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4433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94433B CN111294433B CN201811514804.8A CN201811514804A CN111294433B CN 111294433 B CN111294433 B CN 111294433B CN 201811514804 A CN201811514804 A CN 201811514804A CN 111294433 B CN111294433 B CN 1112944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ion
- moving
- electronic device
- accommodating cavity
- extend o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mobile phone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31 ther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04M1/0252—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by means of a snap-on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运动座;所述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运动座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运动座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均可伸出所述收容腔;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为从所述运动座的转动平面的同侧看过去的两个方向。本申请的方案通过新颖的结构形态设计提供了新奇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与市场选择,现有电子设备的结构形态已经较为固化,如均包括外壳及设在外壳内的电路组件,其中电路组件始终在壳体内工作。此种设计虽然十分成熟,但用户体验上千篇一律,难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直击用户痛点。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新颖的结构形态设计提供了新奇的用户体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和运动座;所述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运动座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运动座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均可伸出所述收容腔;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为从所述运动座的转动平面的同侧看过去的两个方向。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处理器、驱动装置及功能模组;所述显示屏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驱动力,以驱动所述功能模组转动;所述功能模组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均可从被所述显示面遮挡的位置转动到露出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为从所述显示面看过去的两个方向。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功能模组和处理器;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功能模组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应用请求,控制所述功能模组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并在所述功能模组伸出所述收容腔后控制所述功能模组执行应用操作以响应所述应用请求;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为从所述功能模组的转动平面同侧看过去的两个方向。
本申请的方案中,在本体上设计了可转动的运动座,令运动座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均可伸出本体的收容腔。具有此种运动机构设计的电子设备,其结构形态十分新颖,改变了传统电子设备固化呆板的结构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通过在运动座上布置功能器件,可在运动座伸出后控制功能器件处于工作模式,进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正视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局部后视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正视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局部正视图;
图8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局部正视图;
图9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后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背板上开设第二开口的一种局部后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背板上开设第二开口的另一种局部后视图;
图1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运动座的一种布设位置的局部正视图;
图13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运动座的另一种布设位置的局部后视图;
图14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驱动装置的局部正视图;
图15是图14中的电子设备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电磁装置与第二电磁装置的一种局部正视图;
图17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电磁装置与第二电磁装置的一种局部后视图;
图18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第一功能器件与第二功能器件的布置的局部后视图;
图19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预先“倾斜布置”的结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预先“倾斜布置”的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
图21是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中未预先“倾斜布置”的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
图2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与柔性电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23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系统构成框图;
图24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系统构成框图;
图25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系统构成框图;
图26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系统构成框图;
图27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系统构成框图;
图28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系统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遥控器、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本实施例的以下内容中,以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本体11和运动座12。
其中,本体11为电子设备10的主体部分,其作为电子设备10的主体机械结构与电气功能实现部分。本体11包括但不限于壳体111、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布设在电路板上的器件)、信号走线、设在电路板外但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电子模组(如显示屏112、声光器件、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等)。本体11具有收容腔C,收容腔C为本体11中的各个部件(如上文)所围成的腔体,可用于收容运动座。收容腔C可在本体11的表面形成至少一个连通外界的开口,运动座12的至少部分表面可从至少一个该开口中暴露出来以被用户看到,该开口也可供运动座12从收容腔C内伸出或收回到收容腔C内。
运动座12设于收容腔C内,并与本体11转动连接。运动座12可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且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均可伸到收容腔C外。本第一实施例中,只要运动座12的一部分伸出收容腔C,即可认为运动座12伸到了收容腔C外。当然,运动座12可以全部伸到收容腔C外。运动座12还可反向转动,使伸出收容腔C的部分重新收回到收容腔C内(例如顺时针转动伸出时,则逆时针转动收回;逆时针转动伸出时,则顺时针转动收回)。本第一实施例中,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为从运动座12的转动平面的同侧看过去的两个方向,即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基于同一个观察方向,而非相反的观察方向(当在相反的方向观察时,原来的顺时针方向变成了逆时针方向。本第一实施例并不包含这种情况)。例如,图1-图3中所示的观察方向为显示屏112的显示面S1(用于显示画面的表面)朝向用户时,由用户指向显示面S1的方向。当然,当电子设备10的背面S2(与显示面S1相对) 朝向用户时,也可将由用户指向背面S2的方向作为观察方向。
