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4488U - 一种前纵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纵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4488U
CN207374488U CN201721379682.7U CN201721379682U CN207374488U CN 207374488 U CN207374488 U CN 207374488U CN 201721379682 U CN201721379682 U CN 201721379682U CN 207374488 U CN207374488 U CN 207374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e
crossbeam
front rail
rail structure
stiff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96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丽娟
杨伟国
丁振龙
陈鑫
尹晓熙
赵轩
陈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IJING QINGYU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IJING QINGYU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IJING QINGYU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IJING QINGYU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96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4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4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44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以及横梁,第一连接梁与第二连接梁的相对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横梁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梁的端部焊接连接;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及横梁的连接处连接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二连接梁及连接板垂直焊接连接并与横梁垂直连接的加强筋、连接于加强筋的一侧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梁及横梁连接的第一加强构件、以及连接于加强筋的另一侧并与横梁连接的第二加强构件。该前纵梁结构结构强度高,重量轻,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前纵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身的前纵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纵梁是汽车比较重要的车身结构,不仅起到固定汽车动力系统的作用,而且在汽车的正面碰撞中承担重要的吸能作用。若前纵梁结构强度太低,则撞击瞬间产生的冲击力会对后方车厢内的乘客构成巨大威胁。
现有车身普遍采用钣金冲压件,由于前纵梁结构需要满足高强度要求以保证碰撞安全性,因此,前纵梁结构通常采用多层高强钢板材料拼焊而成。
但是,这种前纵梁结构的零部件的冲压成型工序比较多,焊接关系也相对比较复杂,造成模具及工装夹具等制造投入成本大。另外,钢板材料质量重,不利于当前汽车行业轻量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前纵梁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以及横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第二连接梁的相对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的端部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及所述横梁的连接处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梁及所述连接板垂直焊接连接,并与所述横梁垂直连接;
连接于所述加强筋的一侧的第一加强构件,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梁及所述横梁连接;
连接于所述加强筋的另一侧的第二加强构件,所述第二加强构件与所述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构件包括横截面呈V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侧经折弯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有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梁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经折弯并朝向所述横梁的方向延伸有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与所述横梁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板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加强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的第一侧封板,所述第一侧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梁及所述横梁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构件包括横截面呈中空的梯形的加强管,且所述加强管的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一侧面的宽度大于其相对侧面的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加强管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的第二侧封板,所述第二侧封板与所述横梁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管为铝型材管;所述加强筋为铝型材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梁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一端连接有后封板,所述后封板与所述连接板至少部分叠合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结构相对于所述横梁的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加强筋、第一加强构件及第二加强构件加强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及横梁的连接处的连接,从而提高前纵梁的整体结构强度。
2、采用铝材代替现有的前纵梁结构使用的钢材,大大降低了前纵梁结构的重量,利于车身轻量化设计。
3、铝材表面易形成保护膜,无需再进行防腐处理,省去电泳处理工序。
4、铝型材的模具成本低,并且铝型材拼焊结构较钢板简单。另外,前纵梁结构对称,部分构件可通用,进一步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纵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纵梁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连接梁;20-第二连接梁;30-横梁;41-连接板;42-后封板;50-加强筋;60-第一加强构件;61-加强板;611-第一折弯段;612-第二折弯段;62-第一侧封板;70-第二加强构件;71-加强管;72-第二侧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前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梁10和第二连接梁20、以及横梁30,第一连接梁10与第二连接梁20的相对端通过连接板41连接;横梁3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梁10的端部焊接连接;第一连接梁10、第二连接梁20及横梁30的连接处连接有加强结构,通过该加强结构提高该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具体的,该加强结构包括分别与第二连接梁20及连接板41垂直焊接连接、并与横梁30垂直焊接的加强筋50。其中,加强筋50呈楔形或三角形,为铝型材加强筋。通过加强筋50加强第二连接梁20与横梁30的连接。
该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于加强筋50的一侧、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梁10及横梁30连接的第一加强构件60。其中,第一加强构件60包括横截面呈V形的加强板61,加强板61的一侧经折弯并朝向第一连接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有第一折弯段611,第一折弯段611与第一连接梁10焊接连接;加强板61的另一侧经折弯并朝向横梁30的方向延伸有第二折弯段612,第二折弯段612与横梁30焊接连接。通过加强板61加强第一连接梁10、横梁30及加强筋50之间的连接。为进一步加强第一连接梁10、横梁30及加强筋50之间的连接,将加强板61的朝向连接板41的一端面与连接板41贴合并焊接连接。另外,第一加强构件60还包括连接于加强板61的远离连接板41的一端的第一侧封板62,第一侧封板62分别与第一连接梁10及横梁30焊接连接,以加强加强板61与第一连接梁10及横梁30的连接。
