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8609U - 灯架及测试灯 - Google Patents
灯架及测试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78609U CN207378609U CN201721202899.0U CN201721202899U CN207378609U CN 207378609 U CN207378609 U CN 207378609U CN 201721202899 U CN201721202899 U CN 201721202899U CN 207378609 U CN207378609 U CN 2073786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 movement
- bracket
- stent
- driv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25000005843 hal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73256 Erythrolamprus curso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架及测试灯。所述测试灯包括所述灯架,所述灯架包括固定支架、第一移动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移动支架、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灯体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沿所述固定支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沿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滑动;所述灯体支架包括连接臂与安装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与所述第二移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灯架及测试灯能够控制光源的远近,也可以控制光源的角度,从而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出太阳光辐照条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灯架及测试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轨道车辆静置状态下检测空调的制冷性能时,所使用的模拟太阳辐射用的实验光照的灯架为固定式灯架,该灯架的模拟灯光从一个方向照射,用以检验轨道车辆的空调制冷性能。由于该灯架无法移动,因此只能模拟出固定的辐射强度,且由于该灯架无法旋转,因此只能模拟出一个方向的光照环境,然而在真实环境当中,由于车头形式不同,不同车头接受太阳光辐照的最强的时刻所对应的光照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现有的车头模拟灯无法准确模拟出车头接受太阳光辐射最强的光照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检测灯架无法模拟出不同车头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强的光照条件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光源的远近,也可以控制光源的角度,从而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出太阳光辐照条件的灯架及测试灯。
一种灯架,包括固定支架、第一移动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移动支架、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灯体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沿所述固定支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沿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滑动;所述灯体支架包括连接臂与安装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与所述第二移动支架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滑动梁,每一所述滑动梁上设置有齿条,每一所述滑动梁朝向另一所述滑动梁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对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支架具有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具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对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齿轮箱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箱的传动丝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齿轮箱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传动丝杆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丝杆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与所述第二支撑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包括安装本体与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框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成矩阵式排列的灯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为金属卤素灯。
一种测试灯,包括上述灯架。
上述灯架及测试灯,通过灯架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支架于固定支架上滑动,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测试灯距离被检测车头的远近,也就是实现控制光源的远近,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模拟太阳辐射光照的条件。并进一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移动支架于第一移动支架上滑动,使得与第一移动支架相连接的连接臂相对第一移动支架旋转,且与第二移动支架相连接的安装框相对第二移动支架旋转,即灯体支架相对第一移动支架及第二移动支架旋转,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测试灯相对测试车头的灯光照射角度,从而有利于控制调整光源的照射角度,以便于进一步真实反映模拟太阳辐射光照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灯架的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灯架,包括固定支架、第一移动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移动支架、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灯体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沿所述固定支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沿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滑动;所述灯体支架包括连接臂与安装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与所述第二移动支架转动连接。
