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9923U -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9923U
CN207489923U CN201721408235.XU CN201721408235U CN207489923U CN 207489923 U CN207489923 U CN 207489923U CN 201721408235 U CN201721408235 U CN 201721408235U CN 207489923 U CN207489923 U CN 207489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body
side form
membrane
chamfer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82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家嘉
张宝
王兆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082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9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9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9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包括第一膜体、第二膜体和连接膜体;第一膜体、第二膜体均与连接膜体连接,第一膜体、第二膜体与连接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倒角、第二倒角;第一膜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与第一膜体连接处分别设第三倒角、第四倒角;第二膜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与第二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二膜体第五倒角、第六倒角。本实用新型绝缘包膜在折成90°时,能够和外层铝壳和内层卷芯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填补原工艺绝缘包膜形成的空隙,提高电解液利用率,达到改善电池性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发明至今,以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质量轻和自放电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领域。在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之一。电解液一方面在成本上占电池成本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对性能也有重要影响,电解液的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循环性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电池在包膜后,绝缘包膜与内层卷芯之间形成很大的空隙,增大了电解液在铝壳中的游离程度,降低电解液的利用效率,使得电池性能差,并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包括第一膜体、第二膜体和连接膜体;第一膜体、第二膜体相对布置在连接膜体长度方向两侧且第一膜体、第二膜体均与连接膜体连接,第一膜体、第二膜体与连接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沿连接膜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倒角、第二倒角;第一膜体、第二膜体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连接膜体的长度方向,第一膜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与第一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一膜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倒角、第四倒角;第二膜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与第二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二膜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五倒角、第六倒角。
优选的,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的长度与第一膜体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膜体、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的长度。
优选的,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的长度与第二膜体的长度相等,且第二膜体、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的长度。
优选的,第一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斜面。
优选的,第二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斜面。
优选的,第三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三斜面。
优选的,第四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四斜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通过在绝缘包膜上增设第一倒角、第二倒角、第三倒角、第四倒角、第五倒角、第六倒角,使得绝缘包膜在折成90°时,能够和外层铝壳和内层卷芯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填补原工艺绝缘包膜形成的空隙,提高电解液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和改善电池性能的目的;圆弧型外边缘,可以降低绝缘包膜和壳体的接触,降低包膜划破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包括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和连接膜体3;其中:
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相对布置在连接膜体3长度方向两侧且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均与连接膜体3连接,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与连接膜体3连接处分别设有沿连接膜体3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倒角4、第二倒角5。
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方向,第一膜体1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与第一膜体1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一膜体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倒角8、第四倒角9。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的长度与第一膜体1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膜体1、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第一侧膜体6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斜面14,第二侧膜体7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斜面15。
第二膜体2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与第二膜体2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二膜体2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五倒角12、第六倒角13。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的长度与第二膜体2的长度相等,且第二膜体2、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第三侧膜体10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三斜面16,第四侧膜体11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四斜面17。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和连接膜体(3);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相对布置在连接膜体(3)长度方向两侧且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均与连接膜体(3)连接,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与连接膜体(3)连接处分别设有沿连接膜体(3)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倒角(4)、第二倒角(5);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方向,第一膜体(1)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与第一膜体(1)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一膜体(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倒角(8)、第四倒角(9);第二膜体(2)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与第二膜体(2)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二膜体(2)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五倒角(12)、第六倒角(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其特征在于,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的长度与第一膜体(1)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膜体(1)、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其特征在于,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的长度与第二膜体(2)的长度相等,且第二膜体(2)、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其特征在于,第一侧膜体(6)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斜面(14)。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其特征在于,第二侧膜体(7)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斜面(15)。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其特征在于,第三侧膜体(10)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三斜面(16)。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其特征在于,第四侧膜体(11)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四斜面(17)。
CN201721408235.XU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Active CN207489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8235.XU CN207489923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8235.XU CN207489923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9923U true CN207489923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7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8235.XU Active CN207489923U (zh) 2017-10-27 2017-10-27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99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2173A (zh) * 2019-06-20 2019-09-27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芯的包覆方法及电池
CN116742222A (zh) * 2023-08-16 2023-09-12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外包膜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2173A (zh) * 2019-06-20 2019-09-27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芯的包覆方法及电池
CN116742222A (zh) * 2023-08-16 2023-09-12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外包膜和电子设备
CN116742222B (zh) * 2023-08-16 2023-10-13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外包膜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180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07489923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CN203574066U (zh) 多芯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KR20230009442A (ko) 극 단편, 권취형 배터리 셀, 및 배터리
CN20428962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结构
CN102694202B (zh)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CN103474621A (zh) 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电芯体
CN202434661U (zh) 一种锂电池及其卷绕式电芯结构
CN202127072U (zh) 一种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
CN206992213U (zh) 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绝缘弹片
CN202695639U (zh) 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02585599U (zh) 电池保护板组件及使用该保护板组件的锂离子电池
CN215342867U (zh) 一种不易脱胶的电芯的保护膜
CN205335384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电芯
CN111490219B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
CN205004378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
CN203445186U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以及链式锂离子电池组
CN203445176U (zh) 链式锂离子电池组
CN203445180U (zh) 一种卷绕型锂离子电池导电端子
CN202231109U (zh) 一种新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206774588U (zh) 一种全极耳方形锂电池
CN205543064U (zh) 一种非接触式低温锂电池
CN206271807U (zh) 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05564873U (zh) 一种超薄锂电池
CN204927434U (zh) 方形动力软包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