如图1-图3所示,本第一实施例中,运动座1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其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图1-图3中示出的运动座12的外轮廓可以呈条状,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为运动座12的长度方向(条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端部,应理解这只是一种举例。实际上,运动座1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任意结构,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为运动座12的两个不同部位。第一运动端12a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第二运动端12b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在从收容腔C内到收容腔C外的行程中,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的转动角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第一实施例中,运动座12的数目可以是至少一个,各个运动座12可分布在本体11上的不同位置。
本第一实施例中,在本体11上设计了运动座12,令运动座12可分别顺时针转动及逆时针转动,以从本体11的收容腔C内伸到收容腔C外。具有此种运动形式的电子设备10结构十分新颖,改变了传统电子设备固化呆板的结构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运动座12可以为分体式,其包括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的运动相独立。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可部分重叠(如图4所示),也可相间隔布置。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的结构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尺寸、形状、构造、材料等结构特征。其中,第一运动部121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第二运动部122可沿逆时针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在从收容腔C内到收容腔C外的行程中,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的转动角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第二实施例中,运动座12 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运动部12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运动部122,各个第一运动部121以及各个第二运动部122可分布在本体11上的不同位置。本第二实施例的方案提供了另一种可双向转动的新颖的电子设备结构,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具体的,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运动部121具有第一转动中心,第二运动部122具有第二转动中心。该第一转动中心位于第一运动部121靠近第二运动部122的一端,该第二转动中心位于第二运动部122靠近第一运动部121的一端。即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中的相背离的两端分别沿反方向转动。优选的,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可部分重叠,使第一转动中心与第二转动中心重合,即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具有共同的转动中心O。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可在转动中心O处铰接,以使二者可各自转动互不影响。当然,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可相间隔,使第一转动中心与第二转动中心不重合。
如图5所示,具体的,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一转动中心O1位于第一运动部121远离第二运动部122的一端,第二转动中心 O2位于第二运动部122远离第一运动部121的一端。即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中的相靠近的两端分别沿反方向转动。优选的,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可相间隔,二者可各自转动互不影响。当然,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中相靠近的两端可重叠(例如形成相互穿插的结构)。应理解,图5所示的观察方向与图4所示的观察方向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运动座12与本体11的转动连接可以有若干具体实现方式,以下将分别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转动连接方式,均可以基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方案。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方案,运动座12可通过转轴14与本体11转动相连。转轴14可设在运动座12上,本体11上可设计与转轴14配合的转动结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轴孔);或者,转轴14也可设在本体11上,运动座12上可设计与转轴14配合的转动结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轴孔)。转轴14与该转动结构特征形成转动配合,实现运动座12与本体11的转动连接。为实现运动座12的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均可转动伸出收容腔C,转轴14可位于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之间。当然,转轴14到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的间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方案,本体11具有与运动座12的第一运动端12a配合的第一部位11a,以及与第二运动端12b配合的第二部位 11b。第一部位11a与第二部位11b均为本体11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特征。第一部位11a与第二部位11b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与第一运动端12a、第二运动端12的形状及构造相匹配,以实现稳定地转动配合为准。第一运动端12a可绕第二部位11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第二运动端12b可绕第一部位11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
本第四实施例中,运动座12的转动中心实际上位于本体11上与运动座12配合的位置。由于第一运动端12a转动时,第二运动端12b的平移量基本为零,因此第二运动端12b的边缘与本体11的外观面的段差基本不变(若运动座12完全收容在收容腔C内时,第二运动端12b的边缘外观面与本体11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则当第一运动端12a转动伸出收容腔C时,第二运动端12b的边缘依然与本体11的外观面无段差,即第二运动端12b不会坍塌下去)。同样的,第二运动端12b转动时,第一运动端12a的平移量基本为零,因此第一运动端12a 与本体11的外观面的段差基本不变。因此,本第四实施例的方案不仅实现了运动座12的双向转动,而且避免了运动座12转动时与本体11外观面形成较大段差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外观一致性,极大增强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第三与第四实施例中,为了让运动座12的转动更加稳定,可以进一步增设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在运动座12转动时对其进行限位,避免运动座12失稳。
具体如图6-图8所示,在上述第三与第四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运动座12上可设有第一限位部123,本体11上可设有第二限位部113,第二限位部113与第一限位部123形成运动配合,以使运动座12沿设定轨迹转动。第二限位部113与第一限位部123的运动配合指两者形成机械连接,且具有相对运动。在第一运动端12a(或第二运动端12b)转动时,第二限位部113对第一限位部123进行导向和限位,以确保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均沿设定轨迹(包括但不限于弧线轨迹)转动。第二限位部113与第一限位部123构成的运动机构称为限位机构。