例如,一种测试灯,包括灯架,所述灯架包括固定支架、第一移动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移动支架、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灯体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沿所述固定支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沿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滑动;所述灯体支架包括连接臂与安装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与所述第二移动支架转动连接。例如,测试灯用于测试轨道车辆静置状态下检测空调的制冷性能时用于模拟太阳辐射用的实验光照的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灯架10,包括固定支架100、第一移动支架200、第一驱动机构210、第二移动支架300、第二驱动机构310以及灯体支架4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0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1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0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沿所述固定支架100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10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300沿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滑动;所述灯体支架400包括连接臂410与安装框420,所述连接臂41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42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4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410与所述第二移动支架300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固定支架100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滑动梁110,每一所述滑动梁110上设置有齿条120,每一所述滑动梁110朝向另一所述滑动梁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轨130,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130上。
例如,请一并参阅图1,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滑动梁110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梁111,例如,两个滑动梁110与设置于两个滑动梁之间的两个固定梁111可形成一矩形固定框或菱形固定框等。例如,滑动梁110的长度大于固定梁111的长度。这样通过固定梁111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固定支架100的安装强度,从而有利于稳定地支撑第一移动支架200、第二移动支架300以及灯体支架400。
例如,两个滑动梁110上分别设置有一齿条120。例如,齿条120的移动行程为6000mm。
例如,每一所述滑动梁110朝向另一所述滑动梁11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轨130,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130上。即第一导轨130设置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梁的内侧壁,第一移动支架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内。例如,第一导轨130的行程长度也为6000mm,即齿条120的长度与第一导轨130的长度一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0包括第一电机211与传动轴212,所述传动轴212与所述第一电机211的转轴连接,所述传动轴2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齿轮213,所述齿轮213对应转动设置于所述齿条120。
具体地,第一电机211启动时,其转轴在第一电机211的驱动作用下转动,这样与转轴连接的传动轴212在转轴的驱动下也发生转动,此时,设置于传动轴212两端的齿轮213随着传动轴212转动的同时也发生同步转动。应该理解的是,当齿轮213被驱动转动时,则与齿轮213啮合设置的齿条120将与齿轮213一起带动第一移动支架200沿第一导轨130滑动。也就是说,设置于第一移动支架200上的第一驱动机构210通过电机驱动齿轮213,设置于固定支架100上的齿条120与齿轮213相互啮合,从而实现驱动第一移动支架200沿固定支架100的第一导轨滑动。通过采用电机驱动实现第一移动支架200移动,可有效节省人工劳动力,提高测试工作效率。
通过驱动第一移动支架200沿固定支架100的第一导轨130移动,从而实现设置于第二移动支架300上的灯体支架400能够实现直线移动,从而可调整设置于灯体支架400上的灯体与被测试车头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通过第一移动支架200相对固定支架100滑动,从而能够控制光源的远近,这样便能更真实地模拟出太阳光的辐照条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3,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具有第一支撑框220,所述第一支撑框220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导轨221,所述第二移动支架300具有第二支撑框320,所述第二支撑框320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有滚轮321,所述滚轮321对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221上。
例如,第二导轨221设置于第一支撑框220的相对两边的内侧壁,例如,第一支撑框220的相对两边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滑轮223,应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框220的相对两边的外侧壁的滑轮230与第一导轨130滑动抵接,当齿轮与齿条实现相对滑动时,则第一支撑框220沿第一导轨130滑动,从而驱动第一移动支架200相对固定支架100滑动。例如,第一支撑框220包括首尾相接的四个连接梁222,例如,四个连接梁222形成一矩形第一支撑框220,又如,四个连接梁222形成一菱形第一支撑框220。例如,四个连接梁22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梁,又如,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梁,这样通过固定梁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第一支撑框220的安装强度,从而有利于稳定地支撑第二支撑框320以及灯体支架400。
例如,第二支撑框320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边322,例如,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边322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驱动梁,例如,多个驱动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梁。通过多个驱动梁以及多个安装梁的纵横交错设置,能够有效保证第二支撑框320的安装稳定性。
例如,第二支撑框320相对设置的安装边322上分别设置有滚轮321,滚轮321与第一支撑框的第二导轨221滚动连接,也就是说,滚轮321能够沿第二导轨221转动。应该理解的是,滚轮321设置于安装边322朝向第二导轨221的一侧,且位于安装边322的一端,这样滚轮321能够沿第二导轨221移动时,能够驱动第二支撑框320滑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10包括第二电机311、齿轮箱312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箱312的传动丝杆313,所述第二电机311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上,所述齿轮箱312与所述第二电机311的转动轴连接,所述传动丝杆313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320上。
