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5576U - 一种无碳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碳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5576U
CN207445576U CN201721567933.4U CN201721567933U CN207445576U CN 207445576 U CN207445576 U CN 207445576U CN 201721567933 U CN201721567933 U CN 201721567933U CN 207445576 U CN207445576 U CN 207445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bottom plate
free trolley
drive link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679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王宇
张强强
李博
胡裕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5679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5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5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55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碳小车,包括无碳小车本体,所述无碳小车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表面靠近轴承的一侧位处固定有动力底座,所述底板的前表面靠近动力底座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二维加速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套筒,通过旋转套筒可以对传动杆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控制前轮的摆幅达到自己需要的运动轨迹,设置了二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二维加速度传感器来监测无碳小车的运行轨迹和行驶速度,便于操作人员对每次小车运动的轨迹和行驶速度进行记录,设置了防撞轮,无碳小车在绕转训练时会穿过无数个障碍物,通过防撞轮可以使无碳小车在绕转练习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提高无碳小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无碳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碳小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碳小车。
背景技术
无碳小车是以4焦耳重力势能为唯一能量的,具有连续避障功能的三轮小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碳,小车采用的摆杆机构由传统的刚性杆改为柔性绳索,小车控制转弯更省力,躲避障碍物的周期更容易实现与控制,同时降低了整车重量,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无碳小车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套筒,不能通过旋转套筒来调节传动杆的长度,没有设置二维加速度传感器,不能通过而维加速度传感器来监测无碳小车的运行轨迹和行驶速度,没有设置防撞轮,不能使无碳小车在绕转练习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没有设置绕线把手,不便于通过绕线把手将拉绳快速缠绕在绕线轮的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碳小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套筒,不能通过旋转套筒来调节传动杆的长度,没有设置二维加速度传感器,不能通过而维加速度传感器来监测无碳小车的运行轨迹和行驶速度,没有设置防撞轮,不能使无碳小车在绕转练习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没有设置绕线把手,不便于通过绕线把手将拉绳快速缠绕在绕线轮的表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碳小车,包括无碳小车本体,所述无碳小车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表面设置有轴承,且底板的前表面靠近轴承的一侧位处固定有动力底座,所述底板的前表面靠近动力底座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二维加速度传感器,且底板的下方连接有后轮,所述底板的后侧相对应轴承的位置处安装有前轮,且底板的一端上方靠近轴承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防撞轮,所述后轮的上方连接有转杆,且后轮的下表面安装有绕线把手,所述转杆的外部固定有绕线轮,且转杆的外部靠近绕线轮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杆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底座前表面固定有圆柱桶,且动力底座的前表面靠近圆柱桶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滑轮底座,所述滑轮底座的内侧固定有滑轮,所述圆柱桶的内部设置有重力盒,所述重力盒的外侧连接有盒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板的上方,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偏心孔,且第二齿轮与传动杆通过偏心孔和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重力盒与盒盖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力盒的上方连接有拉绳,拉绳通过滑轮与绕线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维加速度传感器与外部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包括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套筒,且第一传动杆与套筒通过第一螺杆连接,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杆,且套筒与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二螺杆连接,所述套筒为空心结构,且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套筒,通过旋转套筒可以对传动杆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控制前轮的摆幅达到自己需要的运动轨迹。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二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二维加速度传感器来监测无碳小车的运行轨迹和行驶速度,便于操作人员对每次小车运动的轨迹和行驶速度进行记录。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防撞轮,无碳小车在绕转训练时会穿过无数个障碍物,通过防撞轮可以使无碳小车在绕转练习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提高无碳小车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绕线把手,通过绕线把手可以将拉绳快速缠绕在绕线轮的表面,为小车提供动力来源,有效的提供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力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重量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无碳小车本体;2、二维加速度传感器;3、动力底座;4、底板;5、转杆;6、绕线轮;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后轮;10、绕线把手;11、第一传动杆;13、第一螺杆;14、套筒;15、第二螺杆;16、第二传动杆;17、传动杆;18、连接杆;19、前轮;20、轴承;21、防撞轮;22、圆柱桶;23、重力盒;24、滑轮底座;25、滑轮;26、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碳小车,包括无碳小车本体1,无碳小车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前表面设置有轴承20,且底板4的前表面靠近轴承20的一侧位处固定有动力底座3,底板4的前表面靠近动力底座3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二维加速度传感器2,且底板4的下方连接有后轮9,底板4的后侧相对应轴承20的位置处安装有前轮19,且底板4的一端上方靠近轴承20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防撞轮21,后轮9的上方连接有转杆5,且后轮9的下表面安装有绕线把手10,转杆5的外部固定有绕线轮6,且转杆5的外部靠近绕线轮6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8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通过连接杆18与轴承20固定连接,动力底座3前表面固定有圆柱桶22,且动力底座3的前表面靠近圆柱桶2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滑轮底座24,滑轮底座24的内侧固定有滑轮25,圆柱桶22的内部设置有重力盒23,重力盒23的外侧连接有盒盖26。
