫、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翻边和扩展垫一体注塑成型。采用一体式结构,集水脚垫的强度更好,并且加工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下有点:
1、在底垫边缘设置集污槽,大幅提高底垫的集污能力,并且碎屑、泥沙和污水等污物难以从集污槽内重新流出,使得集水脚垫的防滑效果也大幅度提高。
2、采用高低不同的踩踏区域设置,对重要的踩踏区域进行特殊设计,使得集水脚垫前端的第二踩踏区域防滑效果更好。
3、采用扩展垫的设计,使集水脚垫能够适应不同车型,增加集水脚垫与汽车的契合度,提高其集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水脚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水脚垫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水脚垫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集水脚垫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垫;1a、第一踩踏区;1a1、第一凸台;1a2、第一导向槽;1b、第二踩踏区;1b1、第二凸台;1b2、第二导向槽;2、侧壁;3、集污槽;4、翻边;5、扩展垫;5a、裁剪槽;6、加强筋;7、防滑钉;7a、加强块;8、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集水脚垫被设计为汽车的前脚垫,包括底垫1,底垫1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2,底垫1的边缘与侧壁2的连接处相对于底垫1向下凹陷形成集污槽3,侧壁2上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前、后是相对汽车来说,将朝向汽车车头的方向定义为为前,反之定义为后。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底垫1上设有第一踩踏区1a和第二踩踏区1b,第二踩踏区1b位于第一踩踏区1a的前侧。第一踩踏区1a上设有若干第一凸台1a1,各第一凸台1a1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1a2,第一导向槽1a2与集污槽3连通,第一凸台1a1均呈条状,若干第一凸台1a1自第一踩踏区1a的前端向第一踩踏区1a的后端分成两列排列,各第一凸台1a1靠近第一踩踏区1a中间的一端均向第一踩踏区1a的前端倾斜。第二踩踏区1b上设有若干第二凸台1b1,各第二凸台1b1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1b2,第二导向槽1b2与集污槽3连通,每个第二凸台1b1均呈条状,第二凸台1b1的长度方向与底垫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相邻两第二凸台(1b1)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凸台1b1的宽度,第二凸台1b1的高度大于第一凸台1a1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一踩踏区1a和第二踩踏区1b,并且分别在第一踩踏区1a上设置第一凸台1a1,在第二踩踏区1b上设置第二凸台1b1,这样使鞋底与底垫1之间的距离增加,鞋底的污物更容易落入底垫1,并通过第一导向槽1a2和第二导向槽1b2汇集到集污槽3中,间接的提高了集水脚垫的集污能力。通常情况下由于第二踩踏区1b的位置对应汽车的油门踏板、刹车踏板和离合踏板,因此集水脚垫此处的防滑更为重要,单独设置第二踩踏区1b可以使鞋底的污物初步掉落在第一踩踏区1a后在将鞋踩在第二踩踏区1b,减少第二踩踏区1b的污物积累,有利于第二踩踏区1b的防滑,并且为了提高第二踩踏区1b的防滑效果,使第二凸台1b1的高度高于第一凸台1a1,这样使鞋底与底垫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鞋底的污物更容易落入底垫1,并通过第二导向槽1b2汇集到集污槽3中。
如图3所示,翻边4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台1b1的高度,翻边4的外边缘向下弯折并连接有扩展垫5,扩展垫5上设有若干裁剪槽5a。翻边4能够搭在汽车的边框上,并且采用较高的翻边4,意味着集水脚垫的容量更大,有利于集水脚垫集污能力的提高,特别适合雨雪天气,此外设置扩展垫5和裁剪槽5a,使得集水脚垫能够根据汽车的空间进行裁剪,达到最佳契合度,这样有利于集水脚垫对汽车踩踏空间的全方位覆盖,有利于集水脚垫对污物的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集水脚垫的底垫1、第一凸台1a1、第二凸台1b1、翻边4和扩展垫5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加工方便且集水脚垫成型后强度高。
如图4所示,底垫1的底部与第一踩踏区1a和/或第二踩踏区1b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加强筋6,加强筋6上设有若干防滑钉7。本实施例中,防滑采用两种形式,与第二踩踏区1b域对应的防滑钉7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平面与底垫1的底部固连,梯形的上底边所在的平面用于抵靠在汽车的底板上,防滑钉7的两侧设有加强块7a;与第一踩踏区1a对应的防滑钉7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平面与底垫1的底部固连,直角三角形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朝向底垫1的前端。通过设置加强筋6,提高集水脚垫的强度,特别是踩踏区域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防滑钉7,增加集水脚垫与汽车之间的契合度,防止集水脚垫在汽车上产生滑动影响开车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集水脚垫被设计为汽车的后脚垫,包括两个底垫1,每个底垫1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2,底垫1的边缘与侧壁2的连接处相对于底垫1向下凹陷形成集污槽3,侧壁2上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4,两个底垫1的翻边4通过一连接片连接,连接片上开设有裁剪槽5a。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前、后是相对汽车来说,将朝向汽车车头的方向定义为为前,反之定义为后。
具体来说,底垫1上设有第一踩踏区1a,第一踩踏区1a上设有若干第一凸台1a1,各第一凸台1a1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1a2,第一导向槽1a2与集污槽3连通。通过设置第一踩踏区1a,并且在第一踩踏区1a上设置第一凸台1a1,这样使鞋底与底垫1之间的距离增加,鞋底的污物更容易落入底垫1,并通过第一导向槽1a2汇集到集污槽3中,间接的提高了集水脚垫的集污能力。翻边4的外边缘还连接有扩展垫5,扩展垫5和翻边4之间设有裁剪槽5a。翻边4能够搭在汽车的边框上,并且采用较高的翻边4,意味着集水脚垫的容量更大,有利于集水脚垫集污能力的提高,特别适合雨雪天气,此外设置扩展垫5和裁剪槽5a,使得集水脚垫能够根据汽车的空间进行裁剪,达到最佳契合度,这样有利于集水脚垫对汽车踩踏空间的全方位覆盖,有利于集水脚垫对污物的收集。
如图6所示,底垫1的底部与第一踩踏区1a和/或第二踩踏区1b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加强筋6,加强筋6上设有若干防滑钉7。本实施例中,防滑采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平面与底垫1的底部固连,直角三角形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朝向底垫1的前端。