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6126U - 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16126U CN207416126U CN201721586190.5U CN201721586190U CN207416126U CN 207416126 U CN207416126 U CN 207416126U CN 201721586190 U CN201721586190 U CN 201721586190U CN 207416126 U CN207416126 U CN 207416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suction
- plastic woven
- seat
- inner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05 prev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打开不同幅宽的塑编袋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输送机架、直线轨道和输送架,输送机架上沿塑编袋输送方向依次设有进袋工位、过渡工位、套内袋工位和出袋工位,套内袋工位设有套内袋装置,套内袋装置包括套内袋机架、上下往复移动的上吸袋座和固定于套内袋机架的下吸袋座,上吸袋座和下吸袋座均设有第一调节螺杆、调节块和调节滑槽,调节块与调节滑槽滑动配合并形成与吸附孔连通的吸气腔,吸气腔设有与吸风机连通的吸风口,第一调节螺杆沿调节块的滑动方向安装于调节滑槽内,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调节块并带动调节块调节吸气腔在第一调节螺杆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背景技术
塑编袋是经纬编织而成,其防潮和防漏效果差,因此塑编袋内的货物容易变质,一般在塑编袋内套一层内袋提高整个塑编袋的防水性能,而现有的塑编袋自动套内袋装置包括机架、塑编袋输送机构、塑编袋袋口吸开机构和内袋输送机构,塑编袋袋口吸开机构包括垂直方向设置的气缸、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吸附塑编袋的两侧面以打开塑编袋的袋口,内袋输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传送辊组、吹气输送装置和剪切装置,吹气装置设于传送辊组与剪切装置之间,以便对内袋吹气使内袋套入袋口打开的塑编袋中。上述塑编袋袋口吸开机构中的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的吸附长度无法调节,针对不同幅宽的塑编袋需要制作对应尺寸的塑编袋袋口吸开机构,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可以打开不同幅宽的塑编袋的袋口进行套内袋操作,适用范围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包括输送机架、设于输送机架的直线轨道和设于直线导轨上的输送架,输送机架上沿塑编袋输送方向依次设有进袋工位、过渡工位、套内袋工位和出袋工位,输送架在进袋工位和出袋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塑编袋在进袋工位送至输送架并在出袋工位离开输送架,套内袋工位设有套内袋装置,套内袋装置包括套内袋机架、上吸袋座、位于上吸袋座下方的下吸袋座和用于驱动上吸袋座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下吸袋座均固定于套内袋机架上,上吸袋座的底面和下吸袋座的顶面分别设有用于吸附塑编袋的吸附面,所述上吸袋座和下吸袋座均设有第一调节螺杆、调节块和调节滑槽,调节块与调节滑槽滑动配合并形成与吸附面上的吸附孔连通的吸气腔,吸气腔设有与吸风机连通的吸风口,第一调节螺杆沿调节块的滑动方向安装于调节滑槽内,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调节块并带动调节块调节吸气腔在第一调节螺杆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包括横向设置的吸气管,吸气管设有用于封闭吸气管管口的封闭块,吸气管与封闭块形成调节滑槽,吸附孔设于吸气管的管壁上,封闭块与吸气管内的第一调节螺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包括吸袋本体和吸袋板,吸袋本体上设有吸袋凹槽,吸袋板盖合于吸袋凹槽上形成调节滑槽,吸附面设于吸袋板上,第一调节螺杆与吸袋凹槽的槽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内袋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内袋的传送辊,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面向传送辊的侧面设有用于引导内袋向打开的塑编袋袋口移动的引导板;或者,所述套内袋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内袋的传送辊,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面向传送辊的侧面设有用于切断内袋的第一切刀。
