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0436U - 包裹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裹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0436U
CN207390436U CN201721291508.7U CN201721291508U CN207390436U CN 207390436 U CN207390436 U CN 207390436U CN 201721291508 U CN201721291508 U CN 201721291508U CN 207390436 U CN207390436 U CN 207390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e
loading end
positioner
clamping piece
wra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15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915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0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0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04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裹定位装置,该包裹定位装置,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一承载面;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多个夹持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夹持件相对所述承载面滑动;多个夹持件相互靠近将承载面上的包裹移动至准确的对接位置,或多个夹持件相互远离以释放承载面上的包裹。该包裹定位装置能够将包裹精准的固定在承载面的准确位置,使得包裹在被取走时,保证无人机或其他智能装置能够准确地与包裹对接。另外,在接收包裹时,包裹被放置于承载面并被固定,从而包裹不会受外界环境干扰而移动。

Description

包裹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人们对于物流运输的快捷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开始出现无人机进行取件或送件,如在无人机取件过程中,包裹一般由用户提前放置在指定位置,再由无人机准确降落至该指定位置进行取件。但用户摆放包裹的位置可能存在较小的偏差,因此需提供一种配合无人机取件的包裹定位装置,以将存在较小位置偏差的包裹转移至准确的指定位置,以方便无人机降落后准确地对接包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裹定位装置,旨在将存在较小位置偏差的包裹转移至准确的指定位置,以方便无人机降落后准确地对接包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裹定位装置,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一承载面;和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多个夹持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夹持件相对所述承载面滑动;多个夹持件相互靠近将承载面上的包裹移动至准确的对接位置,或多个夹持件相互远离以释放承载面上的包裹。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和与第一驱动器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两相对设置的传动齿条,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的一侧,另一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的另一侧,每一所述传动齿条连接有一所述夹持件。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四个夹持件和两组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包括两组传动组件,所述两组传动组件中的传动齿轮上下交错设置,且同轴传动,每一传动组件连接的两个传动齿条分别连接的两个夹持件沿相对或相反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感应夹持件与包裹接触的感应组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夹持件停止运动。
优选的,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包裹位置的准确性的检测组件。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承载面的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当包裹位于对接位置时,所述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读取到所述的二维码标签或RFID标签。
优选的,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有用于卡固所述包裹的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为设置于夹持件上的卡扣部或者卡合部。
优选的,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包裹移出或移入承载面的滑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收拢夹持件的收拢机构,当夹持件运动到承载面的边缘区域时,收拢机构将夹持件折叠收拢于承载件背离承载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承载面的承载重量的称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包裹定位装置包括承载件和夹持组件,当多个夹持件相互靠近时,以夹持放置于承载面上的包裹,当多个夹持件相互远离时,以释放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的包裹。该包裹定位装置能够将包裹移动到承载面的准确位置,并进行固定,使得包裹在被取走时,无人机或其他智能装置能够准确地与包裹对接,并且避免包裹受外界环境干扰而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裹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裹定位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裹定位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包裹定位装置 3151 圆柱滚轮
