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6704U -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6704U
CN207406704U CN201721367539.6U CN201721367539U CN207406704U CN 207406704 U CN207406704 U CN 207406704U CN 201721367539 U CN201721367539 U CN 201721367539U CN 207406704 U CN207406704 U CN 207406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orsional vibration
vibration damper
inner casing
mass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75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曹婷婷
陆佳伟
吴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3675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6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6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670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包括内壳、外壳以及设置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共振体,共振体包括质量块与将质量块支撑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约束弹簧,所述共振体成对设置,且绕转轴中心对称分布;当转轴的激励力频率同共振频率吻合时,共振体针对性吸收该频率下的扭振能量以减振,则能从根源角度降低扭振幅值,保证轴系的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轴振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背景技术
扭振是关于传动系统激励频率对固有频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反映了系统是存在谐振(共振)的危险程度。扭振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轻者使作用在轴上的扭应力发生变化,增加轴的疲劳损伤,降低使用寿命,严重扭振会导致机组系损坏或断裂,影响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研究旋转轴系扭转振动问题时,若所作用于轴的激励力具有周期性,如柴油机、水泵等设备,其作用于轴的激励力存在周期性,则不可避免的引起轴系的扭转振动,而扭振的存在势必对轴系的安全运行产生隐患,所以需对此类扭振加以控制。以柴油机为例,此类往复机械的激励力的频谱为多线谱,以四冲程为例,其激励力频谱为转速半谐次的倍数,从而引起该频率下的扭转振动,若能有针对性的对该类扭振幅值加以控制,则对轴系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经文献检索发现,当前采用较多的扭振减振器多为阻尼式,即通过将扭振能量转换为热能从而抑制扭振振幅,其结构形式复杂,成本较高,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容易使机组发热,影响器件的使用寿命。
经研究,轴系的扭振幅值主要存在于转速的倍频或二分之一倍频处,因此,若能有针对性的对此类频率加以吸收,则能从根源角度降低扭振幅值,保证轴系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当转轴的激励力频率同共振频率吻合时,通过设置共振体针对性的吸收该频率下的扭振能量以减振,则能从根源角度降低扭振幅值,保证轴系的安全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包括内壳、外壳以及设置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共振体,所述扭振减振器套设于转轴外侧,所述内壳与外壳均与所述转轴同心设置,且所述内壳紧固于转轴上;所述共振体包括质量块与将质量块支撑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约束弹簧,所述共振体成对设置,且绕转轴中心对称分布;
转轴运转时,质量块在约束弹簧的约束下在转轴旋转切向的运动方向有共振频率,当转轴的激励力频率同共振频率吻合时,共振体吸收该频率下的扭振能量以减振。
优选的,所述共振体至少为绕转轴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每一质量块均通过至少一个约束弹簧连接于内壳上,通过至少两个约束弹簧连接于外壳上,每一约束弹簧连接固定后均呈拉伸状态。
优选的,所述约束弹簧为三个,质量块通过一约束弹簧垂直连接于内壳上,并通过两个约束弹簧倾斜对称连接于外壳上,三个约束弹簧的顶点围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180度方向相对布置的一对共振体的参数相同,相邻多对共振体的参数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为球形结构,每对质量块的大小、形状相等,相邻多对质量块的大小、形状相等或不等。
优选的,多对质量块均匀分布于内壳与外壳之间或集中分布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两处或多处,多个质量块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优选的,所述内壳由至少两部分弧形结构拼接形成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内壁紧贴转轴外壁设置,并呈预紧状态。
优选的,转轴旋转时,质量块所受离心力增大,质量块的旋转半径增加,由于约束弹簧的约束作用,使得质量块在旋转切向方向的约束刚度增大,从而质量块的共振频率增高,所述约束弹簧刚度大小与所述质量块的共振频率成正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包括转轴与扭振减振器,所述共振体为2n个,其中n≥1,所述扭振减振器能够同时吸收多个谐次的扭振能量;当柴油机为四冲程柴油机时,共振体分别吸收0.5、1、1.5、2、…、n/2谐次的扭振能量,当柴油机为二冲程柴油机时,共振体分别吸收1、2、3、…、n谐次的扭振能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的优点是:
通过在转轴上固定设置扭振减振器,当转轴的激励力频率同共振频率吻合时,共振体针对性吸收该频率下的扭振能量以减振,则能从根源角度降低扭振幅值,保证轴系的安全运行。
