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3457U -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3457U
CN207523457U CN201721102600.4U CN201721102600U CN207523457U CN 207523457 U CN207523457 U CN 207523457U CN 201721102600 U CN201721102600 U CN 201721102600U CN 207523457 U CN207523457 U CN 207523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barrel
charging pile
inner cylinder
stomata
ai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26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慧军
何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y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y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y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y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026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3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3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34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地板,所述充电桩底部固接有竖直摆放的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底部设有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内筒插设在第二外筒内部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第一内筒与第一外筒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内筒插设在第一外筒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第一外筒底部开设有与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三气孔,所述按压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按压板远离第一铰链的一端通过第三铰链与地板连接,所述地板上停放有充电汽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有效避免充电桩被车子撞坏,并且当车主注意到充电桩升高的时候,做出相应的措施,保护装置又能回到初始状态,供下次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现在的充电桩都是立在地面以上,通过支撑杆或者箱体支撑充电装置,但是现有的充电装置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如果车子误操作,会撞坏充电桩,有些防撞击的充电桩柜体,只是在大柜体与小柜体之间安装弹簧的方式进行缓冲,该种结构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保护效果并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地板,所述充电桩底部固接有竖直摆放的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底部设有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外筒固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二内筒插设在第二外筒内且与第二外筒形成第二气腔,所述第二内筒插设在第二外筒内部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第二外筒底部开设有与第二气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上连接有导管。
所述导管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第一外筒,所述第一外筒底部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外筒内插设有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与第一外筒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内筒插设在第一外筒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第一外筒底部开设有与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与导管连通。
所述第一内筒顶端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按压板远离第一铰链的一端通过第三铰链与地板连接,所述地板上停放有充电汽车。
当充电汽车行进过多时,车轮将会行至按压板上,在压力作用下,第一内筒收缩,使第一气腔内的气体通过导管进入第二气腔内。气压作用下,第二内筒伸长,将充电桩抬高,有效防止汽车碰坏充电桩,当车主发现即将碰到充电桩的时候,反方向行驶,在充电桩的重力作用下,重回初始状态。
优选的,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筒与按压板之间互成钝角,所述钝角100-120°。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筒上设有报警机构。
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口哨,所述口哨固接在第二外筒上,所述第二外筒上开设有与第二气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对准口哨的进气口。第二内筒上升的过程中,第二气腔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第二气孔排出,气流将口哨吹响,提醒车主。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孔出气量小于第一气孔进气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有效避免充电桩被车子撞坏,并且当车主注意到充电桩升高的时候,做出相应的措施,保护装置又能回到初始状态,供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充电汽车1、按压板2、第一铰链3、第一内筒4、第一外筒5、第一气孔6、第二内筒7、充电桩8、第二气孔9、口哨10、第二气腔11、导管12、第三气孔13、第二铰链14、第一气腔15、第三铰链16、地板17、第二外筒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8、地板17,充电桩8底部固接有竖直摆放的第二内筒7,第二内筒7底部设有第二外筒18,第二外筒18固接在地面上,第二内筒7插设在第二外筒18内且与第二外筒18形成第二气腔11,第二内筒7插设在第二外筒18内部的一端设有活塞,第二外筒18底部开设有与第二气腔11连通的第一气孔6,第一气孔6上连接有导管12,第二外筒18上设有报警机构,报警机构包括口哨10,口哨10固接在第二外筒18上,第二外筒18上开设有与第二气腔11连通的第二气孔9,第二气孔9对准口哨10的进气口,第二气孔9出气量小于第一气孔6进气量。第二内筒7上升的过程中,第二气腔11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第二气孔9排出,气流将口哨10吹响,提醒车主。
导管12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第一外筒5,第一外筒5底部通过第二铰链14转动连接在地面上,第一外筒5内插设有第一内筒4,第一内筒4与第一外筒5形成第一气腔15,第一内筒4插设在第一外筒5的一端设有活塞,第一外筒5底部开设有与第一气腔15连通的第三气孔13,第三气孔13与导管12连通。
第一内筒4顶端通过第一铰链3连接有按压板2,按压板2倾斜设置,且按压板2远离第一铰链3的一端通过第三铰链16与地板17连接,初始状态下第一内筒4与按压板2之间互成钝角,钝角100-120°,地板17上停放有充电汽车1。
当充电汽车1行进过多时,车轮将会行至按压板2上,在压力作用下,第一内筒4收缩,使第一气腔15内的气体通过导管12进入第二气腔11内。气压作用下,第二内筒7伸长,将充电桩8抬高,有效防止汽车碰坏充电桩,当车主发现即将碰到充电桩8的时候,反方向行驶,在充电桩8的重力作用下,重回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8)、地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8)底部固接有竖直摆放的第二内筒(7),所述第二内筒(7)底部设有第二外筒(18),所述第二外筒(18)固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二内筒(7)插设在第二外筒(18)内且与第二外筒(18)形成第二气腔(11),所述第二内筒(7)插设在第二外筒(18)内部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第二外筒(18)底部开设有与第二气腔(11)连通的第一气孔(6),所述第一气孔(6)上连接有导管(12);
所述导管(12)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第一外筒(5),所述第一外筒(5)底部通过第二铰链(14)转动连接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外筒(5)内插设有第一内筒(4),所述第一内筒(4)与第一外筒(5)形成第一气腔(15),所述第一内筒(4)插设在第一外筒(5)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第一外筒(5)底部开设有与第一气腔(15)连通的第三气孔(13),所述第三气孔(13)与导管(12)连通;
所述第一内筒(4)顶端通过第一铰链(3)连接有按压板(2),所述按压板(2)倾斜设置,且所述按压板(2)远离第一铰链(3)的一端通过第三铰链(16)与地板(17)连接,所述地板(17)上停放有充电汽车(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内筒(4)与按压板(2)之间互成钝角,所述钝角10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筒(18)上设有报警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口哨(10),所述口哨(10)固接在第二外筒(18)上,所述第二外筒(18)上开设有与第二气腔(11)连通的第二气孔(9),所述第二气孔(9)对准口哨(10)的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孔(9)出气量小于第一气孔(6)进气量。
CN201721102600.4U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3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2600.4U CN207523457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2600.4U CN207523457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3457U true CN207523457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260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3457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34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660A (zh) * 2018-11-29 2020-04-07 杭州欣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
CN113135103A (zh) * 2021-05-21 2021-07-20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2660A (zh) * 2018-11-29 2020-04-07 杭州欣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
CN113135103A (zh) * 2021-05-21 2021-07-20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3457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充电桩
CN205791660U (zh) 一种车库充电桩
CN2095811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7345522U (zh) 一种防撞击的报警式充电桩
CN20521249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充电桩
CN108725246A (zh) 活动充电桩
CN208544155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5670349U (zh) 一种转接线存储输出机构及移动电源租赁终端
CN107672481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充电桩
CN208813007U (zh) 一种隐藏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9521567U (zh) 一种新能源停车充电桩
CN205509561U (zh) 一种充电桩上的报警装置
CN209096511U (zh) 一种升降式可调充电桩
CN209505493U (zh) 一种防撞式充电桩
CN2068651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复合充电装置
CN206640366U (zh) 一种带有充气功能的充电桩
CN207241455U (zh) 一种户外多功能直流智能充电桩
CN205666644U (zh) 一种带有车锁的智能充电桩
CN208559064U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充电桩
CN20722512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桩
CN209274388U (zh) 一种防撞报警充电桩
CN206561778U (zh) 一种带有下插充电枪托的电动车充电桩
CN206442153U (zh) 一种环保型充电桩
CN20669089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8118969U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移动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