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9212U - 一种光学迷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迷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9212U
CN207489212U CN201721583100.7U CN201721583100U CN207489212U CN 207489212 U CN207489212 U CN 207489212U CN 201721583100 U CN201721583100 U CN 201721583100U CN 207489212 U CN207489212 U CN 207489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hamber
upper cover
lower cover
transmitting tube
smoked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31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林虎
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ANGTA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ANG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ANGTA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ANGT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31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9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9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9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烟盒,属于烟雾报警器的技术领域。一种集烟盒包括侧壁带有进烟孔,桶底呈环形阵列且间隔设置的“<”字形导烟片,桶口开设有“L”字形卡槽的上盖,并将导烟片通过导烟挡板均分呈独立的八等分,利于烟的进入,增大了进烟量,检测更及时且准确,下盖呈圆盘型设置于上盖的桶口处且通过下盖盘沿上的凸起和卡槽配合固定,便于拆装,同时,下盖上呈倾斜角度设置有嵌设于电路板安装孔内的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降低了背景值,检测结果更准确,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引脚预弯后焊接在电路板上,且电路板为嵌设,安装体积减小,外观更美;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单光束和双光束的下盖,适应性更高,检测精度更高,防止误报。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迷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光学迷宫。
背景技术
随着火灾的频发,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及时发现火灾并报警是降低损失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发展,烟雾报警器作为发现火灾并报警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传统的,烟雾报警器的光学迷宫内一般设置有发射器和接收器,且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作用空间均在光学迷宫中,通过发射器的发射的光在光学迷宫中散射,由接收器接受,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报警值作对比,实现对火灾的判断和报警。但是,目前的烟雾报警器的光学迷宫由于结构的限制,对于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形成的光学平面与光学迷宫的上盖的端面垂直,并带有内桶与外桶双壁结构的,进烟为W型的光学迷宫,不仅进烟效果差,还不能及时准确报警,或者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形成的光学平面与集烟盒的上盖的端面平行,导致了背景噪声比较大,遮光柱容易粘上粉尘造成误报,进烟的方向均匀性差。这些都不能判断烟雾颗粒大小,不能降低误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光学迷宫,以一种利于进烟的光学迷宫上盖,提升了进烟效果,并配合设置有一定倾角的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的下盖,提高了对烟的判断,更能及时判断出火灾并报警,灵敏性更高,安全保障性更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学迷宫,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上盖、下盖以及电路板,上盖呈桶状设置,下盖设置于上盖的桶口处,且下盖背离上盖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上盖的侧壁上开设若干进烟孔,上盖的桶底呈环形阵列间隔布置有若干导烟片,导烟片横截面均呈“<”字形设置,且导烟片被均分为八份,每份导烟片之间设置有导烟挡板,且导烟挡板的一端接触上盖的侧壁的内壁上,导烟挡板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导烟片上,使得每一份导烟片相互独立,下盖呈圆盘设置,下盖背离上盖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且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均与上盖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呈倾斜设置,同时,电路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嵌设于电路板的安装孔内。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下盖设置有盘沿,盘沿朝向上盖的一侧,且盘沿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上盖的侧壁上且位于桶口处开设有卡槽,卡槽呈“L”字形设置,且卡槽的一直角边沿桶口向桶底设置,卡槽与凸起配合。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每一导烟片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倒角,且倒角均呈斜面设置。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发射管腔的轴线和接收管腔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为110°~155°。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还包括发射器,发射器设置于发射管腔中,发射器的引脚设置有预弯;还包括接收器,接收器设置于接收管腔中,接收器的引脚设置有预弯。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发射器的预弯的引脚与接收器预弯的引脚均穿过电路板上的安装孔后与电路板焊接。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下盖上的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均设置有一个,且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正对设置。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下盖上的发射管腔设置有两个,接收管腔设置有一个,且两发射管腔和一接收管腔三者呈角度设置于下盖的端面上。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一发射管腔与接收管腔正对设置,另一发射管腔与接收管腔呈30°~90°夹角设置。