且该扭振减振器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方便,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扭振减振器的结构简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内壳 2、外壳 3、约束弹簧 4、质量块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当前采用较多的扭振减振器多为阻尼式,其结构形式复杂,成本较高,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容易使机组发热,影响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当转轴的激励力频率同共振频率吻合时,通过设置共振体针对性的吸收该频率下的扭振能量以减振,则能从根源角度降低扭振幅值,保证轴系的安全运行。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如图所示,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包括内壳1、外壳2以及设置于内壳1与外壳2之间的共振体,该扭振减振器套设于转轴(未示出)外侧,内壳1与外壳2均与转轴同心设置,且内壳紧固于转轴上,通过将共振体的内壳紧固于转轴上,以便将转轴的扭振传递至共振体内部进行吸收减振处理。由于内壳与外壳均与转轴同心设置,且均为圆形管状结构,为了方便将内壳套设于转轴上,通常选择将内壳由至少两部分弧形结构拼接形成圆形结构,圆形结构的内壁紧贴转轴外壁设置,并呈预紧状态,以便实现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两个半圆形结构通过螺栓固定于转轴外侧,拼接形成所述的内壳1。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卡接、销连接或捆绑方式将两部分结构拼接形成内壳,具体不做限制。
共振体包括质量块4与将质量块4支撑于内壳1与外壳2之间的约束弹簧3,共振体成对设置,且绕转轴中心对称分布,以保证减振系统的稳定性。共振体至少为绕转轴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3对共振体,其他实施例中可设置一对或多对,具体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制定,在此不做限制。
转轴运转时,质量块4在约束弹簧3的约束下在转轴旋转切向的运动方向有共振频率,当转轴的激励力频率同共振频率吻合时,共振体吸收该频率下的扭振能量以减振。实现从根源角度降低扭振幅值,保证轴系的安全运行。
进一步的,每一质量块4均通过至少一个约束弹簧3连接于内壳1上,通过至少两个约束弹簧3连接于外壳2上,每一约束弹簧3连接固定后均呈拉伸状态,以产生足够的约束力以限制质量块的运动。具体拉伸情况根据需要而定。
优选的,约束弹簧3为三个,质量块4通过一约束弹簧3垂直连接于内壳1上,并通过两个约束弹簧3倾斜对称连接于外壳2上,三个约束弹簧3的顶点围成等腰三角形结构,有效提高共振体的稳定性。其实实施例中约束弹簧的数量可适当的增加或减少,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180度方向相对布置的一对共振体的参数相同,相邻多对共振体的参数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的,质量块4优选为球形结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椭球形、矩形等其他结构形式。每对质量块的大小、形状相等,相邻多对质量块的大小、形状相等或不等,以保证中心对称分布即可。
进一步的,多对质量块4均匀分布于内壳1与外壳2之间或集中分布于内壳1与外壳2之间的两处或多处,多个质量块4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共振体的分布形式根据需要而定,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约束弹簧3刚度大小与质量块4的共振频率成正比。转轴旋转时,质量块4所受离心力增大,质量块4的旋转半径增加,由于约束弹簧3的约束作用,使得质量块4在旋转切向方向的约束刚度增大,从而质量块4的共振频率增高。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包括转轴与扭振减振器,共振体为2n个,其中n≥1,扭振减振器能够同时吸收多个谐次的扭振能量;当柴油机为四冲程柴油机时,共振体分别吸收0.5、1、1.5、2、…、n/2谐次的扭振能量,当柴油机为二冲程柴油机时,共振体分别吸收1、2、3、…、n谐次的扭振能量。
下面结合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扭振减振器包括内壳1、6n个约束弹簧3、2n个质量块4和外壳2。其中(n≥1)两个半圆内壳通过螺栓固定于转轴外缘,每个质量块4均通过一个约束弹簧3和内壳1连接,并通过两个约束弹簧3同外壳2连接,同每个质量块4连接的约束弹簧3均处于拉伸状态。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3对共振体,其中两对共振体的质量块体积大于另一对质量块的体积,且3对共振体集中设置,小体积质量块的共振体位于两个大体积质量块的共振体之间。
当轴系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质量块4将存在沿径向的位移,此时由于约束弹簧3的作用,质量块4在转轴的切向方向所受的约束弹簧刚度增大,从而使得该质量块-约束弹簧组构成的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大。若能合理选取弹簧长度、直线刚度和弹簧初始时的相对角度,保证在转轴转动过程中,该质量块-约束弹簧组系统的固有频率和转速的某一谐次频率吻合,则能保证此吸振系统能将此谐次的扭振加以吸收和控制。此质量块-约束弹簧组系统仅占用该扭振吸振器的部分角度空间,将此扭振吸振器的圆周方向对称布置n×2个子系统,分别吸收0.5、1、1.5、2、…、n/2谐次(四冲程柴油机)或吸收1、2、3、…、n谐次(二冲程柴油机)的扭振能量,则该扭振系统能同时吸收多个谐次的扭振幅值。由于轴系扭振主要由低谐次扭振导致,因此通过吸收低谐次的扭振幅值,将能更好的控制轴系扭振幅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包括内壳、外壳以及设置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共振体,共振体包括质量块与将质量块支撑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约束弹簧,所述共振体成对设置,且绕转轴中心对称分布;当转轴的激励力频率同共振频率吻合时,共振体针对性吸收该频率下的扭振能量以减振,则能从根源角度降低扭振幅值,保证轴系的安全运行。