进一步的,所述套内袋工位设有与套内袋装置相对的内袋调节定位装置,内袋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调节机架、移动架和固定于移动架上的拉袋气缸,调节机架上设有与移动架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和供移动架滑动的调节滑轨,移动架的滑动方向和拉袋气缸上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均与第二调节螺杆的轴向相同,拉袋气缸的活塞杆设有抓袋支架,抓袋支架上设有抓袋气缸和抓袋定位块,抓袋气缸的活塞杆设有用于将内袋压紧于抓袋定位块上的压紧块。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架上设有摇把和锁紧套,摇把与第二调节螺杆连接带动第二调节螺杆转动,锁紧套与第二调节螺杆配合阻止第二调节螺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塑编袋的套内袋机还包括驱动输送架沿直线轨道往复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输送架上沿塑编袋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吸头、第二吸头和第三吸头,第一吸头、第二吸头和第三吸头通过吸气通道与吸气风机连通,输送机架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使第一吸头停留于进袋工位、第二吸头停留于过渡工位和第三吸头停留于套内袋工位的第一控制开关和控制驱动电机使第一吸头停留于过渡工位、第二吸头停留于套内袋工位、第三吸头停留于出袋工位的第二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架上设有输送面板,输送面板上设有供第一吸头、第二吸头、第三吸头往复运动的开口槽,输送机架上设有在第一吸头停留于过渡工位时将第一吸头上的塑编袋压紧在输送面板上的压袋器。
进一步的,所述进袋工位处设有塑编袋输入装置,塑编袋输入装置包括安装机架、刀架、剥口机构和底座,安装机架上设有带动刀架升降的升降机构,刀架上设有用于切断塑编袋的第二切刀,底座连接于安装机架上并位于剥口机构下方,剥口机构包括用于剥开塑编袋袋口的剥口辊,升降机构驱动刀架下降使剥口辊将塑编袋压在底座上并使第二切刀切断塑编袋,所述刀架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连接座固定在刀架上,连接杆与连接座连接,剥口辊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上,连接杆上设有将连接杆在轴向上进行弹性定位的定位弹簧,定位弹簧抵在连接座上,定位弹簧的弹力使连接杆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向上穿过连接座,连接杆上位于连接座上方设有定位件,定位件抵在连接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塑编袋的套内袋机通过输送架在直线轨道上移动,方便塑编袋从进袋工位、过渡工位、套内袋工位到出袋工位的自动化流转,避免了塑编袋套内袋加工过程中在各个工位上多次放置和定位,套内袋效率高;其次,调节块与调节滑槽配合形成的吸气腔通过吸风口与吸风机连通,吸气腔内的压力由于吸风机的抽真空作用而低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吸附面上与吸气腔连通的吸附孔在压力作用下吸附塑编袋的外表面,不仅利于快速打开塑编袋的袋口,而且减小了套内袋装置打开袋口时对塑编袋的局部作用变形,保证了塑编袋外形的平整和美观,同时,调节块沿调节滑槽滑动,引发吸气腔在调节块的滑动方向上的尺寸变化,与吸气腔连通的吸附孔数量或面积也会产生相应地的变化,即吸附面在调节块的滑动方向上的吸附长度也会相应的变化,从而上吸袋座和下吸袋座可以根据塑编袋的幅宽调节吸附长度,以便快速吸开不同幅宽的塑编袋的袋口,提高塑编袋袋口吸开装置的适用范围;最后,调节块螺纹连接于第一调节螺杆上,第一调节螺杆沿调节块的滑动方向安装于调节滑槽内,不仅实现了带动调节块在滑动方向上的滑动调节,而且提高了调节块滑动时的稳定性,减小了调节块与调节滑槽的配合间隙,保证了与吸气腔连通的吸附孔的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塑编袋的套内袋机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套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上吸袋座处的爆炸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下吸袋座处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输送架和输送机架的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压袋器的侧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中内袋调节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三中抓袋支架与拉袋气缸和抓袋定位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四中塑编袋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侧视图;
图13为图1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包括输送机架1、设于输送机架1上的直线轨道11、设于直线轨道11上的输送架12和驱动输送架12沿直线轨道11往复运动的驱动电机13,输送机架1上沿塑编袋输送方向依次设有进袋工位a、过渡工位b、套内袋工位c和出袋工位d,输送架12在进袋工位a和出袋工位d之间往复运动,塑编袋在进袋工位a送至输送架12并在出袋工位d离开输送架12,套内袋工位c设有套内袋装置,套内袋装置包括套内袋机架3、上吸袋座31、位于上吸袋座31下方的下吸袋座32和用于驱动上吸袋座31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下吸袋座32均固定于套内袋机架3上,上吸袋座31的底面和下吸袋座32的顶面分别设有用于吸附塑编袋的吸附面33,所述上吸袋座31和下吸袋座32均设有第一调节螺杆301、调节块302和调