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1915U -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 Google Patents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61915U
CN207461915U CN201720480713.1U CN201720480713U CN207461915U CN 207461915 U CN207461915 U CN 207461915U CN 201720480713 U CN201720480713 U CN 201720480713U CN 207461915 U CN207461915 U CN 20746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inner container
graphite inner
concaveconvex structure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807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康
曹达华
李兴航
杨玲
李洪伟
屈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807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6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6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6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石墨内胆包括形成有半封闭式容纳腔的石墨基体(300),所述石墨基体(300)的内表面设有不粘涂层(100),其中,所述不粘涂层(100)的表面形成有用于产生局部热对流的凹凸结构(302)。本实用新型的石墨内胆工作时可以形成局部热对流,加剧食物炊煮过程中的气泡翻滚,提升炊煮后整体的食物品质。

Description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石墨内胆的锅具可以采用电磁加热,由于电磁加热可以使内胆整体发热,因此,可以保证烧制的食物受热均匀且从里往外熟,不仅味道纯正,还能锁住食物本来的养分。另外,电磁加热还具有加热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广的使用前景。
然而,现有的石墨内胆的内表面一般为平整结构,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热量分布比较均匀,并不能形成局部沸腾效果以提升炊煮后整体的食物品质。
因此,需要一种对内表面结构进行特殊设计的石墨锅具,以改善石墨内胆锅在加热过程中的热场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石墨内胆加热食物时热量分布比较均匀,不能形成局部沸腾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石墨内胆,该石墨内胆包括形成有半封闭式容纳腔的石墨基体,所述石墨基体的内表面涂覆有不粘涂层,其中,所述不粘涂层的表面形成有用于产生局部热对流的凹凸结构。
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在所述石墨内胆的底壁形成为放射状。
优选地,所述放射状的凹凸结构包括以所述石墨内胆底壁的中心为原点向外依次增大的多个同心圆。
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形成为网格状。
优选地,所述网格状的凹凸结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石墨内胆的底壁和侧壁。
优选地,相邻的一对所述凹凸结构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5mm-5mm。
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为采用模具压制而一体成型在所述石墨内胆上的多个凹凸点。
优选地,所述石墨基体的内表面还覆盖有氧化铝中间层,所述不粘涂层沉积在所述氧化铝中间层上,其中,所述石墨基体的厚度为5-8mm,所述氧化铝中间层的厚度为60-100μm;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30-50μm。
优选地,所述石墨基体的外表面设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2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炊具,所述石墨炊具包括底部设有电磁加热装置的锅体和能与所述锅体匹配的石墨内胆,其中,所述石墨内胆为上述的石墨内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石墨内胆工作时可以形成局部热对流,加剧食物炊煮过程中的气泡翻滚,提升炊煮后整体的食物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石墨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石墨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石墨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不粘涂层 200 氧化铝中间层
300 石墨基体 302 凹凸结构
400 有机硅树脂涂层 500 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内胆,该石墨内胆包括形成有半封闭式容纳腔的石墨基体300。石墨基体300的内表面设有不粘涂层100。不粘涂层100的表面形成有用于产生局部热对流的凹凸结构302。在这种情况下,不粘涂层100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结构302,可以形成局部热对流,加剧食物炊煮时的气泡翻滚,提升炊煮食物的品质。
凹凸结构302在石墨内胆的内表面可以形成各种各样图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凹凸结构302在石墨内胆的底壁形成为放射状。放射状的凹凸结构包括以石墨内胆底壁的中心为原点向外依次增大的多个同心圆。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凹凸结构302形成为网格状。网格状的凹凸结构均匀分布在石墨内胆的底壁和侧壁。优选地,相邻的一对凹凸结构30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5mm-5mm。在这种情况下,石墨内胆的底部及侧壁(水位线以下区域)均含有大量规则的细微凹凸结构。由于石墨内胆的电磁穿透能力强,凹点位置距离线圈盘较近,电磁加热效果更强烈,而凸点位置距离线圈盘较远,电磁加热效果相对较弱。因此,可以形成局部的热对流,加剧食物炊煮过程中的气泡翻滚。
优选地,凹凸结构302为采用模具压制而一体成型在石墨内胆上的凹凸点。具体地,该凹凸点可以通过对石墨内胆的压制模具的表面设置大量规则的凸凹结构,使得石墨内胆在冲压成型过程中,在凸点位置形成凹坑、在凹点位置形成凸起而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石墨基体300的内表面还覆盖有氧化铝中间层200,不粘涂层100沉积在氧化铝中间层200上。优选地,石墨基体300的厚度为5-8mm,氧化铝中间层200的厚度为60-100μm;不粘涂层100的厚度为30-50μm。这样,氧化铝中间层200即可以很好地附着在石墨基体300上,又可以作为不粘涂层100的沉积基础,克服了在石墨基体300内表面直接沉积不粘涂层100所导致的不粘涂层硬度低、耐磨性差以及附着力不够等缺陷。
