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3587U -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 Google Patents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63587U
CN207463587U CN201721169427.XU CN201721169427U CN207463587U CN 207463587 U CN207463587 U CN 207463587U CN 201721169427 U CN201721169427 U CN 201721169427U CN 207463587 U CN207463587 U CN 207463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pu
layer
hot melt
melt adhesive
automobi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694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协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e Da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e 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e Da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e Da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694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63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63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63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包括发泡板基层、粘合层、TPU层以及水性聚氨酯装饰层,其特征是:所述发泡板基层、粘合层、TPU层之间通过热压方式粘结,所述水性聚氨酯装饰层涂覆在TPU层上,所述粘合层为TPU热熔胶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TPU汽车内饰革能够防止汽车内饰革在高温下发生变色,而且能够加强汽车内饰革各个组分之间的粘合效果。TPU内饰革具有环保、无毒、无味、零排放、耐磨性能好的特点。电子交联聚丙烯发泡板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产品整体可降解,不污染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革,特别涉及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汽车的快速发展,用户们对车内各种物品的细节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汽车内饰包括仪表台和边门,两者一般是硬塑料制成,会产生塑感强、手感硬的缺点。如果利用传统合成革将其包裹,在汽车内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会出现异味大、耐磨、耐刮擦差等问题。
公告号为CN2018634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汽车内饰革,由纤维层、聚氨酯层、环保阻燃剂以及聚氨酯花纹层构成。通过在纤维层上粘贴聚氨酯层,然后将环保阻燃剂涂覆在聚氨酯层上,最后将聚氨酯花纹层贴合在阻燃剂上。这种汽车内饰革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表面花纹清晰等优点。
但是,这种汽车内饰革通过聚氨酯层作为粘合剂将纤维层与环保阻燃剂连接在一起。在车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聚氨酯层容易发生变色,从而导致汽车内饰革整体颜色发生变化,影响汽车内饰革的美观。而且,聚氨酯层的粘合效果是通过聚氨酯内的水分挥发自然粘合产生的,粘合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U汽车内饰革。这种TPU汽车内饰革能够防止汽车内饰革在高温下发生变色,而且能够加强汽车内饰革各个组分之间的粘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包括发泡板基层、粘合层、TPU层以及水性聚氨酯装饰层,所述发泡板基层、粘合层、TPU层之间通过热压方式粘结,所述水性聚氨酯装饰层涂覆在TPU层上,所述粘合层为TPU热熔胶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发泡板基层上覆盖一层TPU热熔胶膜,然后将TPU层覆盖在TPU热熔胶膜上。通过热压,处于中部的TPU热熔胶膜在高温下熔化,从而使得TPU热熔胶膜具有粘性。TPU热熔胶膜将处于相邻两层的发泡板与TPU层粘合在一起。待冷却后,发泡板基层与TPU层紧紧贴合,不容易相互脱离。而且,TPU热熔胶膜相比较于其他粘合层,比如水性聚氨酯层,耐热性更佳。在热压条件下TPU热熔胶膜不会产生变色的问题,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PU层的厚度为0.1-0.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TPU层的厚度设置为0.1-0.2mm之间。若TPU层的厚度较大,会使得热压效果较差,温度在TPU内的传递效果较差,导致温度不能到达TPU热熔胶膜。