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6793U -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6793U
CN207456793U CN201720833127.0U CN201720833127U CN207456793U CN 207456793 U CN207456793 U CN 207456793U CN 201720833127 U CN201720833127 U CN 201720833127U CN 207456793 U CN207456793 U CN 207456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inner shaft
bearing
expansion sleeve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331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栋
费栋
刘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irui Automobile Test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irui Automobile Test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irui Automobile Test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irui Automobile Tes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331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6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6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6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具体涉及机械部件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内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外的转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底部的底部轴承座、套设在所述内轴上的底部轴承、套设在所述内轴上的顶部轴承、固定在所述顶部轴承上方的轴承端盖、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第一胀紧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胀紧套外的第一加载臂、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第二胀紧套和套设在所述第二胀紧套外的第二加载臂,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底部轴承和所述顶部轴承绕所述内轴转动,所述第一胀紧套位于所述第二胀紧套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满足拉杆垂直方向角度要求,还原车辆行进方向拉杆摆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部件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背景技术
在各种汽车零部件的台架测试领域,还原零部件在实车中的状态进行测试是发展的趋势,也更能反映其疲劳寿命和性能。在转向器试验领域,不仅要求转向器依照实车的硬点坐标和姿态安装,而且对拉杆的角度和测试过程中车辆行进方向摆动的还原也提出了要求,目前大多是去掉拉杆外球头,将拉杆端与作动器直接连接的方式搭建测试台架。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减少了总成测试考核的部件,也不能满足拉杆垂直方向角度要求和还原车辆行进方向拉杆的摆动。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满足拉杆垂直方向角度要求,还原车辆行进方向拉杆摆动的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拉杆垂直方向角度及还原车辆行进方向拉杆摆动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内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外的转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底部的底部轴承座、套设在所述内轴上的底部轴承、套设在所述内轴上的顶部轴承、固定在所述顶部轴承上方的轴承端盖、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第一胀紧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胀紧套外的第一加载臂、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第二胀紧套和套设在所述第二胀紧套外的第二加载臂,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底部轴承和所述顶部轴承绕所述内轴转动,所述第一胀紧套位于所述第二胀紧套的下方。
所述底板用来固定所述内轴,所述底部轴承放置在所述底部轴承座上,所述转轴通过双轴承支撑的方式与所述内轴装配,所述转轴绕所述内轴转动,释放了台架试验过程中转向拉杆摆动的自由度,在台架测试中,所述第一加载臂和所述第二加载臂可按照需要的拉杆角度和作动器高度进行调节后夹紧,所述轴承端盖和所述底部轴承座分别用于限制所述顶部轴承和所述底部轴承的轴向窜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载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套和第一楔形臂,所述第一楔形臂上设有第一腰形通孔,所述第二加载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套和第二楔形臂,所述第二楔形臂上设有第二腰形通孔。所述第一腰形通孔和所述第二腰形通孔确保拉杆外球头连接点可按照实车转向节臂距离安装,实现试验过程中模拟车辆行驶方向的拉杆摆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腰形通孔和所述第二腰形通孔的开孔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部轴承座和所述内轴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底板用于固定所述内轴,所述底板和所述内轴通过所述定位块装配后焊接确保所述内轴的垂直度。
优选的,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径大于所述转轴的外径。所述轴承端盖可以控制所述顶部轴承从所述转轴中窜动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加载臂和第二加载臂可按照需要的拉杆角度和作动器高度进行调节后夹紧。
2、第一腰形通孔和第二腰形通孔确保拉杆外球头连接点可按照实车转向节臂距离安装,实现试验过程中模拟车辆行驶方向的拉杆摆动。
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便捷,强度可靠。