优选的,如图6-图8所示,该第一限位部123与第二限位部113中的一个为滑动腔,另一个则为导柱。导柱插入滑动腔,并可在运动座12的转动平面上相对滑动腔运动。其中,滑动腔可以是凹槽的腔体(一端封闭),也可以是通孔的腔体(两端均敞开)。对于运动座12上的滑动腔或导柱而言,其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不限于在运动座12的内部或边缘。本体11上的导柱或滑动腔,与运动座12上的滑动腔或导柱位置对应。导柱插入滑动腔内形成插入连接。在第一运动端12a转动时,导柱相对滑动腔运动,导柱的运动轨迹被限制在滑动腔内(当第一限位部123为导柱时),或者滑动腔的相对运动受到导柱的约束(当第一限位部 123为滑动腔时)。由于存在导柱与滑动腔的配合结构,运动座12的运动就能受到本体11的导向及限位,避免了运动座12晃动时失稳导致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偏离设定轨迹。本实施例中,导柱是在滑动腔中进行相对运动的,因此滑动腔的内腔面形状及尺寸将影响导柱的运动轨迹。优选的,滑动腔的内腔面尺寸设计成使得导柱贴合滑动腔的内腔面进行相对运动,由此将滑动腔与导柱严密配合,有利于使运动座12的运动更加稳定;滑动腔的内腔面可以是弧形,以适应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的弧形运动轨迹。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保证导柱的运动轨迹在滑动腔之内即可。例如,滑动腔可以较大,当运动座12分别处于收容于收容腔C内的位置与从收容腔C内伸出的位置(即转动行程的始末位置)时,导柱分别与滑动腔相对两端的内腔面抵持(此时滑动腔与导柱的配合能起到限位作用);当运动座12处于转动行程的中间位置时,导柱与滑动腔的内腔面保持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限位机构可以是若干个,例如在运动座12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限位部123(如图6所示),在本体11上设置与至少两个第一限位部123运动配合的同样数目的第二限位部113,由此对运动座12进行多点导向与限位,有利于进一步保证运动座12的运动稳定。优选的,针对运动座12或本体11上的若干弧形滑动腔,各个弧形滑动腔可以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或者若干个同心圆周上(弧形滑动腔分布在圆周上指弧形滑动腔的对称中分线是圆周的一部分),以此来保证运动座12能够顺畅无卡顿地转动并完成设定行程。当然,这不是必需的。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方案,第一运动部121可通过转轴与本体111转动连接。该转轴可设在运动座12上,本体11上可设计与该转轴配合的转动结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轴孔);或者,该转轴也可设在本体11上,运动座12上可设计与该转轴配合的转动结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轴孔)。该转轴与该转动结构特征形成转动配合,实现第一运动部121与本体11的转动连接。具体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该转轴的轴线可以通过转动中心O;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该转轴的轴线可以通过转动中心O1。同样的,第二运动部122也可以通过转轴与本体111转动连接,实现第二运动部122与本体111转动配合的转轴的位置,可以参照将第一运动部121与本体111转动连接的转轴进行设计。由于针对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转轴的设计原理完全一致,因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本体11具有与第一运动部121的端部配合的部位11c,第一运动部121可绕部位11c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部位11c为本体11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特征。部位11c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与第一运动部121的形状及构造相匹配,以实现稳定地转动配合为准。第一运动部121可绕部位11c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
本第六实施例中,第一运动部121的转动中心实际上位于本体11上与运动座12配合的位置(即部位11c)。由于第一运动部121转动时,第一运动部121上与部位11c配合的端部的平移量基本为零,因此第一运动部121上的该端部与本体11的外观面的段差基本不变(若第一运动部121完全收容在收容腔C内时,第一运动部121的外观面与本体11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则当第一运动部121转动伸出收容腔C时,第一运动部121上的该端部的边缘与本体11的外观面无段差,即第一运动部121上的该端部不会坍塌下去)。因此,本第六实施例的方案可以避免第一运动部121转动时与本体11外观面形成较大段差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外观一致性,极大增强了用户体验。
本第六实施例中,同样的,可以令第二运动部122绕本体11上的部位11d转动。部位11d 为本体11与第二运动部122的端部配合的部位,部位11d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特征。部位11d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与第二运动部122的形状及构造相匹配,以实现稳定地转动配合为准。第二运动部122可绕部位11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C。同理,第二运动部122上与部位11d配合的端部与本体11的外观面的段差基本不变,因此可以避免第二运动部122转动时与本体11外观面形成较大段差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外观一致性,极大增强了用户体验。本第六实施例中,只要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中的至少一个绕本体11上的相应部位转动即可。例如可以如上第五实施例,第二运动部122可通过转轴与本体11转动连接,而非绕本体11上的部位11d转动。
同样的,在上述第五与第六实施例中,为了让第一运动部121的转动更加稳定,可以进一步增设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在第一运动部121转动时对其进行限位,避免运动座12失稳。
具体如图4、图5及图9所示,在上述第五与第六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一运动部121 上可设有第一限位部1211,本体11上可设有第二限位部114,第二限位部114与第一限位部 1211形成运动配合,以使第一运动部121沿设定轨迹转动。第二限位部114与第一限位部1211 的运动配合指两者形成机械连接,且具有相对运动。在第一运动部121转动时,第二限位部 114对第一限位部1211进行导向和限位,以确保第一运动部121沿设定轨迹(包括但不限于弧线轨迹)转动。第二限位部114与第一限位部1211构成的运动机构称为限位机构。同样的,也可通过限位机构对第二运动部122的运动进行导向和限位。即第二运动部122上可设有第一限位部1221,本体11上可设有第二限位部115,第二限位部115与第一限位部1221形成运动配合,以使第二运动部122沿设定轨迹(包括但不限于弧线轨迹)转动。第二限位部115 与第一限位部1221构成的运动机构称为该限位机构。当然,只要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限位机构进行导向和限位即可。
优选的,如图4、图5及图9所示,该第一限位部1211与第二限位部114中的一个为滑动腔,另一个则为导柱。导柱插入滑动腔,并可在运动座12的转动平面上相对滑动腔运动。其中,滑动腔可以是凹槽的腔体(一端封闭),也可以是通孔的腔体(两端均敞开)。对于第一运动部121上的滑动腔或导柱而言,其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不限于在第一运动部121的内部或边缘。本体11上的导柱或滑动腔,与第一运动部121上的滑动腔或导柱位置对应。导柱插入滑动腔内形成插入连接。在第一运动部121转动时,导柱相对滑动腔运动,导柱的运动轨迹被限制在滑动腔内(当第一限位部1211为导柱时),或者滑动腔的相对运动受到导柱的约束(当第一限位部1211为滑动腔时)。由于存在导柱与滑动腔的配合结构,第一运动部121的运动就能受到本体11的导向及限位,避免了第一运动部121晃动时失稳导致第一运动部121偏离设定轨迹。本实施例中,导柱是在滑动腔中进行相对运动的,因此滑动腔的内腔面形状及尺寸将影响导柱的运动轨迹。优选的,滑动腔的内腔面尺寸设计成使得导柱贴合滑动腔的内腔面进行相对运动,由此将滑动腔与导柱严密配合,有利于使第一运动部121 的运动更加稳定;滑动腔的内腔面可以是弧形,以适应第一运动端12a与第二运动端12b的弧形运动轨迹。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保证导柱的运动轨迹在滑动腔之内即可。例如,滑动腔可以较大,当第一运动部121分别处于收容于收容腔C内的位置与从收容腔C内伸出的位置(即转动行程的始末位置)时,导柱分别与滑动腔相对两端的内腔面抵持 (此时滑动腔与导柱的配合能起到限位作用);当第一运动部121处于转动行程的中间位置时,导柱与滑动腔的内腔面保持间隔。同样的,第二限位部115与第一限位部1221也可以分别是导柱与滑动腔,且导柱与滑动腔的设计原理完全一致,因而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限位机构可以是若干个,例如可以在第一运动部121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限位部1211,在本体11上设置与至少两个第一限位部123运动配合的同样数目的第二限位部114,由此对第一运动部121进行多点导向与限位,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一运动部 121的运动稳定。优选的,针对第一运动部121或本体11上的若干弧形滑动腔,各个弧形滑动腔可以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或者若干个同心圆周上(弧形滑动腔分布在圆周上指弧形滑动腔的对称中分线是圆周的一部分),以此来保证第一运动部121能够顺畅无卡顿地转动并完成设定行程。当然,这不是必需的。同样的,对第二运动部122也可以进行上述多点导向与限位设计。
