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3614U -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73614U
CN203673614U CN201320870460.0U CN201320870460U CN203673614U CN 203673614 U CN203673614 U CN 203673614U CN 201320870460 U CN201320870460 U CN 201320870460U CN 203673614 U CN203673614 U CN 203673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yrinth
base
tube
printed circuit
dark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704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鹏
高庆斌
陈介均
吴添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704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73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73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736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光学暗室包括迷宫、遮光叶片、对管腔和迷宫盖,迷宫盖用于遮盖迷宫,迷宫具有腔体,遮光叶片与对管腔相对设置且置于腔体内,迷宫盖包括底板和迷宫盖本体,对管腔固定于底板的一端,迷宫盖本体设有与底板配合的开口,底板通过开口镶嵌在迷宫盖本体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包括旋盖、印刷电路板、中盘、底座和光学暗室,光学暗室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本申请可用于火灾探测领域,火灾探测器光学暗室中采用了迷宫盖本体和底板可拆装方式连接,火灾探测器在装配时,由于底板面积比印刷电路板小,不会遮挡印刷电路板上的装配孔,能够更加方便地将印刷电路板固定在中盘上,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火灾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广泛应用于住宅、写字楼、学校及医院等公共场所,早期的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多采用前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的复合,而前向散射光电探测器对白烟灵敏度过高,容易产生误报警,同时对黑烟不敏感,容易产生漏报现象。因此,出现了基于后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结合的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能够有效满足对国标要求的四种烟源的检测。
现有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其光学暗室中包含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的对管腔直接固定在迷宫盖上,在装配探测器时,需要将光发射管与光接收管的引脚穿过迷宫盖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以实现光发射管与光接收管的信号连接,而焊点位于印刷电路板的背面,所以只能先焊接然后再将印刷电路板固定在中盘上,由于迷宫盖的面积比较大,容易遮挡印刷电路板上的装配孔,导致在将印刷电路板安装到中盘上时操作不方便,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暗室,包括迷宫、遮光叶片、对管腔和迷宫盖,迷宫盖用于遮盖迷宫,迷宫具有腔体,遮光叶片与对管腔相对设置且置于腔体内,迷宫盖包括底板和迷宫盖本体,对管腔固定于底板的一端,迷宫盖本体设有与底板配合的开口,底板通过开口镶嵌在迷宫盖本体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管腔包括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光电管座和盖板,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置于光电管座上,光电管座呈阶梯状,光接收管位置高于光发射管,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的光学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盖板盖住光电管座,对管腔上设有进出光线的通道。
优选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之间设有隔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遮光叶片固定于底板上与对管腔相对的一端。
优选地,遮光叶片截面呈K字形,遮光叶片依次顺序排列,且相邻遮光叶片之间有遮挡部分。
优选地,对管腔还包括屏蔽罩,屏蔽罩遮住光接收管。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包括旋盖、印刷电路板、中盘和底座,
还包括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光学暗室,光学暗室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旋盖与中盘可拆装连接,中盘和底座可拆装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接片,导接片穿过中盘并固定在中盘上,印刷电路板通过导接片与中盘固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座包括弹片和端子,底座通过弹片与导接片连接,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路信号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光学暗室中采用了底板和迷宫盖本体采用分离结构,火灾探测器在装配时,可以先将固定在底板上的对管腔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然后将印刷电路板固定在中盘上,再将迷宫盖本体安装在底板上。由于底板面积较印刷电路板小,所以不会遮挡印刷电路板上的装配孔,能够更加容易方便地将印刷电路板固定在中盘上,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光学暗室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遮光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火灾探测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火灾探测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暗室包括迷宫41、对管腔、遮光叶片43和迷宫盖,迷宫盖用于遮盖迷宫41,迷宫具有腔体,遮光叶片43和对管腔相对设置且置于腔体内;遮光叶片43用于遮挡外部光线,减少外部光线对火灾探测器的干扰,遮光叶片43应经过合理的光学设计,使得对管腔发射出的光不能经遮光叶片43直接反射回对管腔;迷宫41、对管腔、遮光叶片43和迷宫盖围成遮光透气的暗室;迷宫盖包括底板441和迷宫盖本体442,对管腔固定于底板441的一端,迷宫盖本体442设有与底板441配合的开口,底板441通过开口镶嵌在迷宫盖本体442上。
