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1119U -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1119U
CN207481119U CN201720865839.0U CN201720865839U CN207481119U CN 207481119 U CN207481119 U CN 207481119U CN 201720865839 U CN201720865839 U CN 201720865839U CN 207481119 U CN207481119 U CN 207481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und edge
inserts
fixed
window assembly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658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658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1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1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1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其中,侧固定窗总成包括玻璃(1)和注塑在所述玻璃(1)端部的包边(2),所述包边(2)形成有开口向外的凹口(21)。模具包括型腔,所述型腔中设置有可移动的镶嵌件(4),所述镶嵌件(4)能够在注塑后抽离包边(2),以使所述包边(2)形成开口向外的凹口(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的型腔中设置可移动地镶嵌件,注塑过程中包边包裹在镶嵌件上,使得包边的厚度减小,注塑时不易产生缩痕,成型质量高。注塑完成后,可移动的镶嵌件向外移动抽离包边,使得包边形成开口向外的凹口,从而可以节约注塑原材料的成本。

Description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背景技术
侧固定窗,又叫后三角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装在后门上的,一般都采用密封条套在玻璃上的安装的方式,能让整车造型开起来更美观,另外也可以适当减低后活动窗的制造难度,玻璃的尺寸被三角窗分去一部分,这样玻璃在升降的时候会更加平稳;另一种是装在C柱上的后固定三角窗,主要起到美观的作用,同时也增加后座的采光和满足乘员需求。
在相关技术中,侧固定窗的包边直接注塑在玻璃上。为了使得包边与相邻的汽车后门上装饰板相匹配,包边的厚度会设计得较厚,由于注塑工艺本身的特点,包边越厚就越容易产生缩痕,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固定窗总成,该侧固定窗总成中的注塑包边厚度较小,容易成型,且能够节约成本。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侧固定窗总成。
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该模具使得包边成型简单,不会产生缩痕等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侧固定窗总成,包括玻璃和注塑在所述玻璃端部的包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形成有开口向外的凹口。
可选地,所述侧固定窗总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包边上的装饰件,所述包边介于所述玻璃的表面和所述装饰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装饰件的两端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包边上形成有供所述弯折部插入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凹口为开口渐张的U形口。
可选地,所述凹口中形成有加强筋。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侧固定窗总成,所述侧固定窗总成为以上所述的侧固定窗总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包括型腔,所述型腔中设置有可移动的镶嵌件,所述镶嵌件能够在注塑后抽离包边,以使所述包边形成开口向外的凹口。
可选地,所述型腔中设置有用于放置装饰件的安装部,以使所述包边注塑到所述装饰件上。
可选地,所述镶嵌件包括与所述凹口形状匹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厚度由端部向内部减增。
可选地,所述镶嵌件中形成有缺口,以使所述镶嵌件在抽离所述包边后,所述凹口中形成加强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的型腔中设置可移动地镶嵌件,注塑过程中包边包裹在镶嵌件上,使得包边的厚度减小,注塑时不易产生缩痕,成型质量高。注塑完成后,可移动的镶嵌件向外移动抽离包边,使得包边形成开口向外的凹口,从而可以节约注塑原材料的成本。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固定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侧固定窗总成与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玻璃 2 包边
21 凹口 22 凹槽
3 装饰件 31 弯折部
4 镶嵌件 5 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
下面结合图1和图2介绍本公开提供的侧固定窗总成和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以下简称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侧固定窗总成包括玻璃1和注塑在玻璃1端部的包边2,在注塑时,将玻璃1的端部伸入到模具的型腔中,该型腔的形状与包边2成型后的形状对应,将熔融的包边原材料注入到型腔中,在模内冷却定型后可以包覆于玻璃端部。本公开对包边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为PVC材料等。
在本公开中,如图2所示,模具的型腔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镶嵌件4,以使包边2形成开口向外的凹口21,该凹口21有别于包边2用于包裹玻璃的缺口部位。具体地,在注塑过程中,包边2包裹在镶嵌件4上,由于镶嵌件4占据了型腔的空间,使得包边2的厚度减小,注塑时不易产生缩痕,成型质量高。注塑完成后,可移动的镶嵌件4向外移动抽离包边2,具体地,可以通过与镶嵌件4相连的驱动件5驱动镶嵌件4的移动,驱动件5可以为模具外的零件,也可以固定在模具上。这样,如图1所示,包边2形成开口向外的凹口21,从而可以节约注塑原材料的成本。由于模具设置在玻璃1的端部,为了方便使镶嵌件4抽离,上述的凹口21可以朝向玻璃1轮廓的外侧。
进一步地,侧固定窗总成还包括固定在包边2上的装饰件3,包边2介于玻璃1的表面和装饰件3之间。这里的装饰件3是指安装侧固定窗的外轮廓的装饰用亮条,用于提高整车美观性。本公开中提供的模具中,型腔中设置有用于放置装饰件3的安装部,以使包边2注塑到装饰件3上,即,装饰件3、包边2以及玻璃1通过一次注塑即可成型,避免了后期再装配时带来的人工浪费。具体地,注塑前,将装饰件3放置在型腔内部,通过上述的安装部定位,包边2可以注塑在装饰件3上。此外,由于装饰件3在包边2成型时即可固定,定位精度高,保证了玻璃1与装饰件3的相对位置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装饰件3的两端可以形成有弯折部31,包边2上形成有供弯折部31插入的凹槽22,使得包边2和装饰件3能够紧密固定,避免工作中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凹口21为开口渐张的U形口,U形口的侧边以及底边的厚度大致相同,以使包边2各处受力一致。如图2所示,模具中的镶嵌件4包括与凹口21形状匹配的插入部,插入部的厚度由端部向内部减增。这样,当注塑完成后镶嵌件4抽离的过程中,即在图2中,镶嵌件4从左向右移动,由于凹口21的开口逐渐增大,镶嵌件4能够顺利地移动,不会破坏包边2的表面。