参考图1-图3所示,以上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本体11可以包括壳体111和显示屏112。其中,显示屏112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为液晶面板、有机发光二级管面板等) 和贴合并防护显示面板的盖板;或者,显示屏112也可以是加强型的显示面板,其表面经过了强化处理,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滑擦、磨损、冲击、腐蚀等,因此无需额外设置盖板。显示屏112安装在壳体111上,显示屏112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S1,显示面S1从壳体111中露出。对于包括显示面板和盖板的显示屏112,该显示面S1指盖板的外表面;对于为加强型显示面板的显示屏112,该显示面S1指加强型显示面板的外表面。壳体111具有收容腔C,运动座12装在壳体111的收容腔C内,壳体111为显示屏112与运动座12提供结构承载与防护。运动座12与壳体111转动连接(当运动座12为一体式结构时,运动座12与壳体111转动相连;当运动座12包括可独立运动的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时,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均与本体11转动连接),运动座12的转动平面可以平行于显示面S1,或者与显示S1形成夹角(应理解,该夹角的数值使运动座12在转动时始终不超出显示屏112与壳体111之间的空间)。当运动座12收容在收容腔C内时,运动座12也遮挡于显示面S1之后;当运动座12转动伸出收容腔C时,运动座12也从显示面S1之后露出。当然,本申请中本体11的结构与组成并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的,壳体111可以包括背板1111及边框1112。背板1111可与边框1112一体成型(即壳体111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别制造再组装在一起。显示屏112与背板1111间隔相对,边框1112围设在背板1111与显示屏112的周缘,显示面S1从边框1112中露出。背板1111、边框1112及显示屏112可以围成收容腔C。边框1112上可以设有第一开口B1(指边框1112的局部表面上形成的开口),该第一开口B1可在垂直于显示面 S1的方向上贯穿边框1112的至少一侧,也可以完全设在边框1112的边线之内。第一开口B1 连通外界与收容腔C。运动座12收容在收容腔C内,并夹设于背板1111与显示屏112之间。运动座12在转动时可从第一开口B1伸出到边框1112外(即伸出收容腔C)或收回到边框 1112内(即返回到收容腔C内)。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案,通过使运动座12经边框1112 上的第一开口B1伸出和收回,不仅以具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运动座12的双向转动,而且使电子设备10的整体结构显得较为紧凑;由于运动座12可整体隐藏在壳体111内部,不仅使运动座12得到防护,也提升了电子设备10的外观美观度。
结合图1-图3及图10所示,进一步的,背板1111上可以设有与第一开口B1连通的第二开口B2。运动座12在收容腔C内时可从第一开口B1与第二开口B2中露出,运动座12露出第二开口B2的表面与背板1111的表面共同拼成电子设备10的背面S2。应理解,此处结合图1-图3及图10描述背板1111上的第二开口B2,是以运动座12为一体式结构为例进行描述。实际上,当运动座12包括可独立运动的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时,背板 1111上同样可以开设第二开口B2,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均可从第一开口B1及第二开口B2中露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边框1112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若干段框体。上述的第一开口 B1可以设在同一段框体上、相邻接的至少两段框体上,或者相对的两段框体上。框体的具体数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以边框1112包括4段框体、4段框体围成具有圆滑边角的矩形为例:结合图2、图3及图10所示,运动座12可对应一段框体1112a设置,框体1112a上开设第一开口B1,运动座12双向转动时可从该框体1112a内伸出;或者结合图2、图3及图11 所示,运动座12对应设在相邻的框体1112a与1112b的交界处(即设在壳体111边角处),相邻的框体1112a与框体1112b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B1,运动座12双向转动时可分别从框体1112a与1112b内伸出;或者结合图2、图3及图12所示,运动座12的尺寸较宽,相对的框体1112b与框体1112c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B1,运动座12双向转动时可分别从框体1112a 与1112b内伸出;或者结合图2、图3及图13所示,运动座12的尺寸较宽,其横跨并对接相对的框体1112b及框体1112c,可认为框体1112b与框体1112c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B1,原本位于框体1112b与框体1112c之间的框体上也开设有第一开口B1(将该框体完全去除形成该第一开口B1),运动座12双向转动时可从电子设备10的背面S2露出。应理解,图10、图11、图13是以壳体111上同时开设有第一开口B1与第二开口B2,运动座12同时从第一开口B1与第二开口B2中露出为例;图12是壳体111上仅开设有第一开口B1,运动座12 夹设在显示屏112与背板1111之间并可从第一开口B1中露出为例。实际上,对于上述运动座12相对边框1112的各种位置,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开口B1与第二开口B2,而不限于为图中所示的方案。运动座12相对壳体111的各种位置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的产品设计需求,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运动座12可以由用户手动驱动(例如设置驱动按键,按压该驱动按键时驱动运动座12转动),也可以自动控制(例如通过内部电路使运动座12自动转动)。优选的,电子设备10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驱动运动座12转动。具体的,本体11可以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向运动座12提供驱动力以驱动其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驱动装置可以包括两个驱动力输出端,分别与运动座12上的两个部位(两个部位指第一运动端12a 与第二运动端12b,或者第一运动部121与第二运动部122)相连(即两个驱动位置);驱动装置也可以通过一个驱动力输出端连接运动座12上的某个部位(即一个驱动位置)。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驱动装置114可以包括驱动源1141及驱动件1142。其中驱动源1141(包括但不限于电机)用于驱动驱动件1142(包括但不限于丝杠上的滑块,或者连杆)往复移动,驱动件1142与运动座12相连,以带动运动座12双向转动。例如,驱动件1142向上移动时,可推动第一运动端12a顺时针转动从显示面S1后伸出;驱动件1142向下移动时,可驱使第二运动端12b逆时针转动显示面S1后伸出(同时使第一运动端12a继续向显示面S1内部进行)。此种机械式驱动机构设计简单,动力传递可靠,能保证运动座12的运动稳定。
或者,如图16所示,优选的,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电磁装置1151与第二电磁装置1152,第一电磁装置1151设于本体11上,第二电磁装置1152设置设于运动座12上,第一电磁装置1151用于向第二电磁装1152施加吸力或斥力,以驱动运动座12转动。第一电磁装置1151 与第二电磁装1152均包括但不限于为电磁铁。图16中以运动座12为一体式构造、第一运动端12a及第二运动端12b绕共同的转动中心O为例,第二电磁装置1152可于转动中心O的一侧,第一电磁装置1151与二电磁装置1152的位置对应。当第一电磁装置1151向第二电磁装1152施加吸力时,第二运动端12b可逆时针转动;当第一电磁装置1151向第二电磁装1152施加斥力时,第一运动端12a可顺时针转动。此种电磁式驱动机构设计容易,控制也简单。
或者,如图17所示,对于运动座12为一体式构造、第一运动端12a及第二运动端12b分别绕本体11上的第二部位11b与第一部位11a转动的情况,运动座12上可设置两个第二电磁装置1152,本体11上设置两个第一电磁装置1151,两个第二电磁装置1152与两个第一电磁装置1151一一对应。参照图17中的视角,当左边的第一电磁装置1151对左边的第二电磁装置1152施加斥力,而右边的第一电磁装置1151对右边的第二电磁装置1152施加吸力时,第一运动端12a可绕二部位11b顺时针转动;反之,左边的第一电磁装置1151对左边的第二电磁装置1152施加吸力,而右边的第一电磁装置1151对右边的第二电磁装置1152施加斥力时,第二运动端12b可绕第一部位11a逆时针转动。
另外应理解,为了描述简单,图14-图17中示出的实施例均以运动座12为一体式构造为例。实际上,对于运动座12包括运动相独立的第一运动部121及第二运动部122的方案,同样可以采用上述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运动部121及第二运动部122转动,且驱动装置的驱动原理相同,因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运动座12上可以设有第一功能器件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第一功能器件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不限于第一功能器件131设在第一运动端12a、第二功能器件132设在第二运动端12b。其中,第一功能器件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均为具有一定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可接收用户或环境反馈、采集用户或环境数据、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模组,包括但不限于为摄像头、闪光灯、光感器件、受话器、送话器、生物特征识别器件等。第一功能器件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均收容在收容腔C内,并可跟随运动座12运动。具体的,当第一运动端12a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功能器件131可跟随第一运动端12a伸出收容腔C;当第二运动端12b逆时针转动时,第二功能器件132可跟随第二运动端12b伸出收容腔C。优选的,第一功能器件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可在隐藏在收容腔C内时待机,而在从收容腔伸出时工作。或者,第一功能器件 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何时进入工作模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应理解,为了描述简单,图2和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均以运动座12为一体式构造为例。实际上,对于运动座12 包括运动相独立的第一运动部121及第二运动部122的方案,第一功能器件131可设在第一运动部121上并跟随第一运动部121转动,第二功能器件132可设在第二运动部122上并跟随第二运动部122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在运动座12沿某一方向转动伸出收容腔C时,控制相应的功能器件同步伸出并进行工作,以实现相应的功能。由此,基于电子设备10的双向转动结构,布置第一功能器件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并对其进行工作控制,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第一功能器件131可以是摄像头,当用户需要拍摄时,运动座12可顺时针转动以使第一功能器件131伸出;第二功能器件132可以是生物特征识别器件(例如虹膜模组),当用户需要验证身份时,运动座12可逆时针转动以使第二功能器件132伸出。