具体地,第二电机311启动时,其转轴在第二电机311的驱动作用下转动,这样与转轴连接的齿轮箱312在转轴的驱动下其内部齿轮机构转动。应该理解的是,齿轮箱312与传动丝杆313连接实质指齿轮箱312内部的齿轮机构与传动丝杆313连接,这样当齿轮箱312内部的齿轮机构在随第二电机311的转轴转动的同时驱动传动丝杆313转动,这样与传动丝杆313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框320的滚轮321将受到传动丝杆313的驱动作用力沿第一支撑框220的第二导轨221滑动,从而实现设置于第二支撑框320上的灯体支架400能够实现直线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移动支架300在第一移动支架200滑动,其移动行程上远小于第一移动支架200在固定支架100上滑动的行程,也就是说,第二移动支架300相对第一移动支架200移动属于控制光源远近的进一步微调,从而可进一步准确反映模拟车体接受太阳光辐射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电机驱动第二移动支架300沿第一移动支架200移动,能够有效节省人工劳动力,提高测试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传动丝杆313套设有螺套314,所述螺套314与所述第二支撑框320连接。例如,所述传动丝杆313驱动与所述螺套314连接的所述第二支撑框320移动。对于传动丝杆313而言,在电机驱动其转动的同时,能够实现与传动丝杆313连接的第二支撑框320做直线移动,具体关于传动丝杆作用力的实现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而为了可靠实现传动丝杆313将传动力传输至第二支撑框320上,通过在传动丝杆313与第二支撑框320相抵接的位置套设螺套314,从而使得传动丝杆313的作用力可靠地传输至第二支撑框320,从而实现驱动第二支撑框320的滚轮沿第二导轨221滑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框420包括安装本体421与转动臂422,所述转动臂422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421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框320转动连接。
例如,灯体支架的连接臂410的数量为两个,例如,两个连接臂410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钉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框220的一连接梁222的两端,两个连接臂410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本体421的一端。例如,转动臂4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臂422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钉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框320的一安装边322的两端,每一转动臂42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销钉对应与一连接臂410与安装本体421相连的一端转动连接。也就是说,转动臂422、连接臂410、水平滑动相接的第二支撑框320及第一支撑框220形成一类似三连杆结构,由于三者相互转动连接,因此当其中一个连接结构发生移动时,则另外两个连杆相应地也会发生移动,也就是组成的三连杆结构的内部结构夹角会因此发生改变。应该理解的是,当第二支撑框320沿第一支撑框220滑动时,则构成的三连杆结构的其中一杆随着滑动位移的改变则其长度会改变,则相应地另外两个连杆,即转动臂422与连接臂410相连接的夹角度数发生改变,继而与转动臂422连接的安装本体421相对第一支撑框220或第二支撑框320的水平延伸方向发生旋转,也就是说,安装本体421会随着第二安装框320相对于第一安装框220滑动,而发生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421上设置有多个成矩阵式排列的灯体500。例如,所述灯体500为金属卤素灯灯。这样当安装本体421旋转时,则设置于装本体421的成矩阵式排列的金属卤素灯的光照角度将随之发生改变。也就是说,通过灯体支架400与第二移动支架300以及第一移动支架200的特殊连接方式,当驱动第二移动支架300于第一移动支架200上移动时,则可实现灯体支架400沿第二移动支架的滑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从而实现通过这样的特殊的灯架构造控制光源的角度,从而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出太阳光辐照条件,以提高测试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测试灯,包括灯架,所述灯架包括安装座,测试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例如,所述灯架10包括固定支架100、第一移动支架200、第一驱动机构210、第二移动支架300、第二驱动机构310以及灯体支架4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0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1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0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沿所述固定支架100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10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300沿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滑动;所述灯体支架400包括连接臂410与安装框420,所述连接臂41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42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4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0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4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支架300转动连接。例如,测试灯用于测试轨道车辆静置状态下检测空调的制冷性能时用于模拟太阳辐射用的实验光照的灯。
上述测试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10驱动第一移动支架200于固定支架100上滑动,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测试灯距离被检测车头的远近,也就是实现控制光源的远近,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模拟太阳辐射光照的条件。并进一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10驱动第二移动支架300于第一移动支架200上滑动,使得与第一移动支架200相连接的连接臂410相对第一移动支架200旋转,且与第二移动支架300相连接的安装框420相对第二移动支架300旋转,即灯体支架400相对第一移动支架200及第二移动支架300旋转,从而能够实现控制测试灯相对测试车头的灯光照射角度,从而有利于控制调整光源的照射角度,以便于进一步真实反映模拟太阳辐射光照的条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第一移动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移动支架、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灯体支架;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支架并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沿所述固定支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支架并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沿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滑动;
