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4729U -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 Google Patents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4729U
CN207434729U CN201721518075.4U CN201721518075U CN207434729U CN 207434729 U CN207434729 U CN 207434729U CN 201721518075 U CN201721518075 U CN 201721518075U CN 207434729 U CN207434729 U CN 207434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eeding
fibre yarn
roller
ribbon
fee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180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明
王跃
贾成举
铃木雅博
金宏健
崔凤贤
陈�峰
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we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180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4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4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4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包括提升装置、输送装置、传动装置、监控装置、动力装置、速度控制装置,以及安装以上装置的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纤维条从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抽取并提升;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本单元的提升装置或其他单元的输送装置传来的纤维条向并条机方向输送;所述传动装置与提升装置、输送装置相连接,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在输送装置中设置有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断条的发生;所述动力装置与速度控制装置相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多台梳棉机与一台并条机实现自动联接、进行连续生产成为可能。

Description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棉纺纺纱工程中,用来实现多台梳棉机与一台并条机自动联接、进行连续生产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具体的就是将梳棉机生产的、经过有序圈放并完成翻转的纤维条,再经纤维条输送装置连续抽取后,喂入到并条机中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棉及棉型化纤纺纱工程中,梳棉机生产的棉条,被连续、有序的圈放在,有底的、圆柱形(或长方形)的生条条筒中。在一个生条条筒装满纤维条后,梳棉机更换另一个条筒继续生产。多台梳棉机生产的、装满纤维条的生条条筒,被运送到生条存放区域。在并条机进行生产时,要将不同梳棉机生产的、装满纤维条的生条条筒,运送到并条机后。再由并条机进行加工。这一生产过程有以下特点:1.梳棉机生产的纤维条是分段存放在生条条筒中的。2.装满生条的条筒,要通过人工或运输设备,运送到并条机后,再进行加工。3.由梳棉机先装入生条条筒的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被后抽取、加工。这一生产过程,不仅占用厂房空间、需要配置很多生条条筒用来存放、周转。而且,增加了用工量和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并且,有操作工随意使用条筒等人为因素掺杂其中,给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在棉及棉型化纤纺纱工程中,并条机的作用是:将梳棉机或精梳机生产的纤维条并合与牵伸。由于有着较大的牵伸倍数,使经过并条机加工的纤维条,具有较高的均匀度及纤维的伸直度、平行度。是在梳棉机上安装的联合牵伸装置(即:IDF)所不能替代的。
为实现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各国纺机技术人员进行了很多探索。如: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实现了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其纤维条的抽取、提升和输送,由加长的并条机导条装置完成。但,由于现在生产的梳棉机和并条机的输出速度及梳棉机宽度,都远远高于三十多年前的设备水平。因此,其使用的技术,不能完全应用到现在设备中。
近几年,由于用工问题越来越突出。棉纺企业对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需求更加迫切。要实现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将完成翻转纤维条,输送并喂入并条机。是实现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关键步骤。但,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完成长距离、高速度的纤维条输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改变现有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生条条筒储存生条这一现状。将梳棉机生产的、并经过翻转的纤维条,通过本装置组成的系统的输送,喂入到并条机中。实现多台梳棉机与一台并条机的自动联接,进行连续生产。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包括提升装置、输送装置、传动装置、监控装置、动力装置、速度控制装置,以及安装以上装置的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纤维条从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抽取并提升;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本单元的提升装置或其他单元的输送装置传来的纤维条向并条机方向输送;所述传动装置与提升装置、输送装置相连接,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在输送装置中设置有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断条的发生;所述动力装置与速度控制装置相连接。