上述的一种光学迷宫,其中,上盖安装于下盖上时,上盖内的导烟片背离桶底的一端的端面与下盖背离设置有发射管腔的一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范围为0~5mm。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设置带有若干横截面呈“<”字形且间隔设置的导烟片,在避免外部光线进入光学迷宫内部的前提下实现了烟的直接流通,进烟效果更好,监测更准确,报警更及时,同时也能防止误报;2、将导烟片呈独立的八等分设置,可准确对空间的八个方向中的进烟进行判断,火灾方向判断更准确,方向性更高;3、上盖开设有“L”型卡槽,下盖的盘沿上设置有凸起,使下盖可通过旋转固定于上盖上,拆装更方便,利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4、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与下盖的端面呈倾斜设置,且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同样呈角度设置,有效降低了背景值,环境噪声更小,检测精度更高;5、电路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嵌设于安装孔内,使得下盖和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缩小,有效降低了下盖安装时的高度,体积更小,外形更美观;6、接收器和发射器的引脚均呈预弯设置,且预弯的引脚穿过电路板上的安装孔与电路板焊接,避免了后期在安装接收器和发射器时造成引脚和电路板的损坏,保护性更高;7、在设置两发射管腔和一接收管腔时,一发射管腔和一接收管腔正对,另一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呈夹角设置,实现了一个发射器发射的光前向散射,另一个发射器发射的光为后向散射,提高了对烟的识别能力,精度更高,防止误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迷宫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下盖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下盖与上盖的一视角的组装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下盖与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组装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下盖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下盖与上盖的一视角的组装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下盖与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组装图。
附图中:1、上盖;11、进烟孔;12、卡槽;2、导烟片;3、导烟挡板;4、下盖;41、发射管腔;42、接收管腔;43、盘沿;44、凸起;5、电路板;6、发射器;7、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迷宫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迷宫包括:上盖1、进烟孔11、卡槽12、导烟片2、导烟挡板3、下盖4、发射管腔41、接收管腔42、盘沿43、凸起44、电路板5、发射器6以及接收器7。
具体的,上盖1呈桶状设置,上盖1包括桶底和桶口,在上盖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烟孔11,保证了烟能进入到上盖1内,同时,在上盖1内且位于上盖1的桶底设置于若干导烟片2,且若干导烟片2均沿桶底向桶口的方向设置,若干导烟片2间隔设置,使得相邻的两导烟片2之间形成了烟通过的通道,便于烟的直接进入,进烟效果更好,进烟量更多,报警更及时,并且每一导烟片2的横截面均呈“<”字形设置,且若干导烟片2呈环形阵列设置于上盖1的桶底上,有效防止了外部光线进入到上盖1内,防止对光学迷宫工作的干扰,降低了本身的背景噪声,监测结果更准确。并且,每一导烟片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倒角,且倒角均呈斜面设置,不仅能降低环境噪声,使进烟更流畅,还能起导向作用,让烟能更顺畅的进入到光学迷宫的内部,从而提高产品的灵敏度。
具体的,若干导烟片2被平均分为八等分,每份导烟片2之间的一导烟片2上设置有导烟挡板3,导烟挡板3的设置方向与导烟片2的设置方向一致,同时,导烟挡板3的一端连接于导烟片2上并形成一整体结构,导烟挡板3的另一端连接于上盖1的侧壁的内壁上,使得每一份导烟片2均独立设置,将空间中的方向分为等分的八份,使进烟更容易,方向性更均匀,一致性更好。
具体的,在上盖1的侧壁上且位于桶口处开设有卡槽12,卡槽12呈“L”字形设置,卡槽12的一直角边沿桶口向桶底布置,使得卡槽12的另一条直角边位于桶口靠近桶底的一侧且绕设于上盖1的侧壁上,便于与下盖4的旋转连接,利于拆装,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
具体的,下盖4卡设于上盖1上,下盖4安装于上盖1上时,下盖4位于上盖1的桶口处。下盖4呈圆盘设置,下盖4的边缘上设置有盘沿43,且盘沿43向朝向桶底的方向设置,保证了盘沿43能与桶口配合,提高了下盖4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在盘沿43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44,凸起44与上盖1上的卡槽12一一对应,使得凸起44能卡入到卡槽12内,通过相对旋转下盖4或上盖1,实现上盖1和下盖4的固定连接,连接更方便,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
更加具体的,在下盖4背离上盖1的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发射管腔41和接收管腔42,发射管腔41的轴线和接收管腔42的轴线均与下盖4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呈倾角设置,并且发射管腔41的一端和接收管腔42的一端在下盖4的另一端面的近中心处交汇,倾斜设置的发射管腔41和接收管腔42能减少背景值,降低环境噪声,提高检测精度和判断能力,及时发现火灾并报警,安全保障性更高。优选的,发射管腔41所在的轴线和接收管腔42所在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10°~155°,范围内的背景值均较小,满足检测需求。
更加具体的,在下盖4背离上盖1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5,电路板5上开设有安装孔,下盖4上的发射管腔41和接收管腔42均套设于电路板5的安装孔内,使得电路板5能紧贴下盖4设置有发射管腔41的一端面上,有效缩小了电路板5和下盖4之间的距离,降低了下盖4的安装高度,体积更小,外观更美,同时,发射管腔41中安装有发射器6,接收管腔42中安装有接收器7,且发射器6和接收器7的引脚均呈预弯设置,在发射器6和接收器7安装的过程中,发射器6和接收器7的引脚均穿过安装孔与电路板5焊接,便于组装生产。
更加具体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下盖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下盖与上盖的一视角的组装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下盖与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组装图。如图1、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存在一种单光束的下盖4,单光束的下盖4上只设置有一发射管腔41和一接收管腔42,并且,发射管腔41和接收管腔42正对设置,形成的光学面与下盖4端面垂直,实现对于烟雾的检测。