10 承载件 33 传动齿轮
11 承载面 35 传动齿条
13 导向孔 37 支撑板
20 包裹 371 引导槽
21 卡合部 3711 第一段
30 夹持组件 3713 第二段
31 夹持件 39 凸起
311 夹持部 50 滑动组件
313 连接部 51 滚轮
315 卡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裹定位装置100,该包裹定位装置100主要用于用户寄件,无人机取件过程中,待用户放置包裹后,将包裹20移动至准确的对接位置并进行固定,以等待无人机降落后收取包裹。也可以用于无人机送件,用户取件过程中,待无人机降落卸载包裹后,对包裹进行固定,以等待用户收取包裹。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裹定位装置100包括:
承载件10,所述承载件10具有一承载面11;和
夹持组件30,所述夹持组件30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多个夹持件31,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夹持件31相对所述承载面11滑动;多个夹持件31相互靠近将承载面11上的包裹20移动至准确的对接位置,或多个夹持件31相互远离以释放承载面11上的包裹20。
具体的,承载件10主要用于承载待无人机或用户收取的包裹20,该承载件10可以是板状结构,此时承载面11设于承载件10的顶面,或者承载件也可以作为其它结构的一部分,比如作为无人机起降平台的组件。当多个夹持件31相互靠近时,承载面11上的包裹20被多个夹持件31移动至承载面11的对接位置。当包裹20位于对接位置时,无人机降落后可以精准地装载包裹20,对接位置优选为承载面11的中心区域,此时多个夹持件31与包裹20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包裹20的移动。当多个夹持件31相互远离时,释放包裹20,此时包裹20可被无人机或用户取走。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包裹20在承载面11上移动的阻力,承载件设置有减小承载面和包裹之间摩擦系数的结构,如承载面上设置滑轮或覆盖用于减小摩擦系数的涂层。更进一步的,夹持组件30设置有减小夹持件31和包裹20之间摩擦系数的结构,例如夹持件31靠近包裹20的一端设置滚动组件,滚动组件优选为圆柱滚轮3151,圆柱滚轮3151接触包裹20表面并可相对包裹20转动。可以理解的,夹持件31与包裹20的接触面可以如图2中较小面积,也可以较大面积,如平板状,此时需要设置多个圆柱滚轮3151。
本实用新型的包裹定位装置100在用户将包裹20放置在承载面11一定区域后,能够将包裹20移动至承载面11的对接位置,使得包裹20在被取走时,方便无人机或其他智能装置能够准确地与包裹20对接。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承载面11设置有配合夹持件31滑动的滑动结构,滑动结构为导向孔13或滑轨(未图示),本实施例优选为导向孔13,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夹持件31沿着承载面滑动,夹持件31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设置于承载件10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所述承载件10开设有贯通所述承载面11的导向孔13,以使夹持件31沿着滑动结构,如导向孔13滑动,并将包裹20移至对接位置。
进一步的,承载面11优选为长方形,导向孔13优选为狭长形状,夹持件31沿导向孔13滑动。夹持件31设置为两组,每组夹持件31包含两个沿相对或相反方向滑动的夹持件31,两组夹持件31的运动方向分别沿承载面11的纵向和横向排布。每个夹持件31可以沿适配的导向孔13在承载面11的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之间运动。优选的,每组两个夹持件31的运动路线重合于一条直线上,此时两个夹持件31适配的导向孔13也可以贯连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每组两个夹持件31的运动路线也可以错开,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每组驱动机构驱动一组夹持件31,每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未图示)和与第一驱动器连接的传动组件(未图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33和配合的两个传动齿条35,一传动齿条35啮合传动齿轮33的一侧,另一传动齿条35啮合传动齿轮33的另一侧,每一所述传动齿条35连接有一所述夹持件31,每个传动齿条35的运动方向与所连接的夹持件31的滑动方向一致。
具体的,第一驱动器优选为转动电机,第一驱动器驱动传动齿轮33转动,进而传动齿轮33带动配合的两个传动齿条35沿相对或相反方向滑动。或者,第一驱动器为直线行程电机,驱动器驱动其中一传动齿条35运动,进而通过传动齿轮33带动配合的另一传动齿条35沿相对或相反方向滑动。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还可以直接驱动传动齿轮或传动齿条,也可以通过额外的传动机构间接驱动传动齿轮或传动齿条。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33的转轴优选与承载面11的中心一致,一夹持件31与一传动齿条35的一端连接,当一夹持件31滑动至承载面11的边缘区域时,与一夹持件31连接的一传动齿条35的另一端与传动齿轮33啮合,每组夹持件31连接的两个传动齿条35的长度相同,即每组两个夹持件31在滑动时始终距承载面11纵向或横向的中心线的距离相同。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夹持件31与传动齿条35的安装,每一夹持件31包括夹持部311和与连接部313,连接部313与传动齿条35连接,夹持部311用于夹持包裹20。具体的,优选传动组件设有两组,且两组传动组件上下设置,对应驱动两组夹持件3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可以理解的,两组传动组件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第一驱动器驱动,也可以由同一第一驱动器驱动。