TPU热熔胶膜不能充分受热,导致TPU热熔胶膜不能熔化,不能达到粘合的目的。若TPU层的厚度过小,会导致TPU层自身发生熔化,从而导致TPU形状发生变化,影响汽车内饰革的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PU热熔胶膜的厚度为0.05-0.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TPU热熔胶膜的厚度设置为0.05-0.1mm,使得TPU热熔胶膜在热压下可以熔化并将TPU层粘合在发泡板基层上。通过上述方式,TPU热熔胶膜在熔化后会与TPU层相融,从而使得TPU热熔胶膜不仅起到粘合的效果,并且还能够使得汽车内饰革的厚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性聚氨酯装饰层可替换为羧甲基纤维素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在外界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水性聚氨酯装饰层会发生变色,从而导致汽车内饰革表面的颜色变化,降低了内饰革的美观程度。另外,羧甲基纤维素层的强度较大,提高了汽车内饰革的耐磨抗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PU层靠近TPU热熔胶膜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将TPU热熔胶膜制作出来时,TPU热熔胶膜的平整度需要经过检验筛选,从而保证TPU热熔胶膜与TPU层充分接触,防止TPU层与TPU热熔胶膜之间产生较大空隙。通过圆孔的设置,使得当TPU热熔胶膜平整度较低时,不需要经过检验筛选直接热压。在热压过程中,TPU热熔胶膜不平整的部分率先发生熔化。熔化的TPU热熔胶膜移动迁移至圆孔处,从而使得多余的、不平整部分的TPU热熔胶膜进入到圆孔中,从而提高了TPU热熔胶膜的平整度,使得其余平整部分的TPU热熔胶膜在热压下熔化,保证TPU热熔胶膜与TPU层充分接触。另外,进入圆孔中的TPU热熔胶膜与圆孔附近的TPU层接触,从而使得TPU层与TPU热熔胶膜之间整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两者之间的粘合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TPU热熔胶膜,使得TPU层与发泡板基层之间充分粘合。相比较于水性聚氨酯作为粘合剂,这种热压粘合方式的粘合效果更佳,粘合更为牢固。且水性聚氨酯在高温环境下会变色,影响汽车内饰革的美观。通过TPU热熔胶膜的设置,提高了汽车内饰革的耐高温特性,从而防止汽车内饰革发生变色,提高了汽车内饰革的美观程度;
2、通过设置圆孔,使得不平整的TPU热熔胶膜多余的部分可以迁移到圆孔中,从而使得TPU热熔胶膜的平整度提高,不需要经过检验的过程,减少了工艺步骤。另外,进入到圆孔中的TPU热熔胶膜使得TPU热熔胶膜与TPU层整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粘合程度;
3、TPU内饰革具有环保、无毒、无味、零排放、耐磨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TPU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发泡板基层;2、TPU热熔胶膜;3、TPU层;4、水性聚氨酯层;5、羧甲基纤维素层;6、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包括发泡板基层1。发泡板基层1为电子交联聚丙烯发泡板,电子交联聚丙烯发泡板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产品整体可降解,不污染环境,且在80-120℃下不发生弯曲变形,使得发泡板基层1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发泡板基层1上覆盖有TPU热熔胶膜2,TPU热熔胶膜2上覆盖有TPU层3。通过将发泡板基层1、TPU热熔胶膜2与TPU层3热压粘结,使得TPU热熔胶膜2熔化并连接TPU层3以及发泡板基层1。通过TPU热熔胶膜2的设置,使得发泡板基层1与TPU层3之间的粘结强度较大,粘结效果较好。
其中,TPU层3的厚度为0.1-0.2mm,TPU热熔胶膜2的厚度为0.05-0.1mm。TPU热熔胶膜2的厚度小于TPU层3的厚度。在热压过程中,TPU层3由于其厚度较大,不容易发生熔化。而TPU热熔胶膜2的厚度较小,从而使得TPU热熔胶膜2易发生熔化,从而使得TPU热熔胶膜2将TPU层3与发泡板基层1粘合。
在粘合好的TPU层3一侧涂覆水性聚氨酯层4。等到水性聚氨酯层4冷却后,通过负压压纹在水性聚氨酯上设置装饰纹路。
该TPU汽车内饰革的制作方式如下:
步骤一:准备TPU原料、阻燃剂、光稳定剂、爽滑剂、色母并除湿、烘干。
步骤二:将上述原料物质加入到挤塑机中通过流延加工制成TPU层3,TPU层3的厚度为0.1-0.2mm。
步骤三:同样通过上述原料物质加入至挤塑机中流延加工制得TPU热熔胶膜2,TPU热熔胶膜2的厚度为0.05-0.1mm。
步骤四:通过热压的方式将TPU层3、TPU热熔胶膜2、发泡板基层1热压粘结。冷却收卷。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半成品通过辊筒方式涂覆水性聚氨酯层4,并通过烘箱烘干后冷却收卷。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半成品通过负压压纹制得TPU汽车内饰革成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水性聚氨酯层4替换为羧甲基纤维素层5。通过羧甲基纤维素层5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TPU汽车内饰革的抗压耐磨特性。
实施例3:
如图3与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TPU层3靠近TPU热熔胶膜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圆孔6。在TPU热熔胶膜2制作出来时,TPU热熔胶膜2的平整度需要经过检验筛选,从而保证TPU热熔胶膜2与TPU层3充分接触,防止TPU层3与TPU热熔胶膜2之间产生较大空隙。通过圆孔6的设置,使得当TPU热熔胶膜2平整度较低时,不需要经过检验筛选直接热压。在热压过程中,TPU热熔胶膜2不平整的部分率先发生熔化。熔化的TPU热熔胶膜2移动迁移至圆孔6处,从而使得多余的、不平整部分的TPU热熔胶膜2进入到圆孔6中,从而提高了TPU热熔胶膜2的平整度,使得其余平整部分的TPU热熔胶膜2在热压下熔化,保证TPU热熔胶膜2与TPU层3充分接触。另外,进入圆孔6中的TPU热熔胶膜2与圆孔6附近的TPU层3接触,从而使得TPU层3与TPU热熔胶膜2之间整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两者之间的粘合效果。

Claims (5)

1.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包括发泡板基层(1)、粘合层、TPU层(3)以及水性聚氨酯装饰层,其特征是:所述发泡板基层(1)、粘合层、TPU层(3)之间通过热压方式粘结,所述水性聚氨酯装饰层涂覆在TPU层(3)上,所述粘合层为TPU热熔胶膜(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其特征是:所述TPU层(3)的厚度为0.1-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其特征是:所述TPU热熔胶膜(2)的厚度为0.05-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其特征是:所述水性聚氨酯层(4)可替换为羧甲基纤维素层(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其特征是:所述TPU层(3)靠近TPU热熔胶膜(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圆孔(6)。
CN201721169427.XU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Active CN207463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9427.XU CN207463587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9427.XU CN207463587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63587U true CN207463587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69427.XU Active CN207463587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63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2370A (zh) * 2017-09-11 2017-12-08 浙江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2370A (zh) * 2017-09-11 2017-12-08 浙江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1996B (zh) 一种汽车后搁板的生产方法
CN103717368A (zh) 成型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42370A (zh)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072553A (ko) 천연 코르크 소재를 이용한 데코레이션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753656B (zh) 一种柔性复合薄木及其加工方法
CN207463587U (zh) 一种tpu汽车内饰革
CN109532178A (zh) 3d套印套压装饰膜生产工艺,应用及中间产品
CN104652741A (zh) 仿石材复合板及制备工艺
CN214927700U (zh) 一种pet复合浸渍胶膜纸饰面板
CN204023276U (zh) 一种弹力高透镜面压纹聚氨酯合成革
CN204640949U (zh) 一种复合布料
CN106335213A (zh) 采用纸蜂窝复合板干法制备汽车行李箱备胎盖板的方法
CN113863018A (zh) 一种耐磨pvc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891137B1 (ko) 입체문양을 가지는 장식판재의 제조방법
CN105109056A (zh) 一种汽车衣帽架的生产工艺
CN103144564A (zh) 一种pvc材质的高隔声车辆用地毯及其制备方法
CN204054819U (zh) 一种汽车板材
CN113121858B (zh) 一种新型的透光超导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916045U (zh) 一种轻质高承载汽车衣帽架板
CN102501805A (zh) 一种汽车衣帽架翻折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5661117U (zh) 一种汽车备胎盖板板材
CN112606521A (zh) 一种车用氛围顶蓬的制作方法
CN206438335U (zh) 一种镜面合成革
JP2008290691A (ja) 自動車用内装材
CN201106139Y (zh) 一种浮雕面质壁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