4、适用转向器型号范围大,转向节臂跨距覆盖110-290mm范围,垂直方向角度调节范围广,可适用于多型号转向器的多工况测试。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中标记为:1、内轴;2、底板;21、沉孔;3、底部轴承座;4、底部轴承;5、第一胀紧套;6、第一加载臂;61、第一环套;62、第一楔形臂;63、第一腰形通孔;7、转轴;8、第二胀紧套;9、第二加载臂;91、第二环套;92、第二楔形臂;93、第二腰形通孔;10、顶部轴承;11、轴承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包括底板2、固定在底板2上的内轴1、套设在内轴1外的转轴7、套设在内轴1底部的底部轴承座3、套设在内轴1 上的底部轴承4、套设在内轴1上的顶部轴承10、固定在顶部轴承10上方的轴承端盖11、套设在转轴7外的第一胀紧套5、套设在第一胀紧套5外的第一加载臂6、套设在转轴7外的第二胀紧套8和套设在第二胀紧套8外的第二加载臂9,底板2用来固定内轴1,底部轴承4放置在底部轴承座3上,转轴7通过底部轴承4和顶部轴承10绕内轴 1转动,转轴7通过双轴承支撑的方式与内轴1装配,转轴7绕内轴1转动,释放了台架试验过程中转向拉杆摆动的自由度,第一胀紧套5位于第二胀紧套8的下方,在台架测试中,第一加载臂6和第二加载臂9可按照需要的拉杆角度和作动器高度进行调节后夹紧,轴承端盖11的外径大于转轴4的外径,轴承端盖11和底部轴承座3分别用于限制顶部轴承10和底部轴承4的轴向窜动。
具体的,第一加载臂6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套61和第一楔形臂62,第一楔形臂62上设有第一腰形通孔63,第二加载臂9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套91和第二楔形臂92,第二楔形臂92上设有第二腰形通孔93,第一腰形通孔63和第二腰形通孔93的开孔方向均为水平方向。第一腰形通孔63和第二腰形通孔93确保拉杆外球头连接点可按照实车转向节臂距离安装,实现试验过程中模拟车辆行驶方向的拉杆摆动。
具体的,底板2上设有定位孔21,底部轴承座3和内轴1设置在定位孔2内,底板 2用于固定内轴1,底板2和内轴1通过定位块21装配后焊接确保内轴1的垂直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转向拉杆外球头通过配做的过渡连接夹具安装在第一加载臂 6的第一腰形通孔63内,通过调节在第一腰形通孔63内的位置实现模拟转向节臂的功能,直线加载作动器通过球绞与第二加载臂9连接,作动器载荷加载方向始终垂直于第二加载臂9,同时,可在第二加载臂9与样件拉杆外球头之间布置力传感器,用来监控拉杆力值,第一加载臂6与第二加载臂9可分别通过松开第一胀紧套5和第二胀紧套8 调节在转轴7上的高度位置,来适应转向拉杆的垂直角度和作动器的安装高度,最终将底板2压在固定试验台架基础上,即可完成夹具的布置和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内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外的转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底部的底部轴承座、套设在所述内轴上的底部轴承、套设在所述内轴上的顶部轴承、固定在所述顶部轴承上方的轴承端盖、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第一胀紧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胀紧套外的第一加载臂、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第二胀紧套和套设在所述第二胀紧套外的第二加载臂,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底部轴承和所述顶部轴承绕所述内轴转动,所述第一胀紧套位于所述第二胀紧套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套和第一楔形臂,所述第一楔形臂上设有第一腰形通孔,所述第二加载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套和第二楔形臂,所述第二楔形臂上设有第二腰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形通孔和所述第二腰形通孔的开孔方向均为水平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部轴承座和所述内轴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径大于所述转轴的外径。
CN201720833127.0U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Active CN207456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3127.0U CN207456793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3127.0U CN207456793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6793U true CN207456793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4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33127.0U Active CN207456793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6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28229U (zh) 汽车摆臂的减震衬套
CN107856057A (zh) 一种连杆机构及机器人
CN112922996A (zh) 三向同量级刚度及位移补偿的阻尼减振器及工作方法
CN207456793U (zh) 一种新型转向器拉杆端加载夹具
CN208374527U (zh) 一种端盖焊接设备的转台组件
CN208069334U (zh) 稳定杆拉杆总成
CN207536002U (zh) 驾驶室后悬装置及载重汽车
CN205439826U (zh) 一种加强型桥壳
CN210484927U (zh) 一种双球补偿接头
CN206884629U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210191585U (zh) 一种汽车转向控制臂的安装支架
CN206691196U (zh) 一种汽车助力转向节
CN207902063U (zh) 下控制臂及汽车
CN106639711B (zh) 一种防变形的mpv后背门铰链总成
CN207311013U (zh) 一种轻量型摆臂
CN205970677U (zh) 一种三角臂总成
CN220391338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转向节
CN220391336U (zh) 具有防护结构的左前转向节
CN220721183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
CN213799874U (zh) 一种无轴向扭转的直拉杆总成装置
CN201211830Y (zh) 异型钮簧车桥
CN211730967U (zh) 可径向转动调节的瓦特连杆装置及扭力梁总成
CN101293469A (zh) 异型橡胶棒减震车桥
CN207997903U (zh) 一种汽车主邦汰
CN217977643U (zh) 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汽车发动机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