两组传动组件的传动齿轮33的尺寸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定位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和与控制器连接的感应组件(未图示),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夹持件31与包裹20接触,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夹持件停止运动。具体的,包裹20优选为常规的长方体形状。该感应组件为接触或碰撞开关、压力传感器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感应组件设置于夹持件31上。当夹持件31与包裹20接触时,该夹持件上的感应组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当每组两个夹持件31都与包裹20接触时,控制器控制该组两个夹持件31停止移动。或者,感应组件为电流或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驱动器的电流值或转速值,当每组两个夹持件31都与包裹20接触时,与该组夹持件31适配的第一驱动器的电流变大或转速显著降低,控制器通过感应组件检测到第一驱动器电流变大或转速显著降低后控制第一驱动器停止转动,由此该组的两个夹持件31停止移动。或者,感应装置为扭矩传感器,用以测量第一驱动器或传动齿轮所承受的扭矩。当控制器通过扭矩传感器测量到扭矩显著增加时,控制器判定与该第一驱动器或传动齿轮33适配的一组夹持件31都与包裹20接触并且控制第一驱动器停止转动,由此该组两个夹持件31停止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能感应到夹持件31与包裹20接触的其他感应组件。
可以理解的,当每组夹持件31停止运动时,该组两个夹持件31都与包裹20纵向或横向的两个侧面接触,所以包裹20底面的中心位于承载面11纵向或横向的中心线上。两组夹持件31都停止运动时,包裹20底面的中心和承载面11的中心一致且包裹20保持正确的方位,即包裹20位于承载面11的对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裹定位装置100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检测组件和警报器,在夹持件31全部停止移动后,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包裹20位置准确性。具体的,检测装置为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位于承载面11的中心位置,并对应地在包裹20底面的中心设置二维码或RFID标签。只有当包裹20位于对接位置时,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才能够读取到二维码或RFID标签。当包裹20位置不准确时,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无法读取到二维码或RFID标签或读取到错误位置下的二维码,反馈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重新摆放包裹。警报器可以为蜂鸣器、震动器或闪烁灯。
进一步的,包裹底面的二维码或RFID标签可包含包裹20的ID信息,此时包裹定位装置100可通过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能够读取到包裹20的ID信息,以用作无人机取件过程中包裹信息的输入。
可以理解的,检测组件也可以利用其它方式检测包裹20位置的准确性,比如,二维码替换成其它特殊的图标,或者,读取组件采用磁感应器或颜色感应器,在包裹20底面的中心对应设置磁性标签或指定颜色标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包裹20在移动到对接位置后,由于外界干扰,例如大风,造成包裹20相对承载面11移动或晃动,包裹定位装置100还包括有用于卡固所述包裹20的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为设置于夹持件31上的卡扣部或者卡合部,所述卡扣部和卡合部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机械扣合连接或是电磁锁扣连接,通过夹持件31对接包裹20,完全限制包裹20相对承载面11的运动自由度,从而实现了包裹的固定。具体的,所述夹持件31设有卡扣部315,所述卡扣部315优选为圆柱滚轮3151,所述包裹20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扣部315配合固定的卡合部21,所述卡合部21为卡槽,以配合对接夹持件31的圆柱滚轮。卡槽可以是包裹20上的开孔,或者是嵌入包裹20外表面的凹形卡槽塑胶件。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卡扣部与卡合部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可以设置于包裹上,所述卡合部可以设置于夹持件31。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裹定位装置100还包括将包裹20移出或移入承载面11的滑动组件50,该滑动组件50包括一组位于承载面11上的滚轮51,该滚轮优选为圆柱形,滚轮51的转轴与承载件10转动连接,滚轮51部分凸出于承载面11并承托包裹20。滚轮51相对承载面11和包裹20底面可转动,包裹定位装置100设有第二驱动器,驱动全部或部分滚轮51转动,该滑动组件50可将包裹20移出或移入承载面11,例如将承载面11上的包裹20转移至相邻的平台或从相邻的平台移入相邻平台上的包裹20。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裹定位装置100还包括收拢夹持件31的收拢机构(未图示),当夹持件31运动到承载面11的边缘区域时,收拢机构将夹持件31折叠收拢于承载件10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使得夹持件31不突出承载面11。以避免包裹20移出或移入承载面11时,夹持件31阻碍包裹20移动。进一步的,收拢机构在夹持件31不工作时可以对收夹持件31进行收拢,以更好地保护夹持件31。
具体的,夹持件31与传动齿条35转动连接,夹持件31可绕转动轴从图1所示的竖直状态朝背离承载面11边缘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直至夹持件31的所有部分位于承载件10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