或者,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下盖的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下盖与上盖的一视角的组装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下盖与上盖的另一视角的组装图。如图1、图7、图8以及图9所示,存在一种双光束的下盖4,双光束的下盖4上设置有两个发射管腔41和一个接收管腔42,两发射管腔41和一接收管腔42呈角度分布在下盖4的一端面上,其中,一发射管腔41和接收管腔42呈正对设置,另一发射管腔41与接收管腔42呈30°~90°夹角设置,实现了一个发射器6发射的光前向散射,另一个发射器6发射的光为后向散射,即与接收管腔42呈正对设置的发射管腔41中的发射器6采用蓝光(紫外)发光器件,与接收管腔42呈夹角设置的发射管腔41中的发射器6采用红外发光器件,蓝光(紫外)发光器件的发射管的工作波长采用蓝光(400-490nm)(或紫外光,280-400nm),红外发光器件的发射管的工作波长采用红外光(830-1050nm),两个发射管的光学轴线分别与接收管腔42中的接收管的光学轴线的光学轴相交,且其交点周围区域是光学敏感区,实现了前向散射光路和后向散射光路的有机结合,并且采用了不同波长的发光器件,从而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来识别不同粒径气熔胶,从而将火灾烟尘与灰尘或水蒸气区分,提高了对烟的识别能力,精度更高,防止误报。
更加具体的,上盖1安装于下盖4上时,上盖1内的导烟片2背离桶底的一端的端面与下盖4背离设置有发射管腔41的一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范围为0~5mm,使得上盖1与下盖4安装后,导烟片2和下盖4之间可设置间隙,可实现烟从导烟片2的端面与下盖4之间的间隙通过,更利于进烟,同时,实现了两种进烟方式,进烟效果更好,火灾识别能力更强,安全保障性更高。
更加具体的,上盖1位于设置有进烟孔11的区域可用滤网代替,滤网上开设有若干进烟孔11,同样能保证烟从外部进入到上盖1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迷宫,包括侧壁带有进烟孔11,桶底呈环形阵列且间隔设置的“<”字形导烟片2,桶口开设有“L”字形卡槽12的上盖1,并将导烟片2通过导烟挡板3均分呈独立的八等分,下盖4呈圆盘型设置于上盖1的桶口处且通过下盖4盘沿43上的凸起44和卡槽12配合固定,同时,下盖4上呈倾斜角度设置有嵌设于电路板5安装孔内的发射管腔41和接收管腔42,将发射器6和接收器7的引脚预弯后焊接在电路板5上;采用“<”字形的导烟片2且间隔等分为八份,利于烟的进入,增大了进烟量,检测更及时且准确,同时,设置有倾斜的发射管腔41和接收管腔42,降低了背景值,检测结果更准确,还设置有卡槽12和凸起44,便于拆装,还采用嵌设方式安装电路板5,安装体积减小,外观更美,并且可采用单光束和双光束的下盖4,适应性更高,检测精度更高,防止误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以及电路板,所述上盖呈桶状设置,所述下盖设置于所述上盖的桶口处,且所述下盖背离所述上盖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上盖的侧壁上开设若干进烟孔,所述上盖的桶底呈环形阵列间隔布置有若干导烟片,所述导烟片横截面均呈“<”字形设置,且所述导烟片被均分为八份,每份所述导烟片之间设置有导烟挡板,且所述导烟挡板的一端接触所述上盖的侧壁的内壁上,所述导烟挡板的另一端连接于一所述导烟片上,使得每一份所述导烟片相互独立,所述下盖呈圆盘设置,所述下盖背离所述上盖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发射管腔和接收管腔,且所述发射管腔和所述接收管腔均与所述上盖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呈倾斜设置,同时,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发射管腔和所述接收管腔嵌设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设置有盘沿,所述盘沿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且所述盘沿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上盖的侧壁上且位于桶口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呈“L”字形设置,且所述卡槽的一直角边沿桶口向桶底设置,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烟片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倒角,且所述倒角均呈斜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腔的轴线和所述接收管腔的轴线所成的夹角范围为110°~1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设置于所述发射管腔中,所述发射器的引脚设置有预弯;还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接收管腔中,所述接收器的引脚设置有预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的预弯的引脚与所述接收器预弯的引脚均穿过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电路板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上的所述发射管腔和所述接收管腔均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发射管腔和所述接收管腔正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上的所述发射管腔设置有两个,所述接收管腔设置有一个,且两所述发射管腔和一所述接收管腔三者呈角度设置于所述下盖的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发射管腔与所述接收管腔正对设置,另一所述发射管腔与所述接收管腔呈30°~90°夹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时,所述上盖内的所述导烟片背离桶底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下盖背离设置有所述发射管腔的一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范围为0~5mm。
CN201721583100.7U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光学迷宫 Active CN207489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3100.7U CN207489212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光学迷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3100.7U CN207489212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光学迷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9212U true CN207489212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5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3100.7U Active CN207489212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光学迷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9212U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4917A (zh) * 2018-06-15 2018-11-02 东莞茂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水雾引发报警的烟雾报警器及其防止误报的方法
