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0257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60257U
CN207460257U CN201721605968.2U CN201721605968U CN207460257U CN 207460257 U CN207460257 U CN 207460257U CN 201721605968 U CN201721605968 U CN 201721605968U CN 207460257 U CN207460257 U CN 207460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camera
camera component
housing
mobile termin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59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59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60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60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60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屏幕组件,屏幕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后摄像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轴心与壳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相平行;其中,移动终端设置有两个后摄像头组件,并排设置在壳体上,且两个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屏幕组件及两个后摄像头组件,而当用户想要拍摄全景照片时,可以反向转动两个后摄像头组件,扩大后摄像头组件获取画面的角度,进而实现在用户不转身的情况下拍摄全景画面,且在拍摄全景画面的同时可以通过屏幕组件进行预览,拍摄只需一键拍摄即可获得,便于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上均设置有双摄像头,其主要功能是背景虚化,无损变焦,夜景增强,但其拍摄角度均不大于140°,当用户拍摄全景照片时,需手持移动终端旋转,造成拍摄难度较高,合成效果不理想,不可预览,拍照慢等缺陷,不便于用户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屏幕组件,屏幕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后摄像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轴心与壳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相平行;其中,移动终端设置有两个后摄像头组件,并排设置在壳体上,且两个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屏幕组件及后摄像头组件,其中,屏幕组件与后摄像头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屏幕组件用于显示用户所需的画面内容,将后摄像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可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转动,其转动方向相反,提升了移动终端的功能及用户使用的便捷程度,具体地,当两个摄像头组件不转动时,处于平行的状态,此时相当于现有的双摄像头设置,可以实背景虚化、无损变焦及夜景增强等功能;而当用户想要拍摄全景照片时,可以反向转动两个后摄像头组件,此时,两个相互适配的后摄像头组件的拍摄视角远大于180°,可以保证用户获取到其想要的画面内容,扩大后摄像头组件获取画面的角度,进而实现在用户不转身的情况下拍摄全景画面,且在拍摄全景画面的同时可以通过屏幕组件进行预览,保证拍摄画面内容的质量,拍摄只需一键拍摄即可获得,用时较短;更进一步地,通过两个后摄像头组件的位置变化,可以将其切换呈3D摄像头,进而实现全方位的AR、VR拍摄,便于用户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后摄像头组件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两个后摄像头组件沿壳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即当将两个后摄像头组件处于旋转状态时,其可以获取沿壳体长度方向上的全景内容,便于用户使用,且在用户拍摄该方向的全景照片时,无需改变移动终端的方向即可完成,便于用户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后摄像头组件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两个后摄像头组件沿壳体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即当将两个摄像头处于旋转状态时,其可以获取沿壳体宽度方向上的全景内容,便于用户使用,且在用户拍摄该方向的全景照片时,无需改变移动终端的方向即可完成,便于用户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后摄像头组件设置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后摄像头组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当用户需要拍摄全景照片或需要获取更大画面内容时,通过该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后摄像头组件旋转,增大其视角范围,进而获得更大的画面内容,且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精度更高,可以实现对两个后摄像头组件的精准控制,便于用户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后摄像头组件可在预设角度内转动,预设角度大于等于20°。
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现有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不大于140°,因此两个相互适配的后摄像头组件其旋转角度均大于20°,可以保证移动终端获取到不小于180°的画面内容,即可获取到该移动终端设置有后摄像头组件一侧的全部画面内容,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升移动终端的适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设置有容置空间,后摄像头组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对后摄像头组件的保护及移动终端的外观美感,在壳体上设置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与后摄像头组件相互适配,当拍摄日常画面不需要后摄像头组件旋转时,将其置于容置空间内,避免后摄像头组件裸露于壳体外部,避免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外部尖锐物体划伤后摄像头组件,提升其安全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旋转轴,后摄像头组件枢接于旋转轴。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旋转轴,后摄像头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可绕旋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实现用户拍摄全景画面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置空间设置有凹槽,后摄像头组件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后摄像头组件上有与凸部,具体地,该凸部为镜头所在位置,在容置空间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凹槽,当后摄像头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时,利用该凹槽放置后摄像头组件的凸部,进而实现后摄像头组件完全安装,避免其凸部高于壳体表面,裸露于外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实现后摄像头组件的锁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壳体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当后摄像头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内时,通过该限位组件对后摄像头组件进行限位,避免在用户使用时后摄像头组件意外脱落,提升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能及适