如图18所示,优选的,第一运动部121上的第一功能器件131包括摄像头和补光灯,第二运动部122上的第二功能器件132包括投射器和深度器件。其中,摄像头可用于对拍摄对象进行彩色图像拍摄,补光灯用于进行补光。投射器用于发射经过调制的激光至拍摄对象(例如人脸)。深度器件接收由拍摄对象反射回来的激光,并通过计算获取拍摄对象的空间信息即深度图像信息。深度器件和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信息会发送给图像处理芯片(该图像处理芯片可以包含在电子设备10的处理器中,或者是单独的处理芯片),图像处理芯片将深度图像信息和彩色图像信息处理后得到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可以为具备深度信息的彩色图片(即三维图像)。投射器与深度器件的功能相对应。优选的,投射器可以是红外激光发射器,深度器件为红外摄像头。或者,深度器件还可以是其他适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的器件,比如紫外摄像头,投射器为紫外激光发射器。
当用户仅需要进行常规拍摄时(例如自拍),摄像头和补光灯跟随第一运动部121转动伸出,以采集彩色二维图像。若用户还需要进行三维结构光拍摄时(例如通过结构光技术进行人脸识别),投射器和深度器件可跟随第二运动部122转动伸出,以同时获取拍摄对象的深度图像信息,进而得到拍摄对象的三维图像。由此,可以根据具体场景灵活地控制第一运动部 121与第二运动部122的转动,从而实现两种拍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11具有基准线,该基准线可以是本体11中(可以是本体11的表面或内部)的任意一条线(优选的为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基准线作为摄像头的定位基准。例如,如图20所示,该基准线可以是本体11中的显示屏112的一条边界直线112a。摄像头133具有定位线,该定位线可以是摄像头133中(可以是摄像头113的表面或内部)的任意一条线(优选的为直线,也可以是曲线)。例如,如图19所示,该定位线可以是摄像头113 的矩形底座上的一条轮廓直线113a。
如图19所示,优选的,在摄像头133隐藏于显示面S1之后(即隐藏于收容腔C内)时,定位线113a与基准线112a形成第一夹角α;在摄像头133从显示面S1之后露出(即伸出收容腔C)时,第一夹角α调整为预设夹角。在第一夹角α调整为该预设夹角的位置时,拍摄对象在画面中是“正向放置”的(如图20所示的一种吉祥物,用户正向持握电子设备10时,该吉祥物相对画面边界是正立放置而非歪斜或颠倒),此种方向符合用户的一般观看习惯。因此,该预设夹角以满足拍摄对象在显示屏112中的“正向”显示为准进行设计。该预设夹角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为90度。在运动座12转过一定转动角度时,该第一夹角α逐渐变为预设夹角,因此该第一夹角α可以根据该转动角度及该预设夹角确定。与现有的电子设备10相比,本实施例中预先将摄像头133“倾斜布置”,使摄像头133在随运动座 12转动一定角度后调整为正常拍摄姿态,从而能拍摄出符合用户观看习惯的图像。相反的,如图21所示,未对摄像头133进行预“倾斜布置”,则拍摄对象在画面中是“倾斜放置”的,影响观看体验。
如图2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本体11可以包括电路板115和柔性电连接件,电路板115与柔性电连接件均收容在本体11内部。其中,电路板115可用于对显示屏112、第一功能器件131、第二功能器件132进行驱动以使其工作。以下仅以第二功能器件132为例。第二功能器件132通过柔性电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为柔性电路板)与电路板115电连接。柔性电连接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1161、形变部1162及第二固定部1163。第一固定部1161与电路板115电连接,第二固定部1163与功能器件电连接并可跟随第二功能器件132运动。形变部1162用于在第二固定部1163移动时发生形变,以适应第二功能器件132 的位置变化,避免柔性电连接件断裂。形变部1162的形变为可恢复的形状变化,例如为伸展与弯折,或者类似弹簧或皮筋那样的弹性形变。当然,只要第一功能器件131与第二功能器件13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上述的柔性电连接件与电路板115电连接即可。
以上实施例主要记载了本申请的电子设备10的机械结构。以下将从电控制的角度继续对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进行描述。下列实施例中出现的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或结构,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及相应附图。
如图23所示,本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显示屏220、处理器210、驱动装置 230及功能模组240。
其中,显示屏220(可以同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12)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处理器210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控制电路等,处理器210用于控制显示屏 220进行工作。处理器210还可以控制驱动装置230(可以同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230) 输出驱动力,以驱动功能模组240转动。该功能模组240为具有一定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可接收用户或环境反馈、采集用户或环境数据、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模组。该功能模组240 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闪光灯、光感器件、受话器、送话器、生物特征识别器件等器件,还可以包括承载这些器件的支架,该支架的具体构造可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运动座12相同。在驱动装置230的驱动下,该支架可带动这些器件运动。
功能模组240可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且在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时均可从被显示屏220的显示面遮挡的位置,转动到露出于该显示面的位置。其中,该顺时针方向与该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从该显示面看过去的两个方向。当功能模组240隐藏于该显示面之后时,处理器210控制功能模组240处于待机状态(可以是断电或者通电但未触发工作);当功能模组240沿任一方向转动以从该显示面之后露出时,处理器210控制功能模组240进入工作状态。由此,处理器210可通过驱动装置230驱动功能模组240转动,并根据功能模组 240的不同位置智能控制功能模组240的工作模式,实现功能模组240的电控制。
如图24所示,本第七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一检测装置250,第一检测装置250用于检测功能模组240的位置,该位置指功能模组240在其转动轨迹上的不同位置,例如隐藏在该显示面之后、从该显示面之后露出等。处理器210用于根据第一检测装置250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装置230输出相应的驱动力,以控制功能模组240的转速。由此,处理器210能实时智能地在功能模组240处于不同位置时调整其转速。
本第七实施例中,优选的,功能模组240在由被该显示面遮挡的位置转动到从该显示面之后露出的位置(即由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或者由从该显示面之后露出的位置转动到被该显示面遮挡的位置的过程中(即由终止位置到起始位置),依次做加速、匀速和减速运动。功能模组240开始转动时可以为加速阶段,运动到位并将要结束转动时可进入减速阶段,在中间的行程可以为匀速阶段。此种设计有利于功能模组240快速稳定地伸出,既节省运动时间,又不至于因为速度过大而造成异常或损坏(例如撞坏功能模组240)。
如图25所示,本第七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二检测装置260,第二检测装置260用于检测电子设备20的加速度。处理器210用于在根据第二检测装置260 的检测结果确定加速度大于设计值,且根据第一检测装置250的检测结果确定功能模组240 从显示面之后露出时,控制驱动装置230驱动功能模组240收回到被显示面遮挡的位置。此种设计是考虑到在以下场景中对功能模组240进行防护:当电子设备20处于跌落状态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此时处理器210控制功能模组240收回,以避免功能模组240摔坏。或者,当电子设备20承受强冲击力时(例如用户持握电子设备20并用力甩动),处理器210 也能控制功能模组240收回,以避免功能模组240在外力作用下脱落或损坏。
如图26所示,本第七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第三检测装置270,第三检测装置270用于检测功能模组240的行程范围内是否存在异物(例如手指或其他阻碍物)。行程范围以功能模组240的运动轨迹为距离基准,到该运动轨迹的距离小于设定值的位置都认为是在行程范围内。处理器210在根据第三检测装置270的检测结果确定存在异物时,控制驱动装置230驱动功能模组240保持当前位置(即停转),以避免继续行进导致功能模组 240被撞坏,或者发生异常状况(如夹手)。
以上实施例从电控驱动的角度描述了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以下将从应用场景的角度继续对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进行描述。下列实施例中出现的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或结构,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及相应附图。