CN109509321A (zh) * 2018-12-21 2019-03-22 天津新亚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感烟探测器
CN109979154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双光路感烟探测迷宫及其探测方法
CN110443972A (zh) * 2019-09-12 2019-11-12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及迷宫背景值控制方法
CN110459033A (zh) * 2019-09-12 2019-11-15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及方法
CN110634263A (zh) * 2019-09-15 2019-12-31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探测器及其采集浓度控制方法
CN112002098A (zh) * 2020-08-22 2020-11-27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2542019A (zh) * 2020-12-02 2021-03-23 刘晓明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CN113284312A (zh) * 2021-05-14 2021-08-20 浙江鼎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双光束感烟入侵联网探测报警器
CN113533149A (zh) * 2020-04-15 2021-10-22 杭州海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探测器件焊接封装模块和迷宫组件
CN114550405A (zh) * 2020-11-24 2022-05-27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烟雾检测器
CN113533149B (zh) * 2020-04-15 2024-06-07 杭州海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探测器件焊接封装模块和迷宫组件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4917A (zh) * 2018-06-15 2018-11-02 东莞茂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水雾引发报警的烟雾报警器及其防止误报的方法
CN109509321A (zh) * 2018-12-21 2019-03-22 天津新亚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感烟探测器
CN109979154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双光路感烟探测迷宫及其探测方法
CN110443972A (zh) * 2019-09-12 2019-11-12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迷宫结构及迷宫背景值控制方法
CN110459033A (zh) * 2019-09-12 2019-11-15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及方法
CN110443972B (zh) * 2019-09-12 2024-02-06 深圳市高新投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迷宫背景值控制方法
CN110634263A (zh) * 2019-09-15 2019-12-31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探测器及其采集浓度控制方法
CN113533149A (zh) * 2020-04-15 2021-10-22 杭州海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探测器件焊接封装模块和迷宫组件
CN113533149B (zh) * 2020-04-15 2024-06-07 杭州海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探测器件焊接封装模块和迷宫组件
CN112002098A (zh) * 2020-08-22 2020-11-27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4550405A (zh) * 2020-11-24 2022-05-27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烟雾检测器
CN112542019A (zh) * 2020-12-02 2021-03-23 刘晓明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CN112542019B (zh) * 2020-12-02 2022-07-22 江苏新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CN113284312A (zh) * 2021-05-14 2021-08-20 浙江鼎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双光束感烟入侵联网探测报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9212U (zh) 一种光学迷宫
US7508313B2 (en) Smoke detectors particularly ducted smoke detectors
US7463159B2 (en) Fire detector
CN1987426A (zh) 立式双向散射感烟探测器迷宫
CN105448028B (zh) 一种基于塑料光纤传导的光检型烟感器
CN107646129A (zh) 火灾报警器,有在烟雾进口区域中监控污染的散射光组件
CN101147053A (zh) 光电式烟检测器
CN101763708B (zh) 风管感烟火灾探测器
CN204554445U (zh) 多侦测功能的模块化改良照明装置
CN110459033A (zh) 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及方法
CN111080959A (zh) 一种光电式感烟探测器
CN107516397B (zh) 光电感烟探测器
CN105973073B (zh) 自动报靶装置
CN210865011U (zh) 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
US20220268681A1 (en) Housing for a Detection Unit for Optically Detecting Smoke Particles
CN203673614U (zh)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CN211044476U (zh) 一种烟感迷宫及烟感探测器
CN107076397A (zh) 双向全向透镜
CN201274081Y (zh) 暗盒式烟雾报警器
CN210777058U (zh) 一种双波长双光路烟雾探测迷宫
CN210865019U (zh) 一种带有导光散射结构的烟感探测装置
KR101889505B1 (ko) 해양플랜트용 화재 감지기
CN202584335U (zh) 一种火灾报警装置
CN111951518A (zh) 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CN209514824U (zh) 一种对射式烟雾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