节滑槽303,调节块302与调节滑槽303滑动配合并形成与吸附面33上的吸附孔331连通的吸气腔304,吸气腔304设有与吸风机连通的吸风口305,第一调节螺杆301沿调节块302的滑动方向安装于调节滑槽303内,第一调节螺杆301螺纹连接于调节块302并带动调节块302调节吸气腔304在第一调节螺杆301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首先,塑编袋的套内袋机通过输送架12在直线轨道11上移动,方便塑编袋从进袋工位a、过渡工位b、套内袋工位c到出袋工位d的自动化流转,避免了塑编袋套内袋加工过程中在各个工位上多次放置和定位,套内袋效率高;其次,调节块302与调节滑槽303配合形成的吸气腔304通过吸风口305与吸风机连通,吸气腔304内的压力由于吸风机的抽真空作用而低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吸附面33上与吸气腔304连通的吸附孔331在压力作用下吸附到达套内袋工位c的塑编袋的外表面,不仅利于快速打开套内袋工位c处塑编袋的袋口,而且减小了套内袋装置打开袋口时对塑编袋的局部作用变形,保证了塑编袋外形的平整和美观,同时,调节块302沿调节滑槽303滑动,引发吸气腔304在调节块302的滑动方向上的尺寸变化,与吸气腔304连通的吸附孔331数量或面积也会产生相应地的变化,即吸附面33在调节块302的滑动方向上的吸附长度也会相应的变化,从而上吸袋座31和下吸袋座32可以根据塑编袋的幅宽调节吸附长度,以便快速吸开不同幅宽的塑编袋的袋口,提高塑编袋袋口吸开装置的适用范围;最后,调节块302螺纹连接于第一调节螺杆301上,第一调节螺杆301沿调节块302的滑动方向安装于调节滑槽303内,不仅实现了带动调节块302在滑动方向上的滑动调节,而且提高了调节块302滑动时的稳定性,减小了调节块302与调节滑槽303的配合间隙,保证了与吸气腔304连通的吸附孔331的吸附能力。
继续看图3和图4,上吸袋座31包括横向设置的吸气管311,吸气管311设有用于封闭吸气管311管口的封闭块312,吸气管311与封闭块312形成调节滑槽303,吸附孔331设于吸气管311的管壁上,封闭块312与吸气管311内的第一调节螺杆301转动连接。吸气管311的端部经过封闭块312封闭后与调节块302形成封闭的吸气腔304,避免吸风机通过吸风口305对吸气腔304进行吸气时吸气管311的端部漏风,保证了吸气腔304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同时,调节块302在吸气管311内沿管长方向滑动,方便制造和装配,本实用新型中,吸气管311为方形管,从而吸附孔331设于吸气管311管壁的底面,方形管的底面形成平整的吸附面33,保证塑编袋与吸附面33贴合的更加紧密,避免塑编袋局部脱落而不利于内袋的套入。
套内袋机架3上设有用于输送内袋的传送辊34,吸气管311面向传送辊34的侧面设有用于引导内袋向打开的塑编袋袋口移动的引导板35,具体地,引导板35沿内袋的输送方向向下倾斜;保证通过传送辊34输送过来的内袋沿着引导板35快速移动至已打开的塑编袋的袋口,避免柔软的内袋堆积在吸气管311与传送辊34之间而影响后续内袋自动连续套入塑编袋内。
本实施例中,上吸袋座31的吸风口305设于吸气管311的管壁的顶面,方便吸风口305与吸风机之间吸风软管的安装和布局,驱动装置包括吸袋座气缸36,吸袋座气缸36的活塞杆连接于吸气管311的管壁的顶面,从而吸袋座气缸36的活塞杆的往复移动带动吸气管311的上下移动,实现上吸袋座31下移以吸附塑编袋的上表面,上吸袋座31上移以打开塑编袋的袋口。
结合图2和图5,所述下吸袋座32包括吸袋本体321和吸袋板322,吸袋本体321的顶面设有吸袋凹槽323,吸袋板322盖合于吸袋凹槽323上形成调节滑槽303,吸附面33设于吸袋板322上,下吸袋座32内的第一调节螺杆301与吸袋凹槽323的槽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吸袋板322靠近传送辊34的边缘设有用于切断内袋的第一切刀37,第一切刀37在高度方向上凸出于吸袋板322上的吸附面33,从而吸袋板322与吸袋本体321分开设置,方便第一切刀37的固定安装,也利于吸袋本体321与吸袋板322采用不同的材质加工,以提高吸袋板322的耐磨性,降低吸袋本体321的成型加工难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套内袋机架3上设有支撑台38,下吸袋座32置于支撑台38上,下吸袋座32的吸风口305设于吸袋本体321的背离传送辊34的侧壁。
当然,第一切刀37也可以设置于吸袋本体321面向传送辊34的侧面。当然,第一切刀37也可以不再设于下吸袋座32,而是设于上吸袋座31的吸气管311面向传送辊34的侧面,第一切刀37在高度方向上凸出于吸气管311上的吸附面33。
当然,引导板35也可以不再设于上吸袋座31,而是设于下吸袋座32,具体地,引导板35设于吸袋板322靠近传送辊34的边缘或吸袋本体321面向传送辊34的侧面,引导板35沿内袋的输送方向向上倾斜。
本实施例中,下吸袋座32也可以包括吸气管311,下吸袋座32的吸气管311设有用于封闭下吸袋座32的吸气管311管口的封闭块312,下吸袋座32的吸气管311与封闭块312形成下吸袋座32的调节滑槽303,吸附孔331设于下吸袋座32的吸气管311的管壁的顶面。
本实施例中,上吸袋座31也可以包括吸袋本体321和吸袋板322,上吸袋座31上的吸袋本体321设有吸袋凹槽323,上吸袋座31的吸袋板322盖合于上吸袋座31的吸袋凹槽323上形成上吸袋座31的调节滑槽303,上吸袋座31的吸附面33设于上吸袋座31的吸袋板322上。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输送架12上沿塑编袋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吸头121、第二吸头122和第三吸头123,第一吸头121、第二吸头122和第三吸头123通过吸气通道14与吸气风机15连通,输送机架1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13使第一吸头121停留于进袋工位a、第二吸头122停留于过渡工位b和第三吸头123停留于套内袋工位c的第一控制开关161和控制驱动电机13使第一吸头121停留于过渡工位b、第二吸头122停留于套内袋工位c、第三吸头123停留于出袋工位d的第二控制开关162。