此外,凹口21中可以形成有加强筋,以提高侧固定窗总成的整体强度。与之对应地,镶嵌件中形成有缺口,注塑时,包边原材料进入到缺口中成型,使得注塑完成镶嵌件4抽离包边2后,凹口21中形成加强筋,缺口可以形成在上述的插入部。本公开对缺口以及加强筋的设置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加强筋可以为连接在凹口21的内壁的片状结构,其表面平行于图1的图面方向,并位于凹口21的中心位置。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侧固定窗总成。关于车辆的有益效果已经在上面关于侧固定窗总成的叙述中说明,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侧固定窗总成,包括玻璃(1)和注塑在所述玻璃(1)端部的包边(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2)形成有开口向外的凹口(21),所述凹口(21)为开口渐张的U形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固定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窗总成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包边(2)上的装饰件(3),所述包边(2)介于所述玻璃(1)的表面和所述装饰件(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固定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3)的两端形成有弯折部(31),所述包边(2)上形成有供所述弯折部(31)插入的凹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侧固定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21)中形成有加强筋。
5.一种车辆,包括侧固定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窗总成为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固定窗总成。
6.一种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包括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中设置有可移动的镶嵌件(4),所述镶嵌件(4)能够在注塑后抽离包边(2),以使所述包边(2)形成开口向外的凹口(21),所述镶嵌件(4)包括与所述凹口(21)形状匹配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厚度由端部向内部减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中设置有用于放置装饰件(3)的安装部,以使所述包边(2)注塑到所述装饰件(3)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件(4)中形成有缺口,以使所述镶嵌件(4)在抽离所述包边(2)后,所述凹口(21)中形成加强筋。
CN201720865839.0U 2017-07-17 2017-07-17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Active CN207481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5839.0U CN207481119U (zh) 2017-07-17 2017-07-17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5839.0U CN207481119U (zh) 2017-07-17 2017-07-17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1119U true CN207481119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65839.0U Active CN207481119U (zh) 2017-07-17 2017-07-17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11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9522A (zh) * 2018-07-17 2018-12-21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膜外饰件玻璃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9522A (zh) * 2018-07-17 2018-12-21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膜外饰件玻璃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5493A (zh) 一种车窗玻璃的包边总成
BRPI0515214A (pt) molde para moldagem por injeção, processo para fabricar uma peça de matéria plástica e peça de matéria plástica
ES2873025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producir una pieza moldeada con una superficie visible con diferentes zonas de superficie
CN207481119U (zh) 侧固定窗总成、车辆以及用于注塑侧固定窗包边的模具
CN207772338U (zh) 一种自动化脱模的塑料桶注塑模具
JP4391267B2 (ja) リフトゲートの構造
CN102825683A (zh) 硅胶模具组件和硅胶模具及其制造工装
CN211709863U (zh) 一种浮针定位注射模具
CN112720996A (zh) 一种尾门上饰件模压成型方法
JP4260486B2 (ja) 着色モチーフをタイヤに被着させる方法及びモールド
TW509620B (en) Molding process for the blow molding of a part molding apparatus for blow molding a panel and moldin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lat blow molded panels
EP1084812A3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ear case
JP2007030509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オーバーモールド部品を有するプラスチック材料製品の製造工程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10450350A (zh) 制造模型车身的方法
CN104786430B (zh) 汽车密封条拼接注塑模具
JP2008006767A (ja) 樹脂成形品の成形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CN209566445U (zh) 一种制作壳体的模具及壳体
CN207825893U (zh) 一种汽车车门内侧钣金的罩盖及其模具
CN220219424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内嵌片定位的弹针结构
CN219883194U (zh) 一种荧光笔笔壳成型模具
JP2006103273A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部を有する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CN219134060U (zh) 一种背门内饰板及车辆
KR20150077821A (ko) 자동차용 내장재 부품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내장재 부품
CN210257089U (zh) 一种滑块抽芯机构
CN207273768U (zh) 一种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1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uilding, No. 1, 2 Tong Tung Avenu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aow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