所述灯体支架包括连接臂与安装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与所述第二移动支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滑动梁,每一所述滑动梁上设置有齿条,每一所述滑动梁朝向另一所述滑动梁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对应转动设置于所述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具有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移动支架具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的相对两边分别设置有滚轮,每一所述滚轮对应地转动设置于一所述第二导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齿轮箱以及连接于所述齿轮箱的传动丝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所述齿轮箱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传动丝杆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丝杆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与所述第二支撑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包括安装本体与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框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成矩阵式排列的灯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为金属卤素灯。
10.一种测试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02899.0U CN207378609U (zh) | 2017-09-19 | 2017-09-19 | 灯架及测试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02899.0U CN207378609U (zh) | 2017-09-19 | 2017-09-19 | 灯架及测试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78609U true CN207378609U (zh) | 2018-05-18 |
Family
ID=6234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02899.0U Active CN207378609U (zh) | 2017-09-19 | 2017-09-19 | 灯架及测试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7860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37361A (zh) * | 2018-10-15 | 2019-01-18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灯架及测试灯 |
CN109323181A (zh) * | 2018-09-17 | 2019-02-12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照明系统 |
CN109404777A (zh) * | 2018-10-15 | 2019-03-01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角度可调节灯架和测试灯 |
CN112856348A (zh) * | 2020-12-31 | 2021-05-28 | 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装置 |
-
2017
- 2017-09-19 CN CN201721202899.0U patent/CN20737860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23181A (zh) * | 2018-09-17 | 2019-02-12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照明系统 |
CN109323181B (zh) * | 2018-09-17 | 2021-03-16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照明系统 |
CN109237361A (zh) * | 2018-10-15 | 2019-01-18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灯架及测试灯 |
CN109404777A (zh) * | 2018-10-15 | 2019-03-01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角度可调节灯架和测试灯 |
CN109404777B (zh) * | 2018-10-15 | 2021-01-22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角度可调节灯架和测试灯 |
CN109237361B (zh) * | 2018-10-15 | 2021-01-22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灯架及测试灯 |
CN112856348A (zh) * | 2020-12-31 | 2021-05-28 | 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78609U (zh) | 灯架及测试灯 | |
CN103759949B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汽车零部件噪声测试台 | |
CN105589062A (zh) | 一种光电探测设备动态目标跟踪精度测试装置 | |
CN207196229U (zh) | 灯架及测试灯 | |
CN109506860A (zh) | 转动铰接装置载荷试验装置 | |
CN106945011A (zh) | 一种四自由度正交并联机构 | |
CN206114269U (zh) | 一种轨道列车车厢间风挡性能试验装置 | |
CN104568476A (zh) | 一种悬挂式轮胎力学特性试验装置 | |
CN204808736U (zh) | 多机构空间创新组合教学实验台 | |
CN204422221U (zh) | 一种悬挂式轮胎力学特性试验装置 | |
CN211085631U (zh) | 一种汽车灯具试验台架 | |
CN210651354U (zh) | 一种全自动楼板钻眼设备 | |
CN204109624U (zh) | 一种凸轮机构研究仪 | |
CN104070895B (zh) | 一种凸轮机构研究仪 | |
RU184973U1 (ru) | Двухцелевой плоский узел цели с трехстепенными имитаторами цели | |
CN106898202B (zh) | 集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为一体的实验台 | |
CN208125359U (zh) | 一种光纤复合式试验机 | |
CN207703656U (zh) | 自动车辙试验仪 | |
CN110987975A (zh) | 一种防辐射弯管探伤辅助装置 | |
CN214668582U (zh) | 一种便于调节光线透光率雾度测试仪 | |
CN210803329U (zh) | 一种x射线检测装置旋转的移动机构 | |
CN112129196B (zh) | 汽车防护件检测工装 | |
CN217425254U (zh) | 超小型x射线探伤机 | |
CN209400184U (zh) | 一种用于模拟环境光测试显示屏反射率的积分球 | |
CN218297543U (zh) | 一种振动试验台控制系统频率调节与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201, No.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dmitted to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aoy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201, No. 1, Qian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dmitted to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AOYANG ENGINEERING CONSULTATION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