并条机三罗拉之后的传动系统中设置有测速元件,其转速与三罗拉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测速元件用于将测量到的三罗拉的转动速度信号传输到梳并联机组中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三罗拉的转动速度信号分别发送到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速度控制装置,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速度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转动速度信号来分别控制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动力装置的运行速度。
所述并条机提升罗拉与相邻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输送罗拉及两相邻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间输送罗拉的速度差,在1~1.03倍之间。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提升罗拉、短的圆柱形提升罗拉压辊和导向环;提升罗拉的后上方设置有提升罗拉压辊,用来增加提升罗拉对纤维条的握持;在提升罗拉和提升罗拉压辊的下方设置有导向环,用来引导纤维条,使纤维条不跑到提升罗拉压辊的控制范围外。
所述输送装置由多个外径相同的圆柱形表面有齿的输送罗拉组成。
传动装置由动力装置设置的电动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提升装置和输送装置,使提升装置的提升罗拉和输送装置的输送罗拉以表面相同的速度运行。
监控装置采用断条监控器,在一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条监控器,用来在发生断条时停止机组运行、并发出连接纤维条的提醒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梳并联机组中,所述梳并联机组包含n台梳棉机(n=3~6),以及n-1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和一台并条机,每台梳棉机配一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第一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的纤维条,由并条机的提升罗拉抽取并提升。其他各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的纤维条由对应设置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抽取并提升;多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同时以串联方式运行,每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只抽取、提升一根纤维条,并向并条机方向输送。
采用本技术方案,梳棉机输出并完成翻转的纤维条,能够经本系统提供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连续地输送到并条机。实现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技术目标。从而改变现有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生产过程中,需要生条条筒作为中间存储工具的现状。使多台梳棉机与一台并条机实现自动联接、进行连续生产成为可能。
在现有棉及棉型化纤纺纱工程中,使用多个有独立动力源的纤维条输送装置、串联排列,来实现长距离输送纤维条的技术,还没有出现过。
附图说明
图1是并条机布置在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左侧的示意图;
图2是并条机布置在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右侧的示意图;
图3是梳并联机组中纤维条输送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工作原理示意图(俯视图);
图5是向左传送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如下:
1——梳棉机;
2、2(a)、2(b)、2(c)、……、2(n)——纤维条存储及翻转装置;
3、3(a)、3(b)、……、3(n-1)——左传送纤维条输送装置;
4——并条机;
5——右传送纤维条输送装置;
31——提升罗拉;
32——提升罗拉压辊;
33——导向环;
34、34(a)、34(b)、……、34(n-1)——电动机;
35——输送罗拉;
36——断条监控器;
37——罗拉传动装置;
38——连接框;
39——支撑柱;
41——并条机三罗拉;
42——并条机传动系统;
43——测速元件;
44——控制系统
45(a)、45(b)、……、45(n-1)——速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完成的梳棉机到并条机的自动化连续生产线(暂且称为:梳并联机组)中。纤维条的抽取、提升和输送,由加长的非自调匀整并条机的导条装置完成。
在本实用新型研制的梳并联机组中,使用的是自调匀整并条机。这样,用加长的导条装置来完成纤维条的抽取、提升和输送,会影响并条机输出纤维条定量的稳定性。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作为将翻转、储存装置中的纤维条,抽取、提升并向并条机方向输送的装置,能起到稳定并条机输出定量的作用。
如图5所示,每个输送装置单元包含:提升装置、输送装置、传动装置、动力装置、监控装置及安装以上系统和装置的框架与支撑柱等部件。还包括速度控制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纤维条从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抽取并提升;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本单元的提升装置或其他单元的输送装置传来的纤维条向并条机方向输送;所述传动装置与提升装置、输送装置相连接,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在输送装置中设置有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断条的发生;所述动力装置与速度控制装置相连接。
提升装置由圆柱形的提升罗拉31、短的圆柱形提升罗拉压辊32和导向环33组成。
输送装置由多个外径相同的圆柱形表面有齿的输送罗拉组成。
传动装置37由动力装置的电动机34提供动力。
传动装置连接提升装置和输送装置,使提升罗拉和输送罗拉以表面相同的速度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研制的梳并联机组中,有多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在同时以串联方式运行。每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只抽取、提升一根纤维条,并向并条机方向输送。具体的配置是:将n台梳棉机(n=3~6台),每台梳棉机配1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与n-1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和一台并条机,组成梳并联机组(如图1及图2所示)。来实现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技术目标。
而不论向左传送还是向右传送,每个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都由:一个圆柱形提升罗拉、一个提升罗拉压辊、一个导向环、多个表面有齿圆柱形输送罗拉、一个电动机、一套相应的传动装置、至少一个断条监控器及支撑柱、连接框等主要结构件组成。