三个吸头分别到达进袋工位a、过渡工位b和套内袋工位c时,第一控制开关161控制驱动电机13停止转动,使三个吸头分别停留于对应的工位,利于每个吸头与所在工位的塑编袋对准,同时,第一控制开关161在三个吸头吸附上对应工位的塑编袋后驱动电机13转动,带动吸附的塑编袋向下一个工位移动,当三个吸头分别到达过渡工位b、套内袋工位c和出袋工位d时,第二控制开关162控制驱动电机13停止转动,三个吸头吸附的塑编袋分别停留在各个吸头对应的工位,以便对套内袋工位c处的塑编袋进行套内袋操作,也利于下一轮流转前各个吸头可以精准吸附塑编袋,第二控制开关162控制驱动电机13转动使三个吸头分别回到进袋工位a、过渡工位b、套内袋工位c,以便进行下一轮塑编袋的流转,三个吸头通过驱动电机13同步移动,实现不同工位的塑编袋同步流转,提高了塑编袋的流转效率,第一控制开关161和第二控制开关162配合可以精准控制塑编袋移动到位,保证塑编袋的流转和套内袋加工持续进行;输送架12通过第一吸头121、第二吸头122和第三吸头123吸紧塑编袋以带动塑编袋移动,从而输送架12对塑编袋的作用力更加均匀,避免输送架12局部作用力过大而损伤塑编袋,同时,各个吸头通过吸气风机15产生的负压吸附塑编袋进行平稳输送,也进一步促使塑编袋能够准确且平整地到达下个工位。
所述输送机架1上设有输送面板10,输送面板10上设有供第一吸头121、第二吸头122、第三吸头123往复运动的开口槽101,输送面板10为塑编袋提供支撑,保证塑编袋稳定地平铺于对应的工位,利于塑编袋的顺利流转,也利于位于套内袋工位c的塑编袋与内袋对准,同时,第一吸头121、第二吸头122和第三吸头123沿开口槽101移动,限定三个吸头的移动方向,提高吸头安装精度,也避免吸头受到外力的撞击而损伤。
结合图7,输送机架1上设有在第一吸头121停留于过渡工位b时将第一吸头121上的塑编袋压紧在输送面板10上的压袋器2。压袋器2将位于过渡工位b的塑编袋压紧于输送面板10上,避免第一吸头121向进袋工位a回复移动时带动塑编袋移动或偏转,保证塑编袋精准停留于过渡工位b。本实施例中,压袋器2包括压袋气缸21和压袋头22,压袋气缸21固定在输送机架1上,压袋头22连接在压袋气缸21的活塞杆23上,压袋头22抵住输送面板10将塑编袋压紧。压袋气缸21上的活塞杆23带动压袋头22往复移动实现塑编袋的压制,不仅简化整个压袋器2的结构,可靠性高,而且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
第一吸头121、第二吸头122、第三吸头123的顶端与输送面板10平齐。减小吸头与塑编袋之间的距离,提高吸头对塑编袋的吸附效果,避免塑编袋拖动过程中与吸头分离脱落而影响整个下游塑编袋的流转,也保证塑编袋与输送面板10的接触面积,利于塑编袋平整地在各个工位流转。
第一吸头121设在第一吸气管171上,第二吸头122设在第二吸气管172上,第三吸头123设在第三吸气管173上,第一吸气管171的中部、第二吸气管172的中部、第三吸气管173的中部与吸气通道14连通。三个吸气管的中部均与吸气通道14连通,保证第一吸头121、第二吸头122和第三吸头123同步吸气,实现三个吸头吸附的塑编袋同步移动,同时,保证设于同一吸气管上各个吸头的吸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塑编袋输送过程中发生偏斜,提高位于同一吸管上的吸头对塑编袋的整体吸附效果,促进塑编袋在各个工位间流转的精准度。
第一吸气管171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第一吸头121,第二吸气管172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第二吸头122,第三吸气管173的两端和中部均设有第三吸头123。减小位于同一吸气管311上各个吸头之间的间距,提高对塑编袋的吸附效果,具体地,吸气管的中部设置吸头,位于吸气管中部的吸头与吸气通道14距离近,其吸附力大,拖动塑编袋在输送面板10上移动,位于吸气管两端的吸头与吸气通道14之间的距离远,其吸附力小,辅助位于吸气管中部的吸头,避免塑编袋的两端发生偏转,保证塑编袋相对直线轨道11平行移动。
第二吸气管172上设有触发第一控制开关161和第二控制开关162的触发件18。当第二吸头122从套内袋工位c移动到过渡工位b时,第二吸气管172上的触发件18触发第一控制开关161,从而第一吸头121停留于进袋工位a、第二吸头122停留于过渡工位b、第三吸头123停留于套内袋工位c;当第二吸头122从过渡工位b移动到套内袋工位c时,第二吸气管172上的触发件18触发第二控制开关162,从而第一吸头121停留于过渡工位b、第二吸头122停留于套内袋工位c、第三吸头123停留于出袋工位d,一个触发件18与两个控制开关配合,简化整个输送装置的结构,触发件18设于第二吸气管172,对应的第一控制开关161和第二控制开关162设于输送机架1的中部,提高了两个控制开关的隐蔽性,从而保证控制开关的可靠地控制驱动电机13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开关161和第二控制开关162均为光电开关,触发件18为反射光电信号的光电块。光电开关与光电块配合,提高了两个控制开关的控制精度和整个输送架12的响应速度。当然,触发件18也可以设于第一吸气管171或第三吸气管173上。第一控制开关161和第二控制开关162也可以采用微动开关。
其它未描述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所述套内袋工位c设有与套内袋装置相对的内袋调节定位装置,内袋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调节机架4、移动架5和固定于移动架5上的拉袋气缸51,调节机架4上设有与移动架5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45和供移动架5滑动的调节滑轨46,移动架5的滑动方向和拉袋气缸51上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均与第二调节螺杆45的轴向相同,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设有抓袋支架53,抓袋支架53上设有抓袋气缸54和抓袋定位块55,抓袋气缸54的活塞杆设有用于将内袋压紧于抓袋定位块55上的压紧块56。
