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2019B -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2019B
CN112542019B CN202011389166.9A CN202011389166A CN112542019B CN 112542019 B CN112542019 B CN 112542019B CN 202011389166 A CN202011389166 A CN 202011389166A CN 112542019 B CN112542019 B CN 112542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support
inlet channel
chamber
smok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91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2019A (zh
Inventor
刘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inl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inl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inl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inl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91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2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2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2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2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2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雾报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包括支座、进烟通道、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烟室、出烟通道;烟室设置于支座内;进烟通道设置于支座内,且入口与外部连通,出口与烟室连通,进烟通道为特斯拉阀内结构腔体,以使烟雾从入口进入烟室,阻碍从烟室向入口方向回流;出烟通道一端与烟室连通,另一端外部连通;红外发射器设置于烟室内,且一直处于发射信号状态,红外接收器与红外发射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但不在红外发射器的发射信号线上,并在接收烟雾漫反射后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后发出警报。通过采用特斯拉阀内结构腔体的进烟通道,使烟雾进入烟室后不易排出,使报警装置更易触发。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雾报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烟雾报警器多采用光学迷宫结构,烟雾可进入迷宫的敏感区域,从而触发报警装置,由于烟雾是一种流体,烟雾的流动速度与进烟通道的结构密切相关,现有技术中,采用多种方式使烟雾进入迷宫的敏感区域,但在使烟雾易于进入敏感区域的同时也会使烟雾容易排出,不利于烟雾报警器持续报警。因此,需要一种能使烟雾易于进入不易排出,对烟雾的感应更为灵敏的报警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以解决现有烟雾报警装置中烟雾容易排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包括支座、进烟通道、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烟室、出烟通道;烟室设置于支座内;进烟通道设置于支座内,且进烟通道的入口设置于支座下侧,进烟通道的出口与烟室连通,进烟通道的至少部分为特斯拉阀内结构腔体,以使烟雾从入口进入烟室,阻碍从烟室向入口方向回流;出烟通道设置于支座内,且一端与烟室连通,另一端位于支座上侧,并与外部连通;红外发射器设置于烟室内,且一直处于发射信号状态,红外接收器设置于烟室内,且与红外发射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但不在红外发射器的发射信号线上,红外接收器配置成在烟雾进入烟室时,接收烟雾漫反射后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进而发出警报。
可选地,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还包括除烟装置,除烟装置包括风板;进烟通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设置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为空腔,第一部分为进烟通道的入口至空腔部分,第二部分为空腔至进烟通道的出口部分,且第一部分的出气口位于空腔的下侧,第二部分的进气口位于空腔的上侧;风板设置于空腔底部,且在初始位置时位于进烟通道的第一部分的出气口下方,以在风板向上移动过程中挤压空腔内空气,挤压的气体沿进烟通道的第二部分进入烟室,促使烟室内的烟雾从出烟通道排出。
可选地,风板上设置有连通风板上下两侧的通气孔,通气孔上端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一边铰接于风板上侧,以在风板向上移动时关闭通气孔,并在风板向下移动时在进入通气孔内气流作用下打开,避免风板下侧气体阻碍风板向下移动。