进一步的,第二齿轮8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板4的上方,且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7啮合连接,第二齿轮8上开设有偏心孔,且第二齿轮8与传动杆17通过偏心孔和连接块固定连接,为了通过第一齿轮7旋转可以带动传动杆17作前后运动,重力盒23的上方连接有拉绳,拉绳通过滑轮25与绕线轮6固定连接,重力盒23与盒盖26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为了通过重量盒23下降的力来带动绕线轮6旋转,二维加速度传感器2与外部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为了便于了解无碳小车的运动轨迹和行驶速度,传动杆17包括有第一传动杆11,第一传动杆11的一侧设置有套筒14,且第一传动杆11与套筒14通过第一螺杆13连接,套筒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杆16,且套筒14与第二传动杆16通过第二螺杆15连接,套筒14为空心结构,且套筒1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为了使传动杆17可以实现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配重块放入重力盒23内,并通过绕线把手10可以将拉绳快速缠绕在绕线轮的表面,为小车提供动力来源,有效的提供了工作效率,然后让小车进行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二维加速度传感器2来监测无碳小车的运行轨迹和行驶速度,便于操作人员对每次小车运动的轨迹和行驶速度进行记录,当需要对小车的运动轨迹进行调整时可以通过旋转套筒14可以对传动杆17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控制前轮19的摆幅达到自己需要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防撞轮21可以使无碳小车在绕转练习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提高无碳小车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无碳小车,包括无碳小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碳小车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前表面设置有轴承(20),且底板(4)的前表面靠近轴承(20)的一侧位处固定有动力底座(3),所述底板(4)的前表面靠近动力底座(3)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二维加速度传感器(2),且底板(4)的下方连接有后轮(9),所述底板(4)的后侧相对应轴承(20)的位置处安装有前轮(19),且底板(4)的一端上方靠近轴承(20)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防撞轮(21),所述后轮(9)的上方连接有转杆(5),且后轮(9)的下表面安装有绕线把手(10),所述转杆(5)的外部固定有绕线轮(6),且转杆(5)的外部靠近绕线轮(6)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齿轮(8)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17),所述传动杆(17)通过连接杆(18)与轴承(20)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底座(3)前表面固定有圆柱桶(22),且动力底座(3)的前表面靠近圆柱桶(2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滑轮底座(24),所述滑轮底座(24)的内侧固定有滑轮(25),所述圆柱桶(22)的内部设置有重力盒(23),所述重力盒(23)的外侧连接有盒盖(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8)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板(4)的上方,且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上开设有偏心孔,且第二齿轮(8)与传动杆(17)通过偏心孔和连接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盒(23)的上方连接有拉绳,拉绳通过滑轮(25)与绕线轮(6)固定连接,所述重力盒(23)与盒盖(26)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加速度传感器(2)与外部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7)包括有第一传动杆(11),所述第一传动杆(11)的一侧设置有套筒(14),且第一传动杆(11)与套筒(14)通过第一螺杆(13)连接,所述套筒(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杆(16),且套筒(14)与第二传动杆(16)通过第二螺杆(15)连接,所述套筒(14)为空心结构,且套筒(1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CN201721567933.4U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无碳小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45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7933.4U CN207445576U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无碳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7933.4U CN207445576U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无碳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5576U true CN207445576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7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6793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45576U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无碳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55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6148A (zh) * 2018-11-06 2019-01-04 贵州理工学院 能够减少传动过程中摩擦力的无碳小车
CN109432795A (zh) * 2018-11-07 2019-03-08 贵州大学 一种能够减少传动过程中摩擦力的无碳小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6148A (zh) * 2018-11-06 2019-01-04 贵州理工学院 能够减少传动过程中摩擦力的无碳小车
CN109432795A (zh) * 2018-11-07 2019-03-08 贵州大学 一种能够减少传动过程中摩擦力的无碳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45576U (zh) 一种无碳小车
CN203108200U (zh) 一种越障碍无碳小车
CN213475056U (zh) 一种线缆放缆车
CN105244811B (zh) 架空电缆行走装置
CN207169029U (zh) 秋千车结构
CN205367349U (zh) 一种塑料软管收放装置
CN205931146U (zh) 用跑步机助力的自行车
CN105013187B (zh) 一种越障无碳小车的转向及分级调距机构
CN202080410U (zh) 双力自行车
CN206183974U (zh) 一种线驱转向走“8”字形的三轮无碳小车
CN206938959U (zh) 一种趣味三轮玩具车
CN206777857U (zh) 一种电控无碳小车
CN207000700U (zh) 一种新型双无轮摩托车
CN203469462U (zh) 一种由能量转换驱动的可转向三轮无碳小车
CN205273074U (zh) 纯电动飞行汽车
CN106730889A (zh) S形行走的无碳小车
CN207029291U (zh) 一种三轮差速转向机构及车辆
CN206021760U (zh) 新型低能耗无碳小车
CN206752444U (zh) 一种蛙式打夯机
CN207173872U (zh) 一种压杆自行车
CN205340127U (zh) 基于空间连杆和摩擦轮机构的无级转向的无碳小车
CN206980088U (zh) 一种s型无碳小车
CN207040228U (zh) 一种农用割草机农药喷雾车一体化装置
CN206841653U (zh) 无链条自行车
CN107054530A (zh) 一种趣味三轮玩具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