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终端还包括:前摄像头组件,前摄像头组件设置在壳体设有屏幕组件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与后摄像头组件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前摄像头组件,前摄像头组件与后摄像头组件相互配合,利用后摄像头组件获取壳体一侧的画面内容及满足全景画面的拍摄,利用前摄像头组件满足用户日常自拍的功能,可以实现360°全景拍摄,进而提升移动终端的适用性,便于用户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移动终端,12壳体,14屏幕组件,16a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b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8容置空间,20旋转轴,22凹槽,24凸部,26前摄像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1,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壳体12;屏幕组件14,屏幕组件14设置在壳体12的一侧;后摄像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2的另一侧,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轴心与壳体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相平行;其中,移动终端1设置有两个后摄像头组件,并排设置在壳体12上,且两个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1包括:壳体12、屏幕组件14及后摄像头组件,其中,屏幕组件14与后摄像头组件设置于壳体12的两侧,屏幕组件14用于显示用户所需的画面内容,将后摄像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均可沿着壳体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提升了移动终端1的功能及用户使用的便捷程度,具体地,当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不转动时,处于平行的状态,此时相当于现有的双摄像头设置,可以实背景虚化、无损变焦及夜景增强等功能,获取一般画面;而当用户想要拍摄全景照片时,可以反向转动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此时,相互适配的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拍摄视角远大于180°,可以保证用户获取到其想要的画面内容,扩大后摄像头组件获取画面范围,进而实现在用户不转身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全景画面,且在拍摄全景画面的同时可以通过屏幕组件14进行预览,保证拍摄画面内容的质量,拍摄只需一键拍摄即可获得,用时较短;更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位置变化,可以将其切换呈3D摄像头,进而实现全方位的AR、VR拍摄,便于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沿壳体1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沿壳体12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即当将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处于旋转状态时,其可以获取沿壳体12长度方向上的全景内容,便于用户使用,且在用户拍摄该方向的全景照片时,无需改变移动终端1的方向即可完成,便于用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沿壳体12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沿壳体12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即当将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处于旋转状态时,其可以获取沿壳体12宽度方向上的全景内容,便于用户使用,且在用户拍摄该方向的全景照片时,无需改变移动终端1的方向即可完成,便于用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设置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上设置有驱动组件,当用户需要拍摄全景照片或需要获取更大画面内容时,通过该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旋转,增大其视角范围,进而获得更大的画面内容,且通过驱动组件进行驱动,精度更高,可以实现对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精准控制,便于用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均可在预设角度内转动,预设角度大于等于20°。
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不大于140°,因此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旋转角度均大于20°,可以保证移动终端1获取到不小于180°的画面内容,即可获取到该移动终端1设置有后摄像头组件一侧的全部画面内容,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升移动终端1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壳体12设置有容置空间18,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设置在容置空间18内。
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对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保护及移动终端1的外观美感,在壳体12上设置有容置空间18,且该容置空间18与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相互适配,当拍摄日常画面不需要后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旋转时,将其置于容置空间18内,避免后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裸露于壳体12外部,避免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时外部尖锐物体划伤后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提升其安全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容置空间18内设置有旋转轴20,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分别枢接于旋转轴20。
在该实施例中,在容置空间18内设置有旋转轴20,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分别可绕其旋转轴20进行旋转,进而实现用户拍摄全景画面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容置空间18设置有凹槽22,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分别设置有与凹槽22相适配的凸部2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上有凸部24,具体地,该凸部24为镜头所在位置,在容置空间18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凹槽22,当后摄像头组件位于容置空间18内时,利用该凹槽22放置后摄像头组件的凸部24,进而实现后摄像头组件完全安装,避免其凸部24高于壳体12表面,裸露于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壳体12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实现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锁紧。
在该实施例中,在壳体12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当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位于容置空间18内时,通过该限位组件对后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进行限位,避免在用户使用时后摄像头组件意外脱落,提升移动终端1的安全性能及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还包括:前摄像头组件26,前摄像头组件26设置在壳体12设有屏幕组件14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在与后摄像头组件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前摄像头组件26,前摄像头组件26与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相互配合,利用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获取壳体12一侧的画面内容及满足全景画面的拍摄,利用前摄像头组件26满足用户日常自拍的功能,可以实现360°全景拍摄,进而提升移动终端1的适用性,便于用户操作。