可选地,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还包括点检装置,点检装置包括测试柱、散光块,测试柱竖直设置,且从支座下侧插入支座内;测试柱上端设置有散光块,散光块位于烟室内,且位于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所在水平面下侧,散光块可随测试柱向上移动时至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所在水平面,且位于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若红外接收器接收信号报警,则判断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无异常,若红外接收器未报警,则判断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异常。
可选地,进烟通道有多个,且多个进烟通道的出口在烟室的侧壁上沿螺旋线方向依次设置,以在空腔内压缩气体从进烟通道的出口排至烟室时,对烟室起到更好的清灰效果。
可选地,进烟通道的出口段呈斜向上与烟室连通,烟室上侧设置有反吹板,从进烟通道进入烟室的压缩气流沿出口段的倾斜方向吹至反吹板,经反吹板反射后吹至烟室底部,对烟室的底部和侧壁进行清理。
可选地,进烟通道、出烟通道的内壁均涂有防反光层,散光块上表面设置有暗板,暗板具有隔光效果,以减少外部光线对红外接收器造成干扰。
可选地,支座包括下支座、安装筒,下支座中心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孔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沿竖直防线延伸的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形成滑动通道,多个支撑柱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安装筒安装于多个支撑柱的内侧面;测试柱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安装筒,除烟装置还包括清烟筒,清烟筒包括连接环和滑动柱,滑动柱有多个,依次间隔设置于连接环上端,清烟筒套于安装筒外部,且多个滑动柱可上下移动地分别插入多个支撑柱之间的滑动通道;风板安装于滑动柱上端,以随滑动柱上下移动;清烟筒的连接环外圆周设置有凸起,安装通孔内壁底部设置有阻碍凸起向下移动的挡圈,以防止清烟筒脱落。
可选地,安装筒筒壁底部设置有挡环,测试柱下部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位于挡环上侧,以阻碍测试柱向下移动;第一弹簧竖直设置于支撑环与安装筒的筒壁台阶面之间;测试柱的下端部外圆周面设置有滑柱,滑柱的上端与挡环的下端接触,以阻碍测试柱向上移动,挡环内壁设置有与滑柱对应的滑槽,以在测试柱转动到使滑柱与滑槽对应后,测试柱可向上移动。
可选地,支座还包括上支座、连接座,上支座通过固定脚安装于天花板,下支座设置于上支座下侧,连接座连接上支座与下支座;进烟通道的第一部分位于下支座内,进烟通道的第二部分位于连接座内,空腔设置于下支座内,且位于支座的安装通孔上方;烟室设置于连接座中心位置,散光块密封设置于烟室底部,且位于进烟通道的出口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采用特斯拉阀内结构腔体的进烟通道,使烟雾容易进入烟室后不易排出,使报警装置更易触发;通过设置模拟烟雾密度的散光块检测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是否能正常工作,便于日常点检,防患未然;支座内设置有空腔,通过推动风板在空腔内上下移动产生气流以驱散烟室内残留烟雾,既可用于解除报警信号,也能用来日常清理烟室内残留烟灰;进烟通道、出烟通道的内壁均涂有防反光层,可减少外部光线对红外接收器造成干扰,发生误报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中点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中除烟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2中C-C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整体结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中下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中安装筒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中清烟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中测试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脚;2、电源室盖板;3、入口;4、测试柱;5、清烟筒;6、挡圈;7、下支座;8、连接座;9、上支座;10、红外发射器;11、暗板;12、反吹板;13、散光块;14、红外接收器;15、出烟通道;16、报警室;17、出口;18、报警室盖板;19、支撑板;20、内六角螺钉;21、安装筒;22、挡环;23、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25、进烟通道;26、活动板;27、风板;28、电源室;29、线槽;30、卡扣;31、烟室;32、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4、滑动柱;35、滑柱;36、空腔;37、支撑柱;38、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12所示,包括支座、进烟通道25、红外发射器10、红外接收器14、烟室31、出烟通道15。
烟室31设置于支座内。
进烟通道25设置于支座内,且进烟通道25的入口3设置于支座下侧,进烟通道25的出口17与烟室31连通,进烟通道25的至少部分为特斯拉阀内结构腔体,以使烟雾从入口3进入烟室31,阻碍从烟室31向入口3方向回流。
出烟通道15设置于支座内,且一端与烟室31连通,另一端位于支座上侧,并与外部连通。