另外,石墨基体300的外表面设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保护层500。保护层500的厚度为50-200μm。在这种情况下,石墨内胆耐磨耐摔,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保护层500覆盖石墨基体300的底壁和侧壁,石墨基体300的开口处形成有外翻的锅沿,保护层500从侧壁延伸至锅沿的顶部端面。由此,可以增强整个锅体的防碰撞性能。具体地,保护层500优选为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而成的Al2O3涂层。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层500还可以为采用冷喷涂方法制备的Al或Zn涂层;或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制备的Al和Al2O3的混合涂层,只要在石墨基体300的外表面容易形成且具备较高的硬度即可。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凹凸结构302的石墨内胆的制备过程进行简单的说明。
首先,将高纯(≥99.5%)的细微石墨粉或竹炭粉与粘接剂,例如,聚乙烯醇、酚醛树脂等按一定比例球磨以混合均匀。
之后,将球磨后的浆料置于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模具中,加载一定的压力并保温一段时间,制备出所需的胚体。其中,内模的外表面通过CNC加工,含有大量凹凸点结构。因此,所压制出的石墨基体300内表面含有大量相反构造的凹凸点结构。
然后,将胚体置于真空烧结炉内,按特定的温度曲线进行烧结,并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所需的石墨基体300。
最后,对石墨基体300进行简单的抛光处理,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随后在其内、外表面喷涂烧结相应的涂层,以最终获得所需加热特征的石墨内胆产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炊具,所述石墨炊具包括底部设有电磁加热装置的锅体和能与所述锅体匹配的石墨内胆,其中,所述石墨内胆为上述的石墨内胆。石墨炊具包括石墨锅和石墨烤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内胆包括形成有半封闭式容纳腔的石墨基体(300),所述石墨基体(300)的内表面设有不粘涂层(100),其中,所述不粘涂层(100)的表面形成有用于产生局部热对流的凹凸结构(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302)在所述石墨内胆的底壁形成为放射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状的凹凸结构包括以所述石墨内胆底壁的中心为原点向外依次增大的多个同心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302)形成为网格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的凹凸结构均匀分布在所述石墨内胆的底壁和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一对所述凹凸结构(30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5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302)为采用模具压制而一体成型在所述石墨内胆上的凹凸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基体(300)的内表面还覆盖有氧化铝中间层(200),所述不粘涂层(100)沉积在所述氧化铝中间层(200)上;其中,所述石墨基体(300)的厚度为5-8mm,所述氧化铝中间层(200)的厚度为60-100μm;所述不粘涂层(100)的厚度为30-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基体(300)的外表面设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保护层(5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00)的厚度为50-200μm。
11.一种石墨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炊具包括底部设有电磁加热装置的锅体和能与所述锅体匹配的石墨内胆,其中,所述石墨内胆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石墨内胆。
CN201720480713.1U 2017-05-03 2017-05-03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Active CN20746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0713.1U CN207461915U (zh) 2017-05-03 2017-05-03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0713.1U CN207461915U (zh) 2017-05-03 2017-05-03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61915U true CN207461915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5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80713.1U Active CN207461915U (zh) 2017-05-03 2017-05-03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61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7419B (zh) 具有金属导磁膜的耐热陶瓷砂锅及制备方法
CN207428918U (zh)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CN205597722U (zh) 一种自动恒温锅具
CN207461915U (zh) 石墨内胆及具有该石墨内胆的炊具
CN102370429B (zh) 一种电热炊具内胆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62108A (zh) 可在电磁炉上使用的陶瓷锅具的制造方法与结构
CN210727482U (zh) 锅具和包括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CN207428917U (zh) 石墨内胆及石墨炊具
CN203555537U (zh) 节能炒锅
CN201108321Y (zh) 多层复底不锈铁锅
CN207768078U (zh) 石墨内胆及石墨炊具
CN206761518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1691660U (zh) 锅具
CN104688050A (zh) 一种不锈钢陶瓷不粘锅
CN202355173U (zh) 一种复底锅
CN208658682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6761521U (zh) 炊具和烹饪器具组件
CN203970057U (zh) 复合锅
JP6767423B2 (ja) 釜、釜アセンブリ及び厨房器具
CN202408533U (zh) 一种仿瓷锅
CN201234897Y (zh) 复底的锅胆
CN201370446Y (zh) 多气孔节能调理锅
CN209574419U (zh) 用于电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烹饪器具
CN209574420U (zh) 用于电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烹饪器具
CN109452873A (zh) 用于电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