通过设置加强筋6,提高集水脚垫的强度,特别是第一踩踏区域1a和第二踩踏区域1b的强度,同时通过设置防滑钉7,增加集水脚垫与汽车之间的契合度,防止集水脚垫在汽车上产生滑动影响开车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垫1的边缘与侧壁2的连接处向下凹陷形成集污槽3,这样底垫1上的碎屑、泥沙和污水等污物最终会随着鞋底与集水脚垫的踩踏、摩擦等作用而向集水脚垫四周移动并落入集污槽3内,由于集污槽3的槽底低于底垫1,因此,污物会一直收集在集污槽3内直至被清理;即使在雨雪天气下,鞋底带入较多的污物也能够被收集到集污槽3内,集水脚垫的集污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水脚垫,包括底垫(1),所述底垫(1)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侧壁(2),所述侧壁(2)上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的边缘与侧壁(2)的连接处相对于底垫(1)向下凹陷形成集污槽(3),所述底垫(1)上设有第一踩踏区(1a),所述第一踩踏区(1a)上设有若干第一凸台(1a1),各第一凸台(1a1)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1a2),所述第一导向槽(1a2)与集污槽(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凸台(1a1)均呈条状,若干第一凸台(1a1)自第一踩踏区(1a)的前端向第一踩踏区(1a)的后端分成两列排列,各第一凸台(1a1)靠近第一踩踏区(1a)中间的一端均向第一踩踏区(1a)的前端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上还设有第二踩踏区(1b),所述第二踩踏区(1b)位于第一踩踏区(1a)的前侧,所述第二踩踏区(1b)上设有若干第二凸台(1b1),各第二凸台(1b1)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1b2),所述第二导向槽(1b2)与集污槽(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凸台(1b1)均呈条状,第二凸台(1b1)的长度方向与底垫(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相邻两第二凸台(1b1)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凸台(1b1)的宽度,第二凸台(1b1)的高度大于第一凸台(1a1)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4)的高度大于第二凸台(1b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4)的外边缘向下弯折并连接有扩展垫(5),所述扩展垫(5)上设有若干裁剪槽(5a)。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踩踏区(1a)和/或第二踩踏区(1b)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上设有若干防滑钉(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钉(7)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平面与底垫(1)的底部固连,梯形的上底边所在的平面用于抵靠在汽车的底板上,所述防滑钉(7)的两侧设有加强块(7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钉(7)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所在的平面与底垫(1)的底部固连,直角三角形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朝向底垫(1)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水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1)、第一凸台(1a1)、第二凸台(1b1)、翻边(4)和扩展垫(5)一体注塑成型。
CN201721458144.7U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集水脚垫 Active CN207523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8144.7U CN207523520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集水脚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8144.7U CN207523520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集水脚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3520U true CN207523520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8144.7U Active CN207523520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集水脚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35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7506A1 (zh) * 2020-02-03 2021-11-18 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踏垫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7506A1 (zh) * 2020-02-03 2021-11-18 圣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踏垫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4013B1 (en) Heavy duty vehicle floor mat
US8685516B2 (en) All vehicle mats
JP5464021B2 (ja) センター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207523520U (zh) 一种集水脚垫
CN103359071B (zh) 具有水箱组件的汽车
CN211223161U (zh) 一种带翻折边的汽车脚垫
CN111332067A (zh) 一种雪天用汽车轱辘防滑装置
CN215284950U (zh) 儿童雪地摩托车车架
CN211844260U (zh) 一种汽车脚踏板
CN107618443A (zh) 一种带脚垫的上车踏杠及汽车
CN201457311U (zh) 挡泥板用刮泥器
CN217705589U (zh) 具有防滑结构的汽车脚垫
CN217099957U (zh) 一种机车新型防滑踏板
CN207523555U (zh) 一种汽车防滑装置
RU41284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напольный коврик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9133945U (zh) 一种汽车脚垫
AU4253800A (en) Brake pedal unit for a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CN214524090U (zh) 一种卡车翼子板防滑板的防滑结构
CN200967462Y (zh) 伸缩式汽车雨刷
CN210284087U (zh) 一种拆裙边汽车踏板
CN218986489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汽车侧踏板
CN208452976U (zh) 镂空沥水踏板
CN220842156U (zh) 天幕排水结构及车辆
CN217347588U (zh) 一种汽车内饰专用脚垫
CN219903947U (zh) 轮胎胎面结构及具有其的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7100 No. 29 Industrial Avenue, Hairun Street,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ah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100 Industrial Park, No. 29, Haun Street Industrial Park, Taizhou City,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igher Auto Accessor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7100 No. 29 Industrial Avenue, Hairun Street,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a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100 No. 29 Industrial Avenue, Hairun Street,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ah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