红外发射器10设置于烟室31内,且一直处于发射信号状态,红外接收器14设置于烟室31内,且与红外发射器10处于同一水平面但不在红外发射器10的发射信号线上,红外接收器14配置成在烟雾进入烟室31时,接收烟雾漫反射后的红外发射器10发出的信号,进而发出警报。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还包括除烟装置,除烟装置包括风板27;进烟通道25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设置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为空腔36,第一部分为进烟通道25的入口3至空腔36部分,第二部分为空腔36至进烟通道25的出口17部分,且第一部分的出气口位于空腔36的下侧,第二部分的进气口位于空腔36的上侧;风板27设置于空腔36底部,且在初始位置时位于进烟通道25的第一部分的出气口下方,以在风板27向上移动过程中挤压空腔36内空气,挤压的气体沿进烟通道25的第二部分进入烟室31,促使烟室31内的烟雾从出烟通道15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风板27上设置有连通风板27上下两侧的通气孔,通气孔上端设置有活动板26,活动板26一边铰接于风板27上侧,以在风板27向上移动时关闭通气孔,并在风板27向下移动时在进入通气孔内气流作用下打开,避免风板27下侧气体阻碍风板27向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还包括点检装置,点检装置包括测试柱4、散光块13,测试柱4竖直设置,且从支座下侧插入支座内;测试柱4上端设置有散光块13,散光块13位于烟室31内,且位于红外发射器10与红外接收器14所在水平面下侧,散光块13可随测试柱4向上移动时至红外发射器10与红外接收器14所在水平面,且位于红外发射器10与红外接收器14之间,若红外接收器14接收信号报警,则判断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无异常,若红外接收器14未报警,则判断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进烟通道25有多个,且多个进烟通道25的出口17在烟室31的侧壁上沿螺旋线方向依次设置,以在空腔36内压缩气体从进烟通道25的出口17排至烟室31时,对烟室31起到更好的清灰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烟通道25的出口段呈斜向上与烟室31连通,烟室31上侧设置有反吹板12,从进烟通道25进入烟室31的压缩气流沿出口段的倾斜方向吹至反吹板12,经反吹板12反射后吹至烟室31底部,对烟室31的底部和侧壁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进烟通道25、出烟通道15的内壁均涂有防反光层,散光块13上表面设置有暗板11,暗板11具有隔光效果,以减少外部光线对红外接收器14造成干扰,发生误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包括下支座7、安装筒21,下支座7中心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孔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沿竖直防线延伸的支撑柱37,相邻两个支撑柱37之间形成滑动通道,多个支撑柱37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安装筒21安装于多个支撑柱37的内侧面;测试柱4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安装筒21,除烟装置还包括清烟筒5,清烟筒5包括连接环和滑动柱34,滑动柱34有多个,依次间隔设置于连接环上端,清烟筒5套于安装筒21外部,且多个滑动柱34可上下移动地分别插入多个支撑柱37之间的滑动通道;风板27通过内六角螺钉20安装于滑动柱34上端,以随滑动柱34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筒21筒壁底部设置有挡环22,测试柱4下部设置有支撑环38,支撑环38位于挡环22上侧,以阻碍测试柱4向下移动;点检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竖直设置于支撑环38与安装筒21的筒壁台阶面之间,配置成在向上推动测试柱4时受挤压;测试柱4的下端部外圆周面设置有滑柱35,滑柱35的上端与挡环22的下端接触,以阻碍测试柱4向上移动,挡环22内壁设置有与滑柱35对应的滑槽,以在测试柱4转动到使滑柱35与滑槽对应后,测试柱4可向上移动,避免误碰引发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除烟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设置于下支座内,且套于清烟筒5外侧,配置成在推动清烟筒5向上移动时受挤压;清烟筒5的连接环外圆周设置有凸起,安装通孔内壁底部设置有阻碍凸起向下移动的挡圈6,以防止清烟筒5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点检装置还包括支撑板19,支撑板19包括筒部和顶板,筒部套于测试柱4上端且与测试柱4上端螺纹连接,顶板位于筒部上端,散光块13安装于支撑板19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还包括上支座9、连接座8,上支座9通过固定脚1安装于天花板,下支座7设置于上支座9下侧,连接座8连接上支座9与下支座7;进烟通道25的第一部分位于下支座7内,进烟通道25的第二部分位于连接座8内,空腔36设置于下支座7内,且位于支座7的安装通孔上方;烟室31设置于连接座8中心位置,散光块13密封设置于烟室31底部,且位于进烟通道25的出口17下方;红外发射器10和红外接收器14均通过卡扣30安装于连接壳座8内。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8内还设置有电源室28、报警室16及连通电源室28与红外发射器10、红外接收器14、报警室16的线槽29,电源室28用于安装电源,报警室16用于安装报警灯或报警铃,电源室28外设置有电源室盖板2,报警室16外设置有报警室盖板18。
