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1442U -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1442U
CN216211442U CN202122746025.4U CN202122746025U CN216211442U CN 216211442 U CN216211442 U CN 216211442U CN 202122746025 U CN202122746025 U CN 202122746025U CN 216211442 U CN216211442 U CN 216211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air suction
detection
air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60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y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y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y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y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60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1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1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1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包括依次相互连通的吸风机构、过滤盒和激光探测盒;所述激光探测盒内依次设置有激光器、清洁室、探测室、检测室和电路板室,所述检测室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检测室分隔形成安装室和消光室,所述安装室内设置有光敏元件,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穿清洁室、探测室后射到消光室内;所述过滤盒内设置有粗过滤腔和细过滤腔,所述细过滤腔通过第一气管分别与安装室和清洁室连通,所述粗过滤腔通过第二气管与探测室连通,所述探测室通过第三气管与吸风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拆卸方便快捷,测试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感烟型火灾探测器是用来探测火灾产生的烟气并发出报警信号。感烟火灾探测器又可分为离子型、光电型、激光型、红外光束型、图像型和吸气型感烟探测器等。火灾发生后,温度较高的火灾烟气向上运动,安装于顶部上的感烟探测器探测到烟气的浓度大于某一极限浓度,就会发出报警信号。现有的检测装置检测时,烟雾或空气中的粉尘大量进入探测器中,长时间使用,烟尘沉积,不仅影响测量精准度、灵敏度,还会影响探测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包括依次相互连通的吸风机构、过滤盒和激光探测盒,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吸风管内设置有吸风扇;
所述激光探测盒内依次设置有激光器、清洁室、探测室、检测室和电路板室,所述检测室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检测室分隔形成安装室和消光室,所述安装室内设置有光敏元件,所述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穿清洁室、探测室后射到消光室内;
所述过滤盒内设置有粗过滤腔和细过滤腔,所述细过滤腔通过第一气管分别与安装室和清洁室连通,所述粗过滤腔通过第二气管与探测室连通,所述探测室通过第三气管与吸风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内水平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吸风管的吸风腔分隔形成流通腔和循环腔,所述循环腔通过连通孔与所述过滤盒连通,所述探测室通过第三气管与循环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流通腔和循环腔的通风量比例为5:1。
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室内设置有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第三分隔板将所述消光室分隔形成前消光腔和后消光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后侧与所述后消光腔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探测盒上方设置有电路板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吸风机构、过滤盒、激光探测盒组装而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拆卸方便快捷,测试稳定性高;吸风机构将吸入的烟气大部分排出,小部分进行吸气循环,再通过激光探测盒进行探测,减小烟气进量,保护烟雾探测装置,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并且烟气流通快速且稳定,保证测量实时、精准;过滤盒对吸入的烟气分别进行粗过滤和细过滤,粗过滤的烟气进入探测室内被检测,细过滤的烟气进入清洁室和安装室,在吸风机构吸风的负压作用下,经过细过滤的气体分别从清洁室和安装室吹向探测室,减少烟气向激光器和光敏元件扩散,减少元器件沾灰,影响测量精准度或损坏设备,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吸风管前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风管;2、进风口;3、出风口;4、吸风扇;5、激光器;6、清洁室;
7、探测室;8、检测室;9、电路板室;10、第一分隔板;11、安装室;12、消光室;13、光敏元件;14、粗过滤腔;15、细过滤腔;16、第一气管;
17、第二气管;18、第三气管;19、第二分隔板;20、流通腔;21、循环腔;22、第三分隔板;23、前消光腔;24、后消光腔;25、风速传感器;
26、导风板;27、出风孔;28、电路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烟雾探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依次相互连通的吸风机构、过滤盒和激光探测盒,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吸风管1,所述吸风管1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2,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吸风管1内设置有吸风扇4,吸风扇4靠近出风口3的位置;
所述激光探测盒内依次设置有激光器5、清洁室6、探测室7、检测室8和电路板室9,所述检测室8内竖向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0,所述第一分隔板10将所述检测室8左右分隔形成安装室11和消光室12,所述安装室11内设置有光敏元件13,光敏元件13检测激光,所述激光器5发射的光束穿清洁室6、探测室7后射到消光室12内,清洁室不仅可以滤波,减少散光对测量的干扰,还可以减少灰尘影响激光器,电路板室放置激光器相应的电路板;