本申请中的迷宫41上遮光叶片43处的侧壁设有开口,以使得烟雾颗粒能进入光学暗室内部。迷宫41壁上开口处设置防虫网,以降低蚊虫等对火灾探测器的干扰;也可以不设置防虫网,但要求相邻遮光叶片之间的空隙足够小,以阻挡蚊虫进入光学暗室。需要注意的是,图1中遮光叶片43固定在底板441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遮光叶片43也可以固定在迷宫41与对管腔相对的位置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管腔包括光电管座420、光发射管421、光接收管422和盖板423,光发射管421和光接收管422置于光电管座420上,光发射管421和光接收管422的光学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盖板423用于盖住光电管座420,光电管座420和盖板423前方在光发射管421和光接收管422对应的位置设有光线进出对管腔的通道,该通道可以是光电管座420和盖板423上相互配合的凹槽,也可以在光电管座420或者盖板423上设置通孔。本申请中的光电管座420呈阶梯状,且放置光接收管422的位置高于光发射管4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光发射管421和光接收管422之间设有隔墙424,阻挡光发射管421发出的光直接进入光接收管422;请参考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遮光叶片43为横截面为K字形的叶片,多个遮光叶片43沿底板441上与对管腔相对的一端顺序排列,相邻遮光叶片之间有光线阻挡部分,可更加有效地遮挡光线进入光学暗室中,减少外界光线对火灾探测器的干扰;遮光叶片和对管腔的相对位置固定,可以有效避免遮光叶片位于迷宫上时由于安装产生的误差,提高了火灾探测器背景值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管腔还包括屏蔽罩425,屏蔽罩425罩住光接收管422,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光接收管422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暗室,底板和迷宫盖本体之间采用分离结构,在火灾探测器安装时,可先将对管腔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在将印刷电路板固定于中盘上之后再把迷宫盖本体嵌在底板上,由于底板面积较印刷电路板小,所以不会遮挡印刷电路板周围的装配孔,能够更加容易方便地将印刷电路板固定在中盘上,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包括旋盖1、中盘2、印刷电路板5和底座3,还包括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光学暗室4。旋盖1与中盘2以卡扣或者旋接等可拆装方式连接,中盘2和底座3以旋扣等可拆装方式连接,光学暗室4中的光电管座底部具有卡合机构,光学暗室4通过卡合机构与印刷电路5板固定;光接收管和光发射管的引脚焊接在印刷电路板5上,以实现信号连接。印刷电路板5上设有具有感温功能的热敏电阻,光学暗室4两侧各设有一个热敏电阻,旋盖1上与热敏电阻相对应位置设有开口,供热敏电阻伸出旋盖1,同时,为了保护热敏电阻,旋盖1上还设有防护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接片6,导接片6穿过中盘2并与中盘2固定在一起,印刷电路板5焊接到导接片6的一端,进而实现与中盘2的固定。本实施例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还可以包括指示灯,指示灯固定于于中盘2上,与印刷电路板5信号连接,用于指示火灾探测器的工作状态。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底座3,包括端子31和弹片32,弹片32与导接片6的另一端连接,端子31与弹片32连接,端子31用于火灾探测器与外界信号连接。导接片6由可导电材料制成,这样感应信号就可以由印刷电路板5经导接片6、弹片32和端子31传输到外部电路中。 
为了验证该火灾探测器的性能,针对国家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进行了测试实验,以下是所做的测试实验内容和验证结果。测试设备器材包括:JB-QGL-9000火灾报警控制器1台、JTG-GDM-936 点型复合式火灾探测器20只、标准温箱1台、标准烟箱1台、编码器1台。
1.   感烟方位性实验
验证要求:(1)最大响应阈值Y:最小响应阈值X的比值不应大于1.6; 
         (2)最小响应阈值X不应小于0.2。
验证方法:试样按正常监视状态安装在烟箱中,试样周围的气流应为(0.2±0.04)m/s,气流温度应为(23±5)℃环境下按GB 4715-2005 4.1.5的要求测量响应阈值,每测完1次,试样应按同一方向绕其垂直轴线旋转45°,共测试8次,记录试样最大响应阈值和最小响应阈值对应的方位。在以后的试验中,这两个方位分别称为最不利和最有利方位,响应阈值中的最大值用Y表示,最小值用X表示。方位性实验如表1所示。
验证结果:合格   
表1   感烟方位性实验(9#探测器)
方位 45° 90° 135° 180° 225° 270° 315°
响应阈值 2.95 3.22 3.14 2.90 3.14 3.14 3.06 2.78
       Y=3.22、X=2.78,响应阈值的比值Y:X为1.16。
2.一致性试验:
 验证要求:(1)响应阈值Y:Z的比值不应大于1.33;
         (2)响应阈值Z:X的比值不应大于1.5;        
         (3) 最小响应阈值X不应小于0.2。
验证方法:试样按正常监视状态安装在烟箱中最不利方位,试样周围的气流应为(0.2±0.04)m/s,气流温度应为(23±5)℃环境下按GB 4715-2005 4.1.5的要求依次测量20只试样的响应阈值。计算出20只试样响应阈值的平均值,用Z表示,20只样品中,响应阈值中的最大值用Y表示,最小值用X表示。一致性试验如表2所示。
验证结果:合格 
                                 表2    一致性试验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N值 2.64 2.59 2.63 2.67 2.55 2.54 2.63 2.55 2.62 2.62
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值 2.64 2.59 2.65 2.68 2.67 2.54 2.63 2.51 2.66 2.54
Y的响应阈值为2.68,X的响应阈值为2.51,响应阈值的平均值Z为2.61。响应阈值Y:Z的比值为1.03,响应阈值Z:X的比值为1.04。
3. 感温方位试验:
验证要求:8个方位上的响应时间应在2min0s和5min30s之间。
验证方法:将试样安装在标准温箱中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温箱内气流温度至25℃±2℃,气流速度保持为0.8m/s±0.1m/s,稳定10min,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测量试样的响应时间。试验共进行8次,每试验1次,试样应按同一方向绕其垂直轴线旋转
45°。记录试样8个方位上的响应时间,最大和最小响应时间方位。感温方位试验如表3所示。
验证结果: 合格 
表3   感温方位试验 (10#探测器)
方位 45° 90° 135° 180° 225° 270° 315°
响应时间 4′41″ 4′37″ 3′41″ 4′22″ 3′53″ 3′46″ 3′31″ 4′06″
最不利方位:0°    最有利方位:270°   
4.动作温度试验
验证要求:动作温度应在54℃和70℃之间。
验证方法:试验用两只试样,一只在最大响应时间方位、另一只在最小响应时间方位上进行。按GB 4716-2005第4.1.5章规定,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然后,以不大于0.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动作温度。动作温度试验如表4所示。
验证结果: 合格  
表4  动作温度试验
编号 17# 7#
方位 最有利 最不利
动作温度 63.1℃ 64.2℃
本实施例中的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光学暗室中采用了底板和迷宫盖本体分离的结构,火灾探测器在装配时,由于底板面积较印刷电路板小,所以不会遮挡印刷电路板周围的装配孔,能够更加容易方便地将印刷电路板固定在中盘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暗室,包括迷宫、遮光叶片、对管腔和迷宫盖,所述迷宫盖用于遮盖所述迷宫,所述迷宫具有腔体,所述遮光叶片与所述对管腔相对设置且置于所述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盖包括底板和迷宫盖本体,所述对管腔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迷宫盖本体设有与所述底板配合的开口,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开口镶嵌在所述迷宫盖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管腔包括光发射管、光接收管、光电管座和盖板,所述光发射管和所述光接收管置于所述光电管座上,所述光电管座呈阶梯状,所述光接收管位置高于所述光发射管,所述光发射管和所述光接收管的光学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光电管座,所述对管腔上设有进出光线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管和光接收管之间设有隔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叶片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对管腔相对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叶片截面呈K字形,所述遮光叶片依次顺序排列,且相邻遮光叶片之间有遮挡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管腔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遮住所述光接收管。