如图27所示,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可以包括壳体310、功能模组330和处理器320,功能模组330和处理器320均设在壳体310内。
其中,壳体310(可以同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111)具有收容腔。功能模组330(可以同上述七实施例中的功能模组240)设于收容腔内并与壳体310转动连接。功能模组330的转动受控于处理器320。处理器320(可以同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210)用于接收应用请求,并根据应用请求控制功能模组330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由收容腔内伸出到收容腔外。其中,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为从功能模组330的转动平面的同侧看过去的两个方向,即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基于同一个观察方向,而非相反的观察方向(当在相反的方向观察时,原来的顺时针方向变成了逆时针方向。本实施例并不包含这种情况)。处理器320还能控制功能模组330执行应用操作以响应应用请求。该应用请求可以是用户触发电子设备30 中的应用程序时,由该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要求调用功能模组330以实现相应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诸如人机界面(如触控屏)、实体按键、语音指令等方式触发应用程序。该应用操作为与功能模组330的功能所对应的操作,如摄像头进行拍摄、受话器进行电声转换、虹膜模组采集虹膜信息等。功能模组330执行应用操作的动作可以发生在其转动行程中的任一节点。例如可在功能模组330刚开始转动时就执行应用操作,或者待功能模组 330转动到位后再执行应用操作。由此,本第八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能够实时地根据用户指令触发相应的应用程序,并控制功能模组330伸出收容腔以执行相应的应用操作,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第八实施例中,优选的,处理器320可以在功能模组330完成应用操作时,控制功能模组330收回到被收容腔内,以对功能模组330进行防护。
本第八实施例中,优选的,应用请求可以包括拍摄请求,即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以获取图像。相应的,如图28所示,功能模组330可以包括成像组件331,该成像组件331用于执行采集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应用操作。成像组件331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还可以包括进行补光的闪光灯或补光灯。成像组件331可通过诸如彩色二维成像、红外二维成像、热成像等方式获取图像。
本第八实施例中,优选的,成像组件331可以包括投射器、深度器件以及摄像头,即该成像组件331可通过三维结构光技术获取拍摄对象的三维图像。其中,投射器用于发射经过调制的激光至拍摄对象(例如人脸)。深度器件接收由拍摄对象反射回来的激光,并通过计算获取拍摄对象的空间信息即深度图像信息。投射器与深度器件的功能相对应。投射器可以是红外激光发射器,深度器件为红外摄像头;或者,深度器件还可以是其他适用于捕捉深度图像信息的器件,比如紫外摄像头,投射器则为紫外激光发射器。摄像头用于对拍摄对象进行彩色图像拍摄。处理器320具体用于根据拍摄请求控制投射器向拍摄对象发生光线点阵、控制度器件接收由拍摄对象反射回来的光线,以及控制摄像头采集拍摄对象的二维图像,以获取拍摄对象的三维结构光图像。
本第八实施例中,优选的,处理器320可以根据第一应用请求,控制成像组件33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收容腔,并控制成像组件331采集拍摄对象的三维结构光图像。即处理器320同时调用成像组件331中的投射器、深度器件以及摄像头,以获取拍摄对象的三维结构光图像。该第一应用请求包括但不限于是身份验证请求(如解锁时或网络支付时验证用户身份),或要求呈现更多信息的图像拍摄(如3D美颜自拍)请求。处理器320还可以根据第二应用请求,控制成像组件3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到以伸出收容腔,并控制成像组件331中的摄像头采集拍摄对象的二维图像。当用户只需要常规二维拍摄时,处理器320只调用成像组件331中的摄像头,以获取拍摄对象的二维图像。本优选实施方式的方案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智能控制成像组件331的转向,以获取相应的拍摄模式,从而实现不同的拍摄需求。由于无需使成像组件331中的投射器、深度器件以及摄像头总是同时伸出,因此能节省功耗,并提升了用户体验的新奇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本体和运动座;所述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运动座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运动座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均可伸出所述收容腔;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为从所述运动座的转动平面的同侧看过去的两个方向;
其中,所述运动座具有一体连接的第一运动端与第二运动端,所述第一运动端可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运动端可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运动座的第一运动端配合的第一部位,以及与所述第二运动端配合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均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当所述第一运动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二运动端的边缘外观面与所述本体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当所述第二运动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一运动端的边缘外观面与所述本体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
或者,所述运动座包括第一运动部及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一运动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均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运动相独立;所述第一运动部可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运动部可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
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运动部的端部配合的第一部位,所述第一部位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所述第一运动部可绕所述第一部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当所述第一运动部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一运动部的边缘与所述本体的外观无段差;
所述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端部配合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二部位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所述第二运动部可绕所述第二部位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当所述第二运动部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二运动部的边缘与所述本体的外观无段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动部具有第一转动中心,所述第二运动部具有第二转动中心;所述第一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一运动部靠近所述第二运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运动部靠近所述第一运动部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一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一运动部远离所述第二运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中心位于所述第二运动部远离所述第一运动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座通过转轴与所述本体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座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运动配合,以使所述运动座沿设定轨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导柱,另一个为滑动腔,所述导柱插入所述滑动腔并可在所述转动平面上相对所述滑动腔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动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运动部的端部配合的部位,所述第一运动部可绕所述部位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动部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运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运动部沿设定轨迹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导柱,另一个为滑动腔,所述导柱插入所述滑动腔并可在所述转动平面上相对所述滑动腔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具有