所述过滤盒内设置有粗过滤腔14和细过滤腔15,粗过滤腔14内设置有粗海绵,细过滤腔15内设置有细海绵,所述细过滤腔15底部通过第一气管16分别与安装室11和清洁室6连通,所述粗过滤腔14底部通过第二气管17与探测室7连通,所述探测室7通过第三气管18与吸风管1连通。吸风机构吸进来的烟气,经过粗过滤腔后进入探测室,被检测,再由探测室抽到吸风管内循环或排出;经过细过滤腔的烟气分别进入探测室两端的清洁室和安装室,在吸风管吸风的负压作用下,经过细过滤的气体分别从清洁室和安装室吹向探测室,减少烟气向激光器和光敏元件扩散,减少元器件沾灰,影响测量精准度或损坏设备,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1内水平设置有第二分隔板19,所述第二分隔板19将所述吸风管1的吸风腔分隔形成流通腔20和循环腔21,所述循环腔21通过连通孔与所述过滤盒连通,所述探测室7通过第三气管18与循环腔21连通。所述流通腔20和循环腔21的通风量比例为5:1。减少烟气进入装置的烟气量,保护探测装置,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消光室12内设置有第三分隔板22,所述第三分隔板22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第三分隔板22将所述消光室12分隔形成前消光腔23和后消光腔24;所述第一分隔板10的后侧与所述后消光腔24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倾斜设置,形成反光板。激光经过两个消光腔,将激光光束吸收,避免反射散光,影响测量结果,提高探测灵敏度。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1的进风口2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25。监测烟气吸入风速,实时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1的进风口2处设置有导风板26。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1的出风口3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27。挡板可以对吸风扇排出的烟气有一定阻挡作用,使烟气一部分通过连通孔进入过滤盒内,出风孔的设置既可以排出大量烟气,又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探测盒上方设置有电路板盒28。与整个检测装置组装到一起,结构设置合理,组装紧密,减小装置体积。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机构、过滤盒和激光探测盒组装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棉或橡胶垫,具有减震降噪的作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互连通的吸风机构、过滤盒和激光探测盒,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吸风管(1),所述吸风管(1)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2),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吸风管(1)内设置有吸风扇(4);
所述激光探测盒内依次设置有激光器(5)、清洁室(6)、探测室(7)、检测室(8)和电路板室(9),所述检测室(8)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10),所述第一分隔板(10)将所述检测室(8)分隔形成安装室(11)和消光室(12),所述安装室(11)内设置有光敏元件(13),所述激光器(5)发射的光束穿清洁室(6)、探测室(7)后射到消光室(12)内;
所述过滤盒内设置有粗过滤腔(14)和细过滤腔(15),所述细过滤腔(15)通过第一气管(16)分别与安装室(11)和清洁室(6)连通,所述粗过滤腔(14)通过第二气管(17)与探测室(7)连通,所述探测室(7)通过第三气管(18)与吸风管(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1)内水平设置有第二分隔板(19),所述第二分隔板(19)将所述吸风管(1)的吸风腔分隔形成流通腔(20)和循环腔(21),所述循环腔(21)通过连通孔与所述过滤盒连通,所述探测室(7)通过第三气管(18)与循环腔(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腔(20)和循环腔(21)的通风量比例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室(12)内设置有第三分隔板(22),所述第三分隔板(22)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第三分隔板(22)将所述消光室(12)分隔形成前消光腔(23)和后消光腔(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0)的后侧与所述后消光腔(24)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1)的进风口(2)处设置有风速传感器(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1)的进风口(2)处设置有导风板(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1)的出风口(3)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2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雾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探测盒上方设置有电路板盒(28)。
CN202122746025.4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Active CN216211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6025.4U CN216211442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6025.4U CN216211442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1442U true CN216211442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6025.4U Active CN216211442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1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8149A (zh) * 2022-07-08 2022-10-14 北京精俞科技有限公司 极早期火灾报警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8149A (zh) * 2022-07-08 2022-10-14 北京精俞科技有限公司 极早期火灾报警器
CN115188149B (zh) * 2022-07-08 2023-09-19 北京精俞科技有限公司 极早期火灾报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11442U (zh) 一种烟雾探测装置
CN209993073U (zh) 一种室内火灾报警装置
CN105448028B (zh) 一种基于塑料光纤传导的光检型烟感器
CN209044825U (zh) 一种光电式与离子式组合的高敏度烟雾探测器
CN110132810A (zh) 一种pm2.5浓度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CN107576601B (zh)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场所的颗粒物在线检测及分析仪表
CN103411865A (zh) 一种透射式烟度计的光学平台
CN107664613A (zh) 一种粉尘传感器
CN205607442U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
CN216211440U (zh) 一种火灾检测装置
KR101844941B1 (ko) 전기적 잡음제거 입자계수수단이 구비된 미세입자 계수기
CN210039035U (zh) 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烟气处理探测装置
CN211856262U (zh) 一种颗粒物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检测系统
CN112791338A (zh) 一种建筑消防用的智能烟雾报警器
CN220651390U (zh) 一种光电烟雾探测报警器
CN215894331U (zh) 一种台式尘埃粒子计数器
CN209802922U (zh) 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CN205483937U (zh) 灰尘浓度传感器
CN209691068U (zh) 一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CN214704885U (zh)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CN216211439U (zh) 一种空气烟雾检测探测器
CN218212214U (zh) 粉尘采样器预处理装置
CN205449751U (zh) 灰尘浓度传感器
CN218331173U (zh) 极早期双激光烟雾探测
CN115290518B (zh) 一种带自校准的粒径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