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图1和图2分别示意的是并条机布置在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左侧和右侧的两种排列方案。纤维条输送装置,因此分为向左传送纤维条输送装置和向右传送纤维条输送装置的两种配置。
图1为并条机布置在梳并联机组左侧的示意图。每套梳并联机组,包含:n台梳棉机1(n=3~6台);每台梳棉机配一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2;n-1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3和一台并条机4。由于并条机4布置在机组左侧。故,左侧第一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2中的纤维条,由并条机4的提升罗拉抽取并提升。左侧第二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2中的纤维条,由相邻并条机4的一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3的提升罗拉抽取并提升。最右侧一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2中的纤维条,由第n-1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3的提升罗拉抽取并提升。这样,n台梳棉机1生产的纤维条,经n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2的翻转。经n-1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3和并条机4的提升罗拉抽取并提升。同时喂入到并条机中,进行牵伸加工。
图2为并条机布置在梳并联机组右侧的示意图。由于并条机4布置在机组的右侧。因此,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5与并条机右侧布置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3,是左右对称的。同样因为并条机4布置在机组的右侧。故,纤维条经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5与并条机4提升后的输送方向是相反的。
图3和图4中,以并条机布置在梳并联机组左侧的机组为例,对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在梳并联机组中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图5所示为向左传送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组成结构。而向右传送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是与向左传送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对称的。
如图3和图4所示,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工作,是由并条机4控制的。在并条机三罗拉41之后的传动系统42中,安装一个测速元件43。这一测速元件43的转速与并条机的三罗拉41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测速元件43将测量到的三罗拉41的转动速度信号,传输到梳并联机组的控制系统44中,由控制系统来控制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3(a)……3(n-1)或5(a)……5(n-1)的工作速度。
控制系统44将三罗拉41的转动速度信号,分别发送到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速度控制器45(a)、45(b)、……、45(n-1)中。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速度控制器45(a)、45(b)、……、45(n-1)依据这一转动速度信号来分别控制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电动机34(a)、34(b)、……、34(n-1)的工作速度。
在梳并联机组中,每个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工作速度,可能都有很小的差别。这主要是由纤维在纤维条中的“回缩”特性决定的。输送距离越远,纤维在纤维条中的回缩量越多。即:距离并条机最远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运行速度最高。越靠近并条机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运行速度越低。并条机提升罗拉与相邻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输送罗拉及两相邻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间输送罗拉的速度差,在1~1.03倍之间。
图5以向左传送输送单元为例,进一步的说明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主要组成结构。每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有一个圆柱形提升罗拉31作为提升纤维条的元件。提升罗拉31的后上方有一个提升罗拉压辊32,用来增加提升罗拉31对纤维条的握持。在提升罗拉31和提升罗拉压辊32的下方,有一个导向环33,用来引导纤维条,使纤维条不至于跑到提升罗拉压辊32的控制范围外。
纤维条被提升到提升罗拉31的上部后,被多个表面有齿圆柱形输送罗拉35,向并条机方向输送。在一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条监控器36,用来在发生断条时停止机组运行、并提醒操作工来连接纤维条。每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上,有一个动力源;即;电动机34。用做传动装置37的动力。以上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中的主要元件安装在连接框38上,并由支撑柱39托举到距地面规定的高度。
采用本技术方案,梳棉机输出并完成翻转的纤维条,能够经本系统提供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连续地输送到并条机。实现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的技术目标。从而改变了现在梳棉工序至并条工序生产过程中,需要生条条筒作为中间存储工具的现状。使多台梳棉机与一台并条机实现自动联接、进行连续生产成为可能。

Claims (9)