如图3所示,所述收拢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板37,为了实现夹持件31能够全部收拢于承载件10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7设有引导槽371,夹持件31设有容纳于引导槽371的凸起39,凸起39沿着引导槽371滑动。如图1,引导槽371位于承载件10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并相对承载面11固定。引导槽371为狭长的条形,并分为第一段3711和第二段3713,第一段3711和第二段3713不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段3711和第二段3713之间平滑过渡。沿承载面11的垂直方向,第一段3711相较第二段3713更靠近承载面11。沿承载面11的平行方向,第一段3711相较第二段3713也更靠近承载面11的中心区域。夹持件31的凸起39优选为圆柱形,引导槽371的宽度略大于夹持件31的凸起39的外径,夹持件31的凸起39卡入引导槽371中,并可相对引导槽371滑动。当夹持件31位于承载面11远离边缘的区域时,夹持件31的凸起39卡入引导槽371的第一段3711,夹持件31处于竖直状态。当夹持件31运动到承载面11的边缘区域时,夹持件31的凸起39卡入引导槽371的第二段3713,带动夹持件31绕转动轴从竖直状态朝背离承载面边缘方向转动,直至夹持件31的所有部分位于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引导槽371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槽371也可以分为多段,只需要实现夹持件31在滑动到承载面边缘区域时转动一定角度,直至夹持件31的所有部分位于承载件10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
应当说明的是,实现夹持件31能够全部收拢于承载件10背离承载面11的一侧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所述包裹定位装置100上设置弹性组件(未图示),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夹持件31和驱动机构连接。夹持件31与所述传动齿条35弹性连接,具体的,夹持件31与所述传动齿条35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弹性组件,例如弹簧,在夹持件31处于竖直状态时弹性组件处于零点位置。导向孔13位于承载面11边缘区域的部分封闭或在承载面11的边缘区域不设置导向孔13。当夹持件31运动到承载面11的边缘区域时,夹持件31受到阻挡作用绕转动轴从竖直状态朝背离承载面11的边缘方向转动,直至夹持件31的所有部分位于承载面11或圆柱滚轮与包裹20的接触面以下,此时弹性组件偏离其零点位置并产生弹性力或弹性扭矩,该零点位置为弹性组件不产生弹性力或弹性扭矩的位置。当夹持件31从承载面11的边缘区域向中心运动过程中,夹持件31受到的阻挡力减小直至为0,夹持件31受弹性组件的弹性力或弹性扭矩驱使重新转动至竖直状态。可以理解的,夹持件31绕转动轴转动有一定的角度范围限制,例如夹持件31不能从竖直状态朝靠近承载面11边缘方向转动,该限制可以通过设置转动限位器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裹定位装置100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用于测量承载面11的承载重量。称重组件优选为压力传感器,并设于承载件10的底部。该称重组件可以测量承载面11上的包裹20的重量并反馈给控制器,以用作无人机取件过程中包裹重量信息的输入。进一步的,控制器还可以通过称重组件测量承载面11的承载重量变化来判断包裹20是否被用户或无人机放置于承载面11上,如果检测到包裹20被放置于承载面11上,则驱动夹持件31夹持包裹20。更进一步的,控制器还可以通过称重组件判断用户的提取包裹意图,用于用户提取包裹操作。具体的,用户在取包裹20前先大力按压包裹20顶面或承载面11,称重组件检测到承载面上的承载重量显著增加,控制器由此判断出用户需要提取包裹并控制夹持件31释放包裹20,可以理解的,当包裹定位装置100设有将包裹20移出或移入承载面11的滑动组件时,称重组件测量的承载重量为承载面11和圆柱滚轮的承载重量总和,同样可实现上述的所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包裹定位装置100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功能:
一、定位功能,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夹持件31沿所述承载面11滑动,设置感应组件来感应夹持件31与包裹20接触并控制夹持件停止滑动,设置检测组件来检测包裹20是否准确移动至对接位置,以实现用户寄件,无人机取件过程中,包裹20能移动至准确的对接位置;
二、固定功能,通过设置对接机构,对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夹持件31的卡扣部315和设置于包裹20的卡合部21,以防止包裹20在移动到对接位置或被无人机卸载后,由于外界干扰,例如大风,造成包裹20相对承载面11移动或晃动;
三、转移包裹功能,设置滑动组件以方便将包裹20移出或移入承载面11,并设置夹持件31的收拢机构折叠收拢夹持件31以避免夹持件31阻碍包裹20移动;
四、称重及判断用户行为的功能,通过设置称重组件来对设于承载面11的包裹20进行称重,或者,通过称重组件测量承载面11的承载重量变化来判断包裹20是否被用户或无人机放置于承载面11上,另外,还可通过称重组件判断用户的提取包裹意图,用于用户提取包裹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一承载面;和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多个夹持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夹持件相对所述承载面滑动;多个夹持件相互靠近将承载面上的包裹移动至准确的对接位置,或多个夹持件相互远离以释放承载面上的包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和与第一驱动器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齿轮和两相对设置的传动齿条,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的一侧,另一传动齿条啮合传动齿轮的另一侧,每一所述传动齿条连接有一所述夹持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四个夹持件和两组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包括两组传动组件,每一传动组件连接的两个传动齿条分别连接的两个夹持件沿相对或相反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感应夹持件与包裹接触的感应组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夹持件停止运动。