在本实施例中,挡圈6与安装通孔内壁采用螺纹连接,挡圈6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2,安装时可将工具插入第一安装孔32内带动挡圈6转动以安装于安装通孔内壁;挡环22与安装筒21的筒壁采用螺纹连接,挡环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进烟通道、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烟室、出烟通道;烟室设置于支座内;进烟通道设置于支座内,且进烟通道的入口设置于支座下侧,进烟通道的出口与烟室连通,进烟通道的至少部分为特斯拉阀内结构腔体,以使烟雾从入口进入烟室,阻碍从烟室向入口方向回流;出烟通道设置于支座内,且一端与烟室连通,另一端位于支座上侧,并与外部连通;红外发射器设置于烟室内,且一直处于发射信号状态,红外接收器设置于烟室内,且与红外发射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但不在红外发射器的发射信号线上,红外接收器配置成在烟雾进入烟室时,接收烟雾漫反射后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进而发出警报,还包括除烟装置,除烟装置包括风板;进烟通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设置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为空腔,第一部分为进烟通道的入口至空腔部分,第二部分为空腔至进烟通道的出口部分,且第一部分的出气口位于空腔的下侧,第二部分的进气口位于空腔的上侧;风板设置于空腔底部,且在初始位置时位于进烟通道的第一部分的出气口下方,以在风板向上移动过程中挤压空腔内空气,挤压的气体沿进烟通道的第二部分进入烟室,促使烟室内的烟雾从出烟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风板上设置有连通风板上下两侧的通气孔,通气孔上端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一边铰接于风板上侧,以在风板向上移动时关闭通气孔,并在风板向下移动时在进入通气孔内气流作用下打开,避免风板下侧气体阻碍风板向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检装置,点检装置包括测试柱、散光块,测试柱竖直设置,且从支座下侧插入支座内;测试柱上端设置有散光块,散光块位于烟室内,且位于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所在水平面下侧,散光块可随测试柱向上移动时至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所在水平面,且位于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若红外接收器接收信号报警,则判断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无异常,若红外接收器未报警,则判断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进烟通道有多个,且多个进烟通道的出口在烟室的侧壁上沿螺旋线方向依次设置,以在空腔内压缩气体从进烟通道的出口排至烟室时,对烟室起到更好的清灰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进烟通道的出口段呈斜向上与烟室连通,烟室上侧设置有反吹板,从进烟通道进入烟室的压缩气流沿出口段的倾斜方向吹至反吹板,经反吹板反射后吹至烟室底部,对烟室的底部和侧壁进行清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进烟通道、出烟通道的内壁均涂有防反光层,散光块上表面设置有暗板,暗板具有隔光效果,以减少外部光线对红外接收器造成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座包括下支座、安装筒,下支座中心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孔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沿竖直防线延伸的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形成滑动通道,多个支撑柱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安装筒安装于多个支撑柱的内侧面;测试柱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安装筒,除烟装置还包括清烟筒,清烟筒包括连接环和滑动柱,滑动柱有多个,依次间隔设置于连接环上端,清烟筒套于安装筒外部,且多个滑动柱可上下移动地分别插入多个支撑柱之间的滑动通道;风板安装于滑动柱上端,以随滑动柱上下移动;清烟筒的连接环外圆周设置有凸起,安装通孔内壁底部设置有阻碍凸起向下移动的挡圈,以防止清烟筒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安装筒筒壁底部设置有挡环,测试柱下部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位于挡环上侧,以阻碍测试柱向下移动;第一弹簧竖直设置于支撑环与安装筒的筒壁台阶面之间;测试柱的下端部外圆周面设置有滑柱,滑柱的上端与挡环的下端接触,以阻碍测试柱向上移动,挡环内壁设置有与滑柱对应的滑槽,以在测试柱转动到使滑柱与滑槽对应后,测试柱可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座还包括上支座、连接座,上支座通过固定脚安装于天花板,下支座设置于上支座下侧,连接座连接上支座与下支座;进烟通道的第一部分位于下支座内,进烟通道的第二部分位于连接座内,空腔设置于下支座内,且位于支座的安装通孔上方;烟室设置于连接座中心位置,散光块密封设置于烟室底部,且位于进烟通道的出口下方。
CN202011389166.9A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Active CN112542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166.9A CN112542019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9166.9A CN112542019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2019A CN112542019A (zh) 2021-03-23
CN112542019B true CN112542019B (zh) 2022-07-22

Family

ID=7501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9166.9A Active CN112542019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2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3528B (zh) * 2021-11-25 2023-01-20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特斯拉阀式对冲型自密封结构