该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于加强筋50的另一侧、并与横梁30连接的第二加强构件70。其中,第二加强构件70包括横截面呈中空的梯形的加强管71,且加强管71的与横梁30连接的一侧面的宽度大于其相对侧面的宽度。通过加强管71进一步加强加强筋50与横梁30的连接。为更进一步加强加强筋50与横梁30之间的连接,将加强管71的朝向连接板41的一端面与连接板41贴合并焊接连接。另外,第二加强构件70还包括连接于加强管71的远离连接板41的一端的第二侧封板72,第二侧封板72与横梁30焊接连接,以加强加强管71与横梁30的连接。
该前纵梁结构中,第二连接梁20的朝向第一连接梁10的一端连接有后封板42,后封板42与连接板41至少部分叠合焊接连接,以通过增大两者之间的焊接面积加强两者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前纵梁结构中,利用加强筋50、加强板61及加强管71增大第一连接梁10、第二连接梁20及横梁30之间的焊接连接面积,从而提高前纵梁结构的连接强度及牢固性。另外,由于加强管71的梯形设计及加强板61的V形设计,使前纵梁结构强度从车身前面向后逐渐加强,并且靠近乘员舱的加强管71为铝型材管、加强筋50为铝型材加强筋,利用铝型材的高强度特性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通过该高强度的前纵梁结构,使得汽车碰撞时乘员舱侵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达到保护乘员舱内人员的目的。
该前纵梁结构中,连接板41、后封板42、加强板61、第一侧封板62及第二侧封板72均采用铝板材成型,加强管71及加强筋50均采用铝型材加工成型,如此,不但加工工序简单,易于拼焊,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前纵梁结构的重量,利于车身轻量化设计。由于铝材表面易形成保护膜,无需再进行防腐处理,省去电泳处理工序。另外,由于铝型材的模具成本低,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前纵梁结构相对于横梁30的中心对称设置。其中,两侧的加强筋50及加强管71可通用,进一步节省了制造成本。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纵梁结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梁(10)和第二连接梁(20)、以及横梁(30),所述第一连接梁(10)与所述第二连接梁(20)的相对端通过连接板(41)连接;所述横梁(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10)的端部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10)、所述第二连接梁(20)及所述横梁(30)的连接处连接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
加强筋(50),所述加强筋(50)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梁(20)及所述连接板(41)垂直焊接连接,并与所述横梁(30)垂直连接;
连接于所述加强筋(50)的一侧的第一加强构件(60),所述第一加强构件(60)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梁(10)及所述横梁(30)连接;
连接于所述加强筋(50)的另一侧的第二加强构件(70),所述第二加强构件(70)与所述横梁(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60)包括横截面呈V形的加强板(61),所述加强板(61)的一侧经折弯并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有第一折弯段(611),所述第一折弯段(611)与所述第一连接梁(10)焊接连接;所述加强板(61)的另一侧经折弯并朝向所述横梁(30)的方向延伸有第二折弯段(612),所述第二折弯段(612)与所述横梁(30)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61)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板(41)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构件(6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加强板(61)的远离所述连接板(41)的一端的第一侧封板(62),所述第一侧封板(6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梁(10)及所述横梁(30)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构件(70)包括横截面呈中空的梯形的加强管(71),且所述加强管(71)的与所述横梁(30)连接的一侧面的宽度大于其相对侧面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7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41)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构件(7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加强管(71)的远离所述连接板(41)的一端的第二侧封板(72),所述第二侧封板(72)与所述横梁(30)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71)为铝型材管;所述加强筋(50)为铝型材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梁(20)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梁(10)的一端连接有后封板(42),所述后封板(42)与所述连接板(41)至少部分叠合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结构相对于所述横梁(30)的中心对称设置。
CN201721379682.7U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前纵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4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9682.7U CN207374488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前纵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9682.7U CN207374488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前纵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4488U true CN207374488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96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4488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前纵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44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8117A (zh) * 2017-10-24 2018-01-26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纵梁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8117A (zh) * 2017-10-24 2018-01-26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纵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2932U (zh) 一种前碰撞传递结构和电动汽车
CN205203123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N203593053U (zh) 用于车辆的碰撞保护系统
CN108556924A (zh) 一种提高40%偏置碰安全性能的a柱结构
CN108248533A (zh) 一种应对汽车小偏置碰撞的机舱传力结构
CN210760994U (zh) 一种轻量化前门环加强结构
CN109131577A (zh) 前纵梁结构及副车架总成
CN216269562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顶横梁与侧围连接结构
CN207374488U (zh) 一种前纵梁结构
CN203876826U (zh) 基于25%偏置碰撞设计的一种机舱纵梁结构
CN205524489U (zh)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CN214524075U (zh) 一种汽车门环轻量化结构
CN106314538A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拖曳臂安装加强结构
CN107010116A (zh) 汽车碰撞缓冲吸能梁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N206734403U (zh) 一种乘用车的前副车架后段碰撞吸能结构
CN206187110U (zh) 汽车前纵梁总成吸能隔音结构
CN108556919A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架
CN107628117A (zh) 一种前纵梁结构
CN217146157U (zh) 一种门环结构、车身及车辆
CN203294039U (zh)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CN212500670U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1196369U (zh) 一种蝶形副车架前纵横梁结构及蝶形副车架
CN208842474U (zh) 一种减少前围板侵入量的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08774892U (zh) 一种重卡地板骨架
CN107651018A (zh) 一种汽车车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