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包裹位置的准确性的检测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承载面的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当包裹位于对接位置时,所述二维码读取组件或RFID读取组件读取到所述的二维码标签或RFID标签。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有用于卡固所述包裹的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为设置于夹持件上的卡扣部或者卡合部。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包裹移出或移入承载面的滑动组件。
9.如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收拢夹持件的收拢机构,当夹持件运动到承载面的边缘区域时,收拢机构将夹持件折叠收拢于承载件背离承载面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承载面的承载重量的称重组件。
CN201721291508.7U 2017-09-30 2017-09-30 包裹定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0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508.7U CN207390436U (zh) 2017-09-30 2017-09-30 包裹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508.7U CN207390436U (zh) 2017-09-30 2017-09-30 包裹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0436U true CN207390436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3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150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0436U (zh) 2017-09-30 2017-09-30 包裹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04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6216A (zh) * 2017-09-30 2018-12-14 周鹏跃 包裹定位装置
WO2020062243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周鹏跃 存取货系统及在其内传递货物的方法与在其内分离及组合电池与货物的方法
CN112298960A (zh) * 2020-11-12 2021-02-02 方小牛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用传输带积水自动清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6216A (zh) * 2017-09-30 2018-12-14 周鹏跃 包裹定位装置
WO2020062243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周鹏跃 存取货系统及在其内传递货物的方法与在其内分离及组合电池与货物的方法
CN112298960A (zh) * 2020-11-12 2021-02-02 方小牛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用传输带积水自动清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90436U (zh) 包裹定位装置
US10793369B2 (en) Conveyor system for autonomous robot
CN102844254B (zh) 轮胎分选装置
CN110099860B (zh) 传送带的监控系统
US8616599B2 (en) Hand and robot
US20100243406A1 (en) Transfer apparatus,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parats carriers
US20150029101A1 (en)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ing joystick
JP2016514376A (ja) ツールへかつツールから及び選別機内でトレイを移送するためのトレイエンジン及び方法
CN101020538A (zh) 旋转工作台
TWI740999B (zh) 物品搬送設備
JP5351055B2 (ja) 可動ベースを移動および安定化するシステム
CN117320855A (zh) 用于集成移动机械手机器人的安全系统及方法
CN108238571A (zh) 用于确定物料搬运车辆的货架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US20080004746A1 (en) Live tape position sensor
CN108996216A (zh) 包裹定位装置
JP2008094541A (ja) 仕分カート及び仕分システム
US6606841B1 (en) Tray lift mechanism
US9896316B2 (en) End effector for a transport device for the movement of parent rolls of convolutely wound web materials
CN111433069A (zh) 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移动机器人系统
CN111764314A (zh) 传输控制平台和无人机停机坪机构
CN109643124B (zh) 自动行走系统
JP2008169019A (ja) コラムの段積み順検出装置
CN207918364U (zh) 叉车及其铲叉
EP1601603A1 (en) Load transfer device
CN207918363U (zh) 叉车及其转角测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