一方面,内袋调节定位装置在套内袋工位c与套内袋装置相对,保证抓袋定位块55和压紧块56与穿过位于套内袋工位c处的塑编袋的内袋对准,以便准确抓住内袋,拉袋气缸51通过活塞杆带动抓袋支架53往复移动,拉袋气缸51上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内袋的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抓袋支架53通过压紧块56与抓袋定位块55配合夹紧内袋,从而拉动塑编袋的内袋向前移动一段距离,避免内袋的底部与塑编袋的底部缝合在一起,保证内袋的防水性和防潮性;另一方面,调节机架4上的第二调节螺杆45螺纹连接移动架5,第二调节螺杆45带动移动架5在第二调节螺杆45的轴向上移动,实现整个移动架5相对调节机架4在前后方向上位置的调节,由于拉袋气缸51固定于移动架5,所以实现了抓袋定位块55与压紧块5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塑编袋套内袋,提高了整个内袋调节定位装置的适用范围和灵活度,降低了多种尺寸塑编袋套内袋的设备成本,同时,第二调节螺杆45旋转带动移动架5前后调节,不仅调节方便,调节精度高,利于操作人员控制,而且提高了移动架5在滑动方向移动的稳定性。
所述调节机架4上设有摇把47和锁紧套48,摇把47与第二调节螺杆45连接带动第二调节螺杆45转动,方便操作,精确控制移动架5在滑动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锁紧套48与第二调节螺杆45配合阻止第二调节螺杆45转动,移动架5在滑动方向上调节到位后锁紧套48锁紧第二调节螺杆45,避免第二调节螺杆45自由转动而影响抓袋定位块55与压紧块56准确夹紧内袋。
锁紧套48设有锁紧销481和锁紧孔,第二调节螺杆45伸入锁紧孔内,锁紧孔的孔壁设有安装通孔,锁紧销481穿过安装通孔插入第二调节螺杆45上的配合孔内。锁紧销481沿安装通孔插入配合孔内,从而阻止第二调节螺杆45周向上的转动,将锁紧销481沿安装通孔向外拔使锁紧销481与配合孔分离时,第二调节螺杆45可相对锁紧孔转动,利于摇把47带动第二调节螺杆45转动来调节移动架5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架4包括支撑腿43、第一固定梁41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梁42,第一固定梁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梁42连接,第一固定梁41和第二固定梁42通过支撑腿43连接为一体,调节滑轨46设于第二固定梁42上,摇把47和锁紧套48均设于第一固定梁41上,第二调节螺杆45穿过锁紧套48和第一固定梁41与摇把47连接,摇把47和锁紧套48位于整个调节机架4靠近操作人员的前部,方便操作人员随时操作调节。
移动架5包括滑动横梁501和与调节滑轨46配合的调节滑块502,调节滑块502固定于滑动横梁501的两端,滑动横梁501上设有向下凸出于滑动横梁501的连接块503,连接块503上凸出于滑动横梁501的一端与调节螺杆5螺纹连接。滑动横梁501的两端通过调节滑块502与调节滑轨46滑动连接,不仅提高了移动架5的承重能力和两个第二固定梁12的稳定性,而且保证了两个第二固定梁12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供拉袋气缸3和抓袋支架53的安装,也保证了抓袋定位块55与压紧块56带动内袋向前移动足够大的距离。
移动架5上设有安装板504,安装板504上设有沿拉袋气缸3的活塞杆移动方向延伸的拉袋滑轨505,抓袋支架53滑动连接于拉袋滑轨505上。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04垂直连接于滑动横梁501并伸出滑动横梁501,将拉袋滑轨505与滑动横梁501连接为一体,保证了抓袋支架53沿拉袋滑轨505滑动时的稳定性和滑动长度。
结合图10,所述抓袋支架53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在抓袋支架53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与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抓袋定位块55连接,连接件上设有与拉袋滑轨505滑动配合的拉袋滑块530。连接件将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与抓袋定位块55连接为一体,保证抓袋定位块55随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同步移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位于安装板504的下方,连接件上的拉袋滑块530与拉袋滑轨505滑动连接,避免了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承受抓袋支架53的重量而发生弯折变形,也保证了抓袋支架53随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往复移动时的稳定性。