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1包括:壳体12、屏幕组件14及后摄像头组件,其中,屏幕组件14与后摄像头组件设置于壳体12的两侧,屏幕组件14用于显示用户所需的画面内容,将后摄像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具体包括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均可沿着壳体12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不转动时,处于平行的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相当于现有的双摄像头设置,可以实背景虚化、无损变焦及夜景增强等功能;而当用户想要拍摄全景照片时,可以反向转动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如图4所示,且其旋转角度均大于20°,可获取到该移动终端1设置有后摄像头组件一侧的全部画面内容,实现在用户不转身的情况下可以拍摄全景画面,且在拍摄全景画面的同时可以通过屏幕组件14进行预览,保证拍摄画面内容的质量,且只需一键拍摄即可获得,用时较短;更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的位置变化,可以将其切换呈3D摄像头,进而实现全方位的AR、VR拍摄;更进一步地,在壳体12上设置有容置空间18放置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当其处于容置空间18内时,通过限位组件进行限位,避免在用户使用时后摄像头组件意外脱落,当好需要拍摄全景画面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分别可绕其旋转轴20进行旋转,实现高精度控制;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后摄像头组件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前摄像头组件26,前摄像头组件26与第一后摄像头组件16a及第二后摄像头组件16b相互配合,可以实现360°全景拍摄,进而提升移动终端1的适用性,便于用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
后摄像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相平行;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有两个所述后摄像头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两个所述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后摄像头组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后摄像头组件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摄像头组件设置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后摄像头组件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摄像头组件可在预设角度内转动,所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后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后摄像头组件枢接于所述旋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空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后摄像头组件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实现所述后摄像头组件的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摄像头组件,所述前摄像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屏幕组件的一侧。
CN201721605968.2U 2017-11-27 2017-11-27 移动终端 Active CN207460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5968.2U CN207460257U (zh) 2017-11-27 2017-11-27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5968.2U CN207460257U (zh) 2017-11-27 2017-11-27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60257U true CN207460257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7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5968.2U Active CN207460257U (zh) 2017-11-27 2017-11-27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60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246A (zh) * 2019-06-28 2019-09-2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1294433A (zh) * 2018-12-10 2020-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433A (zh) * 2018-12-10 2020-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94433B (zh) * 2018-12-10 2023-10-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290246A (zh) * 2019-06-28 2019-09-2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5848B (en) Portable electron apparatus having an image capture unit
CN109302552B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3136024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结构
US11619338B2 (en) Foldable gimbal photographing device
EP2267999A3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ped with camera
CN104808475A (zh) 可旋转摄像的智能手表
CN207460257U (zh) 移动终端
KR101840741B1 (ko) 휴대폰 연동형 셀프촬영장치
CN209731298U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11503479A (zh) 云台拍摄器
CN105049687A (zh) 双摄像头移动终端
CN107659760A (zh)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326286B (zh) 便携式手柄
KR102399513B1 (ko) 광각 촬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기기
JP2002062578A (ja) カメラ撮影用ホルダ
CN105492967B (zh) 单反照相机外接电子取景器
CN208386736U (zh) 电子设备和摄像头组件
CN101354526B (zh) 具有相机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KR20060083352A (ko) 듀얼 카메라를 구비한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473502B1 (ko) 카메라 내장형 휴대폰
CN216981994U (zh) 具有可旋转vr拍摄功能的手持摄像设备
KR100506988B1 (ko) 영상 촬영 장치
CN216852105U (zh) 一种执法记录仪
CN217406580U (zh) 具有可旋转vr拍摄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
JP2013092588A (ja) ステレオ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