所述收容腔,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运动座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及边框,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背板间隔相对,所述边框围设在所述背板与所述显示屏的周缘,所述背板、所述边框及所述显示屏围成所述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在所述边框上形成开口;所述运动座转动时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收容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运动座沿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磁装置与第二电磁装置,所述第一电磁装置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电磁装置设于所述运动座上,所述第一电磁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电磁装置施加吸力或斥力,以驱动所述运动座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座上设有第一功能器件与第二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功能器件与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均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运动座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功能器件跟随所述运动座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运动座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跟随所述运动座伸出所述收容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座包括可独立运动的第一运动部及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设在所述第一运动部上,所述第一运动部可带动所述第一功能器件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功能器件包括摄像头和补光灯;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设在所述第二运动部上,所述第二运动部可带动所述第二功能器件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包括投射器和深度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具有基准线,所述摄像头具有定位线;在所述摄像头隐藏于所述收容腔内时,所述定位线与所述基准线形成第一夹角,在所述摄像头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一夹角调整为预设夹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电路板和柔性电连接件;所述第二功能器件通过所述柔性电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连接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形变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功能器件电连接并可跟随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运动;所述形变部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移动时发生形变以适应第二功能器件的位置变化。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本体、运动座、处理器、驱动装置及功能模组;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运动座设于所述收容腔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运动座,所述显示屏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驱动力,以驱动所述功能模组转动;所述功能模组沿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均可从被所述显示面遮挡的位置转动到露出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为从所述显示面看过去的两个方向;
其中,所述运动座具有一体连接的第一运动端与第二运动端,所述第一运动端可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运动端可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运动座的第一运动端配合的第一部位,以及与所述第二运动端配合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均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当所述第一运动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二运动端的边缘外观面与所述本体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当所述第二运动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一运动端的边缘外观面与所述本体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
或者,所述运动座包括第一运动部及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一运动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均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运动相独立;所述第一运动部可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运动部可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
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运动部的端部配合的第一部位,所述第一部位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所述第一运动部可绕所述第一部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当所述第一运动部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一运动部的边缘与所述本体的外观无段差;
所述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端部配合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二部位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所述第二运动部可绕所述第二部位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当所述第二运动部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二运动部的边缘与所述本体的外观无段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功能模组的位置;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相应的驱动力,以控制所述功能模组的转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模组在由被所述显示面遮挡的位置转动到露出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的过程中,依次做加速、匀速和减速运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电子设备,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加速度;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加速度大于设计值,且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功能模组露出于所述显示面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运动座返回到被所述显示面遮挡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功能模组的行程范围内是否存在异物;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确定存在异物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功能模组保持当前位置。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本体、运动座、功能模组和处理器;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运动座设于所述收容腔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功能模组设置于所述运动座,所述显示屏具有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应用请求,控制所述功能模组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并在所述功能模组伸出所述收容腔后控制所述功能模组执行应用操作以响应所述应用请求;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与所述逆时针方向为从所述显示面看过去的两个方向;