1.一种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装置、输送装置、传动装置、监控装置、动力装置、速度控制装置,以及安装以上装置的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纤维条从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抽取并提升;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本单元的提升装置或其他单元的输送装置传来的纤维条向并条机方向输送;所述传动装置与提升装置、输送装置相连接,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在输送装置中设置有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断条的发生;所述动力装置与速度控制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并条机三罗拉之后的传动系统中设置有测速元件,其转速与三罗拉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测速元件用于将测量到的三罗拉的转动速度信号传输到梳并联机组中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三罗拉的转动速度信号分别发送到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速度控制装置,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速度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转动速度信号来分别控制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动力装置的运行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机提升罗拉与相邻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的输送罗拉及两相邻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间输送罗拉的速度差,在1~1.03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提升罗拉、短的圆柱形提升罗拉压辊和导向环;提升罗拉的后上方设置有提升罗拉压辊,用来增加提升罗拉对纤维条的握持;在提升罗拉和提升罗拉压辊的下方设置有导向环,用来引导纤维条,使纤维条不跑到提升罗拉压辊的控制范围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由多个外径相同的圆柱形表面有齿的输送罗拉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由动力装置设置的电动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连接提升装置和输送装置,使提升装置的提升罗拉和输送装置的输送罗拉以表面相同的速度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监控装置采用断条监控器,在一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中,至少设置一个断条监控器,用来在发生断条时停止机组运行、并发出连接纤维条的提醒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梳并联机组中,所述梳并联机组包含n台梳棉机(n=3~6),以及n-1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和一台并条机,每台梳棉机配一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第一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的纤维条,由并条机的提升罗拉抽取并提升,其他各套纤维条存储、翻转装置中的纤维条由对应设置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输送到并条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其特征在于:多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同时以串联方式运行,每套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只抽取、提升一根纤维条,并向并条机方向输送。
CN201721518075.4U 2017-11-14 2017-11-14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Active CN207434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8075.4U CN207434729U (zh) 2017-11-14 2017-11-14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18075.4U CN207434729U (zh) 2017-11-14 2017-11-14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4729U true CN207434729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89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18075.4U Active CN207434729U (zh) 2017-11-14 2017-11-14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47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997A (zh) * 2017-11-14 2018-03-02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5997A (zh) * 2017-11-14 2018-03-02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8867B (zh) 一种采用粗细联的纯棉纱生产方法
CN101868570B (zh) 用于制造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02356A (zh) 理管机
CN105648582A (zh) 一种纺织纤维的梳理机设备
CN103388200A (zh) 组合纺纱制线小样机
CN207434729U (zh)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CN1510183A (zh) 梳棉或精梳与并条工序联合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45997A (zh) 纤维条输送装置单元
CN105155054A (zh) 三级分梳辊的高效高产转杯纺纱方法及装置
CN106167928B (zh) 一种能交替生产两种产品的清梳联
CN202139329U (zh) 复摇机上的蚕丝卷绕装置
CN101205656B (zh) 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
CN203977003U (zh) 一种涡流纺纺制ab 纱的纺纱装置
CN201265066Y (zh) 一种用于纺氨纶包芯纱的细纱机导纱装置
CN204509586U (zh) 一种并纱机
CN103628209A (zh) 一种包覆式集聚纺纱方法及其装置
CN112394696A (zh) 一种毛纺生产质量全流程在线监测系统
CN105714417B (zh) 一种梳棉方法及其装置
CN205011878U (zh) 带限位功能的丝束牵伸装置
CN204550850U (zh) 粗线一步法捻线机
CN2663450Y (zh) 两个生产纤维条子工序联合的设备
CN201981306U (zh) 一种色纺棉条的打样设备
CN202755186U (zh) 一种纤维制辫机的加工装置
CN203360673U (zh) 组合纺纱制线小样机
CN207435605U (zh) 平皮带纤维条储存及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