7.一种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包括旋盖、印刷电路板、中盘和底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暗室,所述光学暗室固定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与所述中盘可拆装连接,所述中盘和所述底座可拆装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接片,所述导接片穿过所述中盘并固定在所述中盘上,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导接片与所述中盘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弹片和端子,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导接片信号连接,所述端子与所述弹片连接,所述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路信号连接。
CN201320870460.0U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3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0460.0U CN203673614U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70460.0U CN203673614U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73614U true CN203673614U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6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7046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73614U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7361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1471A (zh) * 2016-04-22 2016-07-06 天津天利航联火灾报警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烟温复合式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
CN107797159A (zh) * 2017-09-29 2018-03-13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烟雾探测器
WO2022016716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九江珀伽索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光源光学暗室
WO2022016717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九江珀伽索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光学暗室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1471A (zh) * 2016-04-22 2016-07-06 天津天利航联火灾报警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烟温复合式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
CN107797159A (zh) * 2017-09-29 2018-03-13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烟雾探测器
WO2022016716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九江珀伽索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光源光学暗室
WO2022016717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九江珀伽索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光学暗室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73614U (zh) 一种光学暗室及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AU2018332082A1 (en) Air quality pole module and lamp post comprising such a module
CN205451377U (zh) 一种家庭安防装置
CN103292835B (zh) 一种火灾探测性能综合检测模拟实验装置
CN202275475U (zh) 全视角红外火焰探测器
CN102121893B (zh) 超高压水雾试验系统
CN103272353A (zh) 数码寻址智能报警激光灭火装置
JP5547026B2 (ja) 温湿度調整機構
CN205909874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远程监测装置
CN104574773A (zh) 烟雾探测器
CN104766432A (zh) 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CN106199761A (zh) 一种气象百叶箱用的通风防辐射装置
CN203338503U (zh) 一种火灾探测性能综合检测模拟实验装置
CN201909584U (zh) 超高压水雾试验系统
CN203025892U (zh) 一种主动吸气式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CN105488938B (zh)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家庭火灾及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7014956A (zh) 一种智慧家庭空气检测装置
CN206805217U (zh) 一种智能安防传感器
CN103093591A (zh) 风管火灾试验装置
CN201274081Y (zh) 暗盒式烟雾报警器
CN207115677U (zh) 基于plc的火灾报警系统
CN211452614U (zh) 红外火焰探测器及其电路
Essah et al. Airflow between houses and their roofs
JP2019196844A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こ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センシングユニット体、及び、環境制御方法
Chaudhari et al. IOT bas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nito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4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Nanshan Avenue, new world, the third floor of th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Nanshan Avenue, new world, the third floor of th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the three floor of the new world apartment, Nansh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for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i tech investment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floor 3, Guangcai Xintiandi building, Nansh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