且该扭振减振器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方便,成本降低。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外壳以及设置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共振体,所述扭振减振器套设于转轴外侧,所述内壳与外壳均与所述转轴同心设置,且所述内壳紧固于转轴上;所述共振体包括质量块与将质量块支撑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约束弹簧,所述共振体成对设置,且绕转轴中心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体至少为绕转轴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质量块均通过至少一个约束弹簧连接于内壳上,通过至少两个约束弹簧连接于外壳上,每一约束弹簧连接固定后均呈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弹簧为三个,质量块通过一约束弹簧垂直连接于内壳上,并通过两个约束弹簧倾斜对称连接于外壳上,三个约束弹簧的顶点围成等腰三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180度方向相对布置的一对共振体的参数相同,相邻多对共振体的参数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为球形结构,每对质量块的大小、形状相等,相邻多对质量块的大小、形状相等或不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多对质量块均匀分布于内壳与外壳之间或集中分布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两处或多处,多个质量块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由至少两部分弧形结构拼接形成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内壁紧贴转轴外壁设置,并呈预紧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弹簧刚度大小与所述质量块的共振频率成正比。
10.一种柴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所述共振体为2n个,其中n≥1,所述扭振减振器能够同时吸收多个谐次的扭振能量;当柴油机为四冲程柴油机时,共振体分别吸收0.5、1、1.5、2、…、n/2谐次的扭振能量,当柴油机为二冲程柴油机时,共振体分别吸收1、2、3、…、n谐次的扭振能量。
CN201721367539.6U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06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7539.6U CN207406704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7539.6U CN207406704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6704U true CN207406704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320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753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06704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67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054A (zh) * 2017-10-23 2018-01-19 苏州大学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CN108710269A (zh) * 2018-05-29 2018-10-26 侯玉闯 一种半导体硅晶圆旋转光刻机
CN109240087A (zh) * 2018-10-23 2019-01-18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时改变指令规划频率抑制振动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054A (zh) * 2017-10-23 2018-01-19 苏州大学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WO2019080751A1 (zh) * 2017-10-23 2019-05-02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US10718402B2 (en) 2017-10-23 2020-07-21 Soochow University Self-adaptive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diesel engine
CN108710269A (zh) * 2018-05-29 2018-10-26 侯玉闯 一种半导体硅晶圆旋转光刻机
CN109240087A (zh) * 2018-10-23 2019-01-18 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时改变指令规划频率抑制振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40087B (zh) * 2018-10-23 2022-03-01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改变指令规划频率抑制振动的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6054A (zh)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CN207406704U (zh) 一种自适应式扭振减振器及柴油机
US9631696B2 (en) Centrifugal force pendulum
CN104813063A (zh) 离心振子式减振装置
CN106795944B (zh) 装备有支撑构件的摆式减振系统
CN113136767B (zh) 一种可用于压路机的多频谐振偏心压路滚筒
CN106300198A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双摆防舞器及使用方法
CN106989138B (zh) 减振装置
CN105745469A (zh) 简化的具有摆块的扭转减振装置
CN104896007B (zh) 一种传动系统扭振减振方法及其应用
US2137591A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US20180066729A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engin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758916B (zh) 一种阻尼减振器
US10655605B2 (en) Balancing a wind turbine
EP2783130A2 (en) Improved dual mass flywheel
US8205525B2 (en) Rotational vibration damper
US20160273614A1 (en) Absorber System
CN103994174A (zh) 复合式减振器
US10408299B2 (en) Damping system of pendulum oscillator type
CN105972152A (zh) 离心力摆装置
JP2000213600A (ja) 遠心振り子式吸振器
JP2019015316A (ja) 内燃機関の振動低減装置
CN103104656B (zh) 曲轴减震器
KR101836635B1 (ko) 차량용 진동 저감 장치
US2245239A (en) Dynamic vibration dam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