连接件包括连接板533,拉袋滑块530设于连接板533面向拉袋滑轨505的一侧,连接板533的两端分别设有向远离安装板504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板531和第二固定板532,第一固定板531连接于抓袋定位块55,第二固定板532连接于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第一固定板531和第二固定板532凸出与连接板533,不仅方便抓袋支架53与抓袋定位块55和拉袋气缸51的活塞杆的安装,而且避免抓袋定位块55随抓袋支架53滑动过程中与安装板发生干涉,保证抓袋定位块55与压紧块56顺利夹紧内袋。
抓袋定位块55为槽钢,槽钢包括供内袋伸入的凹槽551,凹槽551的槽口面向内袋,抓袋气缸54固定于凹槽551的槽壁上,抓袋气缸54的活塞杆伸入凹槽551中并带动压紧块56压紧内袋于凹槽551的槽壁。内袋前端伸入凹槽551中,保证了压紧块56与抓袋定位块55夹紧内袋的面积,避免内袋拉动过程中从压紧块56与抓袋定位块55之间脱落,同时,凹槽551的底壁阻挡内袋伸出凹槽551,保证压紧块56压紧内袋的位置不变,实现标准化自动生产。
其它未描述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所述进袋工位a处设有塑编袋输入装置,塑编袋输入装置包括安装机架6、刀架61、剥口机构和底座62,安装机架6上设有带动刀架61升降的升降机构,刀架61上设有用于切断塑编袋的第二切刀611,底座62连接于安装机架6上并位于剥口机构下方,剥口机构包括用于剥开塑编袋袋口的剥口辊71,升降机构驱动刀架61下降使剥口辊71将塑编袋压在底座62上并使第二切刀611切断塑编袋,所述刀架61上设有固定座63,固定座63包括连接座631和连接杆632,连接座631固定在刀架61上,连接杆632与连接座631连接,剥口辊71转动连接于连接杆632上,连接杆632上设有将连接杆632在轴向上进行弹性定位的定位弹簧633,定位弹簧633抵在连接座631上,定位弹簧633的弹力使连接杆632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
一方面,剥口辊71连接于刀架61上,从而刀架61随升降机构下移作用于塑编袋时剥口辊71与待切的塑编袋对准,并将其压紧于底座62上,减小了热切和剥袋的时间差,利于剥口辊71在热熔状态下剥开袋口,提高了塑编袋的剥开质量和剥开效率,促进袋口剥开后的塑编袋随输送架移动到下一个工位,同时,在刀架61与塑编袋一次定位后,第二切刀611和剥口辊71依次完成塑编袋的切断和剥口,避免多次定位,进一步提高了剥口效率;另一方面,固定座63随刀架61的下降,保证剥口辊71压紧塑编袋于底座62上,当刀架61继续下降带动第二切刀611热切断塑编袋时,连接座631向下移动压缩定位弹簧633,不仅提高了连接座631与连接杆632之间的缓冲,而且增加了连接杆632压紧剥口辊71于底座62上的力,剥口辊71与塑编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也变大,避免剥口辊71转动时与塑编袋之间发生打滑,提高对塑编袋热切后的剥口质量。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32向上穿过连接座631,连接杆632上位于连接座631上方设有定位件634,定位件634抵在连接座631上。连接杆632穿过连接座631,从而连接杆632与连接座631滑动连接,避免连接杆632与连接座631在剥口辊71压紧于底座62且刀架61继续下降时而发生干涉,连接杆632上位于连接座631上方设有定位件634,避免刀架61上移时连接杆632在自身重力和剥口辊71的重力作用下与连接座631分离,也保证定位弹簧63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而抵在连接座631上。
剥口机构还包括剥口气缸72和传动组件,剥口气缸72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剥口辊71旋转,剥口气缸72固定在刀架61上,剥口气缸72在第二切刀611切断塑编袋后驱动剥口辊71旋转将塑编袋口剥开。剥口气缸72的驱动力足够大,保证通过传动组件可以推动剥口辊71转动,从而剥口辊71与塑编袋上层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塑编袋上层随旋转的剥口辊71移动,塑编袋下层与底座62之间的摩擦力限制塑编袋下层随塑编袋上层移动,即塑编袋上层与塑编袋下层在袋口处搓开,避免塑编袋在袋口处局部熔融相连,保证塑编袋在袋口处完全分离。
剥口辊71设有两根并分别位于第二切刀611的两侧,传动组件包括剥口连杆73,两根剥口辊71上均设有摆杆74,剥口连杆73的两端分别与摆杆74和剥口气缸72的活塞杆铰接。两根剥口辊71在剥开塑编袋口的旋转方向相反,两根剥口辊71分别设于第二切刀611的两侧,从而位于第二切刀611两侧的相邻塑编袋的袋口均能被剥开。本实用新型中,剥口气缸72也可以不通过剥口连杆73和摆杆74驱动剥口辊71转动,而是通过齿轮和齿条结构,即剥口气缸72的活塞杆驱动齿条上下往复移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剥口辊71同轴连接带动剥口辊71转动。当然,剥口气缸72与剥口辊71之间也可以选用其他传动组件,只需将剥口气缸72输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81、连接轴82、偏心轮83、套环84和拉杆85,升降驱动电机81与连接轴82传动连接,连接轴82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6上,偏心轮83偏心固定在连接轴82上,套环84套在偏心轮83的圆周上,拉杆85连接在套环84上并与刀架61固定,升降驱动电机81驱动连接轴82和偏心轮83旋转,偏心轮83相对连接轴82偏转使套环84带动拉杆85和刀架61上下升降;偏心轮83旋转带动刀架61上下往复移动,不仅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而且实现刀架61稳定的往复移动,保证了切断位置的精准。