其中,所述运动座具有一体连接的第一运动端与第二运动端,所述第一运动端可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运动端可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运动座的第一运动端配合的第一部位,以及与所述第二运动端配合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均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当所述第一运动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二运动端的边缘外观面与所述本体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当所述第二运动端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一运动端的边缘外观面与所述本体的外观面平齐无段差;
或者,所述运动座包括第一运动部及第二运动部,所述第一运动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均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运动部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运动相独立;所述第一运动部可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运动部可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
所述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运动部的端部配合的第一部位,所述第一部位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所述第一运动部可绕所述第一部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当所述第一运动部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一运动部的边缘与所述本体的外观无段差;
所述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运动部的端部配合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二部位为本体上由至少一个表面构成的结构,所述第二运动部可绕所述第二部位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当所述第二运动部转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二运动部的边缘与所述本体的外观无段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设备,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请求包括拍摄请求,所述功能模组包括成像组件,所述应用操作包括采集拍摄对象的图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特征在于,
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投射器、深度器件以及摄像头;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拍摄请求控制所述投射器向拍摄对象发射光线点阵、控制所述深度器件接收由所述拍摄对象反射的光线,以及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拍摄对象的二维图像,以获取所述拍摄对象的三维结构光图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子设备,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应用请求,控制所述成像组件中沿所述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并控制所述成像组件采集所述拍摄对象的三维结构光图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第二应用请求,控制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伸出所述收容腔,并控制所述成像组件拍摄所述拍摄对象的二维图像。
27.根据权利要求23-2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功能模组完成所述应用操作时,控制所述功能模组返回到所述收容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14804.8A CN111294433B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14804.8A CN111294433B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4433A CN111294433A (zh) | 2020-06-16 |
CN111294433B true CN111294433B (zh) | 2023-10-31 |
Family
ID=71028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14804.8A Active CN111294433B (zh) | 2018-12-10 | 2018-12-10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944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73395B2 (ja) * | 2019-12-27 | 2023-11-02 | ニデック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遮蔽装置、電子機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56323A (zh) * | 2006-04-10 | 2007-10-17 |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CN106817450A (zh) * | 2017-01-24 | 2017-06-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07460257U (zh) * | 2017-11-27 | 2018-06-05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207491006U (zh) * | 2017-11-24 | 2018-06-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209105223U (zh) * | 2018-10-09 | 2019-07-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
2018
- 2018-12-10 CN CN201811514804.8A patent/CN1112944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56323A (zh) * | 2006-04-10 | 2007-10-17 |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CN106817450A (zh) * | 2017-01-24 | 2017-06-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07491006U (zh) * | 2017-11-24 | 2018-06-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207460257U (zh) * | 2017-11-27 | 2018-06-05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209105223U (zh) * | 2018-10-09 | 2019-07-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94433A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98844B (zh) | 显示组件、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
US10218942B2 (en) | Positionable camera | |
US9686468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 |
CN104519265B (zh) | 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 |
CN111641743A (zh) | 电子设备 | |
CN106657455B (zh) | 一种带可旋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 |
CN107231512B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
US20170280033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5393527A (zh) | 可穿戴相机 | |
CN112583961A (zh) | 折叠式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控制方法 | |
CN108833746B (zh) |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KR102510389B1 (ko) | 소형 카메라 짐벌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 |
CN107770311A (zh) | 电子设备 | |
TW201334508A (zh) | 雙鏡頭裝置及可擷取立體影像的電子設備 | |
CN111294433B (zh) | 电子设备 | |
WO2014156661A1 (ja) |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 |
CN111416973A (zh) | 三维感测装置 | |
KR101908102B1 (ko) | 입체영상 촬영 기능을 구비한 안경 | |
CN107018299B (zh) |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 |
CN106713898B (zh) | 三镜头全景3d相机 | |
TW201308972A (zh) | 具有三維拍照功能之行動電話 | |
CN207427221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2751996B (zh) | 终端设备及拍摄方法 | |
CN113132587A (zh) |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 |
CN111757085A (zh) | 深度成像组件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