CN113936410B (zh) * 2021-12-06 2023-04-18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迷宫烟雾传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7533A1 (de) * 2009-12-04 2011-06-09 Atral- Secal Gmbh Rauchmelder mit Infrarot-Abdecküberwachung
CN207489212U (zh) * 2017-11-23 2018-06-12 宁波尚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迷宫
CN110718037A (zh) * 2019-11-04 2020-01-21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的迷宫进烟结构
CN110925927A (zh) * 2019-12-12 2020-03-27 绍兴多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排风口闭合装置
CN111963290A (zh) * 2020-08-31 2020-11-20 杨磊 一种利用特斯拉阀的防进水汽车排气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71515B2 (en) * 2017-11-03 2022-06-2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Regenerative blower
CN210865011U (zh) * 2019-12-31 2020-06-26 深圳市安室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7533A1 (de) * 2009-12-04 2011-06-09 Atral- Secal Gmbh Rauchmelder mit Infrarot-Abdecküberwachung
CN207489212U (zh) * 2017-11-23 2018-06-12 宁波尚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迷宫
CN110718037A (zh) * 2019-11-04 2020-01-21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雾报警器的迷宫进烟结构
CN110925927A (zh) * 2019-12-12 2020-03-27 绍兴多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排风口闭合装置
CN111963290A (zh) * 2020-08-31 2020-11-20 杨磊 一种利用特斯拉阀的防进水汽车排气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2019A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42019B (zh) 一种自带迷宫式报警系统的传感器
CN101713733B (zh) 光电式感烟探测器
CN201044119Y (zh) 光电感烟型火灾探测器
CN206147894U (zh) 一种用于检测烟雾的探测装置
JPS6033514Y2 (ja) 煙感知器
CN203012902U (zh) 独立烟感探测报警器
CN216053248U (zh) 一种智慧航空消防用烟雾传感器
CN216211442U (zh)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RU85716U1 (ru) Дымовая камера для извещателя пожарного дымового оптико-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CN212484530U (zh) 一种家居防火报警装置
CN213582489U (zh) 一种消防用无线传感烟雾检测装置
CN2469508Y (zh) 光电感烟探测器
CN112439276B (zh) 一种车间安全用烟雾感应器
CN211204338U (zh) 一种新风机智能控制系统
CN113763665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消防报警装置
CN217932886U (zh) 一种感烟探测器检测装置
CN214384669U (zh) 一种火灾预防检测装置
CN217279766U (zh) 智慧消防监控报警装置
CN219936504U (zh) 一种光电烟雾探测器
CN220137769U (zh) 防异物遮挡的火灾报警器
CN209559870U (zh) 一种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CN220085472U (zh) 一种凸底结构的多传感器组合的预警主机
CN216412312U (zh) 一种消防用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RU210429U1 (ru) Датчик дымовой оптико-электронный для условий, осложненных наличием внутри помещения взвешенных частиц цемента
CN217386469U (zh) 一种烟雾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6

Address after: 214200 No.128 Ezhou South Road, HeQiao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INLI TECHNOLOGY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200 No.128 Ezhou South Road, HeQiao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u Xiao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