其它未描述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包括输送机架、设于输送机架上的直线轨道和设于直线导轨上的输送架,输送机架上沿塑编袋输送方向依次设有进袋工位、过渡工位、套内袋工位和出袋工位,输送架在进袋工位和出袋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塑编袋在进袋工位送至输送架并在出袋工位离开输送架,套内袋工位设有套内袋装置,套内袋装置包括套内袋机架、上吸袋座、位于上吸袋座下方的下吸袋座和用于驱动上吸袋座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下吸袋座均固定于套内袋机架上,上吸袋座的底面和下吸袋座的顶面分别设有用于吸附塑编袋的吸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袋座和下吸袋座均设有第一调节螺杆、调节块和调节滑槽,调节块与调节滑槽滑动配合并形成与吸附面上的吸附孔连通的吸气腔,吸气腔设有与吸风机连通的吸风口,第一调节螺杆沿调节块的滑动方向安装于调节滑槽内,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调节块并带动调节块调节吸气腔在第一调节螺杆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包括横向设置的吸气管,吸气管设有用于封闭吸气管管口的封闭块,吸气管与封闭块形成调节滑槽,吸附孔设于吸气管的管壁上,封闭块与吸气管内的第一调节螺杆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包括吸袋本体和吸袋板,吸袋本体上设有吸袋凹槽,吸袋板盖合于吸袋凹槽上形成调节滑槽,吸附面设于吸袋板上,第一调节螺杆与吸袋凹槽的槽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内袋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内袋的传送辊,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面向传送辊的侧面设有用于引导内袋向打开的塑编袋袋口移动的引导板;或者,所述套内袋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内袋的传送辊,上吸袋座和/或下吸袋座面向传送辊的侧面设有用于切断内袋的第一切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内袋工位设有与套内袋装置相对的内袋调节定位装置,内袋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调节机架、移动架和固定于移动架上的拉袋气缸,调节机架上设有与移动架螺纹连接的第二调节螺杆和供移动架滑动的调节滑轨,移动架的滑动方向和拉袋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均与第二调节螺杆的轴向相同,拉袋气缸的活塞杆设有抓袋支架,抓袋支架上设有抓袋气缸和抓袋定位块,抓袋气缸的活塞杆设有用于将内袋压紧于抓袋定位块上的压紧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架上设有摇把和锁紧套,摇把与第二调节螺杆连接带动第二调节螺杆转动,锁紧套与第二调节螺杆配合阻止第二调节螺杆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编袋的套内袋机还包括驱动输送架沿直线轨道往复运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输送架上沿塑编袋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吸头、第二吸头和第三吸头,第一吸头、第二吸头和第三吸头通过吸气通道与吸气风机连通,输送机架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使第一吸头停留于进袋工位、第二吸头停留于过渡工位和第三吸头停留于套内袋工位的第一控制开关和控制驱动电机使第一吸头停留于过渡工位、第二吸头停留于套内袋工位、第三吸头停留于出袋工位的第二控制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上设有输送面板,输送面板上设有供第一吸头、第二吸头、第三吸头往复运动的开口槽,输送机架上设有在第一吸头停留于过渡工位时将第一吸头上的塑编袋压紧在输送面板上的压袋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袋工位处设有塑编袋输入装置,塑编袋输入装置包括安装机架、刀架、剥口机构和底座,安装机架上设有带动刀架升降的升降机构,刀架上设有用于切断塑编袋的第二切刀,底座连接于安装机架上并位于剥口机构下方,剥口机构包括用于剥开塑编袋袋口的剥口辊,升降机构驱动刀架下降使剥口辊将塑编袋压在底座上并使第二切刀切断塑编袋,所述刀架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连接座固定在刀架上,连接杆与连接座连接,剥口辊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上,连接杆上设有将连接杆在轴向上进行弹性定位的定位弹簧,定位弹簧抵在连接座上,定位弹簧的弹力使连接杆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编袋的套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向上穿过连接座,连接杆上位于连接座上方设有定位件,定位件抵在连接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86190.5U CN207416126U (zh) | 2017-11-23 | 2017-11-23 | 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86190.5U CN207416126U (zh) | 2017-11-23 | 2017-11-23 | 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16126U true CN207416126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0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86190.5U Active CN207416126U (zh) | 2017-11-23 | 2017-11-23 | 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1612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5586A (zh) * | 2019-06-03 | 2019-10-11 | 武汉人天包装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条状物料切割机 |
CN112959745A (zh) * | 2021-03-02 | 2021-06-15 | 涡阳县利达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率便捷式塑编袋套内袋装置 |
CN113895089A (zh) * | 2021-10-08 | 2022-01-07 | 哈尔滨临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纸塑复合包装袋及其加工方法 |
CN115783409A (zh) * | 2022-12-01 | 2023-03-14 | 湖北岚湖华源智能机械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套内膜装置 |
-
2017
- 2017-11-23 CN CN201721586190.5U patent/CN2074161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5586A (zh) * | 2019-06-03 | 2019-10-11 | 武汉人天包装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条状物料切割机 |
CN112959745A (zh) * | 2021-03-02 | 2021-06-15 | 涡阳县利达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率便捷式塑编袋套内袋装置 |
CN113895089A (zh) * | 2021-10-08 | 2022-01-07 | 哈尔滨临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纸塑复合包装袋及其加工方法 |
CN115783409A (zh) * | 2022-12-01 | 2023-03-14 | 湖北岚湖华源智能机械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套内膜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16126U (zh) | 一种塑编袋的套内袋机 | |
CN207482351U (zh) | 一种件烟自动开箱取烟装置 | |
CN207698187U (zh) | 一种灯泡装盒机 | |
CN110451023A (zh) | 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 | |
CN109132002A (zh) | 一种锂电池自动打包设备 | |
CN207107046U (zh) | 一种真空包装机内袋夹袋机构 | |
CN106003820A (zh) | 纸箱自动成型生产线 | |
CN103332332B (zh) | 立盒装置 | |
CN106239147A (zh) | 铁夹组装机的扭簧输送安装装置 | |
CN105935878A (zh) | 一种磁性盒自动组装机 | |
CN110254863A (zh) | 输液器自动包装机的包装袋上料机构 | |
CN206013233U (zh) | 一种标签纸贴附机构 | |
CN108198716A (zh) | 一种静触头弹片自动上料装置 | |
CN209008996U (zh) | 一种适用于透气物料袋的自动送袋及开袋装置 | |
CN207416124U (zh) | 一种塑编袋袋口吸开装置 | |
CN207417950U (zh) | 一种塑编袋输送装置 | |
CN207241003U (zh) | 一种编织袋套袋机 | |
CN104325684B (zh) | 纸板压入装置 | |
CN208292860U (zh) | 一种玻璃切割机的喷气装置 | |
CN209225960U (zh) | 一种货物不易脱落的传送带 | |
CN110024621A (zh) | 一种菌棒套装装置及其套装工艺 | |
CN106743651A (zh) | 太阳能玻璃上料装置 | |
CN207120940U (zh) | 一种用于筒纱装袋的编织袋自动开口撑袋机构 | |
CN110435949A (zh) | 托盒压盖装置 | |
CN109573465A (zh) | 一种货物不易脱落的传送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5 Address after: 325000 no.485-493, Aojiang Avenue, Aojiang Town, Pingyang Coun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nzhou Qi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uide village Pingyang Aojiang town 325401 Zhejiang city of Wen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an Chengshua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